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481章 曹操、孙坚一定会冒进

第481章 曹操、孙坚一定会冒进

三国之西凉兵王

舍下脸红脖子粗的张温,董虎再次看向揪扯衣角的刘辩。

“对于位高权重者,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是目的。”

“这件事情其实很简单,咱抓的佃户穷人、地主富户各半,三成佃租的结果很明显,佃户会因此而减轻负担,地主也因此而减少收益,支持与反对的结果再明显不过了。”

“当然了,即便佃户老人明明知道三成佃租对他们有利,也会因为各大家族势力强大而不敢开口,或者富户拿出重利拉拢,转而支持富户。正因这个缘故,咱才让兵卒蛮横抓人,而不是好言好语耽搁太多时间,就是为了避免各大家族的威逼利诱,尽可能的给予贫穷佃户公平公正的发言权。”

“佃户、地主各半,只要避免佃户受到地主的威逼利诱影响,最差的结果也是反对与支持五五开,三成佃租也能够得以实施。”

董虎说道:“想要做成此事并不复杂,但要进一步做好一些,比如达到七成、八成支持三成佃租的结果就困难一些,这意味着要有两三成的富户甘愿损失高佃租带来的利益。”

“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想要让人心甘情愿的放弃利益是很困难的事情,但这不代表就一定做不到,而一旦做到了,做到了七八成的人支持三成佃租,就会得到诸多意外好处,至于会有哪些好处……就当做是你的课业好了,今次你的太守课业是不及格的,希望你能自我检讨。”

“还有就是你要明白三成佃租的意义,减轻百姓负担,就意味着增强了百姓抵抗天灾**的能力,同时也意味着百姓的需求多样化,比如百姓在缴纳了国家税赋后,缴纳了五成以上的佃租后,剩余的粮食只能维持在半饥饿活下去的状态,百姓就不会有钱财购买布匹缝制衣物,不会送孩子们去学堂读书,不会购买更加有效率的农具,不会添加生活用具,更不会买酒买肉改善生活……等等。”

“百姓太穷,不购买货物,市面上就不会有琳琅满目的商品,工匠们不会精益求精制造百姓喜欢的货物,商贾们也不会因此发财致富;不将娃娃送入学堂读书,百姓就不懂礼义廉耻、忠孝节义,而且稍有天灾**就会饥民遍地,处处造反,处处烽火。”

“百姓富裕,国家赋税得以保障,市面繁荣亦是开源生出新的赋税种类;百姓人人读书,知礼守孝,国家亦会太平康宁,与此同时呢,工匠增多,国家愈强,商贾增多,国家愈富。”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仁者,天地人。天地本无心,人立之,立仁。”

“为生民立命,百姓以何为生?”

“农者耕田,工匠做工,商贾游走于天下。”

“农人耕种却难以自饱,工匠无工可做,商贾只能困于家中,可否曰立命?百姓不读书,可否曰续绝学?天下时疫不断,叛乱此起彼伏,百姓流离失所者众,可否曰天下太平?”

“朝廷因何三十税一,而不是十税一、十税三?”

……

“佃租不超过三成,为百姓减负,藏富于民,里面的好处很多,富户地主损失了些利益,但你要知道,富户地主毕竟是富户地主,他们有足够的财力抗击各种风险,同时也能迅速转变成其他形式的富户,不一定仅仅只依靠高佃租来发财致富,诸如百姓衣兜里有钱了,富户们可以在城内开设店铺经商。”

“身为上位者要看的更长远一些,要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律法、民风民俗上考虑,你要明白,富户地主们剥削压榨佃户太狠了,实际上也是一种犯罪,而这种压榨下造成的社会动荡却需要国家来承担,甚至让无数百姓用性命来承担他们造成的后果。”

“回去后写份检讨。”

何太后、张温等人很意外看着董虎,但他好像没有发觉自己话语里有什么不妥,而是转而看向极为郑重的李蒙,是地地道道凉州将领。

尚未说话,董虎就是一声轻叹摇头……

“渤海郡太守袁绍自称车骑将军,领兵五万与河内太守王匡一同屯兵河内,冀州牧韩馥留守邺城,为其输送军粮辎重……”

