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盛唐闲王 > 第一百一十九章 皇城献俘

盛唐闲王 第一百一十九章 皇城献俘

作者:乱世浮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11

第一百一十九章 皇城献俘

“这么多?那不是得准备三万以上的精锐?”李璘蹙眉,他知道石堡城已经处于吐蕃地界,一次性出动这么规模庞大的军队,就为了一座小城,值不值?虽然他不曾从军,却依旧一下子就想到了问题的关键。

出动三万精锐,这背后涉及到的粮草,以及调动的民夫都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而且还得防备,吐蕃可能出现的援兵,一旦后勤被攻击,三万大军必然不能坚持多久。

“恐怕不止!王爷恐怕不知道,这种坚固的小城,只有一面可以进攻,每一次,都只能上数百人。被选中的人,几乎就是鬼门关走一遭,时间一久,很容易哗变。”皇甫惟明知道,李璘的算法,是按照伤亡三成来的,这是精锐军队可以承受的伤亡。

但是攻打石堡城不同,每日,都要面临被选中的压力,一旦选中,几乎就是必死,他们的使命,就是耗费对方的防御物资。

在这种巨大心理压力下,军队很容易哗变,还不如痛痛快快地厮杀一场。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大军分成几部分,轮流上去负责攻打,其他军队负责在四周策应。一是为了防备可能出现的吐蕃援兵,最重要的,还是防备攻打石堡城的士兵哗变,或者说,让他们绝了哗变的念头。

“四万人以上?不可能!”李璘斩钉截铁说道,疯了,整个陇右才多少战兵?为了一个区区石堡城,压上全部的精锐?万一被人直接偷袭后方怎么办?

就算如今石堡城在吐蕃手中,凭借陇右的战兵,依旧可以轻易吊打吐蕃,为什么要去石堡城送死

皇甫惟明沉默,这个道理,他何尝不懂。

之前他带着麾下弟兄大杀四方,起码歼灭了吐蕃四五千人的精锐,而自身伤亡还不到一千。

但是在石堡城下,这些又都还了回去,还寸功未立,这石堡城,现在就是一个鸡肋。

“今年冬季,对方一定会继续加固防御。”皇甫惟明也不知道说什么,这种险要之地的小城,除了强攻或者围困,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那再修一座城呢?”李璘怎么算,这账也是亏的。

“耗费太大,而且还得有大军驻扎策应,这些石堡城的守军,随时可以出动偷袭。”在边关之地,修筑一座城,怎么也得发动个三万民夫,弄个两年才能完工。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若是陛下问计与你,该作何回答?”李璘感觉脑门疼,太子哥哥也是,怎么这些事情都让他来问。

“如实回答!”皇甫惟明两手一摊,这能有什么办法,都是明摆着的事情,他们这些久经沙场的将军,只要去石堡城看一眼,心里就有数了。

他之前是被**蒙蔽了心智,想着携大胜之威去搏一把,结果撞得鼻青脸肿。

“如此一来,想必陛下会心生不满。”李璘的意思很显然,若是陛下心情不好,你回朝之后的待遇,恐怕不太乐观。

“倒是无妨的,想必陛下也会向王大将军问计,他的意思跟末将差不多。”这西北边军那么多大将,随便挑一个出来问,那都是这个意思。

王忠嗣作为边军第一人,是李隆基绕不开的存在,他皇甫惟明失败之后,西北边军中的名将,基本都是出自王忠嗣麾下。

“于事何补?”李璘两手一摊,到时候你都不知道在哪个犄角旮旯了。

“但事情就这么个理啊,我总不能妄言吧?那样要是战事出了问题,抄家灭族都不为过。”皇甫惟明觉得,这次折了这么多弟兄,已经心中满是罪恶了,若是再来一次更大的损失,还攻不下石堡城,陇右军就要大伤元气了。

无论是谁挂帅去攻打石堡城,这士兵都得是从陇右军中出,他皇甫惟明怎么下得了这个狠心?

“你说,若是陛下表现出对此战足够的重视,是不是哗变的概率要小一些?”在李璘看来,若是能够将总兵力的规模控制在三万以内,还是有可能的,剩下的人手,也能够维持后方的稳定。

“什么意思?给钱?倒不是没可能,但是人太多,钱给的少了,效果不明显。”皇甫惟明点点头,这些边军,都是募兵制,大家提着脑袋上战场搏命,为的就是钱。

“这个,若是攻下石堡城,该有的赏赐自然有定例,就算加上一些,也不会太多。”李璘摆摆手,怎么可能,这些赏赐都是有规矩的,怎么可能轻易改动?

