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盛唐闲王 > 第一百三十一章 诗圣杜甫

盛唐闲王 第一百三十一章 诗圣杜甫

作者:乱世浮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11

第一百三十一章 诗圣杜甫

“喜欢而已!”李琩不知该如何回答,只能模棱两可回道。

杨玉约心中猛地一跳,这究竟是喜欢棉叠子,还是喜欢自己?可惜,终究是问不出口的。

“待过几日,我再去宫里,想办法多收集一些送与王爷。”杨玉约在憧憬,李琩带着自己,在一望无际的棉叠子中徜徉。

“好!若是我没来,你可以直接叫人送到半月书局的李太白手中便是。”这棉籽,那是多多益善,种子越多,明年的产出才越高,后面的种植规模才能快速提高。

“这么重要的东西,还是亲手交给王爷的好!”杨玉约当然不愿意假手于人,这么好的见面理由,怎么能放弃?

也许,明年不知道什么时候,对方就要去石堡城了,他们之间,见面的机会也不多了。

“你们,现在搬到新宅了吗?”李琩点点头。

“王爷连这事都知道?”杨玉约双眼闪过一丝亮光,以为李琩一直在关注着她。

“那宅子,还是我帮杨钊寻的,当然知道。”李琩笑笑,却没有说连钱都是自己垫付的。

“原来如此,我就说,族兄初来乍到,怎么能一下子就找到那么合适的宅子。对了,那个工部侍郎,就是栽在王爷的手上......”杨玉约一下就将事情给串起来了,这件事情,李琩一直都有影子在其中。

“哪有,是他自己多行不义,我一个闲散王爷,怎么能够斗得过六部高官?”李琩举起酒杯,示意杨玉约同饮。

“王爷莫要自谦,若非您仗义出手,那个可怜女子,还不知道是何下场。”杨玉约对那个苦命女子,自然是同情的,对于出手相助的李琩,那更加是佩服得不行。

“这天下,不平事太多,能帮便帮一把。”李琩一饮而尽。

杨玉约同饮,酒精的刺激之下,双眼多了几分迷离。

“妾身此番前来,还有一件大事,要说与王爷听!”杨玉约面露苦涩,这种事情,他怕对方一下子接受不了。

“大事?本王能有什么大事?婚丧嫁娶,一个也挨不着,升官发财也不搭边。”李琩两手一摊,闲散王爷一个,有老婆没孩子,哪来的什么大事。

“王爷上次不是说过,想要离开长安吗?”杨玉约忍住笑,这位王爷,过着大多人期盼的生活,却满腹抱怨。

“什么意思?父皇允许我出去了?”李琩露出一丝喜色,好似第一次听闻一般。

“有可能吧,陛下为这事,问过小妹的意思,她是赞成的。”杨玉约目露复杂之色,这个结果,恐怕并不是对方想要的。

“太好了,无论去哪里,总好过留在这里。”李琩觉得,自己的演技,已经炉火纯青,再这么下去,应该可以朝李林甫看齐了。

“陇右、石堡城!朝中的重臣,都是赞成的。”杨玉约也不知道该怎么委婉,事情就摆在那里。

李琩的表情瞬间凝固,随即慢慢软化,一切,都是那么顺其自然。

“父皇还是放不下石堡城,虽然艰险,但总好过留在长安。”李琩露出一丝苦笑,好似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王爷,您,可以拒绝的。”杨玉约觉得,这事,陛下必然还是要跟李琩通气的,只要拒绝,想必也不会强迫他去的。

而且,若是真的不想去,应该是有办法的吧,比如生病了。

“那是圣旨,不容拒绝的,而且,到底是可以离开长安,去看一看大唐的锦绣河山,这是我多年的夙愿。”李琩露出神往之色,这倒不是作伪,他是真的想要见一见这大好河山。

此时大唐的疆域,往西去,可以一直到中亚,后世那可是要签证的。

“但是,那里很危险,若是大战起,刀兵无眼。”若是没有战事,吹吹风沙倒也不算什么,比起自由,这都是可以忍受的。

“人的一生,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活得痛快。若是能够在边疆,轰轰烈烈死去,也算为大唐尽了一份力,我无怨无悔。”与其被圈养在长安,还不如去西域拼搏,这是李琩早就想好的。

