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166章 小混蛋自比韩信萧何?【第三章】

第166章 小混蛋自比韩信萧何?【第三章】

董虎从河湟谷地跑出来,不仅仅是因为董卓,很大的原因是为了韩遂等人,他若一直趴在西宁城,老小子绝对不敢造反,若一直不造反,河湟谷地就一直有个不确定的威胁,一颗不知何时就会爆炸的雷。

韩遂、边章等人不是好鸟,尤其是韩遂,董虎可是知道这家伙霸占凉州好些年,一会臣服一会反叛的,起起复复好几次,若不干掉他,董虎总是不怎么安心,但他这一次不准备过早干涉,决定让天下继续沿着固定的方向走。

董虎抢了雁门郡,刺史张懿八百里加急送入雒阳,司徒袁隗叫来董卓,先是一通训斥,又是一通语重心长劝解。

“仲颖,你是朝廷老将,当知此时朝廷艰难,还需……还需劝解董大使才是。”

董卓苦笑道:“司徒大人说的是,可……可……”

董卓一脸苦涩将一封保存了几个月的信件拿了出来,一边将信件送到袁隗案前,一边叹息开口。

“几个月前时,虎娃就与咱说了些混账话语,说咱大汉朝杀了多少多少功高震主的功臣,小混蛋说他现在就是功高震主,说是皇甫将军、朱将军、三公、内廷、陛下都对他动不动就用造反什么的话语,说当年韩信就是手里兵多,说什么若不是他人动不动就冲着韩信喊造反,若没人一再逼迫吓唬,韩信能造反吗?小混蛋说他不能再功高什么的,再高死的更惨……还是……还是让他人功高些为好。”

袁隗先是一阵错愕,继而气的老脸通红,自己刚刚训斥董卓时,就是大骂董虎是不是造反。

董卓叹气道:“虎娃太过混账,屁大娃娃竟也敢猖狂自比韩信,如今更是驱逐了雁门郡太守以及一干官吏,几若于谋逆反叛,如此狂妄娃娃,还是……还是莫要让他前往凉州为好,万一……万一再惹了更大祸端,反倒不好,还不如让皇甫将军领兵前往平乱呢,而且……而且皇甫将军与那韩遂所领东羌有活命恩情,或许仅需晓以大义就能令其臣服亦不一定。”

袁隗心下一阵气愤,继而又沉默……

“仲颖……就依仲颖之言,今日老夫就与陛下上奏此事。”

袁隗起身,董卓忙站起,很恭敬抱拳低头。

“听闻令郎虽腿脚不好,却素有才名,公府少了名从事,若是仲颖不嫌弃司徒府位卑职低,可以让令郎担任司徒府一从事。”

董卓是谁?听了这话语,心脏没由来的一阵加速跳动,忙抱拳低身。

“下官谢过司徒大人厚爱,只是……只是那韩遂阻住了允吾城道路,小儿恐难一时间前来雒阳……”

袁隗摆了摆手,笑道:“韩遂再次造反,令郎居于贼人背后也是为国征战,老夫又怎会怪罪?”

……

话语说罢,袁隗双手抱腹,抬眼看向依然抱拳低头董卓数次,许久……

“在平定黄巾贼时,虎娃是有功于朝廷的,但仲颖也知,有些事情虎娃做的太过了些,朝堂上有诸多大人颇为不喜,而且虎娃也确实太过年轻,压一压,日后做事沉稳、谨慎,对他也只会有更多好处。”

董卓忙恭敬道:“大人说的是,虎娃就是太过年轻、冲动,让他在雁门好好吃些苦,多磨练磨练才更为稳妥些。”

听着董卓说出这话语,袁隗很是满意,上前拍打了两下董卓肩膀,什么话语都未说,直接走出房门,董卓神色依然恭敬低头跟在后面,眼中却闪过一丝精芒……

袁隗将董卓送出府门后,再次回到书房,身后跟着两人,不是别人,正是袁绍、袁术两兄弟。

袁绍、袁术都是三朝元老袁逢的儿子,但袁逢的兄长袁成无子,就将庶长子袁绍继承给了袁成一脉,两人原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因过继而成了堂兄弟。

两人随着叔父袁隗进入书房后,只是默默低头站在一旁,而袁隗则一脸漠然看着董卓之前送上的信件,是一封两三个月前董虎书写的信件。

“啪。”

袁隗扔下信件,袁绍、袁术不由抬头,见叔父手指抬起,袁术想也未想,率先去拿信件……

“什么?”

袁术刚看了信件几眼,一脸恼怒,嘴里更是忍不住惊怒开口。

“叔父,此子绝对是狼子野心!”

袁绍不知道信件上写的是什么,听了袁术惊呼,也不由去看信件,与袁术差不多,刚看了几眼就是面色大变。

“叔父,此子不可留!”

