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160章 转变的开始 第三章,感谢朋友们的

第160章 转变的开始【第三章,感谢朋友们的推荐,谢谢】

董虎向皇甫嵩抱拳道:“皇甫将军莫怪虎娃无礼,咱还是那句话,将军有将军的道,叔父与虎娃也有自己的坚持,谁都不敢保证谁就一定对了或错了。”

“卢将军已经将贼人压缩在了广宗、下曲阳,但凡明眼人都知道,卢将军做到这一步后,无论是哪一个前来主持冀州,都能平定冀州黄巾乱,无非是时间长短,想尽快平定就强攻,想不费丁点功夫,只需将各城门用泥土堵死,只需守在城下,贼人要么饿死,要么出城投降。”

“卢将军做到这一步时,任何人前来都是拿了卢将军的果实而已,但究竟谁拿,不是叔父和虎娃能够决定的,将军应该知道,决定权不在叔父手里,也不在虎娃手里,而是在将军手里,在陛下手里,在三公手里!”

“至于让虎娃相助……将军就不要想了,将军虽是冀州战场主将,将军军令再大,那也比不得君命更大!没有君命,虎娃不会出兵!”

董虎郑重抱了拳后,又向卢植郑重抱拳。

“还望将军谅解。”

卢植神色郑重点头,但他什么话语都未说,只是点了点头。

董虎又来到董卓身边,低声说道:“叔父若还有事与几位将军商议,虎娃就先回去,辎重营事情有些多,虎娃怕他们疏忽大意。”

“啊……哦……”

董虎见董卓也被自己话语镇住了,心下暗自苦笑,但还是再次低声开口。

“叔父不若与刘长使在广宗多留几日,不妨在各郡国、县走动走动。”

刘胜心脏一阵激烈狂跳,眼巴巴看着董卓,唯恐董卓不听董虎的建议。

董虎稍微一句,董卓那还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不过他确实被小混蛋上中下什么的镇住了,恢复了些平静后,很是不耐烦摆了摆手。

“越来越混账了,下次再胡言乱语,咱必打你板子!”

“赶紧滚蛋!”

董虎躬身抱拳。

“诺!”

董虎走到同样被吓住了的郭胜身边,再次低声开口。

“郭公,叔父与刘长使暂时还有些事情无法回营,军中不能没人督理,公公也知军中儿郎们性子,而且营内还有二十万俘虏的黄巾贼,若咱们不看紧实些,终究是有些不妥的,咱们是不是……”

郭胜忙点头,他还真有些怕了,董虎还好些,就算在眼前把护乌丸校尉宗员打了,打了一营大将,可也没有真的做过火了,可那帮敢越境抢粮的家伙才是真的无法无天,这要是不看紧实些……

“虎娃说的不错,营中确实不能无人看守!”

郭胜慌忙起身,也不与他人多说,起身就向营帐外走去,董虎则大步跟在后面,留下一群不知该说什么的大将、谋士……

“唉……”

皇甫嵩轻声叹息,他有些后悔,后悔当日与董部义从闹的太僵,后悔招降了韩遂。

卢植看向轻叹的皇甫嵩,又看向董卓,想了想还是抱了抱拳。

“董中郎,虎娃兵略所学何人,怎么从未听说过凉州还有如此大才?”

董卓张了张嘴,又是一阵苦笑,将董虎幼年经历大致说了遍,这才叹息一声。

“咱也不知那任家娘子给了虎娃什么竹简,但虎娃军阵练兵之法却是来自大秦国,至于刀剑习射之术……则是临洮老卒自幼教授。”

董卓并不愿意与人说董虎军阵上的事情,只是大而化之说了一遍,但还是担心那个上中下的事情,叹气苦笑。

“虎娃喜欢胡言乱语,两位将军也莫要太在意,咱回去后一定打他板子,一定严加管教……”

皇甫嵩、卢植皆是一阵苦笑,皇甫嵩是亲眼见识过一万董部义从是如何全歼十万黄巾贼的,是亲身经历过董部义从逼着朝廷军卒器械投降的,有过万董部义从,有二十万黄巾贼俘虏,他没把握挡得住董虎领兵全力一击,正如董虎所言,无论攻打雒阳,还是攻击他们,整个大汉朝都危险了。

即便是挨了打的护乌丸校尉宗员,在听了上中下三策后,脑门鲜血呼呼也不敢再言董虎造反什么的,万一真把小混蛋逼急眼了,真不顾一切攻打雒阳或打他们,无论是哪个结果,他们都得倒霉。

宗员不是小吏,而是护乌丸校尉,是仅次于五中郎将的将领,是他开口摇摆、落井下石,与卢植、皇甫嵩开口是没区别的,但卢植、皇甫嵩又不能直接当着董卓、董虎的面说,一旦说了,就意味着双方没有缓和的余地,最后的局面就是彼此直接针尖对麦芒,可若让一个不值一提小人开口,又不会让董卓、董虎重视广宗城下数万汉兵的不满,这才由宗员蛮横开口,想要用“造反”两字逼迫董虎后退。

二十万新降黄巾贼逼近广宗,在平乱大军主帅皇甫嵩命令下,董虎还是不愿意主动与贼人交战,可不就有“意图不轨想要趁机造反或做大”的意味么?

