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 第440章 饮鸩

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第440章 饮鸩

作者:六千来世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3:49

第440章 饮鸩

在通往城口县高观镇的路上,三辆绿皮的吉普212在山路间颠簸着。

虽然高观镇离县城只有30多公里,但据司机所说,有几段路比较难走,因此大约需要1个半小时左右才能到。

与车上四处张望着的于.好奇宝宝.晓华同学不同,杨铸虽然侧着头看着车窗外的沿路老林,但心里却琢磨着别的事情。

昨晚上虽然答应了**,第一年愿意先投个一百万,并且让其打出自己铸投商贸的招牌,把那个孵化中心的框架建立起来——不要觉得这笔钱少,事实上,这个所谓的孵化中心只是提供企业培训和咨询服务而已,一百万的启动资金绝对够了。

但事实上,杨铸对于这个孵化中心的前景并没有那么乐观。

原因很简单,因为城口县政府在昨天的见面会上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他们对于本地产业经济的发展思路只有两个;

第一:“人口下山、产品出山;产品出山,游客进山。”

第二:“一个资源,一个产业,一个企业,一个品牌。”

第一句话其实杨铸并没有怎么放在心上,毕竟这里面更多的是在表明本地政府在某些宏观层面的决心。

但是第二句话就跟杨铸很有些关系了——城口县政府的态度非常明显,就是要在投资规划这一块,挤出每条产业的所有资源,供给那些“中标”的企业!——虽然说这种操作模式在乡镇一级的产业规划里很常见,但放在县一级,就很有吸引力了!

也就是说,未来的城口县的经济主体基本上都是由一小波“小寡头”企业构成,其余的小微型企业,要么就是作为下游附庸,服务于这些本地龙头企业;要么就是专注于第三服务业,成为内部流动经济的补充。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是铸投商贸把城口县的农林牧项目全部拿下来,否则的话,那个孵化中心大概率只是个笑话——作为一个纯粹的下游附庸企业,只需要听着龙头老大的话行事就可以了,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

虽然说全部拿下城口县的农林牧项目对于杨铸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毕竟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在2001年第一产业的总产值也不过2亿元刚刚出头而已。

但是……事情不是这么个玩法,投资不是光靠砸钱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

在杨铸没有找到解决某些事情的办法之前,就算是被人戳脊梁骨,他也绝对不会梭哈的!

想到这,杨铸扭头看了看其余两辆吉普车,想起昨天一些企业代表眼里放光的模样,笑了笑。

你们既然愿意抢,那就让给你们抢吧!

………………

或许是最近一直都在放晴的原因,这段土石路并没有想象中的难走,仅仅只用了四十多分钟就抵达了高观镇的坝子里。

一下车,就听到了声响震天的鞭炮声和敲锣打鼓声,却是镇上的村民们组织了一个颇为隆重的欢迎仪式;

看着这群唱着山歌,端着土碗走上来敬酒的汉子,杨铸不动声色地把身子往后悄悄挪了挪,退到了人群最后面,很有些幸灾乐祸地看着为首的谢邀面如土色地接过酒碗,然后在众人的鼓噪声中一饮而尽。

欢迎仪式虽然隆重,程序却很简单——在敬完酒后,杨铸这组仅有6家的企业代表便开始在政府陪同人员和镇领导、以及三家乡镇企业负责人的陪同下,正式开始了实地考察环节。

悄悄走在队伍最后,杨铸环首看着四周葱郁无比的山林数目,以及遍眼的红花翠草,对于“70%森林覆盖率”这个数字有了更直观而清晰的认知。

闻着春日特有的自然芬芳,感受着微风拂面的轻柔触感,看着这仿佛人间净土一般的山坳小镇,杨铸终于明白了县里面为什么明知自己的交通是个天大的难题,却一直嚷嚷着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换成他是领导,眼见着县里面有那么多宝贝,也肯定是忍不住的。

要知道,高观镇在城口县这边并不以风景出名,说它是景观最没特色的地方都毫不为过,可是仅仅就是这么个地方,就已经秀丽成这样了,那其它被县里面划为旅游重点发展区域的地方会是什么样子?

正自感叹见,却听见政府陪同人员从坝子一侧早就准备好的桌子上拿起了一个核桃砸开,露出里面丰满的果肉,然后热情地介绍到:“高观镇是我们城口县出了名的资源宝库,除了近500种野生中药材外,这里产的山地鸡、板角山羊也大大有名;花菇、野生种药材蜂蜜、乌米子核桃更是被称为高观三宝!”

