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379章 蔡邕留下的财富

三国之西凉兵王 第379章 蔡邕留下的财富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24

第379章 蔡邕留下的财富

河套三郡人丁很少,除了各城有一些屯田百姓外,基本上就是千里无人荒原,但廉县是一个例外,这里不仅有铜矿、铁矿、炼铁炉子、盐田、陶瓷等作坊,而且还是除平城外唯一的一个工业基地,尽管用“工业基地”确实有些自大、可笑了些,但这里是平城外唯一的密集铁匠作坊聚集地却是真的。

黄巾军中大多都是耕种农夫,但也有各种工匠和一些寒门士子,这些人都算是董虎手里的特殊人才,自是不可能任由他们死在战场上,大部分工匠被平城保护了起来,集中在将作营内使用,也有些青壮则送到了廉县,毕竟这里有着天下品质最好的铁矿。

董虎没有足够的铜钱,没办法给兵卒发放铜钱,工匠们也是一样,都是没有铜钱的,但工匠们的物资配给却与军官一样的,最差的工匠物资配给也是伍长级别。

从军队到百姓都是军事化集约管理,尽管百姓、军队包括工匠在内都有自己的田地,也还是统一军事化管理,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人丁的不足,所有人只能朝着一个方向使力,等将来人丁多了,边境有了安全保障,不需要这么多兵卒守御后,董虎才能完全放开,让所有人自由的耕种、放羊、经商……

集约化管理并不是单纯的大锅饭,与军中激励体制差不多,带着的学徒越多、出产物品的质量越好、产出越多……评定的级别也越高,相应的待遇也越好,不仅在将作营工匠体系内受到尊重,出了将作营后,遇到百姓、兵卒、官吏时,凭借着胸口黄铜标志,他人也要相应的抱拳礼让。

董虎对工匠们的保护是全方位的,不大的廉县老城内几乎就是工匠和学堂的天下,兵卒在城外单独建造一个军城,百姓则居住在扩建的新城内,而老城就像是成了一座核心的城中城,是最为安全的所在。

不仅仅是河套三郡,雁门关以北……甚至凉州境内的黄河以西所有城池都很小,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这些边塞城池都是居住在羌胡混杂境内,是建立在易于混乱造反的地方中,城池小一些,即便丢了也能轻易重新夺回来,可若是坚固重城要塞,朝廷想要千里远征夺回来就极为困难,而且越是拖的时间长久,朝廷大军越危险。

大汉朝拥有万里江山,能够动用整个天下的人力、物力,董虎哪有这个能力,他只能建造更加巨大的城池,将更多人保护起来一条途径。

城池小有城池小的好处,巨城有巨城的优点,主要还是重视程度的不同,对于大汉朝来说,边关要塞远离大汉朝的政治中心,只要中原人口密集的粗干足够的强壮,枝干就算有些不妥,也能轻易镇压,可对于董虎来说,即便他不在了河套三郡、并州,九边重镇也事关整个天下的安危,不仅仅只是对于大汉朝一个王朝而言,对于日后任何一个王朝,九边重镇也事关整个天下的安危,哪怕他遣派了董赤、刘弃抢占漠北草原。

草原万里,即便有一支兵马占据了整个空虚的漠北草原,即便漠北、漠南草原全部都是汉民,也会因为经济模式不同而经济迟缓,就会因贫富差距而产生诸多矛盾,矛盾积压到了一定程度后,双方必然会产生战争,这与“野心”没有关系,但董赤、刘弃趁着草原空虚,率先占据漠北草原,将整个草原变成天下的一部分,日后就只是汉家兄弟之间的不和内斗,与外族就没了太大的关系。

不谋一时不足以谋万世,即便漠北草原改了汉姓,九边重镇依然极为重要,不仅是天下的屏障,也是漠北草原的枷锁,是一道保险栓。

重视的方向不同,决定了结果不一样,蔡邕终究还是大汉朝的臣子,终究还是心忧雒阳的局势,在与董虎接风宴后,第二日就离开了廉县,他需要尽快与皇甫嵩见上一面,对于这个老人来说,不管皇甫嵩是不是再次选择招抚,都不能让十余万反贼进入武都郡、汉中郡,更不能让这些反贼祸祸整个益州。

蔡邕是让董虎尊敬的一个老人,或许在这个时代,迂腐且有时候容易犯糊涂老人是他唯一可以尊敬的人,他不仅对老人的选择有些惋惜,对蔡琰注定的命运同样惋惜,是不是又被匈奴人掳走且不好说,此时的匈奴人已经成了西园八营的一份子,还会不会再次掳走蔡琰也成了未知,但那卫仲道却是个短命鬼,董虎这个扑棱蛾子的出现,还不至于改变毫不相干的一个人命的长度。

明明知道蔡琰这一走,注定就是个悲剧,可他却没有办法去改变,若是太过插手,反而让蔡老头认定他就是个小人,老人又如何给他留下了二三十个学生弟子?

