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383章 困境中的皇甫嵩

三国之西凉兵王 第383章 困境中的皇甫嵩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24

第383章 困境中的皇甫嵩

三国之西凉兵王

郭胜大怒,指着从事周慎大骂,帐中数员大将皆不敢开口反对,汉中郡没有丢失还罢,万一凉州造反的羌人被逼的没了退路,真的杀入了汉中郡后,真的跑去了益州祸祸,谁能承担这种后果?

蔡邕已经把话语说了很清楚,若王国、韩遂、马腾等人不想死在汉阳郡,最大的可能就只有向朝廷请降和南下汉中郡,也正如郭胜所说,只有趁着董虎攻占河西四郡时,拿下汉阳郡、陇西郡,朝廷才能将董虎堵在黄河之西,而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招抚了那十余万贼人,可他能招抚吗?若不招抚,那就只有一个强攻了……

“周从事。”

周慎上前抱拳。

“末将在!”

“立即八百里传信朝廷,将蔡大人的消息告知陛下、三公,请示朝廷是否可以招抚王国、韩遂、马腾等人。”

“立即传讯汉中太守苏固苏大人,让他小心凉州羌人的侵入。”

郭胜心下怒气顿生,正待大怒,陈仓一再求援而不出兵相救,到了这个时候,难道还不出兵攻打吗?正待大怒,蔡邕猛然抓住他的手臂,向他默默摇头,心下却叹息不已。

贼人有十余万,美阳汉兵仅有五万,兵力少了些,若撞上士气正旺的十余万羌人,即便获胜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胜,稍有疏忽那就是大败,而朝廷已经承担不起这样的大败,可招抚就真的是件好事?

蔡邕知道,即便不考虑招抚的十余万羌人下一次的造反,仅再次让董虎恼怒不满,那就不是件好事情,要知道南营过万兵马可还趴在雒阳虎视眈眈呢!

郭胜被蔡邕拉了一把,想要暴怒出口的话语也成了冰冷怒哼。

“哼!”

郭胜猛然一甩衣袖,也不理会他人,直接甩袖大步离去,留下一群沉默不语将领,蔡邕一见郭胜跑了,他也不想继续留在这里,向着眉头微皱的皇甫嵩抱了抱拳,客套了几句后,便与郭胜一样离开了中军大帐……

“唉……”

皇甫嵩暗自叹息一声,他招抚过韩遂、王国等人,可他们还是造反了,虽然他人并未当面责怪什么,但凉州将领却多次用此事当面羞辱,甚至连他的叔父皇甫规也因为“杀敌八百招抚十万”的事情遭受攻击。

皇甫规杀敌八百招降十万,结果就让招降的十万贼人老实了一年,十万贼人又呼啦啦造反了;他皇甫嵩也招降了韩遂等人十万人,结果韩遂等人还是造反了,盖勋招抚过贼人,却被那些贼人生生捆绑了起来,虽没杀了他,这种耻辱却是一生也难以洗刷的,傅燮也招抚了汉阳羌,仅被安置的就有四十多个羌营,足有八万多人,可傅燮却被自己招抚的羌人杀死在冀县城下。

还要招抚吗……

“坚寿。”

“陈仓那里的贼人可有进一步消息?”

皇甫坚寿忙上前抱拳道:“陈仓并未有进一步消息,但探子送来的消息来看,他们已经有半个月未有攻城,甚至连试探性攻击都无,孩儿以为……他们十有**已有退意。”

破敌都尉魏杰点头赞同道:“凉州贼不耐持久,他们已经困守了陈仓三个月之久,眼看着即将开春,想来他们已有了退意,末将觉得,贼人战意已退,趁此时可以一击败贼。”

皇甫嵩默默点头,再次看向皇甫坚寿。

“军中粮食还有多少?”

皇甫坚寿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无奈说道:“营中只有半个月粮食,孩儿已经多次遣人催粮,只是长安城内并无多少粮食……”

“哪里是长安无粮,还不是那牛辅不愿与咱们?”清寇都尉第五儁忍不住冷哼一声。

帐内众将皆默默点头,纷纷低声说着不满话语,皆认为是牛辅故意扣押粮食不放手,周慎张了张嘴,想劝谏皇甫嵩,试试能不能通过朝廷重新换一个京兆尹,但他最终还是没有将话语说了出来,而皇甫嵩只是沉默……

“贼人侵入右扶风,长安三辅百姓不安,缺粮也是事实。”

皇甫嵩说了这么一句,所有人全都面面相觑,不知道他这是怎么了,但也正如皇甫嵩所说,凉州十余万贼人多次侵入右扶风,右扶风百姓也甭想顺顺利利耕种。

一方面耕种田地缩减而致使粮食不足,同时也因战争缘故而让所有人都尽可能的囤粮惜售,粮价一年高于一年,原本只是两百至三百钱的粮食,如今却是六百钱一石,而且还是有价无市情形,即便是粮食不足情况下,也还要供养包括盖勋征募的五都兵马在内的六万卒。

