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盛唐闲王 > 第二章 寿王琩

盛唐闲王 第二章 寿王琩

作者:乱世浮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11

第二章 寿王琩

“在下李太白,见过、见过王爷!”李白赶紧收敛一下思绪,光顾着打量对方了,礼节不能少,虽然不知道是什么王爷,反正地位很高就是了。

同时李白心中也有些迷惑,他曾经可是天子近臣,每次天子接见权贵,他都在一旁伺候着,时不时耍些诗词歌赋来调节气氛,而眼前的这位,他是一次都没见过。

“请恕本王无礼,成益,先带先生去凉亭稍坐,本王换身衣服就来。”李琩作了一个请的手势,随即便放下斧头往后院走去,若是就这般待客,是莫大的无礼。

待到李琩走远,武成益才带着李白走向院中的凉亭。

这凉亭位于庭院的东南角,底座以巨石垒砌,高约五尺,坐在凉亭中,周边一览无余,倒是个警戒的好地方。

“敢问武兄弟,你家王爷是?”李白带着一丝嘀咕问道,总要先搞清楚身份,这些大人物,都有各种忌讳,自己必须避开才是。

“我家主上,是当今圣上第十八子。”武成益轻轻说了一句,随即便出凉亭准备去了。

而听闻此言的李白,恍若雷击。

当今圣上第十八子,岂不是寿王琩,此人可是陛下宠妃杨玉环的前夫。

这寿王李琩,其母武惠妃,曾是陛下最宠爱的妃子,连先太子都被其扳倒,意图扶寿王为太子,谁料突然暴毙于宫中。

当今圣上痛失爱妃,终日无精打采,不知是何人进谗言,寿王妃杨氏:姿质天挺,宜充掖廷。话说这圣上也是昏聩,居然真的就召杨玉环入宫,彼此厮混了起来。

这杨玉环也真的有几分手段,当今圣上竟然片刻离不开她,可又不好明着跟儿子抢老婆,干脆以为窦太后祈福的名义,令其出家为女道士,道号太真,实际上终日在后宫与其恩爱缠绵。

这其间的事情,李白那是一清二楚,他曾经为了抱上杨玉环这根大腿,呕心沥血,作清平调三首,以讨其欢心。谁知,却白白打了水漂,金银财宝赏了不少,但那并不是他想要的。

李白这辈子,最大的希望,是展现胸中的抱负,哪怕为一县令,或者县尉都行,为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他不能科举,只能靠诗词铺路,可他的诗词才华越闪耀,就越被当作一个可供观赏的玩物供着。

原本的寿王李琩,被自己老爹戴绿帽这事,倒也流传不广,只在高层权贵之间知晓。可随着清平调三首的广为流传,杨玉环的花容月貌已经无人不知,其背后的风流韵事,自然被大家津津乐道,而前夫寿王琩,便成了大家奚落调侃的对象。

就在李白忐忑不安的时候,李琩正在整理衣物,一身素雅的衣衫,显得有些紧了。

记得初来此地时,这些衣衫都还宽松得很,这三年,他没白过。

在外人看来,他依旧是寿王李琩,可他知道,真正的寿王李琩,三年多前,就被气死了。而他的灵魂,本来自后世,与寿王琩的灵魂融合,占据了这具身躯的主导。

两世记忆的融合,不仅让他获得了寿王李琩的全部记忆,也继承了他的执念,他不甘,他要报仇,哪怕那个人是他爹也不行。

原先的寿王李琩,虽然不甘,愤怒,却什么都不敢做,只能默默接受,一个人躲在黑夜里舔舐伤口。

而他不一样,虽然同样叫李琩,他不愿这般畏畏缩缩一辈子,哪怕是再死一次又何妨?

