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346章 另一个五子良将徐晃

三国之西凉兵王 第346章 另一个五子良将徐晃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24

第346章 另一个五子良将徐晃

火堆不时炸裂迸射出一些火花,木架上面的瓮坛里散发着浓烈香气,若是往日,围拢在火堆旁的十余人早就吵嚷着争抢瓮坛里的肉块,可现在却无一人开口,所有人只是呆坐在一旁……

“唉……”

白波军二头领杨奉随手将手中木枝扔入火堆,众人没有转头看向绑着染血绷带的他,只是默默看着不时炸响的火堆。

“老三,现在怎么办?”

“匈奴人丢了太原郡、上党郡,大哥又战死了,咱们……还能去哪里?”

韩暹看了眼杨奉,随手将树枝扔到火堆里,转头看向屋外歪七斜八躺着的兄弟,脸上却没有一丝表情。

“咱们可还有任何退路?那董虎在上党郡屯驻了两万五千精锐,咱们根本没有办法自上党郡与黑山军会合。”

“南面有卫家兄弟,东面有长安三辅兵马,那董虎又在北面、东面堵着咱们的退路,咱们还能撤往何处?”

小帅李乐犹豫道:“朝廷不可靠,继续留在河东肯定都得死,实在不行,咱们就投靠了那董虎算了!”

杨奉皱眉道:“朝廷不可靠,可那董虎就真的可靠了?你们又不是不知道他提出的那些条件,一旦咱们舍弃了兵马,那就与待宰的鸡没有区别!”

李乐还要开口,胡才一把将他拉住。

“那董虎没有杀入河东郡,多多少少还算是不错的,咱们的兄弟太多了,这么下去也绝对无法长久。”

说到此处,胡才转头看向人群中一青年。

“徐晃,你得来的消息可真?”

徐晃字公明,河东郡杨县人,白波军起事造反地点是襄陵县白波谷,而杨县就在白波谷北面,是进入太原郡的必经道路,在白波军造反时,襄陵、杨县最先沦陷,徐晃的家人被杨奉抓住后,他也成了杨奉名下一将。

胡才开口询问,徐晃起身抱拳道:“徐晃也不知道上艾县那里传来的消息真伪,但末将以为可以试一试,若将军中老弱送与那董虎,以此换取背后安全,我军尚可暂留在襄陵、杨县,或是借道上党郡也是可以的。”

一干人默默点头,他们在数日前就知道了董虎与黑山军的交易,只是没人敢相信这种事情,用人丁换粮食、兵器,这几乎就与鼓励黑山军劫掠冀州人丁没有任何区别,一旦让朝廷得知了此事又会如何?

杨奉看向一干人,说道:“那董虎行事怪异,谁也不敢保证会不会耍诈,但咱们也没了任何退路,若能暂稳住那董虎也算是不错的。”

韩暹面无表情道:“跟着咱们的百姓太多了,散去一些也算是为咱们省了些粮食,反正都是无路可走,干脆就把百姓都送给那董虎算了,咱们只留着两万精壮就够了。”

一干人相视,最后又都默默点头,老弱妇孺太多,想跑都跑不快。

“就这么决定吧!”

见所有人都不开口,杨奉转头看向徐晃。

“那董虎喜好财货,你带着人前往晋阳,院子里的铜钱带走一半,尽可能地买些刀兵回来。”

听着杨奉要拿出一半财货,一干人本能地张嘴想要阻止,但嘴巴张开后,又都齐齐摇头叹息,无一人出声反对。

关东豪强卫家、范家聚集了一万兵马,白波军虽有十万人,强攻数次闻喜、安邑县也未能攻下,就在一个月前,小将卫固、卫觊、范先等人竟领万人击败了郭太,郭太当场战死,杨奉、韩暹、李乐、胡才等人也只能带着人撤回襄陵。

不逃回襄陵还罢,逃回后才发现一切都变了,匈奴人战败逃去了涉县,十万白波军竟成了牢笼中的困兽,也幸好董虎没有南下杀入河东郡境内,给了他们一些喘息机会,可十万人总不能就这么困死在襄陵、杨县吧?

董虎亲自坐镇昭余泽,一边督练刚刚吞入的五万屯田汉兵,一边盯着白波军。新吞入的五万汉兵比当日俘虏的黄巾军还要不如,至少当日俘虏的黄巾军是上过战场打过仗的,在俘获了他们后就彻底死了心,无论董虎如何折腾,这些人都不会反抗,与当年招募临洮雇佣兵有着千差万别。当年招募两千佣兵时,董虎算是连哄带骗,花了好大功夫这才让他们老实听话的,而现在的五万屯田汉兵虽然不是当日的佣兵,但要让他们习惯军中规矩,同样需要花费很大的功夫。

最难的就是一开始,一旦所有人习惯了军中规矩后,之后的事情反而简单了,只需要日复一日勤加习练军阵厮杀即可,董虎只需要让人监督下面的将领即可,花费的精力反而不需要这么多。

