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盛唐闲王 > 第八十六章 相忘于江湖

盛唐闲王 第八十六章 相忘于江湖

作者:乱世浮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11

第八十六章 相忘于江湖

“夫人何必着急离开,既然相逢便是有缘,如今夫人已经知晓了我的身份,我还不知道夫人姓甚名谁,家住何方?”李琩看着对方转身,开口挽留。

上一次离别时,便曾约定,若是有缘再见,便袒露身份,一切都在算计之中。

杨玉约的眼角流露出一丝挣扎,她想要直接离开,所有的痛楚,她一个人背负便是。他们之间的孽缘,只会给彼此带来伤害,可却又挪不动步。

“王爷请随我来!”杨玉约暗道也罢,自己的身份,对方终究是会知道的,早一日晚一日的区别罢了。

李琩紧跟着杨玉约的步伐,在后面欣赏着对方的曼妙身姿,一切,都是那般的顺理成章。

官道旁的柳树下,杨玉约双手攥在一起,为何这个男人,是那个最不该是的人。

无论他是其他什么身份,大不了被姐姐们多训斥一番,她也想跟对方有一段缠绵。

可他居然是小妹玉环的前夫,还是她心中仍旧惦记的那种,她该如何是好?

“你当真不知道我是谁?”杨玉约转过身,轻轻将被吹乱的发丝撩起,露出自己精致的面容。

“初见夫人时,就感觉似曾相识,但是本王很清楚,从未见过夫人,这份感觉,当真让人难以捉摸。”李琩摇摇头,他已经将自己彻底代入这件事情中,情绪把控得丝毫不差。

“妾身姓杨,来自蜀地!”杨玉约露出一丝无可奈何的神情,世事难料。

“你是玉环的亲人?”李琩眉间流露出一丝震惊之色。

“我与她是亲姐妹,家中行八......”杨玉约话语中,带着一丝颤抖,一切,都是自寻烦恼而已。

“玉环与我说过,以前在蜀地时,与八姐最为亲厚。以前,就一直在想,若是可以离开长安,去往封地益州便好了,她一定要顺路将你也带过去。益州,本王身为益州大都督,却从来无缘去过。”李琩摇摇头,不知究竟何时,他才能去益州。

杨玉约不知道该怎么说,这么多年了,他连这些都记得,看来对玉环,真的是用情至深。

“王爷想去益州?”杨玉约有些可怜眼前的男子,看似拥有荣华富贵,却没有丝毫自由,过着额如履薄冰的日子。

“天大地大,只要不在长安,都好!”李琩当然想去益州,可眼下的局面,可能性基本没有。

别的不说,太子就第一个反对,若是诸王都去了地方上,以后他的麻烦就大了。

就算他们本身没有威胁太子的实力,但是那些有野心的人,完全可以借着拥戴这些亲王的名头来造反。若是没有这些亲王在手,那就是大逆不道,但是有了亲王就不一样了,更像是皇室内乱,毕竟亲王也是有继承大位的资格的。

杨玉约眼神有些迷离,她以为,李琩既然对玉环用情至深,那就该留在长安才是,没想到对方却打算远遁千里。

她有心想问李琩是为何,可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有些话,不是随便可以问的。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只要能够过得好,千山万水之遥又如何?”李琩看着杨玉约,对方不问,他也要说,没有杨玉环的帮忙,或许,他真的很难离开长安。

若是困在长安,他必将一事无成,待到大乱起,二百亲卫有何用?

杨玉约的眼角湿润了,相濡以沫的典故,她当然知晓,用在此处,再合适不过。

其实,眼下他跟玉环已经相忘于江湖,只是他依旧被困在长安,这个江湖太小。

“王爷,你,如何看待妾身?”杨玉约的心弦在颤抖,原本她知道李琩的身份后,便绝了那丝念头。但对方的深情,让她忍不住内心的悸动,她渴望这样的爱情,哪怕最后没有结局。

“你我之间,恐怕只有一顿饭的缘分,再多的,都是烦恼。”李琩带着一丝抱歉的意味,他当然知道,若是彼此真的发生了什么,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

杨玉约想要继续问,却终究没有那么厚的面皮,这已经是极致了。

“你,可有话要带给玉环?”杨玉约知道,自己该走了。

“没有!”李琩摇头,相忘于江湖,就不妨彻底一些。

若不是他想要逃离长安,根本不会跟杨玉约江面。跟杨玉环及其身边人的任何接触,一旦落在有心人的眼中,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公子可有话与妾身说?”杨玉约撩起裙摆,就想要转身,终究还是没有忍住,问出了口。

李琩的喉咙中,好像被什么东西塞住了,他这么做,好吗?