京兆尹,十城,户五万三千二百九十九,口二十八万五千五百七十四。

左冯翊,十三城,户三万七千九十,口十四万五千一百九十五。

右扶风,十五城,户万七千三百五十二,口九万三千九十一。

长安三辅共计十万户五十万人,亩产三石粮,三十税一,一户人家耕种一百亩才能征收到十石粮,在没有化肥情况下,耕田需要歇茬,通常三年两耕或五年三耕,若要保证年年耕种百亩田,必须要求一户人家的田地超过一百亩,而这是不可能的。

大汉朝人口五千万,耕田七万万亩,平均每个人十亩多一点,若扣除掉歇茬对耕种的影响,也就是说,五口之家平均有田五十亩,以每亩三石粮产出,田地三十税一计,每户人家纳粮五石,而一个兵卒一年的口粮是二十一石,算上盖勋征募的五都兵马,美阳大营内一共六万兵卒,需要每户人家耕田五十亩、二十五万户人家的赋税供养。

二十五万人家田税,而且每户人家必须耕种五十亩田,这只是供应美阳大营内兵卒的一年的口粮,难道长安三辅就没了官吏、衙役、守城兵卒?

长安三辅有户十万,弘农郡有户四万六千,河内郡有户九万三千,加在一起也才二十四万,这还是白波军没有祸祸河东郡,董虎没有抢跑了河东郡二十万人情况下。

越是就近运粮越能够减少粮食的损耗,但仅凭长安三辅、河东郡、弘农郡是不可能用正常的田地税供养美阳大营六万兵马的,至少缺口一半的粮食需要从雒阳运送,可雒阳自身就有好几万兵卒、衙役、官吏、宫女宦官要养活,雒阳自身也需要各地运粮养活,若是想要减少雒阳向美阳运粮,那就只有一个法子,就是对长安三辅的官吏压榨百姓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原本三十税一的田税变成十税一甚至更高,朝廷只有默许长安三辅的合法压榨行为,如此才能凭借长安三辅供养美阳内的汉兵,而这也是牛辅担任京兆尹时的做法,若不如此,牛辅根本无法为董卓提供五万汉兵的粮食用度。

数年来,长安三辅承担了极大的压力,皇甫嵩内心里不愿意继续招抚十余万贼人,更愿意这些家伙全都死了个精光,一旦招抚喜欢造反的家伙,不仅没有解决凉州羌人造反的问题,还要拿出大量钱粮安抚十余万注定还会造反的家伙,所以他才要让人请示朝廷,希望在这段缓冲时间里,陈仓下的十余万贼人能够率先意志动摇而后撤,一旦后撤就是他杀贼的时机,可出征讨贼的粮食从哪扒拉出来?仅能供应半个月的粮食是远远不够的,军中至少需要准备半年的粮食储存才能让出征兵卒安心。

皇甫嵩第一次杀入凉州时就吃了无粮的亏,若非无粮,他也不会借董部义从的牛羊,也就不会逼得榆中城内三万董部义从扣押兵卒,没有携带足够的粮食,他心下总是觉得不怎么妥当,可半年粮食也需要几十万石粮,尚未等到五月麦谷收割,长安三辅即将进入青黄不接时,很难拿的出如此多的粮食……

“坚寿,你亲自前往长安县,尽可能的讨要些粮食辎重。”

皇甫嵩沉默许久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最后也只能让儿子继续前往长安县讨粮,皇甫坚寿心下苦涩无奈,可也只得抱拳答应。

“诺。”

凉州持续动荡不怕,怕就怕凉州自中平元年冬便不断的从渭水道杀入右扶风,持续威胁长安三辅,而这是上一次的十年羌乱所没有发生的事情。

仅在凉州一地造反并不可怕,即便把凉州打烂完了,只要长安三辅这个后勤基地不被波及,朝廷平乱大军就有坚强的后盾,可现在,这场凉州叛乱不仅波及到了长安三辅平原腹心,更为严重的是持续了数年之久,数年来,贼人没有给长安三辅丝毫喘息机会,别说普通百姓了,即便是各大家族也承受着难以承受的压力。

皇甫坚寿心下苦笑连连,心下知道,即便亲自前往长安县也不可能拿到哪怕十万石粮食。

每次提到粮食时,中军大帐的气氛都极为压抑,可却没有丁点法子。

皇甫嵩眉头紧皱,他不知道朝廷最后是否同意招抚十余万凉州反贼,一旦招抚了,董虎在拿下黄河以西所有地盘后,很可能会因朝廷的招抚而恼怒,会再次效仿河湟谷地数年不动弹事情,会坐视汉阳郡境内十余万羌人攻打长安三辅而无动于衷,而那个时候,朝廷还能否应付得了?

“报……报……”

数名探子纵马飞奔进入美阳大营……

“报将军,陈仓外贼人撤退了!”

“什么——”

皇甫嵩和一干将领全都轰然站起。

“立即传令各营军议!”

皇甫嵩等了数月,终于让他等到了机会,毫不犹豫对着传令兵下达军令。

“三通鼓不至者,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