“豫州刺史孔伷聚众三万造反,屯兵颍川。”

“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自命奋武将军的曹操,他们聚兵十余万于酸枣。”

“袁术屯兵五万于鲁阳。”

“长沙太守孙坚、武陵太守曹寅作乱,杀荆州刺史王睿,继而沿水北上侵入南阳郡,杀南阳太守张咨。”

“散关传来消息,益州牧刘焉令督义司马张鲁、别部司马张修、偏将马腾杀入汉中郡,韩遂老儿再次反叛杀汉中太守苏固。”

“与此同时,上谷郡乌丸大人难楼来报,公孙瓒领兵五千南下冀州。”

董虎心下暗自叹息,该来的终于在二月份都来了,这是他没有想到的,没有想到这些家伙会如此急不可耐,面上却没有任何变化。

“少则五千众,多则数万人,短短两三个月便聚集了二三十万兵马……”

“哼!”

董虎看向何氏、刘辩、张温,说道:“袁绍若以渤海郡太守造反,或许还可自圆不满叔父的所作所为,然其却自称车骑将军,更是私任曹操为奋武将军,难道他袁绍是皇帝吗?”

……

“哼!”

谷庉

“咱说这些,不是说作乱贼人多么强大,一群乌合之众还不被咱看在眼里,但你们当知,朝廷自陛下病逝后就持续动荡不安、人心不定。”

“内有忧患不安,外有群狼环伺,迁都是必然,你们也不要心存幻想,幻想着那些家伙会是忠臣,在袁绍自命车骑将军的那一刻,你们就应该明白,即便叔父不迁都,叔父被十余路诸侯杀死在雒阳,那袁绍也依然是另一个权臣,而且还是一个尚未进入雒阳就以车骑将军自居的权臣。”

董虎看向微躬身子的李蒙,正色道:“迁都长安已经是板上钉钉子,只有如此才能尽可能的保存自己,如此一来,雒阳、河东郡、并州都将是与敌交战区,而长安三辅却是安全的。”

“回去告诉叔父,就说雒阳、河东郡是交战区,与后方免遭战火的长安三辅是不同的,五成佃租不适合交战区,与叔父说,佃租太高会影响河东郡的稳定,咱不想领兵在前与贼厮杀,还要整日担心后方安稳屁事。”

在董虎面前,同为凉州将的李蒙不敢反抗,越是了解越不敢,忙低身抱拳。

“诺!”

……

“回去与叔父说,各路大军自三个方向围攻雒阳,徐荣跟随叔父最久,战阵经验远飞他人可比,可独领一军与敌厮杀。”

“李傕善谋,郭汜悍勇,以正合以奇胜,两人可领一路兵马。”

“胡轸性急不可独领一军,若让其领兵剿贼,可令平津都尉贾诩佐之。”

“吕布之勇天下少有,要么让吕布独领一军与敌对攻,以强对强,要么让他留在雒阳,绝不可让他与人一同领兵出战,此人可**头却难为蛇尾,与人同为一槽,敌未至而必生内祸。”

“除此之外,大公子可统领孙牛、胡三为一路。”

董虎说道:“叛军有三路或四路大军,自三个方向来攻,然轻重缓急需要洞察清楚,北路军有冀州牧刘馥、渤海郡太守袁绍、河内郡王匡、公孙瓒,东路军有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曹操,南路军有袁术、长沙太守孙坚、武陵太守曹寅以及聚兵颍川的豫州刺史孔伷。”

“从这些作乱诸侯名单中可以看出些端倪,诸如曹操无官职在身,没有任何官职却独自征募五千家乡儿郎反叛,他也一定会突军冒进,因为只有杀出功勋来,他才会被其他人认可。”

“还有那个长沙太守孙坚,孙坚杀死荆州刺史王睿后,若他想独霸一方,就应该率先占据武陵、南郡、江夏,应该先霸占了襄阳以南地盘,而不应该进入南阳郡,可他偏偏自长沙一路北上,与曹操一样,此人一定会突军冒进。”