所有兵卒都要知道最高统帅是谁,都要知道他们对谁效忠,从养的几百兄弟姐妹到两千佣兵、河湟谷地内数万董部义从、雁门郡所属十万兵马,最一开始时都是董虎亲自督管一段时间的,都需要让兵卒见到自己长得啥样,若连最高统帅、最终效忠对象都不知道是谁,手下将领同样能成为第二个刘备,照样能做出刘备每每拐跑他人兵卒、将领事情来。

有些事情只能做不能说,即便他极为信任手下任何一个副将,也是要做一些保险的事情。

董虎亲自督练五万新兵,至少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各级将领,至少不会发生“五日一练”时不会不走入军营,至少要知道他制定的军规军纪,只是他没想到白波军会将徐晃送到他面前,更没想到徐晃会带着将近十万老弱妇孺前来……

董重打量着单膝跪地抱拳的徐晃好一会,对着目露怪异的董虎开口。

“大兄你看他的大斧,这家伙恐怕不简单。”

董虎默默点头,但他并未开口,当他去拿徐晃的大斧时,徐晃手臂动了一下,之后就未有任何动作。

“嗡……砰!”

董虎掂量了下大斧重量,手掌猛然转动,大斧如同个螺旋在手里旋转,下一刻又重重刺入面前地面,如同长矛一样,连同整个斧面近乎全部刺入泥土中,看到这一幕,徐晃陡然绷紧了身体。

“徐晃字公明……”

“自文远那小子离开后,咱就总觉得身边缺了个合适亲随,徐晃你就跟在本将军身边吧。”

董厚、董重、董骨等人全都有些莫名其妙,但他们并未开口多说什么,知道自己大兄又起了爱才心思。

“起来吧。”

董虎将开山大斧还给徐晃,徐晃犹豫了下,正待开口时,董虎却转身走向无数惶恐不安的百姓,尽管他们是白波军,可在董虎眼里,他们只是些衣食无着的穷苦百姓。

董重与一干将领跟随在董虎身后,在经过徐晃时拍了下他肩膀,什么话语也未说,跟着董虎走向一阵骚动的无数衣衫褴褛,见众人如此,徐晃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提着大斧跟在所有人身后。

对于董虎来说,此时的黄巾军已经变质了,除了黑山军外,其余的黄巾军余部都只是些流匪,或许他们的上层日子好过一些,但最底层的老弱妇孺一准是眼前的情景,若再过十年,面前的无数男男女女能活下来的,有一成都算是烧高香了。

随着一干将领脚步,无数男女老幼也在不断紧缩、后退,可他们又能退到哪里?

来到一妇人面前,妇人蓬头垢面,男人粗布衣物裹在瘦小的身上显然有些宽大,对于惯于剥了死人衣物的人来说,一眼就知道她的衣物是从战死的兵卒身上剥下的。

一个十五六的女人,在面对九尺壮硕大汉时,本能地就想要退缩,但面前的男人好像不容她拒绝似的,伸手从她怀里抱过年仅一岁的孩子……

“本将军只说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太原郡遭受了些兵乱,现在没有足够的粮食养活你们,若还能走得动的,都要前往太原郡,只有越过雁门关,你们才能得到活命的粮食。”

“第二件事,从今日起,你们就是董部义从的一员,是屯田军户,关于屯田军户需要遵守哪些规矩……自会有人告诉你们。”

董虎抱着瘦成了一把骨头的娃娃,随手将衣兜里的麦芽糖塞入娃娃嘴里,说完两件事情后,又转头看向徐晃。

“公明,暂时你来做他们的头领,趁着现在还未天冷,赶紧将人送去间城。”

徐晃犹豫了下,他有些没明白董虎为何初一见面就这么信任自己,但还是双手抱拳。

“诺!”

董虎又看向董厚。

“厚,从各军抽调一些人,以年岁稍大、有些伤残兵卒为主,将他们充入这些百姓之中,以万人为一屯寨,督练军将、主理农耕民务官吏给予配齐,此事不要拖延,还有……卫生要放在第一位,所有人都要洗了干净,衣物好坏且不论,但要干净、保暖,衣物若是不足就派人去晋阳取。”

“诺!”

“吴霸。”

“你与公明一同带领他们前往间城,自今日起,你就是间城的屯将。”

“吴霸领令!”

……

董部义从安置百姓与督管军队差不多,是按照军事化管理的,以万人为单位,一万人就是一个屯寨,每一个屯寨的起初都像是一个万人军营,之后就逐渐变成一个村落,只不过这样的村落具有相当防御性,不仅外围有护城壕沟、箭楼,内部同样有各种防御性设施,初时时间短、人力不足,外围就用木栅栏围着,后来就变成了两步厚土墙。

每一个万人屯寨都附带着数量不一的临时耕种村寨,临时村寨的防御要差了太多,只是耕种时节的临时住处,是为了方便耕种的地方,除此之外,基本上都是聚集在万人屯寨内,不仅方便练兵、织布、烧砖、炼铁锻造……同时也能避免贼人劫掠,减少人员的损失。

雁门关以北的人丁很少,即便增加了二三十万人,也只能自马邑至平城一线建造万人屯寨,二三十万人只能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想要左右散落基本上不可能,而徐晃带来的十万老弱就有了人丁可以左右散落建造万人屯寨,让“大同镇”的防御体系更加厚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