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盛唐闲王 > 第四十四章 杨氏三姐妹

盛唐闲王 第四十四章 杨氏三姐妹

作者:乱世浮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11

第四十四章 杨氏三姐妹

李琩的谋划中,这科举板块有大用,若是让天下读书人,将这半月刊奉为经典,今后将无往而不利。

“在下才疏学浅,春闱不过是侥幸......”岑参赶紧推辞,倒不仅仅是客套之言,也是害怕被人坏了名声。

“主笔并不是完全由你来写,你可以选一些先贤的经典,摘抄释义,也可以请一些当世大儒,发表他们的见解,当然,这些开销都由书局承担。文函你可以着重针对科举应试的破题,解体的思路,如何发散思维,这些偏技巧类的地方作一些延伸。如此一来,当有护身符在前,而且可以养望,以后好处不少。”李琩也觉得,岑参的资历,若是讲经义,一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王爷所言甚是,文函老弟,我觉得这可行!”李白觉得,自家这王爷,简直就是个人精。

岑参能够在科举中脱颖而出,自然没少在大儒跟前听讲,让他去跟那些大儒打交道,自然事半功倍。

“那,在下可以试一试!”岑参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若是这个版块办得好,他这个主笔自然名扬天下,凡是拜读的读书人,日后都得给些颜面。

就算他不入朝为官,凭借这个,迟早也能踏入大儒的行列,办个书院教书育人,那也是德高望重之辈。

“月俸,便先比照正六品官员的俸禄来,日常的开销,都由书局承担。若是这科举板块办得好,额外的赏钱再议,如何?”若是在后世,李琩一定重金砸下去,将岑参给留下来当作金字招牌。

但是在这个世道,银钱跟官位,孰轻孰重,那是不用问的。

“这、太多了!”岑参吓了一跳,正六品的俸禄,折算下来,一个月不低于三十两,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

“文函啊,你若是入仕,起步就是正六品,本王不能小气了。况且,若是真将这科举板块办起来,本王觉得,这月俸还是低了些。”李琩拍拍岑参的肩膀,这就算是投资吧,况且钱给的多少,那得看活干得如何。

李琩对岑参的了解不多,大多局限于诗词,此人仕途一道,反正是没多大建树。但是李琩认为,自己就是一道变数,一切都不会按照原有的轨迹走下去。

“那在下就厚颜了!”岑参心中倒是长吁一口气,至少短期内,自己可以继续过着体面的生活。

“先生可知道本王的来意?”料理完岑参这事,李琩才想起来,自己还一肚子火没有发呢。

“想必是来盘账的,成益,快点将账簿搬来!”李白当即朝着李琩身后的武成益说道。

“先生莫要打岔,这事必须得给个说法!”李琩将手中的半月刊打开,指着寿王琩三个大字说道。

“王爷说的是此事啊!文函老弟,你给掌掌眼,这首诗词如何?”李白心中一阵抽抽,这下无论如何是躲不过去了,先拉岑参给自己挡一下。

岑参正沉浸在正六品俸禄带来的喜悦中,他已经过了月余的苦逼生活,想着拿了俸禄之后,应该先去置办两身行头才是。

“啊!此诗浑然天成、朗朗上口,又通俗易懂,上佳之作!”岑参凑近看了一眼,此诗确实不错,至于落款,他没注意。

“对啊,王爷,你看,这诗连文函老弟都说好,属下这工作,还是尽心尽力的。”李白露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反正这诗是别人投在门前的投稿箱中,又不是他偷来的。

“那这里呢?这三个大字,你是不认识?还是看不见?”李琩气得鼻子都快歪了,都到这个时候了,还给老子装糊涂。

“我去!”岑参这才朝着落款瞟了一眼,居然作者就是眼前的这位王爷,当真是人不可貌相。

不过这也怪了,诗词能够上半月刊,除了钱财之外,这荣耀也是不少。岑参最近正在绞尽脑汁,准备弄两首佳作上去,一是为了扬名,告诉朝中大佬,自己还是个白身,另外也是为了弄点钱花花。

“寿王琩!没错啊,就是王爷您,等到期刊发行结束,相应的润笔,自然会送到府上,分文不少!”李白是打定了主意,任你如何风吹雨打,我就是公事公办。

“你!为何要将这诗词登载上半月刊?为何不与本王商讨?”李琩气急败坏,老子不差那三瓜两枣的,整个书局都是我的,岂会在意那点润笔?况且之前借崇逊之名,写的两首诗词还没给钱呢。

“王爷,您没交代过啊!记得当初,您可是亲口说的,这书局之内,一切都由属下做主。至于这半月刊的诗词选择,若是王爷需要,这投稿箱里的东西,可以先送给王爷过目。”李白丝毫不怵,只要打着为公的心,必将无往而不利。为大事者,这点容人之量都没有,那干脆去打鱼好了。

