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217章 背叛下的愤怒【第三章】

第217章 背叛下的愤怒【第三章】

董虎强忍着胸中愤怒,按下胡乱抓自己胡须的儿子小手,阴冷看着面色狂变的夏恽。

“夏公公,回去告诉陛下,就说本王领旨,会老实在河套三郡趴着,既然美稷单于出兵五千相助,本王相信,即便本王不在富平县屯兵,朝廷也能在皇甫嵩将军奋勇杀敌下一举击败贼人。”

“哦对了,夏公公回返雒阳时,顺便告诉郭公,从今日起……让他自求多福,告诉那丁原,他若敢踏过雁门山一步……本王就敢马踏太原郡。”

“哼!”

董虎抱着儿子转身就走,走到张辽身边时,又踢了一脚。

“还不去传军令?!”

“诺!”

张辽像是被董虎吓到了,忙挺身抱拳,按刀护在董虎左右走出厅堂,根本不理会面色苍白的夏恽……

董虎心下愤怒,对羌渠、皇甫嵩、夏恽恼怒,对郭胜更加愤怒,羌渠是匈奴单于,匈奴与董部义从成了敌人,羌渠再如何算计他都不为过,他有这种觉悟。

皇甫嵩想要五千匈奴义从平定东羌造反,为己私也好,为国之大义也罢,即便心下不喜,也只能用其他手段应对,更何况匈奴人少了五千青壮兵卒,短时间内也减少了美稷单于庭的危险程度。

按理说,夏恽、郭胜都是代表的朝廷利益,用一个公主来安抚匈奴人,来控制身在河套三郡的董部义从,这是对大汉朝有利的,都是中常侍中一员,董虎没必要更加愤怒郭胜,他不是愣头青,心下极为清楚朝廷肯定不会坐视他在并州做大,不仅大汉朝如此,任何王朝都不可能在尚有控制力时,任由一个不听话的藩镇做大难制。

董虎有这种觉悟,只要还在极为强势的大汉朝境内,无论他如何跑到边缘之地,朝廷的眼睛就不可能真的从他身边挪开,但郭胜的故意隐瞒却让董虎感受到了背叛滋味,是背叛下的愤怒!

尽管郭胜从来都不是董虎的臣子!

不仅董虎感到了背叛的愤怒,董卓胸中杀人的暴戾同样在胸中愈演愈烈……

中平二年十一月,有流星坠落,流星好死不死从作乱羌营上空划过,黑夜骤然化为白昼,羌人大营内牛羊辎重受惊大乱,羌人恐慌不安,皆以为是不祥征兆,再加上长时间无法突破十万汉兵防线,军心就有些乱了。

中平三年元月,自流星划过叛军大营时,董卓就一直在注意作乱羌人动静,得知了贼人军心不定,在叛军退军时,与扶风虎牙营校尉鲍泓突然杀出汉兵大营,大胜。

董卓刚刚击败贼人,杀了好几千,正准备一路尾随追杀呢,张温突然喊停了!气的董卓想暴怒杀人,当着所有军议大将恨恨甩袖离去。

董卓、鲍泓大获全胜,贼人狼狈奔逃,上至副将执金吾袁滂,下至长使赵岐、司马陶谦、参军孙坚、公孙瓒、鲍泓……全都认为此时贼人大败,当乘胜追击,当一鼓作气剿灭了造反羌人。

或许会有人奇怪了,董卓一直都是主战派,张温名下文武同样主战,张温怎么就突然对董卓喊停了呢?

说奇怪是有些奇怪,说不奇怪也不奇怪,所有人都看到了乘胜追击下的好处,关键是没人愿意让董卓乘胜追击。

还没等董卓大怒气消呢,雒阳又送来消息,说是匈奴中郎将皇甫嵩领五千匈奴义从前来助战,更是把董卓气的脸红脖子粗。

有五千匈奴义从助战,汉兵大营士气瞬间高涨,怪异的是董卓在得知了匈奴人参战后,原本的暴怒瞬间没了踪影,在三月时,在皇甫嵩领兵前来了美阳的同时,董卓收到了董虎送来的一封信件,本该鼻子不是鼻子的董卓,反而怪异的成了军议中的三好学生,不缺席,也不迟到。

当张温、皇甫嵩、袁滂等人将追敌杀贼的六路大军分配任务完成后,张温这才看向多日来成了乖宝宝的董卓。

“董将军可有异议?”

董卓心下冷笑不断,但还是面无表情起身抱拳。

“穷寇莫追,末将还是认为贼人败退之时,不宜太过逼迫。”

张温看向所有人,不由笑道:“董将军太过忧虑了,贼人此时士气全无,正当是一举灭贼之时。”

董卓什么话语也未说,只是抱了下拳头,默默坐回座位。

张温见最大的刺头老实了下来,端起酒樽郑重站起,一干将领也全轰然站起。

“贼人已然军心崩散,正是诸位杀敌建功立业之时,张某与诸位同心协力,一举剿灭作乱贼人!”

“饮胜!”

众将齐齐举起酒樽。

“饮胜!”

