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298章 容易犯糊涂的蔡邕

三国之西凉兵王 第298章 容易犯糊涂的蔡邕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24

第298章 容易犯糊涂的蔡邕

“因张修擅杀呼征单于,以至于各部匈奴皆不满,羌渠父子若想活命,就只有两条路可走。”

“其一是带头造反,带着无数匈奴人杀入并州,杀入太原郡,甚至杀入河东郡,只有带头造反,只有向所有匈奴人证明自己没有勾结汉人,证明自己不是匈奴人的叛徒,他才能消除匈奴各部的不满。”

“其二是彻底倒向大汉朝,借助大汉朝的威名压服匈奴各部,把不服自己的头人、族长全都宰了,但这么做的风险很大,这会更加激怒了匈奴各部族,只要操作不当,就会成了须卜、白马铜所领上郡匈奴直接造反,直接杀了那羌渠。”

董虎抬头看向神色凝重的蔡邕,说道:“若让咱来选择,上上选就是带头造反,倒向大汉朝是下下选,因为大汉朝已经不是曾经极其强大的时候,想要借助大汉朝的威名压服各部极为困难,甚至不可能实现,大汉朝没有办法动用数万大军帮助那羌渠压服匈奴各部,所以,那羌渠死于反叛几乎是板上钉钉子的事情!”

“那么问题来了,羌渠只要选择倒向朝廷,注定就会死在自己族人的反叛之中,那於夫罗、呼厨泉会怨恨谁呢?会怨恨他的族人造反?还是怨恨造成这一切的大汉朝?”

……

“咱虎娃没有前来并州,羌渠也会死于叛乱,只要那於夫罗、呼厨泉逃了出来,也一定会把怨恨落在大汉朝头上,一定会趁着朝廷内忧外患的时候造反,无非是什么时候的问题。”

“咱虎娃来了并州,趁着美稷单于庭内乱之时,一举干掉了美稷单于庭,逃了一命的於夫罗、呼厨泉又会怨恨谁呢?”

“怨恨须卜、白马铜吗?是他们父子先落井下石,是他们先起了杀人心思的,杀人不成被人杀死,又有什么可怨恨的?”

“怨恨咱虎娃吗?是那於夫罗先杀了高公公,杀了咱的大长使,杀了我河湟羌的使臣的,是他们美稷单于庭率先向我河湟羌发起的战争宣言的,被咱虎娃举刀砍死也是活该!”

董虎平静说道:“於夫罗、呼厨泉兄弟或许会怨恨族人的反叛,或许会怨恨咱虎娃,但他们更怨恨造成这一切的朝廷!”

“所以,自一开始时,咱虎娃就知道他们会造反,无非是何时造反而已,所以咱虎娃就让人在上郡专门盯着他们,但先生也知,咱是没办法太过靠近的,也没办法派大军专门看着他们,否则……朝廷必会认为咱虎娃有什么不轨。”

董虎摇头叹息……

“大雪封路之时,又距离的稍远些,探子得知离石匈奴造反时,至少也是半个月以上了,再加上消息送来时也需要诸多时间,虎娃也无法得知此时太原郡的具体情形。”

“但先生当知,他们既然选择了造反,也定然有很大的把握,毕竟他们的背后可还有咱虎娃虎视眈眈呢!”

董虎所说的话语太过吓人了,一屋子老少十几人竟无一人敢开口,全心脏狂跳不已……

蔡邕顾不得形象什么得了,来到董虎身前,紧紧抓着他手臂。

“虎娃你……你可不能在此时再做凉州那般混账之事啊!”

董虎咂巴了两下嘴唇,说道:“当年咱明明可以趁机干掉那韩遂,朝廷却给咱上眼药水,非要给咱整个敌人。”

“咱干掉了美稷匈奴,只要朝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成了丧家犬的匈奴人,咱也照样能弄死了,可朝廷还是做了当年之事,包括先生你也做了同样的事情。”

“朝廷庇护反复造反的羌人,庇护匈奴人,咱虎娃是应该躲在背后,应该让那帮坏鸟可着劲祸祸朝廷,省的朝廷今日寻鲜卑,明日找来乌丸人,后日拉拢匈奴人给咱抹眼药水……”

“虎娃你……你……”

蔡邕更加急眼了,可他又说不出来个一二三来,朝廷确实对他小动作不断,可那也不是眼前小混蛋不受控制的缘故吗?

董虎自是知道根结所在,见蔡邕急眼了,心下没由来的一阵叹息。

“先生你也别说咱不给你机会,云中郡、平城兵马都是不能动的,那些兵马是为了对付魁头四兄弟的,五原郡兵马被咱调去了漠北草原,能调动的只有董小乙、董骨、孙牛所部两万步骑,三位大将被咱虎娃调走,廉县仅有五千步卒。”

“现在先生有两个选择,其一是咱虎娃调走大将刑勇,让刑勇帮着咱守着朔方郡,当然了刑勇所部也是要跟随前往朔方郡的。其二是先生前往朔方郡,帮着咱守着朔方郡,刑勇以及所部留在富平县,继续帮着先生镇守北地郡。”

蔡邕和一干弟子皆是一阵无语,若没了刑勇所领五千兵马,北地郡境内的匈奴人跟着造反了咋整?若让蔡邕前往朔方郡,北地郡太守岂不是变成了小混蛋身后的刑勇?