“你!本王哪有这功夫,但是这诗词既然是本王的名号,你总该知会一声吧?”李琩语塞,这是他亲口所言,当然不能食言。

“我若是知会了,王爷会如何?”李白已经看出来了,李琩显然是看中承诺之人,那就好办了,这就叫做君子可欺之以方。

“当然是不允了,本王需要的是低调,何必出这个风头?”李琩一甩衣袖,他讨厌成为别人的谈资,也不想有人注意到他的才华。

“但是这就是此番选出来最好的诗词,属下要做的,就是确保半月刊的火爆。如此上佳的作品,还是出自亲王之手,属下怎能放过?至于出风头,这又不是什么坏事。”李白早就想过了,这事并不会对李琩有什么真正的伤害,才直接做了决断。

“本王只想过些闲散日子,下不为例!”李琩没辙,只能就这么算了。

“王爷,您不去追究这投稿之人,反而来寻属下晦气,未免太过不讲道理了。”李白看出对方示弱,直接再将一军,当真是好不畅快。倒不是有什么坏心,而纯粹的是性格如此。

“此事就此作罢!本王尚有事情,这书局就拜托先生与文函了。”李琩觉得,今天就不该来寻李白的晦气,这位是半分面子也不给啊。

“王爷放心,属下必定尽心竭力!”李白行大礼送别。

岑参在一旁看得直愣神,这位声名狼藉的寿王,好像有些明主之相啊!若是,算了,根本不可能,岑参将自己的念头直接掐灭。

李琩出了半月书局,本来想着在书局吃午饭的,却被李白给顶得没了胃口,转身出了书局,又觉得饥肠辘辘。

“驾!”

“闲杂人等让开!”

“驾!”

突然,一架马车飞奔而来,赶车之人没有丝毫减速的意思,裴无机大怒,当即就准备带人上去将马车拦下。

李琩却直接一摆手,翻身下马,靠在路边让行,他很好奇,究竟是什么人,竟然如此嚣张。

马车经过的时候,一阵风掀起了窗帘,其内居然是三位美妇人,正娇笑着彼此拉扯,其中一人恰好与李琩四目相对,同行的两位女子见其异样,便转头看来,却随着窗帘的摆落而隔开。

当窗帘复又拉起的时候,李琩已经带着麾下重新上马,只留下了背影。

“八妹,那是谁?”其中一位美妇人问道。

“不认识!”被叫作八妹的摇摇头。

“我才不信,八妹,你不老实哦,背着我跟姐姐,勾搭了小白脸吧?”美妇人不相信,方才八妹的眼中有光。

“三妹,差不多得了,咱们初来乍到,八妹就是有这个心,也没这个路子。今天入宫,咱们得跟小妹好好聊聊,现在的住所也太破旧了些。”居中而坐的女子,明显年长一些。

这三名女子,正是杨玉环的三个姐姐,分别名为玉皓、玉腕、玉约,取自曹植的诗句,皓腕约金环。

“大姐,这宅院,比起蜀地,已经好了许多了。”八妹杨玉约眉头微蹙,如今的宅院占地不下五亩,亭台楼阁俱全,也就她们三人带着一些仆从生活,完全够了。

杨玉约的丈夫,在蜀地不过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官,生活也只是寻常,眼下已经是天壤之别。

“八妹,你这就不懂了,如今小妹即将母仪天下,我等是她的亲姐妹,自然是要体面些的。”三人之中,就以老三杨玉腕最为奢靡,出行都要讲究排场。

“三妹言之有理,今日入宫,该与小妹再提一下这事。好事将近,我等也该沾些喜气才是。”杨玉皓的日子,其实是三人中最差的。她本就年长不少,如今已是人老珠黄,家中那口子是靠不住了,只能自己想办法多捞些好处给子女。

就在三女商议的当口,李琩也知道了她们的身份,居然是杨玉环的亲姐妹,怪不得方才觉得眉宇之间,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李琩突然觉得一阵头痛,他的脑海中,不断地浮现方才马车中女子的面容,识海深处,那个模糊的面容,逐渐有了两分轮廓。

突然一牵缰绳,调转马头,直接往另外一个方向行去。

“王爷,这不是出城的路!”裴无机一愣,这眼看离城门没多远了。

“先去清风楼!”李琩觉得,自己灵魂中的问题,还是早些解决为妙,而解决这事的办法,很有可能就在如烟的琴曲中。

裴无机愕然,自家王爷怎么突然来了兴致了?

此番比上次来的晚一些,清风楼中已是有不少客人在等待,李琩方被领到主楼大堂中,柳妈妈就扭着腰肢一溜烟过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