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387章 进退两难的贼人

三国之西凉兵王 第387章 进退两难的贼人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24

第387章 进退两难的贼人

三国之西凉兵王

龙桑城地位尴尬,没人管没人问,韩开韩家在秦朝时就是龙桑城守将,几百年来一直守在龙桑城,城内兵卒基本上都是韩家寨人,失去了战略价值的龙桑城原本是要裁撤的,但韩家较为坚持,不给钱粮也愿意守着,也就一直保留着,权当是一个警哨站来使用。

不给钱粮,自愿守着毫无价值的龙桑城,听起来是有些天荒夜谈,世上哪有这么傻的人,可这在凉州、并州、幽州、益州、交州……一些山旮旯军塞,一些秦朝、西汉时期建立且失去了战略价值又偏偏处于危险中的军塞,还是有不少这种情形的。

失去了战略价值,这是对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州郡来说的,就比如临洮周边的龙桑城、索西城,兵不过百,若是干仗,或许连一个羌民村寨都干不过,对于大汉朝、凉州、陇西郡来说,与其保留这些城塞,那还不如将这些编制兵卒增加到挡在参狼羌前沿的临洮,或是加强狄道城防御,与其保留不足百人塞城,还不如多拉拢拉拢汉民村寨,让汉民村寨与羌民村寨干仗呢,何必多花钱粮养着这些没了用处的城塞?

或许有人反对,既然朝廷当年建立了这些城塞,自然有建立的道理,这话是不假的,关键是自东汉以后,大汉朝就是个穷鬼,雒阳北军五营总共也没有五千兵马,这还是雒阳帝都,又哪来的这么多钱粮去养多余的废物?

不愿意养就只能裁撤,早些年的每一个州郡都有南北或东西两个校尉,后来不还是能裁撤的全都裁撤了?龙桑城、索西城也都是应该裁撤的一员,但当守将开口不问朝廷讨要钱粮时,朝廷也就将他们保留了下来,至于为何没有钱粮,这些人也要守在地位尴尬的城塞,换了正常人都会说一句“傻b”话语,可这也是生存在混乱地方人家的无奈之举。

凉州易乱,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大乱,尽管龙桑城、索西城兵卒没有钱粮,但也还是汉兵不是?多多少少也还是要给一些兵器什么的,有了这些兵器,即便这样的城塞只是个村寨,那也是武装性质的村寨,在羌人劫掠汉民村寨时,他们也是汉民村寨中的佼佼者,而且这样的长城塞城都是建立在险要地方,羌人村寨想攻破很困难,可若裁撤了,连刀枪箭矢也没了,韩家一旦变成了普通汉民村寨中一员,不仅需要自己花钱买刀枪,不仅每年需要缴纳算赋、更赋数百钱,而且还是最先倒霉的那一波汉民村寨。

失去了价值偏偏还没有被裁撤的塞城,大多都与韩家守着的龙桑城差不多的情况,周边常年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危险,而且还必须是家族性质的城塞,只有几若于韩家寨的龙桑城,龙桑城才能一直保留至今,可即便韩家从秦汉一直守在龙桑城,“韩家村”的人丁也因为没有耕田而始终保持着这么点人,全靠自己放羊或山林狩猎活命。

董虎早些年是贩盐的驼子,途经龙桑城时,多多少少都要与韩开打些交道,虽说韩开不敢得罪董卓,但也需要扔出一些盐巴打点,也需要见面喊一句“韩老哥”什么的。

见是熟人,主动跑来的又都是陇西郡人,他也只能将一老一少拉扯起来,将跪着的一群人全都拉扯起来,说上几句冠冕堂皇“乡亲们”话语,千把号陇西“反贼”就成了“陇西营”的一员,由养子董嗣忠为营主,韩开为副,至于当年需要用麦芽糖哄着的韩运则成了幼军娃娃中一员。

韩开、韩运兄弟算不得什么,顶多算与董虎有些老交情,但他们是大汉朝屯田邬堡中一员,是大汉朝认可的武装村寨,对大汉朝忠不忠心且不论,守着龙桑城几百年却是真的,让韩开做陇西营副将也算是一种信号,至少陇西郡汉民村寨在得知了消息后,偷偷跑过来投靠是一定的。

原以为榆中、勇士两城是需要强攻几日的,可看到韩开带着的千把号陇西郡百姓后,他就知道榆中、勇士城完了,事实也确实如此,在他来到两城下时,城内已然空空,但守将梁兴、张横够狠,竟一把火将城内烧了个精光。

榆中城、勇士城发生了变故,也触发了金城塞内更大的恐慌,武威郡羌氐、杂胡从令居、允街逃入金城塞时,韩遂的侄子韩科就开始慌了,但还不至于让他惊惧奔逃,毕竟逃入金城塞的羌胡就有万人,金城塞城池坚固,有一两万人坚守,即便三五万人狂攻数月也甭想轻易拿下,有这么长时间死守,韩遂就是爬也爬到了金城塞。

韩科虽然惊慌,但还不至于一撅腚跑了没影,可当金城塞背后的榆中、勇士两城发生了变故,当韩科得知董虎领兵三四万人杀了过来,根本不理会允吾城数万老弱羌人死活,韩胖子便是连夜带着过万人逃了,可他不知道的是,此时的王国、韩遂、马腾也正经历一场大败。

大雪封路,王国、韩遂、马腾等人不知道董虎跑到了朔方郡,不知道他领着大军进入廉县,若是得知了这个消息,无论王国、马腾如何阻拦,韩遂肯定第一时间后撤返回金城塞,吃过一次大亏的他,绝对不愿意再被董虎捅第二次屁股。

十余万人围攻陈仓三四个月,结果屁个好处都未捞到,还让这么多人在冰天雪地中挨冻,不仅无数大大小小头领不满,底层的兵卒也不满,眼瞅着即将开春放羊了,彼此激烈争吵也日胜一日,终于在二月时,韩遂率先带着数万兵马撤回凉州,无数人也都呼啦啦钻入渭水道,就在这个时候,皇甫嵩领着数万汉兵杀了过来。

大败!