“听闻,那些吐蕃士兵,杀人不眨眼!”杨玉约希望李琩能够打消这个念头。

“那日献俘也看见了,又不是三头六臂,本王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李琩作势隆起手臂,在宽大的袖袍下,半分肌肉也看不见。

杨玉约捂嘴轻笑,被李琩这样的动作给逗乐了。

俩人就这般闲聊着,李琩诉说着对自由的渴望,而杨玉约则一再叮嘱,若是去了,一定要注意安全。

“偌大的长安城,就没有值得王爷留恋的?”杨玉约醉眼迷离,为何对方的一举一动,都能拨动她的心弦?

为什么,为什么他会是寿王李琩,为什么,自己要在这个时候遇见他?

“有很多,但是,这些都是羁绊,也许,只有斩断了这些,我才能自由!”李琩知道,杨玉约想问什么,却不会正面回答。

若是真的跟杨玉约发生了什么,这传出去,对俩人都是致命的。

“那,妾身,祝王爷前程似锦!”杨玉约的眼角,有泪水滑落,此事,再无转圜的机会。

“等我凯旋,定然要大醉一场!”李琩举杯一饮而尽。

实际上,在李琩的心中,他是希望留在西域,而不是凯旋而归。

李琩依旧是先一步离开,杨玉约看着对方远去的背影,心中一阵阵绞痛,难道她真的不配拥有爱情?

在半月书局门口,李琩转身,与杨玉约四目相对,从怀中掏出棉叠子,摆了摆手。

杨玉约笑了,他终究是在意自己的。

跨进半月书局,李琩深吸一口气,直接往后院行去。

让他意外的是,今日李白没有在三楼,反而在后院的亭子里高谈阔论,陪坐一旁的,除了岑参还有另外一名男子,看模样,年约三旬。

“等这个大殿落成,我要搞一个盛大的集会,让长安城所有的仕子都来观礼,比明月阁的花魁大比还要大的场面。”李白打个酒嗝,今日显然喝了不少,自打来了这半月书局,李白已经很少这般喝酒了。

“先生倒是好大的口气。”李琩从后面踱步而来,比花魁大比还要大的场面,这要办成了,以后这大殿就算是长安一景了。

“王爷来了!来,子美,快见过王爷!”李白扭头一看,居然是李琩,赶紧将身旁的男子拉起来。

至于岑参,起身拱了拱手,就算是见礼了。

我靠,李琩在心头大呼,这居然是诗圣杜甫。不对啊,李白跟杜甫不是差了二十多岁嘛,应该跟自己差不多年纪,怎么瞧着已经跟自己叔叔差不多了?

“学生见过王爷!”杜甫虽然有才名,却只是个举人身份,跟岑参这样的进士差得远了。

“好!好!快坐!”李琩很热情,这位可是诗圣,虽然长得老成了一些。

不过也是正常,若非老成之人,怎能写出那般的诗词,又怎么能与李白成为忘年交。

“王爷,我打算请子美在书局帮着审核诗词。”李白最近一直在弄话本,下一次奇闻轶事版的内容,就准备自己上了。但是诗词的审核,工作量极大,牵扯了他的精力,导致目前产出过低。

眼下杜甫来了,以他的才情,足以担此重任。

“可以,先生看着安排便是,子美的能力,我是信得过的。”李琩点点头,杜甫一看就是老成持重之人,这些案牍上的工作,想必不成问题。

“学生谢过王爷赏识!”杜甫深吸一口气,这么些年,到处游历,家中已然困顿。

虽然出自官宦世家,幼时条件不错,但如今家中丁口日益增多,父亲的那点俸禄,已经很难给到他多少的补贴。

杜甫一直想要谋一个差遣,当官的梦一直在,最好是给大人物当幕僚,但是一直没有人垂青。

前些日子,家中来信,地里歉收,不得已,已经变卖了三亩良田。若是再这般下去,家里那点产业,也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他在外游历,更多的还是为了谋一份机缘,开销也是不小,却没个进项。

