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188章 黑山军是乱世的序幕

三国之西凉兵王 第188章 黑山军是乱世的序幕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24

第188章 黑山军是乱世的序幕

天下未乱之前,朝廷要杀任何一名将领,那都是手到擒来,盖因这些将领没有兵卒,但董虎即便远在河湟谷地数千里外,他也能轻易调动数万董部义从。

手里有数十万忠心听话兵卒,朝廷若想一刀砍了他,就要面临数十万兵卒造反的后果!

王允、袁绍、朱儁、曹操等人一开始是不信的,不相信朝廷会调动不了董部义从,可相处了后才知道,别说让九副将反叛了,就算下面的大中小队长都很难招募得到。

即便招募了也没太大用处,九副将根本带不走下面的兵卒,带不走兵卒,招募了几个将领又有多大用处?只要兵卒听董虎的军令,他人就甭想动的了董虎,动了董虎就要面临数十万人的造反!

一屋子衮衮诸公却无太好法子……

“陛下言内廷前往雁门郡,是不是有些不妥?”

大将军与内廷宦官是天敌,何进成了大将军,屁股下的板凳不一样了,对郭胜、高望前往雁门郡颇为担心,心下极为不愿意内廷有强大外援的支持。

众人听了何进话语,神色全都郑重,相视后……

袁绍抱拳道:“那小儿是阉党之人,若让一干阉党前往,更加让那小儿肆无忌惮!绝不能让阉党阴谋得逞,祸害我朝江山社稷!”

“本初话语不错,朝廷当遣刚正之人前往!”

“张某也觉得当遣刚正不阿之人……”

“那阉党小儿太过蛮横跋扈,若他就是不理会刚正大臣又如何是好……”

……

众人吵吵嚷嚷,在颍川郡时,小公主、郭胜、高望、董虎就是拴在一起的四个蚂蚱,这要是让郭胜、高望两人跑去了雁门郡,那还不知道会养出什么样的反贼呢!

钟繇突然说道:“临洮小儿性子暴躁、蛮横,正值天下动荡不靖之时,若不能与之性情相合终是不妥的……蔡博士蔡伯喈如何?”

众人一愣。

钟繇皱眉道:“蔡伯喈性子柔和,那小儿虽有算计反贼韩遂以及朝廷,但终究还是让允吾城与了蔡博士。”

听了钟繇话语后,不少人默默点头,董虎表现的极为难以相处,刚正的人虽好,关键是董虎和他的将领们愿意听话吗?

听着他人话语,何进眉头更加紧皱……

“诸位以为……公主节制那小儿如何?”

何进开口,所有人全都面面相觑,他们是听了些何进荐举小公主事情,也知道内廷一致反对,别说内廷不愿意了,外廷也是诸多不愿,没见到那小儿利用小公主挟持整个豫州事情吗?

见他人皆不开口,大将军府长使王谦暗自苦笑,但他也不得不为何进解除尴尬……

“公主虽年幼,但却节制了一段时间那小儿,小公主身边若有一些贤良忠贞臣子相伴且时时劝谏,想来是不会发生豫州之事的。”

“公主不同于臣子,那小儿再如何跋扈欺辱他人,也不敢轻易欺辱公主,如此尚能真正节制其卒,尚不至于发生作乱造反之事。”

何进微微点头,正色道:“那小儿在颍川郡之时,尚有三公在旁看押,其卒依然猖狂不遵朝廷号令,又有何人可督其军?”

又看了一遍众人……

“蔡伯喈性子柔和,可与那小儿相安无事,然却难以节制其卒,以公主之尊压之,以伯喈之柔和消其劣性,如此方是正道。”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默不作声,见到这种情景,王谦心下暗自苦笑,知道颍川郡的事情着实给所有人留下了阴影,不愿意小混蛋再来一次“挟公主以令诸侯”屁事。

所有人不开口,何进心下哀叹,他能不知道小公主前往雁门郡意味着什么吗?但小公主是妹妹亲生的闺女,若让小公主节制董部义从,从某种意义上,董部义从也成了大将军府名下的兵卒。

所有人都说董虎是反贼,即便是何进开口也是“脑后反骨”话语,可所有人心下都知道,董虎在寒冬腊月时北上雁门郡时,就已经表明了不会造反。

之所以开口闭口“头后反骨”话语,还是因为董虎手里的兵马,因朝廷内外将他当成了汉兵将领,不受朝廷控制的兵马,无论多么忠心耿耿也是反贼,或者说是未来的反贼。

大汉朝有对付潜在反贼的经验,诸如大汉朝立国时诛杀的诸多功勋大将。

动荡乱世,初时人心思乱,可一旦战争摧毁一切,当所有人都切身感受到了战争的痛苦后,从上至下就会迫切希望战乱结束。

兵卒厌恶了战争,将领想要造反就困难重重,更何况,任何一个立国皇帝无不是征战杀伐皇帝,本身就在军中有着难以匹敌威望,想要在立国时造反,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董虎所处的时代呢?正是人心思乱的时候,先是大将军梁冀毒杀质帝,之后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冲击帝宫,另一个车轮下的皇甫嵩,在他平定黄巾乱后,手握大汉朝重兵时,他人不还是劝诫拥兵自立吗?还有之后的清流党人,甚至有劫持皇帝刘宏,另立一个皇帝的阴谋……

人心思乱,大汉朝想要解决董虎的军队也已经无能为力,在董虎看到探子送来的黑山军情报后,他就知道,真正的乱世开始了。

张角造反,羌人造反,这都算不得什么,征募兵卒打就是了,可当朝廷开始招安张燕所领的黑山军后,允许黑山军将领自领其卒后,这才是乱世的真正序幕!