蔡邕一阵犹豫……

“那个……老夫是北地郡太守,若……若擅离职守,朝廷要是怪罪……虎娃你将大将都调去平叛,朔方郡确实需要个大将镇守,老夫也觉得刑将军颇为稳妥,那个……能不能别调走五千兵卒?”

董虎毫不犹豫摇头拒绝道:“不行!咱信不过你这老儿!”

蔡邕一阵无语,安安静静坐在董虎身边的小文姬却扯了扯他的衣襟,也不由让董虎回头去看……

“昭姬妹子你也别替你爹说好话,你爹是敦厚君子,这咱信!可你爹在大事情上很容易犯糊涂!”

“你还别不信,咱把允吾城交给你爹,虽说咱把所有人都迁入了谷地内,没有给他留下什么人手,看着是咱害了你爹被那韩遂抓了起来,可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咱是凉州人,是羌王,咱能不知道凉州羌人的性子吗?咱若给你爹留下了些人,不用韩遂抓你爹,你爹就会被那帮羌人抓起来砍脑袋!现在你可就真没了爹爹!”

“咱给你爹留了张干净白纸,陇西郡人穷,允吾城至黄河都是顶好的田地,你爹完全可以跑去陇西郡招募些没了田地的百姓屯田耕种,你爹给人分田耕种,百姓能不心向你爹吗?自然是要拼死护着你爹的,若真的打不过那韩遂,从允吾城跑去河湟谷地也是可以的,大公子又不会堵着老鸦峡不让你爹进入,可你爹呢?屁个事情也没做,被人抓住又能怪的了谁?”

“还有匈奴人的事情,匈奴人比羌人还要危险,羌人喜欢造反是不假,可羌人是散沙,匈奴人却不是,危害性可比爱闹腾的羌人大多了,可你爹还就能作死的护着他们!”

十三四的丫头,在董虎眼里,顶多也就是后世刚上初中的小丫头,很是不客气揉了两下小丫头脑袋。

“治理爱闹腾的羌人就已经很困难了,再加上极为危险的匈奴人,一个不小心就会身首两处,可你爹的所作所为又哪里有丁点稳重?反正咱是怎么看都是在自寻死路,要不是看在你爹还算是个老实人,咱可不会浪费一个大将给你爹当保镖!”

董虎叹气一声。

“你爹遇到真正大事时就会犯了糊涂,咱若让你爹管代着兵卒,那还不知会惹出多大的事情来了呢!”

说着,董虎又揉了下小文姬的脑袋,对这个命运坎坷的女娃,他有着莫名的怜悯。

“先生,你也莫怪咱虎娃话语难听了些,你是敦厚君子,咱可以把百万百姓交给你,唯独不能把兵卒让你管代,你不懂兵事,兵卒交给你,你也肯定会让你认为可信的人统兵,咱信你不会胡来,但咱不信你相信的人。”

“咱说这话语,不是说先生相信的人品德不好,或是才能不够,而是你与咱看人的标准不一样。”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

“若让先生拿着烙铁在人脸上来一下,或是毫不犹豫剁掉他人一根手指,先生肯定会认为这是不仁德,甚至残暴,但在咱看来,这却是一件仁德的事情。”

“为何?”

“因为先生看到的是哀嚎受刑的人,而咱看到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实百姓,脸上烙了字、剁去一根手指,就是不愿让他们继续祸祸老实百姓!”

“先生看到百姓可怜,寒冬腊月跑去平城寻咱借粮,因为先生看到了他们确实可怜,可咱却想着他们是不是吃了咱的粮食后,继续造反的事情。”

“先生你与咱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你看中的人,咱可能认为连做一个小队长都不够资格,你若懂兵事,咱虎娃可以把兵卒留给你,事实却是你根本不懂这些,你只会寻个人来统领管代,而这是咱绝对不会答应的!咱不会将五千儿郎的命交给一个咱不熟悉的人!”

“若咱这么做了,不仅是对五千儿郎不负责任,也是对富平县百姓的不负责。”

蔡邕嘴巴连张,最后又一阵苦涩叹息。

“唉……”

“老夫……老夫跟着你前往朔方郡就是了……”

董虎微笑点头,嘴里说是给了蔡邕两个选择,实际上屁个选择都未给他,依照老好人的性子,他是绝对不可能让董虎调走刑勇所部的,没了五千兵马镇守,北地郡还不知会发生怎样的变故呢!

“咱前来富平县还有一个目的,咱需要征募一些北地郡青壮为卒。”

“啊?”

蔡邕又是一阵错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