董虎又说道:“众多诸侯共推袁绍、袁术两人为头领,此二人看似联合他人共同作乱,然他们是头领,一旦作战不利或遭遇惨败,两人再也没了任何威望,两人逃入渤海郡、南阳郡的时间仅有三个月,而渤海郡、南阳郡也非袁家所在的汝南郡,袁家虽是四世三公家族,自身在渤海郡、南阳郡却无根基,一旦惨败而归,袁家也将再无任何威望可言,所以……看似袁绍、袁术二人为首,然他们不会真的轻易冒险的,反而那个曹操、孙坚却要特别注意!”

“曹操、孙坚二人一定会突军冒进,一个是为了在叛军中竖起威望,一个是本身性子就极为冒进,余者皆不足为虑,只要聚起重兵诱军深入,一举将两人干掉,杀鸡儆猴之下,余者必不敢轻举妄动!”

众人肃然……

“看似贼人此时聚起如此之多兵马,但咱觉得夏收之前爆发大战的可能性不大,若要在二三月迁都撤离百姓时爆发战争,一定是曹操所在的那一支兵马,可以在强行迁离虎牢关以东各县百姓时设伏全歼,只要率先击败了曹操,他人就会观望,战争就会拖到夏收之后。”

“回去告诉叔父,贼人看似势大,然危险性不大,只需注意那曹操、孙坚二人,此二人一定会冒军突进,应对之将当首选稳重之人。”

李蒙神色郑重。

“诺!”

董虎又看了几人一眼,最后将目光落在刘辩身上。

“韩遂那老小子敢再次造反,咱绝对不会饶了那老小子,咱已经让人传令小乙、徐晃、嗣节、嗣义,想来不久后就能传来获胜消息,那群混账刚刚霸占汉中郡,立足不稳的他们无法挡得住咱的两万精锐。”

“咱信不过韩遂、马腾两人,刘焉敢招降他们,咱就必须堵着蜀郡道路!叔父迁都后,咱会前往雒阳留守,为朝廷挡住东面的威胁,而咱也必定夺下南阳郡,没有别的原因,只因南阳郡境内的铁矿山。”

董虎又莫名叹气一声。

“凉州刚夺回尚未有一年时间,咱进入司隶校尉部也仅有数个月,叔父迁都之后,上至朝廷三公,下至黎民百姓必然多有怨恨,稳定人心非一年两年之事,所以在拿下南阳郡后,咱想暂稳数年……至少相对平稳一些。”

“汉阳郡南面是蜀郡,是益州牧刘焉的地盘。南阳郡的南面是南郡襄阳,是新任荆州牧刘表的地盘,尽管那刘表仅一人前往荆州,咱相信他是可以在荆州立足的,而南阳郡的东面是颍川郡、汝南郡……但你毕竟是做过几日皇帝的,而他们今次造反的借口就是因为你的缘故,所以呢,你若为南阳郡太守,想来是没人主动攻打你的。”

“咱给你两个选择,可以担任汉中郡太守或南阳郡太守,虽然你无太大的本事,却也能勉强守住境内安稳。”

董虎抱着儿子站起,来到犹豫不决的刘辩身边,拍了下他肩膀,也不搭理其他人,径直走出房门,刘辩忙跟在后面……

“你去汉中郡也好,南阳郡也罢,但你不能与那些造反家伙们胡搞在一起,更不能听信他们造反的借口,不要天真的认为自己跟着他们混事,他们就会尊奉你做皇帝……当然了,你若现在跑去酸枣,咱可以百分百肯定,他们一定会让你做皇帝,不做都不行的那种,但咱也可以百分百的肯定告诉你,你即便做了五十年皇帝,最后也是一场空,与永安宫的情形一样,没人会真的把你当做是皇帝。”

“你若不信,待叔父顺利迁都后,咱带着你去会会那些诸侯,咱让你进入他们的老巢酸枣……”

说着,董虎回头看向何氏、刘妍、唐姬。

“你们若是愿意,可以与辩弟一同,可以亲自验证一下咱有无说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