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142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

三国之西凉兵王 第142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24

第142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

乱了套,因董虎的介入,皇甫嵩不仅没有一把火烧死波才数万人,反而被董虎夺了兵权,皇甫嵩、朱儁只能成了五万颍川军的练兵大使……

波才、彭脱领十数万黄巾贼撤入汝南郡,四世三公的汝南袁家派出了袁绍,沛国曹操也一同回沛国招募兵卒,这或许是董虎没能想到的吧,也或许就算能想到,他也不会太过在意。

一颗意外石子扔到河里,总会产生一些涟漪,更何况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想要阻止是阻止不了的,在董虎决定帮小公主,他能看到皇甫嵩、朱儁的窘迫,但他不会有任何在意。

或许他人会觉得大汉朝三大柱石大将,皇甫嵩、朱儁、卢植德行很好,或是很能打,可他们在皇帝刘宏死后,面对董卓入京后,三人无一例外的都选择了退避,董虎就知道,打不打压他们的威望,夺不夺他们的兵权,结果都不会有改变,与其如此,那还不如将西凉军与皇室绑在一起,让西凉军多与小公主刘妍、史侯刘辩多接触接触,增加些两个娃娃在西凉军中威望呢,尽管年岁最大的小公主刘妍年仅十岁,但她与小刘辩不是还有皇帝嫡长女、长子名分吗?

皇甫嵩、朱儁、卢植也就那回事,无法与日后的董卓,或者说无法与西凉军形成一个平衡,董虎自然不会在意他们,与其想这些头疼事情,那还不如逗弄小庞统呢!

小庞统年仅四五岁,是个极为聪明的小子,若非长得丑些,若非性子执拗、倔强、要强、不讨人喜,兴许他也不至于死在落凤坡。

佛家有六因五果四缘一说,六因是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异熟因;五果是增上果、士用果、等流果、异熟果、离系果;四缘是因因缘、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里面就暗含着因果关系。

一个人很难记得三四岁以前的事情,如同这段记忆被神灵永久删除掉了,此时的性格是天性,之后的性格是受到家庭教育而养成的。

小庞统天性倔强、执拗,这种性子的人易钻牛角尖,再加上长得丑易被人歧视,易于冲动且每每与人发生口舌争斗,一般来说,长辈们都会给予些劝诫的“字”来时时提醒其克制,可他偏偏是“士元”字号。

本身性格就有缺陷,长辈们又自幼给他整了个难以承受的人生理想,即便不死在落凤坡,跟着刘备也注定是个悲剧,而这就是因缘果,恶因,恶缘,得到的必然是恶果。

董虎是挺喜欢小庞统的,尤其见识了他的心算后更是喜爱,觉得这娃娃不应该走文科谋士路子,更适合做个呆愣、执拗的理工才子。

小庞统的叔父是庞德公,是荆州隐士,与隐士司马徽关系不错,庞德公前来颍川访友时恰逢黄巾军造反,叔侄俩就被困在了阳翟县。

庞德公、司马徽都是真正隐士,在大汉朝有不少这样的不愿做官的隐士,即便是皇帝、三公相召、征募也是不愿出仕为官,若非如此,董重也不用将两位名士捆着送到董虎面前了。

隐士不愿做官,但不代表愿意看到百姓流离失所,董虎花费了诸多口舌,这才将司马徽、庞德公送去了颍阴县,而小庞统则留在董虎身边,暂时停留在阳翟处理颍川郡各县军卒征募、钱粮征调诸事。

董虎初见到荀彧时,戏志才、郭嘉、陈群……即便被后世人称为鬼才的郭嘉,也没有抓住荀彧给他带来的欣喜感,最大的原因就在于荀彧是忠臣,是大汉朝真正的殉道者。

仅仅只五日,董虎心下满是失落……

颍川郡士子非暴力不合作,自进入阳翟城后第五日,颍川十七县同时举刀,当着无数人面,董部义从冷酷无情的在绑着嘴巴的“名士”脸上烙下“董”字,当场斩下“名士”拿笔的右手大拇指,自此后,这些“名士”只是董虎的奴隶。

一日间,百十个“名士”成了董虎的奴隶。

一日间,一千五百六十八名颍川士子全部低头,老老实实在城门宣读公主行营军令,老老实实挨家挨户、挨村挨寨劝说收割成熟麦谷,丈量无主田地、纠察不法、组织民壮、征募兵卒……

元月唐周告密,二月时张角才决定造反,有一个月的时间缓冲,雒阳有足够时间通知各州郡,这对黄巾军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看似各地求援无数,看似七州二十八郡处处烽火,但真正被攻下的县城并不是很多,而颍川郡更是连一座县城都未丢失。

一座城未丢,十余万黄巾贼所需辎重从何而来?只能是抢掠杀戮城外村寨百姓,而且还是地主土豪,只有他们才有钱粮辎重,也因此造成了一些无主田地。

在各家族、士子非暴力不合作后,董虎一改荀彧面前的嬉皮笑脸作风,极为蛮横的将整个颍川郡所有麦田上的麦子归入董部义从战利品,理由也极为充分,波才、彭脱所领的十余万贼人是他赶跑的,他不将贼人赶跑,城外的粮食不是成为贼人的囊中之物,就是撒落到地里,因为没人敢出城收割!

