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董卓,爱民如子 > 第35章 就当我放了个屁!

第35章 就当我放了个屁!

老董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老实人”成了贬义词。

不过这只是个小插曲,想了想蔡琰的话,发现这市场改革还真不是一纸诏令下去,就完事儿了的。

“任何改革变动都需要相应的配套设施,尤其像咱这样还比较大的调整变动,更需要……人才!”

“没有可靠能干的才干搭建起班底,将政令制度稳妥地推行下去,非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还可能起到反效果。”

接着示意蔡琰坐下,继续道:“咱的改革方面包括打破‘午时开市、日落散市’的限制,改‘四里一市’为‘坊中有市、市中有坊’的布局,增设洛阳市长督管市令、啬夫,负责平准、物价、市籍、商税等事宜。”

“其中坊市的规划布局,市令、啬夫的增选,以及平准、物价、市籍、商税、秩序等这些的关键,就在于……”

说着,目光就与欲欲跃试的蔡琰对上,故意等待了一会儿,两人便异口同声道:“洛阳市长的人选!”

如此默契,令蔡琰明显激动雀跃起来,之前种种不满尽皆烟消云散:“叔父英明睿智,果然没让侄女失望。”

“谬赞了,叔父之前的确志得意满、懈怠疏忽了,若非侄女提醒,险些半途而废。”

错了就认,谁都有百密一疏的时候,没啥大不了的。

反而死要面子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才最让人瞧不起。倘若还不知改正,一辈子更就那样儿了。

“唔……洛阳三市的市令品秩是二百石,新增设的这个市长,品秩定为三百石比较合适。同时此人学识要渊博,尤其要擅长算学,最好出身好一些,能跟洛阳令、司隶校尉这些人说上话。”

老董拢着奔放的胡须,蹙眉思忖。

“除此之外还要年轻,有孝廉在身,并有一定的从政经验。若是那些声望卓著之辈,早已在朝有名,不适合担任此职。”

蔡琰黛眉轻蹙,托腮沉思。

“唔,不错。”老董点头眉飞色舞,再度与蔡琰四目相对,又道:“侄女,汝可知选贤任能的关键是什么?”

然后,再度与蔡琰异口同声。

“德才兼备!”

“任人唯亲!”

迥异千里的两个答案出口,默契一下崩得稀碎。老董眼神儿很失落,幽怨看了蔡琰一眼:“侄女,你还是不太懂我……”

被那一眼看得都想揍人的蔡琰,感觉自己几十年的淑女教养,随时可能绷不住:都五十多岁的死胖子了,你幽怨个什么劲儿!

忍了忍,才用平静的语气劝道:“叔父,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方为正途,你这个‘任人唯亲’,实在……”

董卓却笑了:又一个被书给误导的高智商傻子。

“侄女呀,你是否下意识觉得,举贤任能首选就该德才兼备,无虑其他的角度。甚至,叔父最好做到‘外举不避仇’,才算胸襟广阔?”

“难道不应如此?”

“当然不是。”老董摇头,道:“洛阳市长一职看似无足轻重,却有着收取商税的权力。倘若落入与老夫理念不合之人手中,他本事儿越大,老夫损失反而越惨重。”

“毕竟‘德’这个东西,定义可太宽泛了。”

“你不要忘了,叔父可是声名狼藉的权臣,那人背刺老夫之后,仍可大言不惭地标榜自己乃有德之人。”

“毕竟有个词不是叫‘忠义难两全’么,人家舍小义、为大公,又何错之有?洗白起来,实在太简单了。”

“叔父……”听着这番歪理邪说,蔡琰一时难以接受。同时,眼神还有些懵懂:洗白?……这是啥意思?

老董却一摆手,打断道:“侄女,我知伯喈肯定跟你讲过‘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故事,并且还是在你幼年时讲的。”

“正因幼年时你还没独立思考的能力,才会下意识将其当作金科玉律。”

“可你是否仔细想过,为何数百年间,只有祁黄羊向晋平公‘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故事被记载了下来,而大部分君王任命官员,都会先从亲族、相近之人中挑选?”

“为,为何?”

“因为任命亲族、相近这些人,首先能节省信任成本——当然,不是说亲族和相近之人一定不会背叛,但至少要比一个陌生人强很多。”

“数百年间,只有祁黄羊向晋平公这样另类的举荐被记载下来,正是因此等做法太少见、太出人意料,才有记载下来的价值。而经过数百年验证,也是做稳妥的做法,反而显得平平无奇、湮灭于历史长河中。”

随即,看向还是一脸不解的蔡琰,老董微笑道:“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侄女手中有五枚钱,且必须赠予别人,那你会赠予谁?”

“父亲,或是妹妹……”虽然很不想承认,但蔡琰想了想,还是如实答道。

“不错,只有这样才符合人性,也最符合你的利益。”老董又笑,娓娓解释道:“赠予父亲会得到父亲的关爱,赠予妹妹也能令她更亲近自己。可将钱赠予一个陌生的人,变数就太多了。”

“叔父……”听完,蔡琰开口准备表示自己懂了。

可老董一抬头,再度打断道:“侄女呀,叔父知道像你这种读书多了的人,反而越可能钻牛角尖。”

“叔父……”

“你听我说,德和才不是最重要的,忠诚和信任才是第一位。”

“叔父!……”接连被打断,蔡琰忍不住提升了语调,赶在老董又要打断前快速开口:“叔父亲族和相近之人中,有合适的人选么?”

“我……”董卓先是一愣,随后脸上的笑容就凝固了,如同吃了屎般懊恼:“那个……侄女,你就当我刚才放了个屁!”

他理论是没错的,问题是……手下居然连人都没有:武将们全都带着兵,李儒筹备着绣衣使。

至于贾诩,被新任命为太尉长史——既已知道何颙那家伙是二五仔,当然不可能还把他继续留在身边。

亏自己刚才还说得一套一套的,结果现实这么打脸,真是丢人他妈给丢人开门,丢人到家了。

蔡琰则忍不住噗嗤一笑,灿若春花,接着还花枝微颤。

然后,又看到老董不怀好意地看来:“你父亲声著海内,门下高徒应该不少吧,能推荐几个不?”

“家父门生俱已成名……”蔡琰摇摇头:有合适人选的话,她刚才就说了。

两人便再度对视一眼,齐声一叹。

这人……太难找了啊。

场面一时陷入了沉默的尴尬。

门外侍卫却忽然前来通禀:“太尉,郎中令李儒求见。”

“嗯?……让他进来吧。”

很快李儒匆匆入堂,见到蔡琰后微微一愣,面色迟疑地道:“太尉,属下有要事需禀……”

蔡琰见状,起身便要告退。

老董却摆摆手,道:“无妨,昭姬不是外人,有什么事儿尽管说。”

李儒的眼神儿就有些鄙夷,瞧不上老董在漂亮女人面前瞎装逼的德行,斟酌着字眼道:“太尉,据……可靠消息,洛阳令司马防欲携家逃离洛阳。”

“司马防?”老董先是一愣,随即眼珠一转,神色便诡异起来,嘿嘿看向蔡琰道:“侄女,你当真觉得叔父是老实人?”

“嗯……”

“抱歉,你看错人了!”老董便邪魅一笑,突然大袖一挥道:“来人,去把城门校尉伍琼找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