为什么大唐要搞节度使制度?就是因为养不起边军了,划一块地方,朝廷就给这么多钱,你们自己去看着办,办得好有赏,办不好换人。

安禄山为什么受宠,就是不问朝廷多要钱,还能每年给皇帝进贡,时不时的还来个捷报,这种人,多省心。

而西北边军就不同了,经常人事变动,换来换去,就是因为穷,总是问朝廷要钱。

若是攻打一个小城,就给出大笔的赏赐,不仅仅吃朝中那些官员,就连其他边军也是要有意见的,不患寡而患不均。

皇甫惟明俩手一摊,这钱既然出不了,那怎么表现出重视?破例升迁那更加不可能了,普通的士兵也不太关注那个,有点虚。

募兵不同于府兵,他们最关心的,还是真金白银,从军中退下来,能够带多少钱回乡享福。

“如果,我是说如果啊,本王随大军一道,亲自去石堡城参战,是不是会有一点作用。”李璘带着几分试探的语气问道,当然,他是肯定不会去的,这话是替太子问的。

“若是您以亲王之尊,亲自站在两军阵前,自然是有些效果。但是这领军的大将,恐怕不干啊。”皇甫惟明摸摸脸颊,反正换作他,是不愿意一个亲王去插手军务的,在他们眼中,比起这些养尊处优的亲王,还不如派个太监作监军。

这太监当监军,大体上还是懂些军务的,在后宫之中,也有专人来教授这些。

若是与统兵大将起了冲突,大抵也就是背后打小报告,通常不会阻挠作战策略。

但是这亲王就不同了,大多还遥领节度使、大都督这种头衔,比起统兵大将地位高了不止一筹。

“咳,这个,只是充作门面,不会干涉其他。”李璘摸摸鼻子,看来咱们这些王爷,在外面不大受待见啊。

“王爷,恕末将之言,两军阵前,刀剑无眼。若是躲在后方,只会有反效果,必须亲临一线才行。”皇甫惟明以为李璘想要去战场捞军功,难道他也起了别的心思?

虽然李璘自幼在太子身边长大,但他同样为陛下宠爱,且自幼聪慧知礼,若是太子出了状况,这位很可能就是储君之位最热门的人选。

“皇甫大将军的意思是,只要愿意亲临一线,还是能够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李璘知道对方在想些什么,却也不愿意多分辩,清者自清,只要太子哥哥相信自己便是。

“当然,亲王之尊尚且如此,普通士兵自然愿意效命!”皇甫惟明点点头,若是陛下愿意亲临石堡城,那士气更加不凡,当然,这其中的风险也不言而喻。

“好,若是陛下问计,皇甫将军不妨以此谏之!”李璘点点头,只要有效果便是。

皇甫惟明带着一丝疑惑,自己为什么要这般做?

“这是太子哥哥的意思,本王可对这些不感兴趣,放心吧!”李璘摆摆手,这些人啊,总是各种心思,充满了算计。

秋风更浓烈了,带着几分刺骨的寒意,皇甫惟明的大军,在皇城脚下接受了皇帝李隆基的检阅。

这是长安的盛事,除了阅兵的主干道,其他地方挤满了来看热闹的老百姓。

李隆基站在城头,不断挥舞着右手,沉浸在这盛世景象之中。

左手则拉着他最爱的女人,贵妃杨玉环,也算是第一次在这种公开场合中露面,以前只能算是偷偷摸摸。

一列列装备精良的精锐士兵,在城门前列阵,阵前跪着的,都是吐蕃俘虏,等待他们的,将是矿山中无尽的劳作。

“大将军,朕的勇士如何?”李隆基很开心,这些在外征战的勇士,是他在长安享乐的根本。

“百战精锐,以一当十!”陈玄礼拱手回道,他能够感受到那种肃杀之气,比起守卫皇城的龙武军还要强上不少。

龙武军是李隆基最后的屏障,日日操练,军中俱是身强体健之辈,武器铠甲也都是最优良。但是比起眼前的边军,少了那种杀气,必须经历足够的战场厮杀,才能有这种东西。

“爱卿以为如何?”李隆基又转向李林甫,这种大场面,当朝重臣自然都在。

“臣未曾在军伍中任职,对于士兵勇武不太懂,安大将军长期征战塞外,不妨请他来看一看!”李林甫有意帮安禄山在陛下跟前亮相,安禄山是他一手保举上来的,为的就是制衡西边的王忠嗣,李隆基也同样是这个心思。

李隆基点点头,安禄山同样是常胜将军,由他来说,更加有说服力。

以往的安禄山,那是精明透顶,听见这种机会,那是第一个跳出来的,但让李林甫意外的是,这厮居然没了动静。

李林甫转身看去,同样跟随他目光转过去的,还有其他重臣的视线。

李林甫心中一个咯噔,这厮果然是胡人,不懂礼节,居然一双眼睛完全盯在贵妃娘娘的身上,简直是无耻!

“安禄山,陛下问你话呢!”李林甫脸上依旧带笑,但语气中已经有了几分寒意。

正在满脑子瞎想的安禄山,被李林甫这一句话带回了魂魄,整个人都吓得有点懵。

虽然他看似风光无限,但李林甫对他的一举一动都了若指掌,能够让他上位,也有足够的手段让他倒台。

更加不妙的是,就连陛下的眼中,也带了几分不满。

安禄山知道,自己若是不能将这事给圆过去,麻烦就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