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474章 忠诚即吾荣耀

三国之西凉兵王 第474章 忠诚即吾荣耀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24

第474章 忠诚即吾荣耀

三国之西凉兵王

自一开始时,董虎就嚷嚷着自己是高原羌王、河湟羌王屁事,他想咋整咋整,即便征募屁大点的小庞统、征募公主刘月、小文姬蔡琰,让女娃做统兵将军……等等,他人也是不理会的,而且也乐于看到他的笑话。

在北地郡、廉县时,董虎就曾短暂征募过蔡琰做几日小跟班,今日再次提及,蔡老头尽管对他的逼迫有些不满,但也没有开口明确反对自家闺女入仕什么的。

蔡老头的心老大了,与浑小子相识也算有了小十年,彼此性情还算了解,老头知道董虎不会对自家闺女如何,可不还是有句“人言可畏”么?多多少少也会对自家闺女的名节造成些影响的,闺女年幼时还无所谓,谁都知道浑小子亲近娃娃,可蔡琰都已经成年嫁过人了啊?

反正老头的心挺大的。

半说服半强迫,董虎也不骑马急行军了,整日钻马车与老人斗嘴置气,偶尔与刘辩下下棋,调侃几句小文姬,虽然她已经嫁人了一次,可在他眼里,十五六的年纪,又哪里算得上是个成年人?

弘农郡华阴县有个顶级家族,有“关中孔子”著称的杨家,与袁家同为四世三公的家族,但这个家族对政治争斗不怎么感兴趣,更倾向于学术上的清流家族,董虎对这样的家族很感兴趣,只是他的名声很臭,即便他与蔡邕一同越过潼关,亲自跑到华阴县,一连数次拜访弘农杨家都吃了个闭门羹,蔡老头能够大摇大摆进入,他却被杨老头举着扫帚赶出里许地,偏偏他还没有法子恼怒。

杨老头杨臻是故太尉杨赐的族弟,是当下司空杨彪的族叔,地位尊崇且有着他人难以企及的名望,即便董虎吃瘪了也无可奈何,只能与蔡邕告别前往河东郡,就在他渡过黄河时,孙牛、郭胜同时送来雒阳最新消息,董卓终于对雒阳城内富户下手了,牛辅、徐荣、胡轸、董璜也领兵前往河南尹各县,一时间,整个河南尹大乱。

无论到了什么时代,社会一旦动荡,兵卒一旦没有足够的钱粮供养,最先倒霉的一定是毫无反抗能力的富户土财主,董卓、牛辅等人或许不会对身居朝堂的官吏们下手,至于其他人……老老实实拿出所有钱粮还能活命,一旦反抗,最后就只有一个下场,更何况现在还有一个正当的借口,那就是阉党!

无论是董卓,还是河内太守王匡,或是冀州牧刘馥、渤海郡太守袁绍,他们一定会用这个“合情合理”的借口大肆抄没无数富户的家财,一定会借此大肆扩兵!

有些事情即便还没有发生,董虎也能大致推断出来,除非他们不起兵造反,事实上《三国》里已经给出了答案,一些富户家族率先倒下成为兵卒们的给养也是必然。

董虎不会为这样的事情有任何心理负担,事实上他也在做这样的事情,诸如河东郡太守董厚在八月杀入河东郡时,就已经借口白波军造反大肆抓捕、屠戮河东郡富户,之后又进行一波清剿“阉党”行动,就是河东卫家也遭受了重大损失,若不是蔡琰的关系,卫家此时已经是一地死尸。

雒阳送来的信件随意扔入火盆中,刚钻出马车时就看到消瘦了不少的董厚。

“厚……”

“你瘦了!”

站在董厚面前,看着胡子拉碴的兄弟,董虎拍了拍他的肩膀,与一干将领见礼后,这才一脸的感慨。

“一晃眼二十年……”

“你我兄弟何曾想到过今日情景?”

董厚想着二十年前情景,眼前一阵恍惚,好像又看到了三个娃娃在山林中撅腚挖陷阱捕捉猎物,刀削般面孔也多了些柔和。

“若无大兄,咱早就死得渣都不剩了,哪里又敢想今日的事情?”

“现在才刚刚开始,日后几十年才是真正的步步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是身首两处。”

董虎拍了两下董厚肩背,余者各将皆默默跟随在两人身后,所有人都在十步之外,挎弓按刀百十亲随如半圆状将所有人挡在外围。

董厚扫视了一眼,神色郑重道:“前些日大山叔来了封信件,兄弟们想知道大兄的心意,咱们真的还有必要跟随董校尉吗?”

董卓在“校尉”一职上停留了将近二十年,临洮百姓大多都习惯用“校尉”称呼董卓,剩下的就是隶属于董家佃户、原白马义从老将们的“老爷”称呼,至于其他的称呼……只有当众正式的时候才开口“中郎将、太尉、相国”什么的。

董厚开口“董校尉”时,董虎就知道军中兄弟们的心意,但他还是默默摇头。

“叔父年岁大了,究竟还能活几年且不论,叔父之下又有谁能够继承凉州军兵马大权?”

