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427章 甩开臂膀单干的袁绍、王允

第427章 甩开臂膀单干的袁绍、王允

皇帝年幼,太后垂帘,但太后必须要通过内廷宦官来传递懿旨,而何进、袁隗要将宦官全部弄死了事,甚至不惜私自调动外军“清君侧”威逼,可即便在这种情形下,何氏还是没有答应处死张让、赵忠等人,而是将他们赶出了皇宫。

罢去了十常侍所有职司,看起来杀不杀他们也没了太大的意义,实际上却并非如此,何氏就是不点头杀人,也表明了保护内廷宦官的一个态度,今日赶走数百个宦官也因外廷文武的逼迫,是一群“清君侧”的兵马逼迫,等过了这个艰难时节,来日再整出个“十常侍”也不是不可以。

对于何太后而言,没了宦官帮助,她的垂帘也只是个泥雕木塑,太后的权利只是个摆设而已,不仅她这个太后成了摆设,儿子刘辩也是一个摆设,从大将军窦宪开始,数代权倾朝野的大将军都是死在内廷宦官们的手里,内廷宦官的存在保护了皇权存续,一旦没了宦官,日后的皇帝也休想借助宦官的手再次杀死权倾朝野的大将军。

仅权利本身,何氏就不会答应何进、袁隗杀死所有宦官事情,除此之外还涉及困扰了朝廷一两百年的糟糕财政。

何苗担忧的没有错,董卓上位后,在刀兵强压下,权利之大难以想象,可那又如何?不还是灭了雒阳一千多家富户?不还是四处挖人家坟茔搜刮钱财?不还是铸造了无数小钱?

董卓刀兵强按之下,不大肆增加赋税就不错了,哪个家族敢给他“逃税”借口?可即便如此,董卓也没有能力稳住糟糕的财政危机,更别提屠夫子何进了,他何进即便成了真正大将军,一年半载后,雒阳必乱!

当然了,董虎即便听了何苗话语,也不认为是多么高明的计策,此时的天下已经不是数年前的天下,刘焉提出“州牧”大吏后,手握一州兵马大权的州牧,又哪里会允许宦官贩卖一地州牧所掌控的官职。

对于董虎来说,改变糟糕的财政无非是“开源节流”四字,话虽如此简单,可做起来却千难万难,若背后没有一个极为强势且坚定不移的帝王支持,想要改变糟糕的帝国财政几乎是痴人说梦,董卓、曹操、袁绍、刘备、孙权……都没能从根子上解决这个难题,他们在争霸的过程中,看似经济有所恢复,实际上还是因为死了太多的人,有了更多田地可以让穷人耕种,而不是彻底改变“分封”制度,也没有改变世家豪门手握大量土地、人丁的现状。

这些诸侯们都改变不了现状,何进、何苗又何德何能?

董虎不会认同何苗的话语,用卖官来解决钱财的不足,不仅不能扭转乾坤,反而会让情况越来越糟糕,但他在千里之外,也不可能知道这些事情,就算知道也不会搭理,他们爱咋整咋整。

何太后虽然没有立即将十常侍抓起来或砍脑袋,只是将他们的职司剥夺了个干净,只是将数百宦官赶出皇宫,但对于外廷文武们来说,这却是一场重大胜利,只需要再加一把火,定能一举弄死了所有宦官。

第二日,何进果然在崇德殿上荐举一群人,诸如袁绍任司隶校尉、王允任河南尹、袁术再任虎贲中郎将、平津都尉桓典任钩盾令、在渡口放火的丁原任执金吾、朱儁任城门校尉、侍中杨奇任卫尉……

袁绍、王允一个是司隶校尉一个是河南尹,两人算是总理宦官贪污不法的事情,尽可能地把所有宦官全都一网打尽,是干掉宦官们总掌大局的领导。

有了大领导,还要尽可能避免宦官们冒险反抗不是?袁术、桓典、丁原、朱儁、杨奇就是避免宦官们狗急咬人的小弟。

原本由持兵武宦把守的内宫城门,全部被虎贲中郎将袁术选调两百兵卒更换,由袁术执掌内宫各门;原本由宦官出任钩盾令的,则由平津都尉桓典担任;袁术、桓典两人控制住宫内一切安全事情。

丁原刚刚在渡口纵火威逼雒阳,暂时是不可能进入雒阳的,但他之前就有调张杨入雒阳,执金吾掌武库、巡禁,张杨领千卒入城巡逻各处街道。

袁术、桓典控制住皇宫内,张杨确保城内各街坊安全,卫尉杨奇、城门校尉朱儁牢牢控制雒阳十二城门,整个雒阳城从内之外全都被袁术、桓典、张杨、杨奇、朱儁控制了个死死,即便原本应该是宦官掌控的内宫职司也被外廷牢牢控制,如此情形下,张让、赵忠等人即便想反抗都没了一丁点机会,别说是大将军何进了,即便是董卓在得知了崇德殿上的任命后,也仰天长叹……

万无一失啊!