允许董部义从的存在,那是因为董部义从是河湟羌,与乌丸人、鲜卑人、南蛮自治区一样,之所以大汉朝恼怒董虎,那是因为他跑来了中原,他说了威胁大汉朝江山社稷话语,若董虎现在转身回河湟谷地趴窝,朝廷就算算计董虎,那也只是算计东西羌,算计羌人整体,而不是将董虎当成拥兵自立的大汉朝将领。

两者看似没什么不同,都是大汉朝需要打压的存在,但两者的性质是不同的。

朝廷将董虎当成河湟羌王打压,这种打压是持久性的,不仅大汉朝,日后的任何王朝都是一样的,会持续千年,直至双方融合为一体,只要河湟羌表现顺从或服从朝廷,董虎就算在河湟谷地拥兵百万,朝廷也不会太过理会的。

可若将董虎当做是大汉朝的拥兵自立汉将,那就是必须弄死的存在,任何一个王朝都不允许这种自立为王的将领,这种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董虎身在雁门郡,在大汉朝的边陲,话语里虽说了些混账话语,做的事情却没有太多反叛意图,即便如此,朝廷还是将他当成了大汉朝自立为王的汉将,是必须要清除掉的毒瘤,那么黑山军呢?在太行山沿线劫掠的黑山军呢?

黑山军的头领张牛角战死后,义子褚燕改名张燕,领着十数万黑山军继续劫掠太行山沿线郡县,正值凉州羌人造反之时,或许朝廷想要稳固后方,招降了黑山军,张燕加封平难中郎将,手下大小将领各有加封。

若是与大汉朝将领一样,打仗结束后兵卒全部遣散,只要能让黑山军十数万兵卒全部遣散,就算给了张燕再大的官职都是可以的,关键是黑山军并未就此散去,也就是说,大汉朝承认了黑山军是事实存在的诸侯王。

或许朝廷想要稳固后方,暂时给黑山军些官职,认可了黑山军的存在,是缓兵之计,想着干掉了羌人后,回头再收拾太行山黑山军,可这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汉朝的国力真的不行了,已经没办法同时打赢两场较大战争,而且认可了黑山军的存在,也鼓励了更多“杀人放火金腰带”的混蛋们,刺激更多人积极造反,借此成为一方诸侯。

黑山军的性质与董虎的董部义从是不同的,“义从”是大汉朝的雇佣兵,是汉人之外的胡、蛮族众,羌王、匈奴单于、鲜卑大汗本身就是被大汉朝承认的存在,本身就是大汉朝承认的诸侯王。

大汉朝承认了黑山军的存在,无论是被迫还是其他原因,承认了,也就拉开了各个诸侯争霸的开始,当董虎看到这个消息时,久久没有开口一句……

董卓没有说错,当在六月时,在董部义从五千骑帮着华雄、董耀三人夺回强阴城后,董重、董小乙、董厚、刘弃等人领五千骑转而向西杀入云中郡,与此同时,董虎亲领四万大军自定襄郡桐过塞沿河北上,仅一日夺下黄河南北两岸的沙南、箕陵两塞。

河套三郡各塞城与河湟谷地内塞城差不多,在地图上看似与中原城池差不多,实际上这些塞城都很小,条件好些的是石头垒造的石城,大多数都是很小的土城,与警戒的烽火台差不多,塞内兵卒大多仅有三五百人,这样的小城是很难抵挡四万步卒强攻的,更何况六七月时,正是牧民放牧的时候,再加上熹平六年后,河套三郡大量难民南逃,各城根本没有足够的人丁防守。

董虎在准备进入河套三郡时,就考虑到了攻坚,必要是“侵略如火”的攻势,只有如此,才能吓住所有人,才能避免他人虎视眈眈,所以他又拿出了攻城重器投石机。

在三四十架投石机攻城下,很少有一座土堆塞城能够撑得住他的攻击,仅数百人的城塞,在四五万大军围城下,要么投降要么全部死了个精光,连逃跑都不能。

董虎很大胆,也很坚决,仅十余日,在四五万人强攻下,云中郡三百里内,十一座塞城全部竖起了“汉”字大旗,也正如他的自信,美稷单于庭聚集的万骑,自始至终都没敢踏入河套三郡一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