去岁时就已经决定了杀回凉州事情,牛羊辎重在半年前就随着游走放牧送到了廉县,送去了燕然山董赤所部,剩下的只是静等时间。

正式开战的时间是二月份,二月份指的是董部义从与凉州东羌接触交战时间,在二月份之前,调入了燕然山的董小乙、董骨、董赤就会领兵南下居延泽、休屠泽,自北端杀入张掖、武威,之所以从居延泽、休屠泽杀入,这是因为其余地方都是一片千里荒漠。

千里荒漠,即便骑兵日行百里急进,最少也需要十日以上时间,而且在荒漠中行走是不可能达到日行百里的,更为困难的是荒漠里没有供养几十万头牛羊的草料,所以只能自居延泽、休屠泽南下杀入张掖、武威郡。

此次攻打河西四郡的兵力一共有九万,调动了燕然山董赤所部、朔方全部兵力、平城两万男女青壮以及河湟谷地三万精锐,调动如此兵力,若单纯的拿下河西四郡,董虎根本不需要如此大规模调动这么多兵力,仅董小乙、董骨汇合了董赤的两万五千精锐骑,也足以拿下空虚的河西四郡。

两万五千精锐骑足以拿下空虚的河西四郡,但这需要些时间,毕竟河西四郡横跨东西两千里,但若以九万精锐泰山压顶,河西四郡甚至不需要攻打,只需要跑到地方后就能顺利接手城池,这些也只是对于河西四郡。

董虎动用了并州董部义从六万兵力,河湟谷地可以拿出三万兵力,尤为熟悉凉州情形的董虎很清楚九万精锐意味着什么,九万精锐足以在战力上碾压王国、韩遂、马腾所领的十余万东羌,不仅董虎极为自信,任何一个熟悉凉州情形的凉州将领都不会有任何怀疑。

二月交战,最迟一月底,董小乙、董骨、董赤就会领两万五千精锐骑进入居延泽,而董虎也要领兵沿着冰封的黄河杀到金城、榆中、勇士三城,只要将这三座枢纽重城拿下,金城郡、河西四郡基本上就被董虎拿了下来,剩下的就是与十余万东羌在陇西郡、汉阳郡争霸厮杀,一战决定谁才是凉州霸主。

计划都是制定好了的,董虎与十六副将们也都仔细研究过了的,按部就班实施即可,筹调物资、调动兵马……按部就班即可,董虎他只进行战前谋划,大致的方向确定下来,具体如何攻打,临阵采用怎样的战术,这些都是将领们自己决定,战场上风云变幻,他不可能去指挥千里外使用什么线形军阵、斜线军阵……若真的这样胡来,再如何强大的军队也是必败结局。

董虎极为相信自己的兄弟,并不会太过干涉他们如何作战,不仅如此,他连后勤物资准备的事情也没有太多过问,除了翻看阮瑀送过来的报表外,他并未太过插手其中,尽可能的多给一些年轻士子更多的历练。

陈留阮瑀是蔡邕的得意弟子,与蔡邕的性子、偏重方向差不多,善于词赋、书法、音律什么的,对军事政治、理政治民差了些,不仅他如此,蔡邕的几百个学生差不多也是这个样子,当然了这也不怪他们,他们的老师本身就是个“虚”官,是个屁事不管的清流官吏,他们又哪来的做事经验?可不就玩一些虚头巴脑的词赋、音律了么?

蔡邕好不容易留下二三十个学生,董虎自然不会这么浪费,全部留在自己身边担任从事、长使,全部下放到辎重营做事,辎重营若做的还不错,日后就扔到凉州各郡县继续磨练磨练,兴许就能磨炼出几个宰相级别的名臣来。

对于名门望族,董虎都是极为谨慎使用,寒门子弟就没了这些顾虑,而蔡邕的学生大多都是寒门子弟,这与蔡邕本人的选择方向有很大的关系,蔡老头在、音律、书法堪称大家,可这些都是虚头巴脑的东西,他人并不能通过蔡邕而获得什么权利,顶多也就得了些好听的名声,想要通过蔡邕获得足够的实实在在好处,那是别想了,所以世家子弟大多会选择袁隗这样的四世三公家族,而不是玩虚的蔡邕。

在大汉朝,寒门士子想要出头基本上不大可能,世家豪门收弟子也不会让寒门士子成为亲传弟子,但蔡邕是个例外,这老头性子极好,拜入门下寒门士子很多,只不过蔡邕选择的方向不是军、政,能混出名堂的人凤毛麟角,即便混出名堂来,也都是他人的御笔什么的,少有人在军政方面出人头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