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377章 表字正臣?

三国之西凉兵王 第377章 表字正臣?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24

第377章 表字正臣?

三国之西凉兵王

蔡邕没想到自己的倒打一耙竟把小混蛋激怒了,心下苦笑连连,也不敢再刺激了他,又像是担心他再次失控似的,直接将冷脸的董重挤到一边,一手抓着董虎手臂,一手给他倒着酒水……

“虎娃你的脾气……老夫不说了!不说了……饮酒饮酒……”

见小混蛋还要瞪眼,蔡邕忙将酒水放到他面前,看得他人一阵暗自苦笑。

“唉……”

感受着老人拉扯自己手臂的力度,董虎知道他是大汉朝极为难得的君子、老好人,最终还是轻叹饮下酒水,又看向抱着幼子的苦娃、有些惊慌的小文姬蔡琰。

“这里不适合女人,苦娃你带着昭姬妹子和孩子们去玩吧。”

苦娃犹豫了下,还是点了点头。

“嗯。”

蔡琰有些担心、犹豫,董虎还是对她摆了摆手。

“昭姬妹子不用担心,咱就算生气、恼怒,那也是生气朝廷的所作所为,是非曲直咱还是分得清的,不会因怒牵连先生的。”

说着,将小二子送到她面前。

“臭小子就知道整日玩耍……让你昭姬姑姑教你弹琴,省得将来也跟老子一样是个莽夫!”

“爹爹……”

“去去……”

小二子皮实,还没到读书识字的年纪,除了玩还是玩,都快成个皮猴子了,帮着他戴好了防风口罩后,又照着他屁股拍打了几下,这才将浑小子塞到蔡琰手里,也因他的一番操作,厅堂内紧张气氛也缓和了许多。

董虎不憨不傻的,蔡邕是当代第一史学家,是东观博士,主持续写了《东观汉记》史书,是记录汉光武帝至当今时代的纪传体史书,从光武帝刘秀至今经历了十二代帝王,虽然东汉至今只有一百六十年,但期间发生的事情很多,不仅有对外战争史实,还有皇权与外戚之间的争斗、内廷与外廷的争斗、宫内皇后与妃子之间的争斗……等等,蔡邕主持续写《东观汉记》史书,那能不知道朝堂上的各种阴暗手段吗?能看不出皇帝因何下嫁公主吗?

以史为鉴知兴替,蔡邕不是不知道,也不是不会用一些手段,正如他的倒打一耙,当然了,董虎根本不吃这一套,心下也大致能猜测出他的想法,只是……

董虎心下暗自摇头,提着酒囊为蔡邕倒着酒水,相比大汉朝需要用木桶盛着的低度酒,他酿造的酒水更加浓烈。

北方酷寒,并州所属董部义从基本上都是边军,尤其是驻扎在漠南、漠北草原数万兵卒,这些兵卒每每需要野外巡逻、厮杀,而蒸馏烈酒就是军中必备的物资,为了避免酒水跑味,原本使用的酒囊也逐渐被方形陶瓷酒壶取代,为了避免陶瓷酒壶掉落在地上摔破了,外面还需要用木盒加固,木盒与陶瓷之间用羊皮什么的填充紧实了,一者避免严寒将酒水冻成冰,二者也抗摔打,方形酒壶也容易背带或挂在战马上。

若是在野外,鼻子被寒冷刺激的不易闻到浓烈酒香,但在火塘烘烤的温暖房中却酒香四溢……

“咱虎娃是个直性子,先生当知咱因何要给胡三、董越送一万万钱……陛下病重,帝星被扫把星扫了一下,是不是预示着陛下什么的……说实话,咱是不信的。”

董虎示意蔡邕饮酒,蔡邕知道董部义从的酒水更加浓烈,一边小饮了口酒水,心下还感慨不已。

“生老病死,世之必然,有的人无病无灾能活八十、九十岁,有的甚至还年幼时便已夭折,非命中使然,而是病从口入,而是性情使然。”

众人听了他这么说皆是一愣,但他不想在这些事情上多说,对于后世人来说,得病的原因无非是不注意卫生、不注意饮食结构、情绪波动太大致使激素失调、纵欲劳累不注意休息什么的……但这也只能让人多活几年,最终还是躲不过“病死”两个必然。

一些东西解释起来很麻烦,也需要通过一些特殊仪器来证明,诸如使用显微镜来证明一些真实,董虎并不想在这些事情上太过解释,皇帝的妃子裙子下都是穿着开裆裤便于皇帝随时播种,如此纵欲下若还是能长寿才叫怪了呢!

饮了口酒,吞下了一块肉……

“陛下得了病,雒阳小儿童谣沸沸扬扬,若咱真有什么坏心思,咱虎娃不仅不会给胡三、董越一万万铜钱,更不会前来了廉县,先生是活着的史书,不可能看不出咱虎娃的心思,既然知道咱虎娃的心思,还如此当着咱的面横眉竖眼,又岂是君子之为?”