没人出城收割,粮食就不属于各大家族,就是董虎的斩获战利品!

各家族不愿拿出三万军卒钱粮辎重,士子们不愿意做事也激怒了董虎,大笔一划,百姓谁收割粮食算谁的,他只要收割的三成粮食,谁愿意当一年的兵,就给谁三十亩田地,反正有数千顷无主田地可以分配。

消息一经传出,各家族暴跳如雷,有哭诉的,有领着百十个家丁民壮打上门的。哭诉的,一律不予理会;打上门的,一律抓起来烙字,十七县仅烙字的就高达三千多人,之后……就全成了哭诉的,或前往颍阴县哭诉,或连夜前往雒阳……

在董虎对颍川十七县大动干戈时,皇甫嵩、朱儁、董卓名下朝廷军队异动,不仅连日与董部义从发生殴斗,更是围攻小公主行营,董虎大怒,让董重领千骑重甲骑亲自前往,不仅当场打死近千人,斩不服大小将领数百,更是一手将其打散重组……

董虎倒霉了。

朝廷尚未暴怒治董虎的罪呢,小公主刘妍大怒剥了他所有官身,郭胜、刘胜亲领百十骑董部义从进入阳翟城,董虎、小庞德一大一小也成了囚笼里的囚徒……

“唉……”

看着牢笼里盘膝坐着的董虎,又回头看向道路两旁无数百姓,荀彧心下也不知是怎样的心情。

“董都尉……很可怕。”

荀彧、戏志才、陈群齐齐转头看向面无表情的郭嘉。

“不到一个月……”

“不仅化解了万年公主、内廷宦官死结,更是一举夺了两位中郎将所有兵权,而那董卓……”

“更可怕的是颍川郡百姓……”

荀彧、戏志才、陈群一阵沉默……

“董都尉若留在中原……我等危矣!”

……

荀彧突然踢动战马,向着千骑前方,向着颍阴县方向疾驰,看他这个样子,戏志才、郭嘉、陈群一阵苦笑,也猛然踢动战马,紧跟在荀彧身后纵马狂奔,连经过董虎、小庞统牢笼时也未有停顿。

小庞统转头去看,却被董虎抬手轻敲了下脑门。

“下棋就要注意力集中。”

小庞统捂着脑袋,有些不解。

“虎娃哥哥,荀先生他们是怎么了?是恼怒了咱们吗?”

“呵呵……”

董虎轻笑摇头。

“要恼怒也是恼怒咱,你一个丁点大的娃娃,恼怒你……大名士岂不是太没有面子?”

小庞统不解道:“为什么呀?虎娃哥哥对他们挺好的啊?”

董虎下了一子,突然一笑。

“道不同不相为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道,无关对错,各有坚持而已。”

说着,董虎又伸手狠狠揉了下他小脑袋。

“你不是很不喜欢虎娃哥哥欺负你吗,怎么也愿意跟着咱一同坐牢,就不怕公主砍你个小娃娃脑袋?”

说这话时,董虎眼中突然露出些怪异来,突然感觉这小子挺适合小公主的,就是两人相差了五岁……

“想不想要一个大了五岁的小媳妇?虎娃哥哥可以帮你。”

小庞统脑袋摇的跟个拨浪鼓似的,好像他知道小媳妇是什么似的。

“不要!”

见小屁孩如此坚决,董虎顿时有了好奇。

“咋了?女大三,抱金砖,小媳妇大些知道疼人,虎娃哥哥的媳妇就比咱大了好几岁呢!”

“不要!”

小屁孩依然小脸坚决,董虎想了下,最后还是放弃了,刘妍是公主,若是他没有将这么多人绑在小公主战车上,小庞统还有机会,而现在……小公主身上危急没了,最后也只能嫁入一个名门望族,小屁孩反而没了希望,但他还是很好奇小屁孩怎么如此坚决?

“小庞统,你……你不会与哪个女娃定了娃娃亲吧?”

“不要!”

“……”

见小屁孩耍赖,就只说“不要”两字,董虎也无奈了,将小家伙抱在怀里,一脸的笑意。

“看在你还算义气,虎娃哥哥就与你讲个猴子故事吧。”

董虎使了大招,但凡娃娃就没有不喜欢听故事的,越夸张越是能唬着人,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小家伙听着猴子大闹天宫的本事,两眼就放光,俩小眼睛瞪得溜圆……

一大一小讲着不着际故事,牢笼旁原本只有“忠孝节义”四养子护卫在侧,不一会郭胜也打马跑来听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