他知道,杨玉约的性情在众姐妹中最好,而他利用了对方的感情。

杨玉约带着几分失落,轻抬脚步,她不该问的。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李琩喉结涌动,他不知道,自己对于杨玉约是什么感觉,是真的有几分动情,还只是因为对方与杨玉环有几分相似,牵动了灵魂深处的记忆。

短短八个字,犹如在杨玉约的心中投入了一块巨石,刚刚平静下来的心湖,掀起滔天巨浪,再也无法平静。

“公子,我会记得你的,永远!”杨玉约回首,眼泪再也忍不住,却只能立刻转回去,以衣袖作遮挡,朝着马车行去。

李琩心中暗道抱歉,也许,自己就是个人渣。

吉温今日依旧在县衙当值,昨日还颇为享受下面官吏的吹捧,这会却有几分神游天外,他在等,吏部的文书何时能到。

官员一旦跨入七品这道槛,任命的时候,就必须经过政事堂与司礼监。

政事堂有李林甫这位大佬的力保,自然是没有问题,至于司礼监那边,就得看陛下的意思。

直到日落西山,依旧杳无音信,吉温起身整理一下衣衫,该回去了。

明日休沐,不妨带着妻子跟儿子逛一逛,答应他们要扯些布回去做几身衣衫的。

谁知方到衙门口,就感觉到一阵劲风袭来,立刻一低头,躲了过去。方才袭击他的暗器,这会正躺在角落里,居然是一根鸡腿骨。

“吉大人,好身手!”小九拍拍手,他方才这一下,就是为了试探一下对方。

原本吉温还是有些怒火的,居然有人敢在衙门口袭击他,但是对方是李林甫的人,用的又是毫无威胁的鸡腿骨,摆明了是玩闹,便将那丝怒火给驱散了。

“小九此来,可是有事?”怒火驱散之后,吉温就来了精神,既然对方来了,想必李林甫那边有话传来才是。

“相爷让我来说一声,吏部文书,三两日便至。吉大人好好准备准备,衙门里的事情都归好档,早点去京兆府上任!”小九点点头,从现在开始,他们就算都是在相爷下面混口饭吃的了。

当然,吉温不这么想,他不是小九这种上不了台面的人,他是官,虽然暂时依附于李林甫,却不是他养的狗。

“请回禀相爷,提携之恩,下官铭记于心,日后必定亲自去往府上拜会!”吉温心怀激动,他成功了,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县丞,成了京兆府法曹。

而且他的背后,站着的是右相李林甫,朝堂第一权臣。

“嗯,知道便好,某先走一步!”小九摆摆手,直接就撤了。

他跟吉温的想法不一样,王爷门下的大小官员数不胜数,但是他小九可是独一份,京兆法曹这样的官,也就那么回事。

吉温脚下生风,明日不仅仅要扯两匹布,还得去看看,采买些什么礼品,去相爷府上,总不能空手。

官场的潜规则,一旦晋升了,定是要去谢恩的,知恩图报的人,才会有人垂青。

石堡城的败绩,终究是到了长安,李隆基看着眼前的战报,内心一阵郁闷。

他想要超越太宗皇帝,成为大唐的中兴之君,汉之武帝,奈何这吐蕃如鲠在喉,他需要一场大胜,来告诉世人,大唐无敌于天下。

“陛下,此番皇甫将军大胜吐蕃,该班师回朝,于皇城外献俘才是。”李林甫当然知道李隆基的心思,一句话就摆明了自己的立场。

“荒唐,右相大人,石堡城下,我大唐将士的血迹尚在,岂能如此粉饰太平?”左相李适之一吹胡须,这李林甫忒不要脸了,石堡城之战,皇甫惟明苦战多日,损失很大,他这个兵部尚书能不知道吗?

李隆基身旁的高力士暗暗摇头,这个左相李适之哪哪都好,就是不懂得琢磨陛下的心思。

或者说,他不屑于琢磨这些,总以为自己办好差事就行了。可这个天下,终究是陛下的天下,他的喜怒哀乐,都能够左右天下的大势。

“左相大人,此言差矣,皇甫大将军这番,自七月末起兵,一路连战连捷将吐蕃士兵赶回石堡城以西。如此大胜,岂能因为石堡城的一时失利,便将大胜的功劳抹干净?如此做,将士们恐怕不答应。陛下,不可如此行事,让将士们寒了忠君爱国的心啊。”李林甫一番话,就将局面翻转了过来。

李隆基心中总算舒畅了一些,石堡城之战,是他坚持的,此战失利,他也有责任。他渴望成为一个圣君,当然不希望有这样的污点,而李林甫的几句话,就把污点给擦去了。

“右相大人,连番大捷是不错,但这并没有改变陇西的战局。此番,劳师动众,固然有所斩获,但缴获的物资甚少,若这都要献俘的话,其他边军如何想?户部可能拿出那么多银子来赏赐?”李适之气得直吹胡子,李林甫这老狐狸,居然从皇甫惟明出兵开始算起。

这么算的话,确实胜多败少,可石堡城不拿回来,前面的那些胜仗于大局没太大意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