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268章 陛下当厚恩以待

三国之西凉兵王 第268章 陛下当厚恩以待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24

第268章 陛下当厚恩以待

他人不开口,司徒许相无奈,上前抱拳一礼。

“正如陛下所言,饥荒非朝廷之过,实乃贼人肆虐凉州九郡才致使民生凋零,才致使的百姓无粮可食,然……若朝廷不赈济一二,若让凉州百姓心生怨念,臣心忧凉州动荡稍平又起祸端。”

“还请陛下明鉴。”

许相抛砖引玉,一个又一个大臣上前,所说大差不差都是一个意思,担心朝廷若不救济一二,反贼韩遂尚未剿灭,刚刚有了点平静的凉州又呼啦啦造反了,而且还不仅仅只是原有的那些羌人,没了吃喝的无数汉民也会跟着加入反叛当中……

“臣以为当趁着此时,尽快剿灭那韩遂反贼!”

正当众人劝解皇帝拿出些钱粮救济凉州时,猛然听到这么一句,皆是心下一惊,不由齐齐看向冷脸抱拳的何进。

“正如诸位大人所言,若朝廷不救济一二,饥荒百姓恐有被贼人蛊惑而反叛,当此之时,只有立即将贼人剿灭,断了作乱源头,再与百姓救济之粮,动荡不安的凉州才能逐渐平静下来。”

皇帝有些怪异深深看了何进一眼,过了好一会才默默点头。

“爱卿的意是令美阳之卒讨贼吗?”

何进想着昨日府内一干幕僚的商议,摇头说道:“臣以为美稷兵卒不宜妄动,正值朝廷困顿之时,若美阳数万汉兵稍有意外,长安三辅必因空虚而遭大难,臣以为当征募凉州境内之卒以讨金城之贼。”

众人一愣,随即明白了过来,以贼杀贼,驱狼与虎斗……

“陛下,臣以为此计可行!”

太尉崔烈出列抱拳,一群大臣相视后,齐齐上前。

“臣等附议。”

……

凉州羌人造反是很奇葩的事情,造反的同时一准想着如何投降的事情,每次造反时候,除了带头大哥倒霉外,余者跟着摇旗呐喊的小弟往往都会得了不少好处,一反一降,手中却多了不少钱财和牛羊,也因这个原因,每次造反时候,都会有不少羌寨跟着造反,一起抢掠汉民村寨、城池,一起发财致富。

羌人太多了,凉州十郡到处都有羌人,无论造反闹腾的多大,只要最后选择了投降,朝廷都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理由而予以安抚,而且一反一降过程中,手里多了不少抢来的钱财和牛羊,又为何不跟着造反呢?

只要对凉州过往较为了解的人,大差不差都知道凉州羌人的脾性,知道傅燮安置的四十个营的羌人并不穷,远比困在冀县城内出不去的百姓富裕的太多,这也是皇帝极为厌恶、恼怒的地方,明明那帮投降了的混账们手里有很多牛羊,还他娘地整日哭穷问自己要好处,抠门的皇帝能不恼怒吗?

昨日是杀人抢掠的反贼,投降后不仅没有悔改心思,反而如同功臣一般问自己要好处,换了谁也是气的肚子疼,偏偏又无可奈何,谁让朝廷战败了呢?谁让朝廷没能施加更多威严?谁让老祖宗自己拉的屎没擦干净,让原本仅河湟谷地内一处羌人散落到了整个凉州了呢?

羌人原本只是居住在河湟谷地内,因为战争缘故,大汉朝把投降、俘虏的羌人安置在整个凉州境内,羌人爱造反闹腾,越是闹腾,凉州汉民越少,不仅凉州境内的汉民会逃离,生养的汉民会死在战乱中,中原、关中汉民也不会跑去混乱的凉州居住,随着羌人的人丁增长,大汉朝也越来越难以应对凉州羌人造反……

董虎是凉州人,知道凉州境内的羌人与并州的匈奴人情形差不多,原本匈奴人是居住在河套三郡北面的漠北草原,在南匈奴归顺大汉朝后,南匈奴就被安置在了西河郡、上郡,在曹魏之时,曹操又将五部匈奴安置在太原郡,把匈奴人安置在了整个并州。

羌人从河湟谷地内安置在凉州各郡之初,正是大汉朝极其强盛的时候,一开始时,一个个也都挺老实的,感恩戴德的好话也是说了一大堆,这与匈奴五部刚刚被曹操安置在并州腹心时一样,都挺老实的。

可后来呢?

后来咋就成了“五胡”了呢?