……

众将一一按刀前去准备,此战十二万汉兵兵分六路,匈奴中郎将皇甫嵩、荡寇将军周慎、参军孙坚、公孙瓒领步骑四万余众任前军营,副将袁滂、长使赵岐、右扶风校尉鲍泓领兵五万任中军,董卓领别部司马刘靖三万众守后路。

前军四万,囊括了五千匈奴义从、三千乌丸义从,领兵的又是皇甫嵩、周慎两员大将,另有孙坚、公孙瓒这般悍将,四万精锐追杀十万毫无士气的羌人,即便是走出的董卓也暗自犹疑。

前军一路,中军五万兵分三路作为腰腹,后军董卓领两路,别部司马刘靖领兵四千北上安定郡,依托陇山清水河谷堵住陇山东侧南下入口,董卓则亲自领三万大军入汉阳郡,驻望垣渭水北岸,防御陇山西侧先零羌南下道路,避免先零羌截断渭水道平乱大军的后路。

汉兵六路,实则还是前中后三军,前军杀敌,中军三路呈三个箭头尾随在中军身后,后军两路分立于陇山东西两侧,坚守住后面道路,仅从排兵布阵上来看,张温并无过错,即便董卓也说不出个错来,但……

“哼!”

董卓离开了中军大帐后,回头看向看过来的皇甫嵩,还是冷脸怒哼了一句。

“既然这么想死……那你们就去死好了!”

董卓冷哼,在凉州混事了大半辈子,他很清楚凉州羌人的性子,知道张温、皇甫嵩等人的安排看似不错,但他知道,汉兵已经错过了最佳追击的时机,张温突然叫停的那一刻,就已经给了后撤逃离的羌人机会。

羌人驳杂,当年段颎断断续续用了十年才彻底平定了东西羌乱,仅投降的羌寨就过万,如此之多的羌寨造反,想要让所有人凝聚一心是极为麻烦的,打顺风战时还看不出来,可一旦受挫逃离时,很容易跟在后面一路砍杀,而当年段颎就是这么干的,只要击败了,就一路跟着逃窜叛军屁股后面追杀,丝毫不给叛军任何喘息机会,只要给了叛军机会,就需要停下来,就需要重整旗鼓,进行下一次重点进攻,准备再一次击败追杀的机会。

董卓跟随过段颎、张奂追杀过东西羌人,知道该如何与羌人作战,知道在首次击败贼人,斩首数千人时,就不能给贼人喘息,一旦停战给了贼人喘息,就只能等待下一次机会。

羌人撤退的速度很快,因地形缘故,一旦十余万羌人大军撤入汉阳郡后,羌人就不得不大踏步向后撤退,直至越过黄河,撤到金城塞后方,十余万羌人才能够足够的安全,之所以会如此,不仅因为地势开阔不易坚守,更大的原因是羌人的辎重,是十余万羌人的几百万头牛羊。

每个人至少需要二三十头羊才能活命,羌人造反后会率先劫掠汉民村寨,会内外夹击破开城池,会把能抢的全都抢光,而这会让十余万造反羌人在短时间内积攒数百甚至千万头牛羊,当年段颎在一次性屠戮三万羌人时,就曾斩获八百万头牛羊,原因就在这里。

数百万头牛羊,一旦被汉兵偷袭,一旦牛羊炸群,仅凭如此恐怖的数量就能生生把十余万羌人冲散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牛羊必须要放牧,没有草料喂养,牛羊根本没办法存活,所以,十余万羌人一旦在进入凉州境内的渭水道出入口处抵挡不住汉兵,就只能大踏步向后撤离,只有撤到黄河西岸,只有凭借着黄河才能抵挡住汉兵偷袭他们的牛羊辎重。

董卓、董虎都知道羌人有这个致命弱点,也因此当年董虎敢带着一两万人跑到榆中城下,不是因为董虎想要与十万造反羌人顶牛死磕,而是想把紧攥在一起的贼人散开,引诱贼人追杀,如此他才有机会袭击贼人辎重大营。

这一次的羌人造反与上一次的造反有很大的区别,上一次北宫伯玉、烧当老王准备的太过仓促,除了金城郡外,凉州其余各郡虽有动荡,但并未真正大乱,羌人抢掠汉民的牛羊、粮食并不是很多,想要携带粮食追杀基本上不可能,只能带着牛羊追杀。

而这一次的叛军之所以敢与汉兵在右扶风对峙一年,还是因羌人抢了各郡的粮食,有可以四处拉着乱跑的粮食,当然了,也正如董卓所说,造反羌人是抢了不少粮食,可这都对峙了一年,羌人的粮食也吃了差不多,想要继续与汉人厮杀对峙就困难了,因为他们不得不以活着牛羊为辎重,而想要护住需要放养的牛羊辎重是极为困难的事情。

董卓与羌人打了半辈子交道,很清楚羌人的性子,若是羌人初败时追杀,十有**会一路追杀到金城塞,而且危险性并不是很大,可若给了羌人机会,让羌人的牛羊先行离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