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168章 凉、并十九郡的王(上)

第168章 凉、并十九郡的王(上)

董虎对凉州羌人的性子极为了解,在呼啦啦造反的同时,一准想着战败后该如何投降的问题,看着是挺扯淡的,都造反了,咋还能想着战败投降呢?可若知道东西羌与大汉朝断断续续闹腾了三四百年,而且每一次都被大汉朝揍的满头包,那就一点都不会奇怪凉州羌人会有这种首尾两端的性子,正如董厚送到董虎手里的情报,韩遂等人用的造反借口就是清君侧,清除掉皇帝身边的宦官!

大将军梁冀死后,宦官才逐渐登上大汉朝政治舞台的,而这才多少年?可东西羌自大汉朝立国后就一直跳腾,拿宦官做借口岂不是太过可笑?

借口这种东西就是厕所里的纸,想用什么样的借口都可以,但羌人被大汉朝按着揍了这么多年,他们也都学精了,不会把战败投降的路子全部堵死。

董虎在河湟谷地的所作所为打乱了天下原有车轮轨迹,本应该是黄巾军先造反,在朝廷平定了黄巾军造反后,羌人才开始造反的,但董虎率先刺激了北宫伯玉、烧当老王,让羌人先于黄巾军造反了。

一开始时,董虎想着先让大汉朝干掉了闹腾不断的羌人,没了跳腾的羌人,朝廷在平定了黄巾军造反后,大汉朝就会进入一段休养生息时间,一些隐忧逐一清除,兴许天下会有另一个局面,只是在他成为河湟羌王时,朝廷也招降了韩遂。

持续动荡对一个朝廷的损害尤大,不仅仅是因平息动荡所耗费的财力、人力,更多的是造成许多尾大不掉的诸侯、大将。

黄巾军造反,若能宽厚仁德些,想要彻底消除黄巾军不是很困难,毕竟中原农夫不是造反惯犯的羌人,黄巾军造反之前的历史中,正儿八经的农民造反也只有陈胜吴广,即便是陈胜吴广造反,那也是更戍兵卒造反,而不是正儿八经的农民造反,黄巾军造反与汉朝之后的农民造反有很大的不同,他们还没弄清楚造反是怎么回事。

在董虎看来,只要宽厚仁德些,想要招抚并不是难事,另一个车轮下,曹操不就轻而易举招降了几十万黄巾军?招降了后,日后不也没了黄巾军的事情?可若朝廷丁点活路都不给他们,抓到就砍头,就摆京观,那就真的成了牢笼中的困兽,就会起起复复持续动荡,就会有类似于唐末时节度使的“州牧”产生,而这就是天下真正大乱的根源。

在董虎刺激到了北宫伯玉率先反叛时,黄巾军还没反叛,但大汉朝却将羌人造反一事留了尾巴,之后又是在黄巾军造反上留下了尾巴,无论围剿残余黄巾军,还是攻打造反的羌人,这都需要权限更大的统兵将领,而这种情形下,恐怕就算何进不招外军入京,天下也难以稳定,这么多实权州牧存在,想要让所有人老实放下权利是很困难的。

董虎极为不愿意天下发生三国事情,一旦发生诸侯混战,虽英雄辈出,却也意味着天下汉民将十不存一,也因汉民的死伤太大,以至于现在的羌人、匈奴人、鲜卑人在未来成为长江以北的血腥屠刀。

董虎不知道司马懿小混蛋有没有出生,也忘了这货老爹是谁,若是有机会,他就算偷偷摸摸的,也绝对先帮着曹操屠了他司马一家老小,省的让他司马家祸祸整个天下。

董厚送来消息时,董虎对蔡邕成了韩遂的俘虏不意外,也不担心韩遂会一刀砍了老好人,韩遂老小子还没这么愚蠢,但他有些诧异护羌校尉夏育怎么也被困在外边,按理说是不应该,夏育就算养马,也不是不能让他人去做,这种小事用得着一营将亲自去做吗?

还有那个汉阳郡长使盖勋,董虎对这个人不熟,甚至没听说过,他竟在冀县挡住了羌人围攻,后来想想也算正常,羌人不善攻城,又是寒冬腊月的,想要长久攻城基本上不大可能。

董虎将凉州发生的事情看罢后就不再理会,他不想过早插手凉州事情,自己的一腚屎还没擦净呢!

撅腚挖坑了一个月,这才将二三十万人安置了差不多,期间又冻死了三千老弱,但他也没法子,唯一幸运的是,虽然前后冻死了八千来人,俘虏们却没有什么怨言,反倒是董部义从各级将领,这些混蛋们却满肚子牢骚。

军心不稳他也不管,任由他人发牢骚,直至牢骚达到了顶点,这才不急不忙将所有将领,包括小队长在内,足有五六百人同时闭门军议。

董虎带着一名在马邑捡漏拾到的小将,不是别人,正是年十五六的张辽。提了提腰间皮带,回头见张辽还是不服冷着脸,董虎想也未想,一巴掌拍在有些不服气的张辽脑袋上。

“大丈夫一口唾沫一个钉!”

