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111章 饭碗与饭锅

三国之西凉兵王 第111章 饭碗与饭锅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24

第111章 饭碗与饭锅

看着为首大将仰天狂笑,一干披甲大将肆意畅快,无数战马雷鸣远去……

“唉……”

蔡邕苦笑叹息,他怎么也想不到那李宽、孙营会如此的愚蠢,更想不到董虎会将允吾城给了自己……

听到他的叹息,三丫只是转头看了一眼,又看向早已没了万骑踪影的方向,嘴角微翘。

“先生前来河湟谷地,朝廷的心思几如秃子头上生了虱子,现在夫君把允吾城还给了朝廷,先生即便被那韩遂剁了脑袋,我董部羌众也绝不会越过老鸦峡一步。”

三丫拨转马头,千余女骑纷纷转向。

“先生好自为之。”

三丫心情不好,在董虎决定要领兵前往临洮后,心下就有些担忧、阴郁,可她知道,有些事情他可以割舍,有些却不能。

千余女骑转向远去,允吾城下空荡荡,仅有朝廷十余人不知所措。

“唉……”

“早知如此,又何必做个小人。”

蔡邕低声苦笑,他哪里能想到临洮会这么快发生变故,临洮百姓杀官反叛,屠杀的还是狄道太守李家一门,太守李参大怒,短短时间内招募了五千兵卒,誓要血屠临洮,也激怒了董部义从中八成临洮人将领。

蔡邕知道,只要董虎稍微撩拨,在董部义从占据绝对优势的临洮一系将领必然大怒,只是没想到董虎会如此果决,不仅将九大副将带走,更是让他做允吾城副将。

大汉朝极为强势时,在河湟谷地设置郡县,设置军城邬堡,可一旦羌人造反,这些汉人设立的城池就会被攻破,忠于大汉朝的汉民就会被屠戮、沦为奴隶。

几百年来,一次又一次反复争斗、厮杀,随着大汉朝国力衰减,最后也不得不将河湟谷地彻底放弃,转而选择控制河湟谷地的出口重城允吾城,不得不让河湟谷地自治,只要河湟羌不造反,朝廷就不予理会。

蔡邕很清楚朝廷是如何对待河湟羌,当董虎将允吾城还给朝廷,就意味着在这件事情上彻底画上了句号,无论董虎在谷地内如何称王称霸,只要不反叛大汉朝,那都是河湟羌自己的事情。

说起来很好笑,大汉朝竟还对付不了一个屁大点地方,可事实就是这么现实,即便朝廷把董虎剁碎了喂狗,河湟羌也还存在,打不过大汉朝的羌人还是可以跑去高原,一旦汉人稍微势弱,跑去了高原的羌人还是要再次杀入河湟谷地。

大汉朝不杀死所有羌人,不占据高原断绝河湟谷地的退路,河湟谷地即便占了,最后还是会丢,大汉朝与河湟羌争斗厮杀了几百年,大汉朝可以彻底击败强大无数倍的匈奴人,却难以彻底干掉河湟羌,不是因为大汉朝不够强悍、不够强大,而是汉人根本登不上高原。

登不上高原,大汉朝强盛的时候,还能在谷地内反复争夺厮杀,实力不足了,也只能让河湟羌自治。

除了河湟羌,大汉朝其他地方也有这样的“自治区”存在,比如居住在西河郡的美稷匈奴,比如川蜀的板楯蛮、益州蛮、荆州蛮、九江蛮、交州蛮,他们都有一定的自治权,只不过实力各有不同,强大的胡、蛮族自治权利更大,弱小的自治权就要小些。

当董虎将允吾城还给朝廷,将河湟谷地出口重城还给朝廷后,就已经与之前的河湟谷没了任何区别,或许朝廷会认为董虎未来可能会反叛,会尾大不掉,但却不能在他没有反叛前逼迫,在帝国国力衰弱时,主动逼迫一个强大边陲部族造反是极为愚蠢的事情。

兵不血刃拿回允吾城是个重大胜利,意味着河湟羌是可控的,意味着不通过战争也能控制住河湟谷地,本应该是个喜庆的事情,蔡邕却高兴不起来,但他又不能不替朝廷取回允吾城重地。

一干披甲大将伴随在董虎左右,孙牛心下有些不痛快,自己经营了一年的老窝让给了蔡邕,怎么着都不觉得爽利,可他又不能反对主公的军令,更不能不去救家乡父老。

一干大将紧紧护在董虎身边,孙牛最终还是没能忍住。

“主公要末将让出允吾城,只要是咱自己兄弟,即便让胡三做允吾城副将,咱黑牛也不会有任何不爽,咱顶多想着下次好好练兵,把允吾城抢过来,可让咱将允吾城给那老头,给朝廷……咱心下就不怎么爽利!”

孙牛开口,一干大将全默默点头。

如同在心下有了阴影,每次提及朝廷,胡三就想到朝廷克扣粮食、饿肚子事情,就会不满让朝廷占自己丁点便宜,听了孙牛开口,也不由点头赞同。

“咱就是不信朝廷,他们得了允吾城,肯定还想着咱的西宁城!”

