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205章 匈奴五千义从胡(上)

第205章 匈奴五千义从胡(上)

此时的大汉朝已经不是当年的大汉朝,就算董虎双手送出,朝廷也是没办法采挖,更何况北地郡真正财富从来都不是照壁山铜矿,而是三水县盐池。

北地郡有大量羌人,凉州又不是个安稳的地方,就算有稳定的财路也很难长久保持,就如照壁山铜矿,自秦朝时就有采挖,但却因为西北常年动荡,只要被人劫掠一次,矿洞就要废弃好几年,等你清理了矿洞,还没有大量采挖呢,觊觎财货的贼人又挥舞马刀杀了过来。

铜矿山如此,三水盐池也差不多,虽是条稳定财路,但却没办法大规模产出,不仅仅是因为这个时代的人不会大量晒盐的方法,而是因为凉州持续动荡环境。

说一千道一万,即便凉州有金娃娃摆在那里,想要让金娃娃吐出金银却很难。

北地郡有三水县的盐池,河套三郡同样也有盐池,诸如朔方郡境内的青盐泽,云中郡强阴县的盐泽。

董虎有大量晒盐的法子,西北气候干燥,也更易于大量晒出盐巴,但董虎的人丁不足,就算可以大量产出盐巴也不能大肆开发,这会让董部义从成为所有人眼中钉,会让本来陷入三国争霸的匈奴、鲜卑暂时联手,会让贪婪的匈奴、鲜卑人从四面八方围杀董部义从。

占据河套三郡的时间太短,周边的环境不好,在没能彻底解决南面的匈奴、东西北三个方向的鲜卑人时,想要大规模开发河套三郡就是老寿星上吊作死,而这还没算上朝廷扯腿的事情。

想要真正达到目的,就要在根基未稳固前克制自己的**。

有些事情根本不需要细细揣测,如同州郡刺史与太守的关系,一郡太守是治理地方的官吏,而刺史往往是朝廷议郎或御史清流下放到地方的大吏,目的就是为了纠察太守不法事情,刺史与太守是天然的敌人,是监督与被监督关系。

大到一国治理,小到一个公司,甚至一个家庭夫妻,监督、相互制约的关系就从未断绝过。

皇甫嵩出任匈奴中郎将,丁原出任雁门郡校尉,目的也再明显不过了,但两人还不得不前来云中郡询问董虎的意见,看起来是挺扯淡的,但在官僚体系中是很正常的现象,与皇甫嵩是不是朝廷大吏无关,与上面领导需要有关,与触怒董虎造成的影响有关。

入秋后,董虎的神经就是绷着的,越是临近入冬,神经越是紧绷,而皇甫嵩、丁原却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他们再如何想要捣蛋、扯腿,手里无兵无卒也是奈何不得董虎的,但鲜卑、匈奴人却不同!

草原部族南下掠夺中原,通常都是秋冬之时发动进攻,但在秋、冬两个季节开战是不同的,入秋时南下掠夺,往往都是各部族上一年商议好的,只有提前商议好了,在外放牧的族人才能在入秋时提前跑回族地,各部族才能聚集最大兵力,而入冬时南下掠夺,往往都是准备仓促,临时决定的。

自河套三郡丢失后,大汉朝就采取了龟缩被动防御战略,董虎领二三十万人进入雁门郡时,鲜卑、匈奴人就都注意到了他们,但在三月时,二三十万人转而进行耕种,并未有进一步越境挑衅行为,所以鲜卑、匈奴人都并未真正将董部义从当一回事,两族没有入秋作战计划也正常。

董虎与羌胡打交道多一些,了解些羌胡人的性子,若去岁没有作战计划,入秋时不是没有危险,但这样的危险是在羌胡拥有绝对实力情况下发生,即便聚集了一千人也能劫掠对方,若是这样的实力对比,任何时候都是极为危险的。

双方实力相差不大,必须要全力一击情况时,若去岁没有作战计划,入秋时发生争斗厮杀的可能性很小,但入冬雪降后,危险等级就会骤然拔高,因为入秋时族人并未全部聚集在一起,而入冬后族人都聚集在了一起,尽管入冬时要面临冰天雪地的严寒,但战争往往不是冰雪严寒可以阻止的!

董虎杀入河套三郡太过突然,若二三十万在雁门郡屯田了数年,手中拥有足够多的财富,任何一年的入秋,都可能爆发与匈奴、鲜卑人的战争。

但董部义从在刚进入雁门郡时,尚未站稳脚跟时就对河套三郡突然发起战争,而且还是六七月时发起的战争,如同打了对手一个闷棍,正因这一闷棍,入秋时与匈奴、鲜卑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不大,但在入冬后就有了强行爆发冲突的可能,而且与鲜卑人爆发冲突的可能性很大。

匈奴人在南下投靠大汉朝的那一刻时,在“匈奴中郎将”设立时,美稷匈奴就只是个破落户,是一个不得不考虑大汉朝态度的破落户,这也是为何董虎能够用“屁股”在谁一方镇住羌渠不敢乱动的原因。