刚重生不久的李琩,就提出了要为义父宁王守孝三年。

李琩自幼在宁王府长大,对宁王的感情比这个扒灰的爹强多了,而且儒家首重孝道,他提的这个要求,无人能够拒绝。

而在后宫厮混的皇帝跟道号太真的杨玉环,就跟吃了苍蝇一样恶心,在这三年里面,他们依旧只能偷偷摸摸,否则会为天下所诟病。

李琩便在埋葬宁王的山脚下住了下来,这片桃园所在的地,原本便是宁王府的产业,直接划给李琩守孝所用。

守孝三年之期,再有月余便结束了,这三年,李琩所做的只有一件事,便是蛰伏下来,打熬身体。

眼前的大唐帝国,坚不可摧,他想要有所为,不亚于蚍蜉撼树。但是他知道,这个看似稳如泰山的帝国,却早已生满了蛀虫,将这个帝国的墙角一点点蚕食。

直到一个叫安禄山的人,突然暴起,将整个帝国打得残破不堪,那才是他的机会。

或者说,在不久的将来,为了应对出现的乱世,他必须有所作为。

如今的安禄山,刚刚接替裴宽任范阳节度使,同时还兼任河北采访使等职,算是羽翼初成,离造反还差得远着呢,他有足够的时间慢慢谋划。

李琩整理了一下思绪,转身朝着屋外走去。

李白,对他而言,很重要,是他准备在这个世界,招揽的第一个人。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李白只是一个幸臣,不堪大用。况且这天下,人才济济,何必用一个善于辞赋之人,让天下以为自己是个贪图享乐之辈。

但在李琩看来,若是能够让那宫中之人,以为自己贪图享乐,纵情诗词,也是不错的。

等到羽翼渐丰,这李白同样能够成为自己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招牌,用来吸引天下寒士。

确实是寒士,哪怕李白的名声再大,诗词再惊艳,也改不了他出身低微的事实。而同样以诗词传天下的杜甫,则出身名门京兆杜氏,虽然颠沛流离,却总有官职在身。

“太白先生久侯了,本王来迟,当自罚一杯!”李琩看了一眼端坐凉亭的李白,当即高声笑道。

“不敢,王爷折煞草民了。”李白心中长叹一声,曾几何时,自己也是这般的英气勃发,而如今,已是不惑之年。

“我为先生的才华所折服,彼此论交,不该被身份所牵绊,只当是好友相聚便是。”李琩示意李白坐下,他知道李白本性洒脱,如此这般,定是不舒坦的。

“不知王爷此番相邀,可有要事?”李白坐下,心中依旧忐忑,若是别人说被他才华折服,他是信的,但是眼前这位,难道还喜欢清平调不成?

那可是自己夸赞他被亲爹夺走的前妻,应该每一次听见,都心若刀绞才是。

“古有曹孟德煮酒论英雄,如今倒是不用煮酒,咱们就随便聊聊这天下如何?”李琩摆摆手,示意武成益带人下去,他端起酒杯,朝着李白示意。

李白心下一横,也不管会发生什么,直接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王爷邀我前来,不论诗词歌赋?”一杯酒下肚,李白感觉胆量大了几分,对方身份带来的压迫也小了许多。

“诗词歌赋?闲暇之时,也可品评一番。如今本王守孝期间,岂会为此特意邀先生前来?”李琩同饮,随即拎起酒壶满上。

守孝期间,原本不该饮酒的,今日算是为了李白破一次例。

“这......”李白一时语塞,这么些年,但凡有人邀其饮宴,必是为了诗词歌赋,突然要论天下,他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先生以为,这天下,是否稳如泰山?”李琩捏起一块糕饼,放入口中,有一股淡淡的桂花香,倒是不错的手艺。

“如今正值盛世,天下富足......”李白眉毛轻蹙,他虽然历来洒脱,却不是口无遮拦之辈,只挑着一些无关痛痒的话来说。

“先生这是信不过本王?若当真如此,先生何以离开长安?”李琩微微摇头,想要收服人心,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明显就是敷衍之词。

“寻仙问道!”李白可不会被对方三两句就打动了,他不再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在长安的这些年,他早已受尽了人间的冷暖,哪怕他是受众人追捧的诗仙。

“仙道一途,虚无缥缈,先生可是想学那陶渊明?可惜了,先生胸怀大略,志在苍生,是受不了那份恬淡的。”李琩自斟自饮,他很清楚,李白离开长安,是迫不得已,他已经看不见前路。若是出现一片曙光,定然是舍不得就此离去的,因为那是他的抱负或者说梦想。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既然不能有所作为,不如纵情于山水,倒也不枉此生!”李白心中一动,眼前这年轻的王爷,居然对他如此了解,显然是下了功夫的。

“先生可还记得,初来长安时的情景?”眼前的大诗人,身后名留千古,但是生前,却大多时候过得不太如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