羌人从河湟谷地内散落于整个凉州,以至于凉州起起复复造反不断,成了大汉朝始终一道难以愈合的伤口。

匈奴人从漠北草原进入漠南草原,继而再次被曹操扩散在了整个并州所有地方,致使匈奴人凭借着并州地理位置,向西虎视关中,向南俯视河南,向东觊觎整个河北,以至于成了屠戮天下的五胡急先锋……

董虎先知先觉,本身就是凉州人,身体里也有高原羌血脉,对凉州羌人了解更多些,若不是后来石虎把一二十万羌人迁入河北枋头,若不让本来松散的羌人成了一个拳头,羌人哪有资格成为五胡中的一员。

对于董虎来说,始终都有一个统一王的鲜卑人、凭借背后万里的鲜卑,远比松散如沙的羌人威胁大了太多,别看於夫罗、呼厨泉兄弟领着残部跑去了离石,董虎的一只眼睛也还盯着他们兄弟,也还盯着跑去了北地郡的匈奴残部,还在等待着下一次干死或弄残他们的机会,反倒对凉州羌人的闹腾不是太过重视,松散如沙的羌人,不用管他们,他们自己就会混战杀的血头血脸。

但对于大汉朝上下臣子们来说,羌人造反才是最大的威胁,仅剩下数万残部的匈奴人,被乌丸人阻拦在大汉朝之外的鲜卑人反而威胁性小了太多,毕竟匈奴人、鲜卑人都有他人牵制住,对于皇帝和朝廷内外大佬们来说,董虎的威胁比匈奴、鲜卑、乌丸人的潜在威胁更大,至于董虎有没有将羌人、匈奴人改了汉姓……

“哼!”

“幸亏那小混蛋没有打死那些鲜卑人,要不然……弹汗山肯定也会被那小混蛋占了去!”

三公刚刚确定了先揍趴下韩遂的战略方针后,皇帝刘宏心下对汉阳郡羌人的恼怒还没平息了呢,小公主的奏表就又送到了朝堂上,看着小混蛋竟又要用钱粮收买乌丸人,心下就没由来的一阵恼怒。

御书房内跪坐着好几位朝廷重臣,皇帝阴沉着脸,提前知道了消息的司徒许相、司空丁宫、司农曹嵩、太尉崔烈、大将军何进等人全都一脸的苦涩,小混蛋也太难缠了些。

司空丁宫抱拳道:“正如陛下所说,董都尉在击败了魁头后,若再围歼了那扶罗韩、蒲头、步度根,那华雄绝对不会仅在诸闻泽屯兵过万,而是在弹汗山屯兵驻扎了……”

“哼!”

刘宏一阵不满冷哼。

“那还用说?小混蛋不让那华雄守在强阴县,却跑到诸闻泽,又逼近了弹汗山一步,若将那魁头四兄弟全打死了,自是跑去弹汗山!”

一屋子人听了皇帝这话语,全都暗自苦笑叹息,原本以为匈奴人、鲜卑人能死死拴着爱闹腾的董虎,可这才两年,匈奴人被小混蛋打残了,不得不逃亡离石、北地郡舔舐伤口,而现在弹汗山鲜卑人也是搬石头砸了自己脚上,不仅损兵两三万,更是被迫将抢掠的百万头牛羊扔给了小混蛋。

一口吞下了百万头牛羊也就罢了,可小混蛋偏偏又拿乌丸人的牛羊收买乌丸人……

一想到羌人造反尚未平定,北面又迅速崛起一个强大的羌人王,崔烈心下就是满满的苦涩无奈……

“董都尉虽年仅二十,从公主来信来看,董都尉用兵之老辣不输于朝廷宿将,臣以为……陛下当厚恩以待。”

三公许相、丁宫、曹嵩以及大将军何进相视后,即便是张让、赵忠一干十常侍,本应该立即反对的他们也全都沉默不语,看的皇帝刘宏一阵气闷……

“朕又岂能不知那小混蛋会打仗?可那小子就是个天生脑后长骨的家伙!”

说着,刘宏又重重拍打面前一堆竹简奏表。

“你们也都看了那小混蛋说了些什么?说朕不是有德之人!说朕不配做天子!”

“这是一个忠贞臣子说的话语吗?”

小公主没敢在竹简上说这样气恼刘宏话语,卢植、张恭能不写吗?刚看了竹简上后,刘宏差点没气炸了肺,在皇宫内撒气了好几日,这才将几个重臣提拎到面前商议。

一干人心下无奈,但他们也能看到董虎对公主、卢植等人跑去阴馆县的不满,不满一干人遣使鲜卑,可……可他们也能看到小混蛋虽说了些混账话语,但所作所为却没有危害大汉朝的地步,甚至还有相助大汉朝安抚乌丸人不满。

崔烈心下叹息,面上却有些郑重,说道:“董都尉是说了些浑话气恼了陛下,但董都尉的所作所为确实尚未有任何危害大汉朝的事情,不仅未危害大汉朝,反而还有功于社稷。”

“公主遣使入鲜卑人大营的时机不对,鲜卑人不仅劫掠了乌丸人的百万头牛羊,更是砍杀了乌丸人数万老弱俘虏,此时朝廷若说和鲜卑人,必然会激起乌丸人的愤怒,董都尉却能让公主安抚乌丸人,还有就是华雄领过万兵卒驻防诸闻泽一事,臣以为……董都尉还是忠心大汉朝的。”

崔烈又说道:“从公主和卢尚书的信件中可知,董都尉所立重城有三处,三座重城皆在雁门郡境内,从南至北的马邑县、间城、平城三处重城,三处重城都是依照十万人的聚居点,期间还有十余座万人军寨以及一些用于临时耕种的小型村寨……”

何进突然插嘴道:“崔太尉,那小子要建的三座重城每一座都堪比雒阳,先不言未经陛下允许便要私自建城之事,仅如此三座堪比帝都之城,又岂是人臣之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