董虎杀入河套三郡时,美稷单于庭在边境聚集了万骑却没敢越境厮杀,而是抓捕逃离河套三郡的匈奴人,实力、人丁虽增长了些,但也彻底激怒了本就不满羌渠单于的匈奴各部族。

背后有一群瞪着猩红眼睛,又有大汉朝的屁股态度,羌渠单于暂时还不敢对董虎发起全力一击,但弹汗山魁头没有羌渠这么多顾忌,相反的,董虎主动攻打了强阴塞,已经挑衅了威望大不如檀石槐时的弹汗山,为了弹汗山大汗的威严,必须杀鸡儆猴,与董虎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强阴、武成、桐过、骆县四塞城并入云中郡后,云中郡向南距离美稷单于庭仅有百里,距离东北处弹汗山的直线距离仅三百里。

距离鲜卑弹汗山仅三百里,距离美稷仅百里,云中郡成了河套三郡的桥头堡,无论美稷单于庭有无敌意,有无可能出兵侵入河套三郡,董虎都要在入秋后亲自坐镇云中郡,不仅把孙牛、董信、胡三、董小乙、董重、刘弃等亲信重将调到身边,更是在治所云中塞屯重兵,一万骑一万精锐步卒,是二三十万人中的最精锐两万兵卒,随时应对南面的美稷单于庭、东面的弹汗山鲜卑侵入。

不仅董虎在云中郡屯重兵,华雄更是亲领万卒出长城,亲身驻扎在董耀新建的凉城大营内,在河套草原东面出口处驻扎三万屯田步卒。

董虎在边界云中郡屯驻重兵,原本还盛情邀请皇甫嵩、高望进入单于金帐饮酒,在一名将领急匆匆奔入,在左贤王於夫罗耳边低语几句后……

於夫罗蹭得站起,一脸怒容抓着送信将领衣襟,阴狠着脸怒哼。

“此事可真?”

将领神色郑重。

“千真万确!”

得了肯定答案,於夫罗“当啷”拔出腰间弯刀,暴怒指着神色大变的高望。

“狗贼——”

“本王杀了你们——”

众人不明於夫罗得了什么消息,但见他如此暴怒,所有人心下都是一个咯噔不安……

“住手!”

就在高望恐慌不知所措,皇甫嵩皱眉不语时,主座上的羌渠猛然冷喝。於夫罗大急,用着刀子指着高望、皇甫嵩两人,一脸的愤怒。

“父汗——”

“这帮该死的汉人根本没有信义,他们在云中郡聚起了五万兵马!”

“什么——”

一声轰鸣声,单于金帐较大,帐内四五十人轰然站起,大怒拔刀声此起彼伏,云中郡距离美稷单于庭太近了,河套草原几若一马平川,五万汉兵若全部杀过来……

“呵呵……”

皇甫嵩突然低声轻笑,好像没有看到眼前数十弯刀,向羌渠抱了拳后,这才看向用着刀子指着自己的於夫罗,瞳目中闪过一丝冷芒,面上却无太大异样。

“本将军还以为右贤王所说何事呢,原来是董都尉为了防备鲜卑人的五万卒。”

皇甫嵩开口后,高望心神安定了些,看向於夫罗时也多了些不屑。

“董都尉前往河套三郡屯田耕种时,右贤王领万骑时,敢问右贤王,董都尉可有让人前来愤怒质问?”

帐内数十人眉头顿时一皱,羌渠摆了摆手,冷脸训斥儿子。

“退下!”

於夫罗犹豫了片刻,将弯刀挂回腰间后,这才冷脸怒哼坐下,帐内气氛有了些莫名沉重。

羌渠扫视了一遍,最后才将目光落在皇甫嵩、高望身上,举杯与两人示意后……

“曾有些人与本单于说过董都尉的一些事情,每一个人的嘴里都大同小异,都言董都尉猖狂、蛮横、无礼,言董都尉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人……”

羌渠放下酒碗,抹了把嘴角酒渍……

“本单于原本是不相信的,若董都尉真是如此品性之人,又如何被陛下看重?可今岁雁门、定襄、河套三郡发生的种种又不得不让人忧虑。”

高望张了张嘴,想要辩解,但又没办法辩解,若羌渠仅提及董虎硬抢河套三郡,他还能开口辩解,毕竟是匈奴人就近侵占了大汉朝的领土,可羌渠偏偏提及雁门郡、定襄郡。

董虎硬抢雁门、定襄两郡,蛮横的驱逐两郡官吏是瞒不住人的,如此作为又如何是安分守己的人?

皇甫嵩却挑了下眉头,笑道:“世上人无完人,董都尉脾气是差了些,然在黄巾贼人作乱之时,董都尉却能为国征战厮杀,陛下还是能看出小节与大义两者区别的。”

听了这话语,一干匈奴人全面面相觑,如同看着傻子一样看向皇甫嵩。

右贤王呼厨泉见他人不开口,犹豫起身抱拳。

“本王前往雁门郡时,那小儿曾亲口与本王说……说他是为了给韩遂等人造反机会,说是让东羌与朝廷厮杀什么的,他才能够成为凉州羌王,怎么到了将军嘴里,那小儿反而成了功臣了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