按照常理,董卓、董虎突然停住脚步,看着皇甫嵩攻城而不理不会,确实有坐视朝廷送死而不理会的“不轨”意味,可事实呢?真的如此吗?

仅有贼军一半,甚至还不到一半兵力,强攻一座坚固城池会死伤多少人?需要多少时间可以突破?

没人知道,但皇甫嵩知道,若自己折损兵马太多,肯定更加难以制得住董虎所领的二十万人马,所以只有逼迫董卓、董虎两人领二十万人强攻广宗、下曲阳,只有把董部义从实力消耗的差不多才更为稳妥。

外廷文武、皇甫嵩、朱儁以及各世家豪门都是强硬主战派,更愿意将黄巾贼全都弄死了事,按理说皇帝和内廷宦官们也愿意干掉黄巾贼,关键是内廷想要得到贼人抢掠的财富,让卢植、皇甫嵩、朱儁三人攻打黄巾贼,内廷毛都没得一根,而让董部义从攻占,内廷可以得了六成斩获。

六成斩获是多少?内廷估算,至少会有二十五万万钱。

武库里有大汉朝积累的几百年的甲胄刀兵,以一个兵卒一万钱粮饷计,二十五万万钱可以养活二十五万兵卒一年,如此庞大的财富,皇帝一想到被所有人瓜分一空,心下就跟滴血似的,那哪里还愿意让皇甫嵩主攻冀州。

皇甫嵩更为愿意让董卓、董虎与敌人死磕,然后自己趁机得便宜,可皇帝不愿意,内廷不愿意让皇甫嵩等人得到最后便宜。

董虎不知道卢植、皇甫嵩、朱儁等人是如何处理的斩获,或许这部分斩获分给了有功将士,或许是救济了因战乱的百姓,也可能被外廷收入府库,但内廷小黄门能主动开口问三员大将讨要五千万钱时,董虎就知道,三人肯定也是得了诸多好处的。

五千万钱,说着多少多少,换算成“贯”单位,也就五万贯钱,人家不是说了么,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打了一场战役,而且还是积攒了几百年财富的中原之地,所获斩获钱财会是多少?底下将领会不心动?底下将领拿了好处,上面将领若不拿,会让下面拿了好处的人怎么想?能安心吗?

董虎就是将领,最初招募雇佣兵时,就是“三三四”分配的,董虎自己是独占三成斩获的,而两千佣兵也无一人反对。

清廉也好,为名也罢,身为统兵大将,多多少少都要与底下将领同流合污,若不同流,日后想要真正让人相信就会很难,这与屯田戍守兵卒不同,屯田兵上面的将领与兵卒们常年在一起,日夕相伴下多多少少都有些情感,即便没利益也能用情感调动厮杀。

董虎不介意把人性往“坏”上面去想,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广宗、下曲阳城内肯定堆积了无数金银铜,宛城是大汉朝的北上广,城池夺了回来却没有斩获,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

皇帝刘宏如何想的,是不是因私利而害国事?董虎是不管这些的,若由董部义从来主持攻打广宗、下曲阳,对他却是有诸多难以言喻的好处。

军功也好,名望也罢,即便无数财富、战阵经验什么的都是次要的,他更为注重二三十万汉民的命,哪怕这些人是反贼,只要还姓“汉”字,他就愿意救下,而他的愚蠢或迂腐行为,也是对董卓的一次约束,省的他在登上高位后对百姓胡来。

郭胜在前,董虎落后一步,两人在离开汉兵大营时,董虎又遇到了刘关张三人,三人站在数丈外看着两人离营,张飞还是一副横眉怒目模样,却也没有再哼哼挑衅,反倒是刘备主动向他抱了拳……

刘关张再是如何的仁义,在董虎眼里也是与黄巾贼一样的反贼,都是天下逐鹿,都是造反,大哥别说二哥长得丑,既然争霸天下,那就看本事吃饭,想明白了这些,董虎也少了顾忌,若站在了对立面,若有机会,他也会毫不犹豫剁下三人头颅。

对于董虎来说,刘关张是真正的草莽英雄,本事也是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厮杀历练出来的,这与凉州大部分将领差不多,都是一次次厮杀大浪淘沙下的将领,而此时的他们也还是雏鸟,别说他们了,就是曹操、孙坚、孙策、刘表、荀彧、戏志才、郭嘉……还都是菜鸟,所有中原将领、谋士、兵卒还都是菜鸟,还没经历大乱后的诸多战阵、谋算,董虎统兵三四年中历经数次大战,又岂会真正畏惧尚未成长起来的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