这一次,接到李白的信件,去信跟家中说了一下,便收拾行囊西来。

他知道,这并不是什么好机缘,却是一个不错的差遣,至少眼下的李白,每月都有不错的进项。

若是他能在书局任职,也能帮家中改善一下生活条件。

“王爷,这子美该给多少月俸?”李白大喜,之前就在杜甫面前夸下海口,此事绝对没有问题。

杜甫闻言,也是面露紧张,若是达不到预期的话,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之前杜甫也打听过一些差遣,他这般的,最好的差事,一般就是去大户人家当西席,月俸大概在三五贯的样子,只是勉强够他的花销。

关键是当西席,就没了自由,他很难再去寻找机缘。

“先比照正七品官员的俸禄来吧,吃住都在书局里,可还行?”对于这位诗圣,李琩截胡了对方的诗词,有心想要多给一些,但是想到一旁的岑参,这就是极限了。

人家堂堂进士一甲第二名,自己才给了比照正六品的月俸,杜甫虽然才华不错,但终究不是进士。

“谢过王爷!”杜甫赶紧弯腰行礼,心中则乐开了花,一个月差不多有二十贯的收入,只要干满一年,家中的困境就缓解了。

而且这书局如今是高雅的所在,等到大殿起来,那更是仕子汇聚的地方,丝毫不妨碍他寻找机缘。

虽然未曾中进士,杜甫依旧不会因为区区二十贯的月俸,放弃自己当官的梦想。

三人之中,只有李白,因为在仕途中诸般不顺,早已断了入仕的念头,一心一意就跟着李琩做事。

“没什么好谢的,拿钱做事而已,我倒是期待,诸位能有大作问世,而不只是当一个编修。”李琩笑着点头,这三位可都是大才子啊,别在自己这养废了。

“要说大作,当然得首推太白先生了,清平调三首,无人能出其右!”杜甫对于李白提携自己,那是一百个感激,当即就拍了一记马屁。

“咳,王爷,属下那边,正在斟酌,希望能够入得二位先生的眼!”岑参赶紧出来救场,同时不忘朝着杜甫眨眼睛。

你真是个人才,上来就揭东家的伤疤。

岑参虽然也没打算在半月书局久待,只是当作一个暂时落脚的地方,但是对李琩的观感却是极好,这般好的东家,世上少有。

很多时候,岑参都在想,若是李琩为君主的话,他一定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那种。

“王爷放心,属下一定日夜构思,争取早点出成果!”李白也出来抢话头,这个小兄弟,还是太嫩了些,自己得护着点。

杜甫被岑参的眼神给搞懵了,这会才想起来,那清平调三首,正是用来拍杨玉环马屁的。

“嗯,你们的作品,该分的收益,那是一文也不会少。”李琩点点头,同时叹息一声,怪不得这位诗圣一辈子过得不如意,情商低了些。

李白的情商可不低,只是大多时候,太过孤傲了些,不愿意屈身而已。

就在他们聊天的当口,一辆奢华到极致的马车停靠在半月书局门口,为何说奢华到极致,除了车身的鎏金雕刻,更是镶嵌了大量的宝石,在阳光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一位中年道姑,在侍从的搀扶下,下车便直接往半月书局中行来。

“李太白何在?让他来见我!”道姑面色如常,好似对书局背后的东家,没有半分顾忌。

原本在书局中闲逛的仕子,闻言皆是窃窃私语,他们在猜测眼前道姑的身份。

大唐的道姑,很多都是不简单的人,比如武则天就当过道姑,杨玉环也当过,至于公主或者大户人家的小姐也不少。

为何要当道姑?因为道姑可以斩断尘缘,重获新生,而且能够与任何的男子接触,是非常方便的一种身份,那些不甘于居于后院相夫教子的女子,大多选择这条路。

接待的侍女被对方的气场给镇住了,一句话也不敢问,直接往后面请人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