“三叔?三叔年岁同样不小了,这些还算不得什么,关键是三叔一直都是附属于叔父,是内政性质的人,在军中的威望不是很高。”

“大公子比三叔还要不如,想要让牛辅、徐荣、胡轸、董璜四人听话是不可能的,其次就是牛辅,牛辅这货若是叔父活着时候,借着叔父的威望,他还能压得住下面将领,一旦叔父不在了,牛辅绝对压不住局面。”

谷鬉

董虎不屑道:“想要最短时间内控制住兵马,最短时间内相互融合在一起,就只有打乱重组,同时还要对下面将领有相当的约束力,要有相应的军中升迁、考核体系,只有如此才能牢牢掌控住兵马。”

“可你再看叔父的兵马成分,首先是最精锐的五千骑营,其次是雒阳营,再之是西园八营,最后是十二城门兵卒。”

“五千骑营、雒阳营都是美阳汉兵,此两万兵马是叔父控制力较强的兵马,西园八营、十二城门兵马虽然被牛辅、董璜控制,甚至凉州将领下放统领各营兵马,可这些兵马的根子却是叔父控制力较弱的雒阳本地人,若不打乱重组,其中的隐患自不用多言。”

“还有就是美阳汉兵走入雒阳时,并未参与抢掠盛宴,心下自是不满西园八营、十二城门占了偌大便宜的,双方一开始就是对立的,一旦叔父出了意外,即便牛辅、徐荣、胡轸、董璜四人亲若兄弟,也必然因兵卒之间的对立而不和,必然相互争斗厮杀!”

两人一同走入安邑县城,街道上除了兵卒外,连一个百姓也无……

“叔父一死,名下将领必乱,三叔和大公子都没有办法控制得住局面,能控制住局面的只有咱们。”

“大兄说的是,能够压得住牛辅、徐荣他们的,只有咱们!”

“所以啊……咱在雒阳时,就已经与大公子说了清楚,若叔父一旦有了意外,三叔也好,大公子也罢,若他们控制不住局面,咱就要成为凉州军的统领。”

听到这话语,董厚精神大振,他最怕的就是大兄对董家太过死忠。见他表情,董虎就知道他的心意,知道这不只是一个人的心意,而是董部义从二十万兄弟共同的心意。

“依照咱的判断,来年二月份后,叔父必会迁都长安,一旦叔父进入长安后,咱就想让徐晃、嗣节、嗣义他们杀入汉中郡。”

“汉中郡一旦夺下来,长安三辅的东南西北皆是我军,叔父活着时后,咱们无须理会,只需要以雒阳八关向外开疆拓土,若叔父出了意外,三叔、大公子控制不住各军后,咱们就顺势拿下长安三辅,被咱们围困着的长安三辅,想要抵抗基本上不可能。”

董虎笑道:“只要叔父走入长安内,长安就是咱们的,无非是早一日晚一日的事情,所以呢……你和兄弟们不能将叔父当成敌人,咱们的敌人是谁?”

“是中原各诸侯!”

“包括幽州在内,长江以北应该有三千万人,可咱们又有多少倾力支持的百姓?即便算上不可靠的河东郡、长安三辅、河南尹、弘农郡也才四百万!”

董厚默默点头道:“大兄说的是,凉并百姓可以相信,其他地方的百姓不可信,需要数年治理方可。”

董虎叹气道:“咱们自己境内的百姓需要数年治理才能归心,外面的各州郡百姓呢?又需要多长时间征服?”

“与匈奴人、鲜卑人一样的情形,朝廷不管咱们,咱们没必要刺激朝廷,等咱们拿下了中原各州,到处都是咱们的地盘,你我就算改朝换代,成为开国功臣也算不得什么。”

董厚深吸一口气,郑重点头。

“咱听大兄的,哪个敢胡言乱语,哪个敢背叛大兄,咱就砍他头颅!”

“呵呵……”

董虎笑道:“兄弟们又不憨不傻的,想来是不会有人反叛的,但世家豪门的强大是你我无法想象的,咱们不怕正面一战,就怕他们私下里与咱使阴招,所以咱弄了个锦衣卫南北镇抚司,咱思虑再三,还是觉得你和赤最适合主持锦衣卫密探,只是赤无法走的开,咱想让你督管南镇抚司。”

“锦衣卫指挥使是三丫,但这只是暂时的,是为了增加锦衣卫的权威,南镇抚司长使幺娃、北镇抚司长使董箭在探查经验上都差了些,咱想让你接替幺娃,一两年后,你来接任指挥使位置。”

“但你也当知道,锦衣卫是密探,不仅要对敌人侦探军情机密,同时也刺探自己人有无反叛,是极为得罪人的事情,对你日后的名声不好,所以咱有些犹豫,你必须考虑清楚。”

董厚深吸一口气,郑重抱拳。

“忠诚即吾荣耀!”

“厚愿意为大兄赴汤蹈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