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332章 两兄弟的猜测

三国之西凉兵王 第332章 两兄弟的猜测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24

第332章 两兄弟的猜测

董瑁从征募佣兵时就是参与组建元老,最是清楚他在狄道时是如何在数千羌人俘虏脑门上烙字的,知道他是如何收服的这些人。

羌人爱闹腾,只要有人挑旗造反,一准会有一大群人跟着造反,在朝廷出兵攻打后,他们又都呼啦啦转身投降,接下来就等待着下一次再次造反发财的机会。

正因这个原因,对待这些反反复复造反的家伙,董虎就在抓获的所有人脑门上来一下,甭管你是真羌人还是假羌人,只要被他抓住,脑门上就这么来一下做个标记,按照当时的董虎话语,仁德只有一次,下次再被他抓住就一律砍脑袋,绝不会给他们第三次造反为恶的机会。

凉州羌人三四百年来不知造反了多少回,但最后都是被大汉朝按着一顿狠揍,也因这个原因,一旦被董虎按着盖了大印,无论这些家伙是不是跟着董虎混事,他们的第二次造反的可能性就小了很多,因为脑门上有印记,证明了他是造过反的,下次再被抓住,大汉朝的平乱将军砍他们的脑袋,即便重新投降的其他人,那也没法子反对。

烙了字的人,虽然反叛的可能性小了不少,但这是针对的大汉朝,而不是因为董虎本身,毕竟羌人真正忌惮的是大汉朝,是三四百年来大汉朝每每按着他们狠揍的结果,至于朝廷为什么偏偏对这些烙了“董”字的人没办法拉拢过来,根子还是出在皇甫嵩身上,是当年皇甫嵩在榆中城时,未能稳妥的处理好董部义从的“口粮”问题,在这之后才是董部义从军中升迁体制的事情。

烙了字的人很难被他人接受,就如唐末之时的各地节度使,他们就到处抓人烙字,将所有青壮变成了配字军,以此来区分各个节度使的兵马,而各个节度使一旦在战场上抓住了对方的配字军,大多都是杀了了事,若不砍杀,这些人也会被军队淘汰,转而成为各将领名下的耕种奴隶,之所以会如此对待,就是因为“奸细”两字。

董虎不怕奸细,毫不犹豫将匈奴人烙了字的俘虏并入董部义从,匈奴人再如何烙字就难了,因为他们没办法保证自己烙了字的汉民会不会毫无顾忌的临阵叛逃,也难以保证自己看到的烙字军是不是董虎的偷偷遣送过去的兵马,匈奴人总不能在把俘虏的脸上弄得跟纸钞那样诸多防伪码吧?反正董虎是不相信匈奴人还能在他人脸上弄出防伪水印来。

董瑁听了董虎要将烙了“奴”字的人并入董部义从时,他就知道,匈奴人再如何在俘虏脸上烙字也没了法子,一个弄不好就成了搬石头砸自己脚上,对自己兄弟的狡猾也颇为赞赏点头。

董虎搀扶着董瑁在天门关前阵地上视察了一圈,回到营地后,两兄弟又走入俘虏营内一通安抚后,两人才有些疲惫返回中军营帐。

“虎娃,於夫罗、呼厨泉兄弟会不会拿太原郡所有汉民的性命要挟咱们?”

走了一圈俘虏营地后,董瑁对於夫罗的所作所为颇有些担心,不仅他如此,董虎同样有些担心……

“他们若敢这么做,上天入地,咱虎娃也把那五万匈奴人全都宰了!把他们所有人全剥了皮!”

董虎说了句狠话,又皱眉了好一会,说道:“没有见识过咱们的攻城手段时,他们可能会逼着无数汉民俘虏与咱们拼命,可见识过了后……咱觉得他们应该没有这个决心,毕竟这意味着把匈奴人所有后路全都堵死了,连战败投降成为奴隶都不能,即便那於夫罗真的心狠手辣,下面的匈奴人也应该没有这个决心……”

“明日吧,明日咱在城下警告他们一番,想来会让一些人在做这些事情时有所摇摆。”

董瑁沉默了片刻,最后也只能默默点头。

“这样也好,给人稍微留条活路,他人才不会太过疯狂,才不会坐下天怒人怨的事情。”

董虎默默点头,正如董瑁的话语,若丁点活路的希望都不给他人,谁也不知道绝境中的困兽会有怎样的疯狂,只是他们并不知道,此时的晋阳城再一次大乱,而这一次并不是汉民惊慌大乱,而是五万匈奴老弱。

在无数董部义从屯田步卒精锐顶着盾牌横推到天门关城下,没有投石机可以破开龟阵的外壳,大多数还只是骨箭的匈奴人根本没办法破开龟阵防御,投石机的参战也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无数匈奴老弱妇孺只能被迫驱赶着无数牛羊再次南下,向着多山的上党郡一路南下,与此同时,天门关上一两千匈奴青壮在城头插了无数火把后,除了留下数百汉民老弱和二三十个匈奴人外,一两千匈奴人连夜离开了毫无希望的关隘……

“大兄!大兄……”

董小乙急匆匆闯入军帐,惊醒了恍惚中的董虎。

“发生了什么事?”