外廷文武极为满意、兴奋,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可就当袁绍、王允准备用正常“律法”手段一举弄死了所有宦官时,谁也没意想到屠夫何进再一次犹豫退缩了……

“砰!”

“屠夫子……”

“不足与之谋——”

袁绍出离的愤怒,控制住了皇宫大内,控制住了武库、城内各街道,控制了十二城门,不就是为了杀死所有宦官吗?到了最关键、最后一步……

“何进不足信!”

王允一脸阴沉。

“本初,到了这个时候,若不一举荡平祸国殃民的阉党,天下士人又如何看待朝廷?如何看待你我?”

袁绍心下窝着股怒火无处发泄,一脚踢翻小几。

“绍又怎不知阉党祸国殃民?可……可那屠夫子再次反复不愿,奈何?”

“奈何——”

……

“奈何?”

“哼!”

“事情都到了这一步,又岂能容许他何进说停就停的?他若不愿,咱们就再推他一把!”

王允冷脸开口,袁绍一愣,沉默数息……

“想退一步……”

“哼!”

袁绍对何进很是失望,冷脸说道:“无论如何都不能让阉党继续祸国殃民,绍今日就与丁原、董卓、桥瑁书信,让他们继续前来雒阳,看他何进还如何后退!”

王允皱了下眉头,说道:“朝廷已经下了旨意,丁原出任执金吾,他便有了理由领兵前来雒阳,但那董卓实乃虎狼……”

“呵呵……”

袁绍不屑轻笑。

“子师不用太过担心,事情都到了这一步,那董卓即便再有虎狼之心,朝廷又岂会让一董家子成事?”

袁绍极为自信,皇帝刘宏病逝时,董卓拥兵两万都不敢乱动,内外廷胜负已分,仅有五千骑的董家子,又怎么敢领兵造反?

王允张了张嘴,但想到西园内两三万兵马时,最后还是赞同了袁绍话语,可想到另外一件事情时,还是再次皱眉开口。

“丁原纵火尚不能让太后当场羁押了一干阉党污宦,董卓、丁原、桥瑁再进一步……恐怕也很难让太后答应,还需让天下忠贞之士上表诛贼方可。”

“子师所言不错,但你我威望不足,还需让叔父应允。”

袁绍只是个晚辈,在他还没有入主冀州之前,他那点威望根本指挥不动各地州牧、太守。

凭借着内廷宦官支持,何家兄妹可谓平步青云,在黄巾军造反后,何进突破了桎梏成了大将军,但这个大将军却是有名无实,何家兄妹也站在了内廷宦官的对立面,双方进行了数年的权利之争,直至皇帝刘宏病逝后,双方才彻底分出了胜负。

若势均力敌之时,为了完整的大将军权利,只要有一丁点机会,何进都会毫不犹豫弄死了所有宦官,可胜负已分,内廷宦官已经彻底低头,而且雒阳内外都已经被他完全掌控,还有必要对宦官斩草除根吗?

董旻将崇德殿、大将军府的消息送入河南县,董卓老脸阴沉不定,对于一个三十年官场老油条来说,袁绍、王允算不得什么,一个司隶校尉一个河南尹只是用来干掉所有宦官的工具,这些年里,刘宏利用“党锢”抄家、流放了太多的清流党人,卖官之下更是不知搜刮了多少钱财,不知制造了多少不法惨事,即便不屈打成招,也能轻易利用刑狱弄死所有宦官。

董卓对袁绍、王允不是很在意,但他极为看重袁术、桓典控制住了皇宫,看重张杨控制住了城内治安,看重杨奇、朱儁控制住了雒阳十二城门,这些人控制住了雒阳内外,张让、赵忠、段珪等人即便是狗急跳墙,他们也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性。

袁术控制了各处宫门、桓典在皇宫内来回巡视,两人掌控了皇宫;张杨在皇宫与外城之间巡视,避免了一干宦官相互勾连聚集家仆反叛;杨奇、朱儁又控制住了外城十二城门,避免了雒阳之外的阉党入城支持造反。

如此严密控制,张让等人想反叛也没有任何机会,已经完全成了待宰猪羊,别说董卓了,任何人看到这种形势,都不会认为张让等人能杀了何进。

可……

董卓眉头紧锁,再一次从怀里拿出董虎的信件,翻看良久……

“唉……”

董卓再次当众一声长叹。

“每次关键时候,虎娃他就给咱瞎整胡闹!什么时候不能揍那韩遂?非得在这个时候?打跑了那韩遂老小子,凉州就那些屁事,用得着他整日盯着吗?”

董卓心下生气,董虎只是将“十常侍与何进同归于尽”一笔带过,话语不清不楚的,若局势有利于内廷宦官还罢,可偏偏却是何进控制了雒阳内外,连皇宫大内都已经被看押了个死死,还有个屁翻盘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