董虎喜欢欺负或是调教不听话的娃娃,更何况还是五子良将的张辽,张辽被打了一下,小脸就要恼怒,就要撂挑子不做亲随牙将……

“别瞪眼!”

“咱像你这般大年纪时,那可是凭本事养了好几百兄弟姐妹,凭本事招募了两千佣兵,而且全歼了两千参狼羌,更是一千骑干掉阎行万五大军!”

“你也是十五六,可你就是个安邑城内一小卒!”

“你……”

“啪!”

董虎一巴掌拍在涨红着脸的张辽脑袋上。

“主公和虎娃哥哥,你叫哪个?”

“我……我……”

见他涨红着脸,董虎只是笑了笑,这次没有拍打他脑袋,而是重重拍打了下他肩膀。

“爱叫啥都可以,咱是认下了你这个兄弟!”

董虎惯于与娃娃打交道,知道一些性子强娃娃……只要不是纨绔下的倔强,大多都希望得到他人更多的尊重,对付这样的娃娃,那就得先把骄傲娃娃气焰打压下去,就如之前遇到的张牙舞爪想要咬人的小庞统,在小家伙认清了事实,知道无论如何也对付不了董虎大手的蹂躏,也就只能含泪任他欺负,之后再对小家伙表现些尊重、夸赞,也就很快成了“虎娃哥哥”的恋恋不舍。

成年人,诸如刘关张,再如何有本事,董虎也不会有太大招募**,不提关张二人本领如何,仅他们离不开刘备一条,董虎就不能与三人有太多纠葛,反倒是更为年轻的将领颇为合适招入名下。

由拍脑袋变成重重拍打肩膀,十五六的张辽也不再脸红脖子粗,与董虎一般模样,紧了紧腰间皮带,紧跟在董虎身后步入数百人的议事虎堂,一座用巨木专门搭建的厅堂。

“升帐!”

养子董嗣忠大喝,“轰”的一声,数百人齐齐站起,与其他将军名下抱拳不同,数百将领齐齐向走入的董虎捶胸低头。

董虎站在所有人面前,一一将所有将领扫视一遍……

“坐。”

“轰!”

数百大将齐齐坐在粗劣小板凳上,董虎正待回头坐到铺盖着狼皮的帅座,突然发现张辽偷偷将手掌在裤腿上擦拭了下,见他紧张模样,不由心下暗自好笑。

“自咱领二三十万人进入并州后,军中就没断过不满牢骚……”

“这一路着实不好走,道路不好走,头顶还不断下着大雪,仅因天冷病死的,冻死的,老老少少加在一起就有八千多人!”

董虎一一将人看过……

“先不提此次兵入中原所得斩获没有想象中的多,也没得了朝廷的高官厚禄,这些先不提,仅这一路遭受的罪,那就不是他娘地的人遭受的罪!”

“不满牢骚……别说是在坐的诸位,别说下面的过万兄弟们牢骚,咱也是每日无人时破口大骂!”

“骂朝廷!”

“骂老天!”

“骂那些蛊惑他人造反的张角兄弟!”

“甚至咱骂咱自己太贱,咋就这么贱叭叭跑来了中原?”

董虎叹气道:“不满牢骚是对的,所以咱一路没有多说什么,因为咱自个也对此次出来不怎么满意,但咱对你们,对过万兄弟,对二三十万百姓却极为满意!”

“因为……即便心下骂娘,也还是遵照咱的军令一路艰难跋涉到了这里,依然帮着二三十万百姓撅腚挖坑,帮着无数百姓活下去!”

“啥是英雄?”

“你们就是英雄!”

“你们是二三十万百姓的英雄!”

……

董虎起身站在所有将领面前,跳下木台,走在所有挺着胸口将领中……

“出来时,咱与诸将说了些此次出来时的几个重要目标,其一是朝廷大义,其二是帮助叔父不败或是获胜,其三是历练,增加诸位更多的战阵经验。”

“此次出来后,这三个目标达成了吗?咱认为是达成了,咱帮着朝廷平定了黄巾贼乱,让无数百姓免于战乱之苦!虽说叔父现在仕途不畅,那也是因为咱们强大了,影响到了叔父的仕途,可这只是暂时的。”

“国家大义,帮助叔父,这些都是帮助他人,回过头再看看你们自己,你们参与了定颍之战,参与了下曲阳之战,你们在坐的,哪怕只是个五十人小队长,也都有了指挥一大队五百人的资历,在未来时,一小队长就有了资格成为大队长。”

“大队长换算成大汉朝编制,是什么职位?”

“是司马!”

“是校尉!”

董虎拍了下最听话,同时牢骚也最多的孙牛。

“这些还只是小队长,作为十副将呢?”

“统领过万人,那就已经与征战二十年的叔父相当,是营将!是可以统领一郡乃至数郡兵马的营将!”

“我大汉朝有多少这般营将?”

“除了大将军外,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五官中郎将、北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护匈奴中郎将、护羌校尉、护乌桓校尉……”

“你们虽无朝廷官位,却有了与他们一样,已经有了等同的资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