听着外面大营的慌乱,董虎心下一惊,董小乙却一脸惊喜。

“大兄,匈奴人逃了,孙牛和骨正带着兵卒进入天门关!”

“什么?”

董虎猛然站起,起身就要去察看究竟。

“你也莫要待在这里了,立即带领着兄弟们杀入晋阳,要第一时间确认匈奴人的主力在何处,是躲在晋阳城内,还是南下河东郡欲要与郭太所部汇合。”

“诺!”

董小乙抱了一拳,想要上前帮着董虎披甲,但却被董虎摆手阻止。

“你莫要管咱,立即去察探匈奴人的踪迹……对了,你也要小心那於夫罗是否半路设伏,越是紧要关头越要小心谨慎!”

“诺!”

董小乙也不再多言,抱了一拳后大步出帐,刚拉开帐帘,就见董瑁拄着拐杖来到了近前。

“大公子。”

“嗯。你有事先去忙吧。”

董瑁随意说了句,董小乙抱了一拳后自顾自离去,而董瑁则与一旁的女人一同进入大帐,正见董虎手忙脚乱穿戴衣甲。

“红娘,你帮一下虎娃。”

董瑁说了句,双十女人上前欲要帮忙,董虎本能的想要开口阻止……

“又不是外人,虎娃就莫要拒绝了。”

董瑁说了这句话语后,董虎也不再矫情,张着双臂任由乌丸女人帮他绑缚衣甲。

“虎娃,你觉得……於夫罗、呼厨泉两兄弟会逃向哪里?”

骤然听了董小乙话语后,董虎并未太过细想,董瑁问了这话语后,他这才突然想到,匈奴人并无太多选择逃跑的地方。

西面的西河郡是别想了,在於夫罗、呼厨泉造反后,他们就不可能再继续待在离石县,逃亡东面的冀州?那不是扯淡吗?别说匈奴人了,就是董虎想跑去人丁众多的冀州,各大世家豪门那也绝对不会允许,更别说造反了的於夫罗、呼厨泉兄弟。

董虎皱眉道:“白波军实则是河东郡百姓造反,於夫罗、呼厨泉所领匈奴人并未遭受到重创,手中还有五万老弱妇孺,若与白波军合兵一处,他们就有将近二十万人,虽然他们大多数人都是老弱和农夫,但可用青壮怎么着也有五万人……”

说到此处,董虎的眉头更加紧皱,河东郡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向西可进入长安三辅,向东可杀入雒阳,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一旦二十万反贼全都在河东郡肆虐,朝廷肯定会调兵围堵的,正如另一个车轮下,董卓就因为这些人的造反,这才将他从美阳大营调到河东、并州防御的。

前有狼后有虎,一旦於夫罗、呼厨泉与波才汇合,一旦引起雒阳的紧张,这些人最后都得死在河东郡,想要借此杀入长安三辅基本上不可能,更何况,董虎为了追杀他们,此次南下就有一万朔方郡精锐骑、一万汉兵骑和三千重甲骑,有这些骑兵追杀,想要在河东郡平原、关中平原上逃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董虎不由看向帐外。

“来人!”

守在帐外的董箭忙掀帘走入。

“主公。”

“立即去寻小乙和骨,告诉他们,若晋阳是空的,小乙带着人前往上党郡方向,骨则带着人南下河东郡,告诉他们小心谨慎些!”

董箭重重抱拳。

“诺!”

董箭离去后,董虎这才露出些苦笑。

“於夫罗、呼厨泉两兄弟就是小强,也太他娘地能折腾了!”

董瑁不知道小强是什么东西,但这不重要,想了下也轻声一叹。

“他们十有**不会南下河东郡,就算进入了河东郡,估计也只会抢掠一番,继而会转道逃入山中,最后……向朝廷请降的可能性很大。”

董虎对董瑁的判断很是认同,继而又是一叹。

“如果匈奴人想要向朝廷请降,逃向河东郡的可能性就小了很多,朝廷不大可能在他们刚刚劫掠过河东郡后立即对他们招抚,逃亡上党郡的可能反而会大了许多。”

董虎虽然没有在朝堂上混过,但他知道,匈奴人在太原郡造反后,朝廷想要招抚他们也需要一段时间的争吵、犹豫,不大可能立即招抚,而这段时间就成了董虎继续追杀他们的机会。

匈奴人对大汉朝的伤害越大,朝廷对招抚他们的犹豫越大,对于逃亡的匈奴人来说风险也越大,上党郡多山,能让匈奴人躲藏的时间更久,若是逼急了,甚至可以钻入冀州,以此脱离董虎的追杀。

一想到朝廷可能再次招抚造反的匈奴人,董虎心下就又一阵叹息和愤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