蔡邕讪声道:“老夫……老夫不是想真的激怒了你,只是……只是……”

“只是”了好一会,蔡邕又一声轻叹,什么话语也不说了。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先生续编《东观汉记》史书,当知‘崔杼弑其君’之事,太史伯仲叔季堪称史官之风骨,何为史官?以史为鉴知兴替,书史告后人,择其善者从之,择其不善改之,史官不以人之喜怒好恶书之,只以事实论之,如此才能让后人从之、改之。”

蔡邕张了张嘴,一脸萧瑟一口饮尽杯中酒水……

“罢了……”

“老夫再不过问他事……”

蔡邕能够听明白董虎话语里的意思,作为史官就要公平公正对待历史,朝廷明明知道面前小子极为不喜和亲事情,偏偏还让公主嫁给於夫罗,而且小公主身上还节制着南营兵马权利,这不是故意激怒董虎、胡三造反又是什么?蔡邕作为活着的史书,书写历史兴衰更替的人,难道要帮着他人将错误撕裂的更大口子?后世人又如何评价他这个“不合格”史官品德?如何相信他记录史书的真实性?

一干将领听着董虎云里雾罩话语,看着如同霜打了的蔡邕,全都一脸的不解,但蔡邕的一干学生却全都肃然不语,他们是能够听明白董虎话语的,但不管听明白了还是一脸的不解,全都沉默不语,并不敢在董虎面前随意插嘴。

见蔡老头终于低头了,董虎心下也轻松了些,这老儿又是迂腐、易犯糊涂,但他的人缘极好,甭管是谁都会给他个面子,不敢说他一个人能拉拢半个朝堂官吏,但也能让三分之一的人低头,是个极为特殊的老头。

正待董虎取笑他几句时……

“虎娃,过些日,老夫可能要回雒阳了。”

“嗯?”

董虎一愣,将拿起的酒盏又放在小几上,眉头微皱看着须发花白老人。

“先生,正值陛下病重之时,此时的雒阳就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这个时候回雒阳岂是明智之举?”

蔡邕张了张嘴,又叹气道:“陛下旨意,老夫又岂能违抗君命?再说了……昭姬也该嫁人了。”

董虎张了张嘴,很想再次说那卫仲道是个短命鬼,但他最后还是没能说出口,卫仲道河东卫家,仅凭这家世那就不是一般人家能够比得,能被大名士蔡邕看重,才华自不用多说,若不是小文姬太过出名,他也不可能知道那卫仲道是个短命鬼,而且他也从未与卫仲道见过面,没有见过面就说他人是短命鬼,这不是诅咒人家,或是对蔡老头闺女有什么企图吗?又岂是君子所为?

心下感慨,最终还是默默点头。

“先生既然决定了,咱虎娃也就不多说什么了,若先生有什么危险,可以去寻胡三,大忙帮不上,护佑先生安全还是可以的。”

董虎心下叹息,蔡邕是天下少有的仁德君子,凉州凋零,一旦拿下凉州后,更为需要的一个仁德君子润物细无声,也是董虎心目中的凉州总管,至少蔡老头不会害自己,是个极为让人心安的老人。

蔡邕开口“离去”话语,董虎的心情就差了些,不仅因为他留不住这个老头,还因小文姬的命运,明明知道那丫头命运多舛却没有办法,或许另一个车轮下的曹操,想来也是这种惋惜、感慨,正当他准备敬一杯蔡邕……

“虎娃,你好像还没有表字吧?”

听到表字时,董虎就一阵挠头,他也不知道当年董大怎么这么随意,别人都是挑了又捡的取名字,到了自己怎么就这么随意了呢?他都已经二十出头了,尽管他不怎么在乎他人“虎娃虎娃”的,可也确实有些不怎么妥当……

“嗯……先生觉得咱该用怎样的表字?”

蔡邕一阵沉默……

“虎者,百兽之君,诗曰,王奋厥武,如震如怒,进厥虎臣,阚如虓虎……”

“嗯嗯,虎臣、虎贲都是不错的。”

董虎忙点头,他不想让蔡老头说他是“虓虎”什么的,听他这么说,所有人全都露出好笑来,就是蔡邕老头也不由捋须一阵笑呵呵。

“呵呵……”

“董字千里草……”

“嘚嘚……你这老头还是别说了,咱情愿不要表字了!”

蔡老头说起“千里草”时,董虎急忙止住话头,虎踞山岗不是威视天下,就是择人而噬,威势天下就是自带招恨光环,择人而噬也不是什么好词。

“嗯……”

董虎挠头好一会,猛然一拍脑袋。

“先生不是说什么千里草、进厥虎臣吗?”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蔡邕大手一抖,生生拽掉数根胡须,一脸呆滞看着挠头小子。

“嗯……”

“智者乐,仁者寿,和为正,诚为通……”

“缺了个‘和’字……”

“正臣!”

董虎一拍小几。

“以后咱就叫董正臣!”

蔡邕额头冷汗直冒,他也不知道浑小子怎么就转了一圈,竟然自己给自己整了个“正臣”的字来,这要是被朝堂大臣们知道了……蔡老头浑身一个激灵……

“虎娃你可不能……”

董虎大手一挥。

“咱就叫正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