“诸位领导,咱们不妨一样一样地先品尝品尝,然后再按照顺序一一进厂参观?”

说完,两个乡镇工作人员立马捧着一大盘全果和果仁各自掺半的核桃走了过来,请一众考察团成员品鉴。

杨铸见到这副做派,略有些讶异……这位政府陪同人员对高观镇的核桃很有信心啊!

要知道,华夏其实算得上核桃生产大国,不管是西疆还是东北或者西南,都有大量的核桃树,其中不乏诸如漾濞紫皮核桃等知名核桃品种,滇南香格里拉那边更有偌大一片500年-1200年树林不等的铁皮核桃古树。

而现今这位工作人员不但第一个介绍高观镇的核桃,更是把原果与果仁一起递过来给自己等人品鉴,显然是并不打算作假——要知道,现在是三月底,眼前的核桃都是去年的陈果,那些可以动手脚的东西早在核桃加工之初就已经做完了,很难有“临时加工”的可能性。

想到这,杨铸从工作人员端到面前的盘子里,拿起两个原果放在手里掂了掂——嗯,从手感上来说,这核桃的重量轻中有实,虽然算不上薄皮核桃,但也绝对不是厚皮核桃,在这一块,消费者的接受度是有保障的。

掂完后,杨铸又拿起核桃放在眼前打量了一下,然后放在鼻子尖闻了闻——果壳颜色偏浅棕色,让面的纹路比较清晰和粗糙,闻上去也没有那种淡淡的刺鼻味,显然没有借助双氧水等东西而进行过“美白”。

借了个钳子,把核桃打开后,果肉虽然明显有一些发干,但整体还算挺饱满——一会参观核桃加工厂的时候,如果没有发现现代化恒温恒湿仓库的话,那就说明这核桃的品质就真的很不错了,毕竟,在非得当的环境下放上半年还能有这么饱满的果肉,只能说明这边的核桃底子是真的好。

最关键的是,这核桃原果里的内壁很有些不发达,看上去很容易整核取出的样子,这可是个大大的加分项!——毕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里,人人都在想着法子在使用便利性这边做“加法”。

轻轻取出一瓤看起来跟普通核桃没什么区别的果肉,放在嘴里尝了尝。

嗯??

感受着这颗名为“乌米子”品种的核桃在口中传来的那很有些特别的酥脆感,以及舌尖感受到的很有些不太一样的风味和口腔香气。

杨铸眼睛挑了挑——难怪人家第一个介绍的就是这东西,果然不错!

不,不只是不错,应该说是很有特色,也很有商业价值!

扭头看去,只见诸如花花同学等一众吃货固然是吃的眉开眼笑,其余两个食品企业的代表更是眼中露出浓浓的惊喜,显然是跟杨铸想到一块去了。

要知道,由于近十几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核桃这种以往的“奢侈品”已经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而随着诸如“半个核桃”等核桃乳产品在某些细分领域攻城拔寨,核桃的大盘市场肉眼可见地膨胀起来,如果不出意外,未来的十年内,华夏核桃的大盘市场容量直接可以突破千亿规模。

到时候,但凡具备了优质、特色、成本这三个核心要素之一的核桃原料产地,将成为商家眼中的香馍馍,如果到时候市场进入白热化的话,说它对企业具有战略价值也毫不为过!

只不过……

这么好的原料,究竟是走初级农产品道路呢,还是走饮料之类的深加工道路呢?

那两个食品企业的代表很有些苦恼——按理说这么好的原料应该走初级农产品道路,但是……

看到一众考察团成员似乎对这乌米子核桃都非常满意的样子,一些人更是伸手朝着盘子里伸个不停,那名政府陪同人员笑眯眯地说道:“前一段时间,农业专家来我们这边考察过。”

“据他们所说,我们城口县属于九分山水一分地的典型山区地形地貌,再加上我们这边的黄壤土、黄棕壤土、棕壤土,ph值都在在5~8之间,里面的有机质、矿物质含量丰富,是天然富硒区。”

“因此,我们的乌米子核桃被称为富硒核桃一点问题都没有!”

“我想着,现在国内保健养生意识这么强烈,或许……这是个很有商业价值的卖点也说不定哦?”

“而且,高观镇拥有着丰富的核桃树资源,核桃的年产量达到了5000吨,如果加上附近几个乡镇,年产量甚至可以逼近8000吨——如果将其定位为中高端农产品的话,这个产量刚刚合适,也不会给诸位造成太大销售压力!”

此言一出,饶是知道这名工作人员在放饵,考察团里的成员依旧有不少怦然心动起来——在这个营销时代,但凡能给产品赋能一些不明觉厉的概念,那价格肯定是涨的飞起,利润那是大大的有!

