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242章 小公主为使(上)

三国之西凉兵王 第242章 小公主为使(上)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24

第242章 小公主为使(上)

在汉光武帝时,皇帝希望重新丈量土地增加税收,但遭到了所有世家豪门的抵制,最后不了了之,开不了源就只能省吃俭用、减少吏员节流,光武帝刘秀就将少府、大司农、水衡都尉合并了,因此裁撤了几十个官吏,但也因此皇帝丢掉了本属于皇室的少府财政收入。

到了汉明帝、章帝时,皇帝想从世家豪门手中收回盐铁专卖,但他们都失败了,到了汉安帝时,帝国财政完全崩溃,只能依靠卖官来维持帝国的支出。

少府、大司农、水衡都尉合并后,本属于皇室的财政收入的被划入了外廷掌握的大司农之中,汉光帝的想法是挺好的,国家刚经历了王莽篡汉,朝廷穷的叮当响,将皇室的山川河流收入并入国家财政之中,努力维持国家的稳定。

关键是本应该是皇家的财产并入国家财政后,由外廷文武执掌后,这些财富很快就被世家豪门吞噬了一空,再加上大汉朝对外战争频繁,国家财政最后彻底崩溃,汉安帝时也不得不靠着卖官过日子,皇帝刘宏卖官更加肆无忌惮,连三公也敢卖。

无论是因为自身贪欲,还是因为帝国财政的崩溃,肆无忌惮的卖官都是饮鸩止渴,会进一步加剧无数人肆意吞噬底层百姓财富,而大汉朝也在一步步滑入一个无底深渊……

所有人都大骂宦官的贪婪,可国库里空空却是事实,美阳大营折损的兵卒还没征募补充呢,如何再征募兵卒攻打鲜卑?

皇帝开口询问,司徒许相、司空丁宫、司农曹嵩、太尉崔烈、大将军何进……相视后,齐齐露出苦笑,小混蛋惯于偷袭他人空虚的老巢,先是在狄道城下偷袭阎行的后方辎重大营,之后偷袭空虚的河湟谷地,再之后就是用朝廷的“屁股”逼迫羌渠单于不敢乱动,偷袭正外出放牧而空虚的河套三郡,之后就趴在北地郡,虎视凉州造反羌人的背后,虽然那浑小子最终也没偷袭,但所有人都知道,那小子趴在北地郡就是在等待偷袭的时机。

若那小子趴在北地郡不算的话,从临洮突然杀出的五千幼军骑又是怎么回事?若不是张温的各路大军惨败,若不是董卓被困在望垣,那五千骑不得不将贼人逼退,谁又能知道那小子在参狼谷藏了五千兵马?若不想偷袭,干嘛要在那藏了这么多兵马?

若这些都不算,董虎趁着上郡匈奴造反时,趁着匈奴双方厮杀筋疲力尽时,一举干掉了匈奴又算什么?

所有人都知道董虎喜欢偷袭他人空虚的老巢,就如这一次鲜卑人想要南下攻打幽州,浑小子又聚起六万大军,不用说,肯定又要攻打空虚了的弹汗山!

皇帝刘宏心下窝火,鲜卑人与大汉朝打生打死,那小混蛋却在背后闷声发大财,还是不给他斩获的闷声发大财!

“诸位爱卿!”

“那小浑蛋肯定是趁着鲜卑人空虚时偷袭弹汗山,若鲜卑人再被那小混蛋干掉了,日后又当如何?又有谁可制得住他?”

见群臣不开口,皇帝刘宏有些生气了,再次恼火询问。

一干大臣心下苦笑,皇帝话语是不错,关键是……小混蛋若不捅弹汗山,南下侵入幽州的鲜卑人就不会撤军,谁又能保证鲜卑人在侵入幽州后不会继续南下侵入冀州?十万鲜卑在河北平原上肆虐,谁也无法确定会造成多大的灾祸。

见一干大臣还是无人开口……

“何进,你先说!”

何进心下苦涩,他是提前从许相那里知道了消息的,各大佬私下里也已商议过了,只是……

“陛下……”

何进一脸无奈上前,见他一脸的苦巴,刘宏心下就有气,又指向人群中的太尉崔烈。

“崔烈!”

皇帝是真的恼怒了,连“爱卿”两字都不愿意说,崔烈心下同样无可奈何,抱着笏板出列。

“若陛下未承认董都尉是河湟属国羌王,此战之后,朝廷还可让其入朝任吏,可现在……”

众臣心下顿时有些搬石头砸脚的苦涩,承认了等同匈奴单于、鲜卑大汗的“羌王”后,董虎就已经不是朝廷的将领,就算拥兵百万,从理法上朝廷也管不着。

若大汉朝国力鼎盛之时,就算管不着也能管上一管,若小混蛋不服也会打的服服帖帖,关键是现在的大汉朝打不起战争了。

崔烈叹气道:“董都尉太过狡诈,若当日言‘羌王’时,朝廷绝对不会让他领着二三十万罪民前往并州屯田,可现在……除非陛下征募二十万精悍兵卒征讨。”

皇帝刘宏连连张嘴,正如崔烈所说,若小混蛋当日说“羌王”话语,他绝对不会让小混蛋得了二三十万人丁的,可现在……想后悔也晚了,小混蛋竟成了尾大不掉。

崔烈又正色说道:“董都尉虽说了些混账话语,然老臣以为董都尉并无造反念想,所做所为也确实无任何造反迹象。”