袁隗眉头微皱,双臂抱怀片刻……

“但凡明眼人都可看出此子想要养贼自重,但此子也非愚蠢之人,此言语一出,即便朝廷想要调动也难了。”

袁绍将整封信件看罢后,默默点头。

“正如叔父所言,此子颇为胆大妄为,就如前些时候那上中下三策,若以当日情形,此子即便不能亡我大汉,也定然是祸乱天下之计,如此之算计又如何可与他人言及?偏偏此子还就当众堂而皇之说了出来,如今又把各方心下皆知却无法明言之语说了出来,虽会激怒内外廷,即便陛下心下也必然因此恼怒,但他还是说了出来……”

“侄儿一时想不明白,如此愚蠢话语,那小儿怎么就当众说了出来?还请叔父教诲。”

听袁绍这么说,袁术也有些不明白了,正如袁绍所说,如此藏在阴暗中话语,又怎能当众说出?

两人皆是疑惑不解看袁隗,袁隗皱眉片刻,又露出些苦色。

“那小儿虽年岁初加冠,也确实猖狂、蛮横,然其智谋却非常人可比……”

袁隗叹气道:“若是寻常之时,仅凭那小儿数月前的上中下三策,朝廷就可砍他头颅,但正值黄巾贼人肆虐中原之时,正需要恶犬与虎狼相斗之时,朝廷就算想砍小儿头颅也难,再加上陛下被内廷贪婪宦官蛊惑……也只能将其流放河套三郡,让他与匈奴、鲜卑虎狼继续撕咬。”

袁绍、袁术默默点头,这种事情几乎是摆在桌面上的事情。

“董卓、董虎皆是凉州恶狗,若不时时鞭打,必会回头撕咬身后主人,故而将那小儿流放河套三郡,董卓虽有功亦不赏,但朝廷又不能将其一棍子打死,需多用些棍鞭逐渐驯服,故而叔父才将那董卓收入身边,加以棍棒驯服。”

袁隗指了指袁绍手中信件,叹气道:“那小儿看似极为愚蠢的说出如此大逆不道话语,实则极为聪明,此子在朝廷招抚了那韩遂时,就知晓朝廷用意,知道朝廷所行乃驱虎逐狼之计,知晓东西羌必会有一场厮杀。”

“或是那小儿反叛,朝廷令那韩遂领兵攻打河湟谷地;或是韩遂作乱,朝廷令他领河湟谷地羌人攻打金城塞,当朝廷招抚了韩遂等人后,只有这两个结果,只有两狗相互撕咬一个结局,到了那时,朝廷自可一举彻底解决了西北羌人之乱,二十年内西北可安。”

袁绍、袁术兄弟默默点头,他们能够想明白这些算计,相信朝廷上许多人都心知肚明。

袁隗苦笑道:“那小儿肯定是想到了这种局面,肯定知道朝廷不会允许东西两羌如此长久并存,这才故意从河湟谷地跑了出来,还……还让蔡博士一书生领允吾城,让董卓残废儿子领河湟谷地,故意向那韩遂示弱,让那韩遂率先反叛。”

袁绍陡然一惊,再去看信件,脸上满是阴沉。

“叔父说的不错,那奸诈小儿自己跑了出来,河湟谷地无有领兵大将,只能被韩遂堵在谷地无法出来,而韩遂又不可能真的领十万羌人与数万董部义从在狭窄谷道血拼,只要河湟羌不出来,河湟羌就不会因韩遂作乱而折损,而那韩遂造反……却会转头侵占凉州各郡,甚至侵入三辅!”

袁术更是气愤恼怒。

“不止如此,那奸诈小儿抢了黄巾贼三十万众,又躲在雁门郡不愿出来,写了这么一封信件后,朝廷就算恼怒万分,又如何可调他与那反贼韩遂撕咬?”

“可恶的小儿也太奸诈了!”

袁术最后又愤恨说了句,很是恼火被一突然冒出的小儿牵着鼻子走的感觉,不仅袁术、袁绍有这种感觉,即便是在激烈朝堂争斗中打滚了半辈子的袁隗,同样也有这种恼怒,可他们不知道的是,董虎知道天下大致走向,能够提前看到一些重大事件,并且依托重大事件进行先一步布局。

不是因为董虎比他人太聪明,而是他能提前看到他人看不到的未来情形。

袁隗摇了摇头,但还是说道:“那小儿想要竭力避免手中兵马折损,可那匈奴、鲜卑人又岂能弱了羌人?”

“哼!”

“小儿还是太过年幼、天真了,那董卓又岂是甘于人下之人?又岂会让一小儿权威居于己上之人?”

“董卓如此,那残废小儿呢?又岂会是甘居人下之人?”

袁隗嘴角露出些不屑,这种小儿把戏又岂能瞒得住他?不仅瞒不住政坛老油条的袁隗,也同样瞒不住其他人,当袁隗拿着信件送到皇帝刘宏面前,当信件与司空张温、司农曹嵩、大将军何进、新任宗正刘焉、中常侍张让等人看罢,全都是将鼻子气歪了,这还是一个臣子应该说的屁话吗?

皇帝刘宏气愤,想也未想就拍着信件看向郭胜、高望,一脸愤怒训斥。

“这就是你们说的忠臣吗——”

“不仅作乱抢了雁门郡,更是混账……混账说朕有功不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