皇甫嵩够坏,他担心十余万反贼设伏什么的,一边在后面砍杀落后的老弱,一边让人散播董虎杀入了凉州的消息,从陈仓一路追杀了两百里,直至杀到了上邽城外方才止住脚步……

王国、韩遂、马腾等人已经逃回了冀县三日,三日来彼此争吵得几乎要拔刀厮杀,可现在,所有人全都不言一句。

“砰!”

王国重重一拍小几,韩遂只是抬了抬眉头,其余人却齐齐看向阴沉着脸的头领。

“那该死的董虎已经杀入了河西,想要击败那小儿所领的十万大军很难,咱们已经没了后路,只能拼死击败那皇甫嵩,只有击败那皇甫嵩,逼迫着朝廷招抚咱们,咱们才能有活路!”

这话一出,厅堂内百十个头领全都莫名相视……

“大头领说得有些道理,可若咱们与朝廷拼命时,若那羊杂……若那董虎趁机杀来又当如何?”

“那虎娃最是奸诈,趁着咱们杀入右扶风时,他就先断了咱们的后路,金城、榆中、勇士的兵马都逃了个干净,咱们就算想与朝廷拼命也不能啊!”

“就是么,咱们若与朝廷拼命,虎娃大王肯定会杀过来的……”

“要咱说,咱就投降朝廷算了……”

“咱也觉得投靠朝廷较为妥当,当年韩将军不就是这么整的吗?那虎娃不也老老实实在河湟谷地趴着……”

“趴着个屁!大头领当年就不该让他从河湟谷地内跑去中原,他若不跑去中原,河湟谷地内顶多也就三四万兵马,这下好了,虎娃领着十万兵马来砍咱们的脑袋,咋整?”

“是不该让他跑去中原……”

“谁说不是呢,他若不跑去中原,也不能有这么多兵马……”

……

一群人全低声说着心下后悔,若当年不是他们一致荐举董虎跑去中原,只要将河湟谷地堵严实了,又哪来的今日危险?至于皇甫嵩大胜……砍了、俘获一些老弱也叫大胜?

主力未损,而且还有河西逃过来的一两万羌胡的加入,又如何畏惧了五六万汉兵?关键是背后,背后突然冒出一头嗜杀成性的小老虎,这可就要了人命。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情,在董虎推动河湟谷地内无数人相互残杀时,他们就察觉到了董虎的残暴、嗜杀成性,与当年的小老虎段颎差不多,既用羌人为卒,杀起羌人也毫不手软。

听着厅堂内嗡鸣,王国心下恐慌,投降朝廷……那是这么好投靠的?当年的他们若不砍了北宫伯玉、烧当老王脑袋,又如何投降得了?朝廷又如何愿意招抚?

北宫伯玉、烧当老王是当年造反的大头领,现在造反的大头领是谁?

王国知道,与朝廷厮杀,他还有活命的机会,可若现在投降,那就是必死的结局!想着自己身首两处、全家皆死情形,心下便是没由来的恐慌……

“诸位!”

“若能投靠朝廷自是最好,可那皇甫嵩真的会第二次信任咱们吗?”

“不会!”

“皇甫嵩绝对不会这么愚蠢!他会将咱们的头颅全砍下来,会在冀县城下摆出十万颗头颅!除非咱们击败了朝廷兵马,除非朝廷另换一个仁德的将领,只有如此咱们才能活命!”

……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争吵了三日又回到了原点,正如王国所说的,所有人都担心皇甫嵩举起屠刀,毕竟皇甫嵩是在广宗城下摆出十万颗头颅京观的,而且上一次皇甫嵩就已经招降过他们一次了,难道现在还会愚蠢地第二次招降?

中平元年冬,凉州羌人造反,次年春皇甫嵩领兵进入美阳大营,双方对峙了数月,若能够招降或是一干反贼愿意投降,凉州也不会动乱了这么久。

盖勋对羌人仁德,即便战败被俘,最终还是将他放回了冀县,甚至还让盖勋顺顺利利地回到雒阳。

傅燮招降、安抚了近十万造反羌人,可傅燮却死在了他们的手里,一个人死在了冀县城外。

还咋招降?

皇甫嵩会第二次信任他们吗?

……

“砰!”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老子干脆还回枹罕好了!”

枹罕宋建猛然站起,他原本是积石山马匪,与董虎虽然说不上好坏,但因董虎往来青海贩盐,多多少少也与这些马匪有些交情,这些年一无骚扰河湟谷地,二无与董虎交恶为仇,董虎打过来时,了不起投降了就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