众将又是一阵点头,朝廷的所作所为与秃子头上长虱子没有区别,他人又如何看不到?

董虎看向远处迎来的数千兵卒,提着马鞭在爱将孙牛胸口点了点,嘴角微翘。

“你啊……”

“目光太过短浅,与军中争抢吃馍馍的憨大个一样。”

众将一愣,孙牛更是不解。

“主公,允吾城与抢馍馍憨大个又有什么关系?”

董虎笑道:“军中抢馍馍憨大个,看似将饭食堆了满满,实际上他只能吃一碗,而精明些的,不会在第一碗饭食时盛了满满,而是半碗,半碗的肯定比一碗率先吃完,还可以再盛一碗满登登饭食。”

“憨大个看着精明,却只能吃一碗,而精明的却能趁着饭食没有被人吃光前,吃了一碗半。”

“为什么?”

董虎又用着马鞭轻敲孙牛的胸口,孙牛哪里想的明白。

“主公说的,咱是明白了,半碗吃得快,肯定还能再抢一碗,可这与咱的允吾城有啥关系?”

“呵呵……”

董虎笑道:“是没什么关系,可道理是一样的,憨大个眼里只有面前的饭碗,所以他恨不得将碗里盛了满满,可再如何满满的,那还是一碗饭,精明的**呢?双眼盯着的是饭锅,是锅里更多的饭食,所以他不会一下子将碗里堆的满满,所以他可以吃的更多!”

转头看了眼或默默点头,或依然疑惑不解的兄弟……

“舍得,有舍就有得。”

“即便是瞎子,也知道朝廷留下那韩遂是何算计,无非是想让咱们与韩遂所领的东羌死磕。”

董虎说道:“不管那韩遂心下还有无反叛的心思,各郡羌人也不会真的成了老实孩子,肯定还会造反的,无非是造反的时间无法确定,或今年,或明年……”

“但咱们在他们背后,对他们有更多威胁,他们就会犹豫,可当他们背后没有巨大威胁了呢?他们的忌惮就会小了无数倍,就会造反,而到了那时候,咱们与不与叛军拼命,那就不再是朝廷说了算的了。”

董虎头也不回,用着马鞭轻敲微张着嘴的孙牛。

“一座允吾城而已,只要你跟着咱不死,十年内,咱给你个一郡将军。”

“再说了,蔡邕蔡博士是真正君子,有他在允吾城,咱们家里还是可以安稳的,要不然,咱哪里会让李胖子那般腌臜人占据允吾城。”

孙牛不管别人如何想,一听到自己会是“一郡将军”时,胸口登时挺得高高,更是拍的咚咚响。

“咱黑牛全听主公的,主公说咋整,咱黑牛就咋整,绝无二话!”

董虎又微笑轻敲了敲孙牛胸口,双眼却看向迎面压过来的数千汉兵。

“黑牛,带着你的人去告诉夏校尉一声,就说……临洮的事情是咱临洮人的私事,与他人无关。”

孙牛重重抱拳。

“诺!”

孙牛、胡三两人越阵奔向五千步兵营,五千骑马重步兵营。

有一年时间锻造,虽然钢铁还是不足,过半兵卒还是皮甲、竹甲、木甲、藤甲、布甲,但也有万余人配备了铁甲、锁子甲。

五千重甲步兵有些名不符实,有一半是皮甲,但每个人都身披甲胄,与大汉朝精锐兵卒已经相差不多。

号角呜呜,无数兵卒随着鼓手缓缓迎向渐渐逼近的数千汉兵,五千骑没有任何动作,依然站在高坡上,一副随时挥舞马刀冲杀架势。

“呜呜……”

“咚咚……”

号角吹响,一个个胸前挂着小鼓鼓手向前,十个方阵迈着沉重脚步缓缓逼向脚步停顿了的数千汉兵……

五百步……

三百步……

两百步……

董虎骑马站在高坡,可以清晰看到无数弓弩轻步兵自鱼丽阵中钻出,三列弓兵开始搭弓,随时可对五千重步兵进行远程打击……

“立定——”

随着战旗摇摆,军前鼓手齐齐停住敲击,无数举盾持矛兵卒立即停住脚步。

“向前看——齐!”

……

各大队长、中队长此起彼伏整队,仅数息,原本因地形、行进速度不一而有些散乱的军阵,在无数汉兵面前,又成了一个个严整军阵。

孙牛、胡三早就看到汉兵组成的鱼丽阵,但他并不畏惧朝廷的车阵。

鱼丽阵是车阵,名字很好听,实际上与骑兵波浪冲击阵是一样的,战车先冲击敌人军阵,将敌人冲散后,后面军卒一股脑冲上去厮杀。

战车速度较快,后面的军卒不可能是孙牛这般严整军阵,通常出现这样的鱼丽阵,军队最大的战力不是一窝蜂冲杀军卒,而是战车,战车若无法击溃敌人,这支军队基本上就只能凭着士气,凭着数量获胜,与老百姓打架群殴差不多,看谁带种,谁带种谁赢。

严整军阵不同,不是依靠的个人勇武,而是本身军阵的威力,是密集巨盾抵挡,是密集长矛刺杀,个人武勇反而成了次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