“董都尉领兵前来中原平乱时,虽在颍川郡行事暴烈了些,然却为国征募到了五万兵卒,征募到了数万大军一年所用粮食,各地黄巾余孽占山劫掠郡县时,豫州一地并无贼人劫掠之事,皆因董都尉清扫了豫州境内流匪,给了百姓收割粮食以及耕种时机,这才让豫州无饥民之事,而且……董都尉在颍川郡征募了兵卒、钱粮之后,就舍下了兵卒,也辞去了所有官职。”

“董都尉前来之时,所领兵卒除却五千临洮辎重民壮外,余者皆多是羌人,皆是董都尉在平定北宫伯玉、烧当老王、韩遂等人造反时俘获的羌人,当日在广宗城下时,若非护乌桓校尉宗员逼迫,董都尉也不会说了那般大逆不道话语。”

“羌人易乱、易反,董都尉所领二三十万人亦是俘获的造反蛾贼,皆是易乱、易反之人,如此之兵卒,朝廷确实不宜太过逼迫、激怒了他们。”

崔烈说了这些话语后,不少大臣不由默默点头,统兵将领再如何有威望,若下面的兵卒全都不满、恼怒,那也是没办法阻止的,激怒易于造反的兵卒是极为愚蠢的事情。

“在陛下强令董都尉领兵北上时,董都尉还是在冬月领着二三十万罪民北上,老臣听闻,仅冻死的人就有万人,若董都尉真有心反叛,老臣想来,以董都尉近些年征战来看,二三十万足以夺下太原郡,董都尉也绝对不会比那张燕差了,正值凉州九郡羌人造反之时,朝廷亦难以募兵清剿。”

不仅朝臣们点头,就是皇帝刘宏也知道崔烈这话语是对的,黑山军占据太行山劫掠周边郡县,朝廷不还是承认了其存在?不还是给了张燕一个平难中郎将?那小子都抓了二三十万黄巾贼,会比不过那黑山军张燕?

皇帝刘宏张嘴数次,心下郁闷却又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董都尉在进入雁门郡后,虽在匈奴人面前言‘凉州羌王’话语,然陛下也知凉州各郡羌人的品性,想要让各郡桀骜不驯羌人承认董都尉为羌王是不可能的事情,当着匈奴人的面故意言此等话语,无非是吓阻羌渠救援侵占河套三郡的匈奴人,也因吓住了那羌渠,董都尉也顺利夺得了河套三郡,并与蔡太守五千兵卒,虎视侵入右扶风贼人背后,而且董都尉还在临洮之南参狼谷藏兵五千骑,若非董中郎被困望垣,他人自是不知道参狼谷还藏着如此兵马。”

“董都尉在北地郡、参狼谷聚兵万人,即便老臣不言,陛下也知董都尉所欲何为。”

崔烈继续说道:“若非羌渠单于向朝廷求娶晋国公主,以及杀了董部义从大长使高公公,董都尉也不会恼怒趁着匈奴内乱时一举夺下美稷单于庭。”

“夺下美稷单于庭,虽有做大难制之嫌,亦有为国消除掉一隐患之实,且董都尉已经上奏朝廷,强认下了晋国公主为幼妹,替公主请辞了‘晋国’之名。”

“强认下公主为妹,即便匈奴人恼怒,也只会恼怒董都尉,而不能恼怒朝廷不送还公主。”

崔烈抱拳道:“董都尉言自身是高原羌王、河湟羌王,若真有反叛之念,或有将并州据为己有念想,在俘获了晋国公主时,以老臣想来,不当是认下公主为幼妹,更不当将公主去除‘晋国’之名,当据为所有,正如董都尉与郭公公恼怒时那般言语,即便匈奴人今日不占并州为所有,谁又敢言日后不会?谁又敢言其子孙不会占据并州?”

“今日之时,鲜卑聚起十万控弦卒,仅有魁头领三万与董都尉名下大将华雄对峙,据郭公公所言,华雄手中有精锐骑五千、步卒两万,五原将军刘弃又领五千精锐骑驻于云中塞,随时增援华雄,如此就成了三万对阵三万。”

“去岁冬,鲜卑步度根领五千精锐骑侵入云中郡,逃回者仅一二,之后华雄亦亲领五千骑越境杀入鲜卑百里,俘获鲜卑族众数千,牛羊十万头,以那华雄之骁勇,三万对阵三万,华雄即便不胜也当重创了那魁头。”

“那魁头是弹汗山大汗,自檀石槐死后,各部鲜卑皆不遵号令,若魁头三万族众遭受重创,各部更不遵号令,所以……以臣看来,魁头虽聚兵三万,却不会轻易与那华雄拼死一战,故而……董都尉根本不需要自平城亲领三万骑、一万步卒北上,没必要彻底激怒了所有鲜卑人。”

当崔烈说到此处时,人群里不少人眉头皱起,又成了议郎的曹操突然出列上前,向着崔烈抱拳一礼。

“下官有些不解,正如崔太尉所言,华雄有兵三万,从去岁董部义从与鲜卑人争斗来看,华雄三万卒即便兵败也足以重创了三万鲜卑人,那魁头自不会轻易折损战力。”

“然……此时正值弹汗山空虚之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