而且,虽然富硒这个概念还没有完全流行起来,但诸如贵州等地的茶叶、湖北等地的花生却也已经开始有意无意地在炒这个概念了;如果到时候大力推出富硒核桃这个概念,凭借着乌米子核桃独特的口感和辨识特征,只需要进行持续的市场教育,不难让消费者认同这个概念。

到时候……

想到如果自己的企业真的在核桃这个产业中标了,凭借城口县的产业扶持政策,不难独占乌米子核桃绝大部分的货源,届时在这一个品种赛道上能攫取的利润就十分客观了!

………………

与其余“同行”们的眉飞色舞不同,杨铸虽然有些感兴趣,但要说到动心,却还为时过早!

要知道,越是稀缺且有特色的农产品,其实越适合走初级农产品路线,如果拿去做深加工,反而是在浪费浪费它们的天赋。

但是,杨铸此行的核心任务就是主推双庆非主城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升级,如果投资仅仅只是冲着赚钱去的话,他有更多更好的选择,犯不着跑到这里来颠骨头。

而且,就刚才这位工作人员略带煽动意味的言辞来看,城口这边很有些把“富硒”概念走下去的意思——如果不出所料,一会还得来上一通“富硒大米”、“富硒土豆”、“富硒板栗”、“富硒茶叶”等等。

诚然,给农产品赋予更多的营销噱头,的确可以增加其价值,中间的利差甚至可以打消各大企业对于昂贵物流运输成本的顾虑,但是如果你真的在农业第一线下沉过,就会明白,撇开市场预期风险不说,这一类利润不错,但只是单方面受益的农产品项目,如果没有在生产关系层面进行协调,仅仅只是产品销售层面的价值加码,别说是升级产业链了,未来能不能守住这个品类赛道的生产基本盘都不好说!

因此,从全盘角度来看,这里面饮鸩止渴的意味未免有些太浓厚了些。

………………

接下来的时间里,杨铸并没有跟着去参观核桃加工厂,而是在喝了一杯香气略有些独特的蜂蜜水后,跟着农村合作社的负责人跑到高观镇下面的复兴村里面去参观蜜蜂养殖户去了。

正当杨铸一边笑眯眯地假借着参观之名在草坝上大肆欣赏风景,一边有些好笑地看着花花同学戴着面罩,在蜂农的带领下,如临大敌地逼近一个蜂箱时,

耳边却传来一阵口味浓重的普通话:“哎呀呀,杨主管,这边风景太好了,我打算在这边的庙梁子投一个农家乐项目,你觉得怎么样?——那边有几家蛮有意思的老宅,视野风景也超棒,改动装修一下,做成民宿应该蛮不错!”

杨铸扭头看去,发现正是谢邀,当下有些好笑地说道:“你们公司不是制药企业么,怎么想着去投农家乐了?”

谢邀出现在这里倒并不奇怪,他们公司是粤省颇大的一个制药厂,麾下有不少中成药产品,而复兴村虽然因为蜂蜜的原因小有名气,但这里的药材资源同样丰沛无比,尤其党参,山药,平树,天麻,云木这几类药材,品质都是杠杠的,如果有人愿意投资的话,倒也是一处不错的c级中药材供给基地。

谢邀闻言,哈哈一笑,递过来一只七匹狼:“虽然我们公司是做药的,但我不是还有朋友么?跟他们一起投点钱,整个农家乐,放假的时候带着一伙朋友跑过来躺在摇椅上放松放松,再抓点药材炖上一只走地鸡……那日子,快活成神仙了!”

“再说了,这里这么穷,如果只是建小规模药材种植基地的话,也帮不了他们太多;投几家农家乐,好歹也能帮他们多解决几个人的生计问题,顺便让他们多赚一点房租嘛!”

这话倒是没错,作为高观镇最穷的一个村,复兴村500多号人里,有将近90%都是贫困户——偏偏这个村名义上虽然有11平方公里的面积,但大部分都是陡峭山地,而且还被老林覆盖着,被有效利用出来的土地真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

因此,就算是投资建了中药材种植基地,但顶多也就是几百亩——再多的话,就影响到本地的主粮种植面积了。

听到谢邀这么一说,杨铸不免对其印象稍有改观。

他没想到,这个一下中巴车就嚷嚷着“直升飞机”,一脸暴发富嘴脸的家伙,竟然也有小发善心的时候。

见到杨铸望着自己,谢邀哈哈一笑:“杨主管,你们铸投商贸的投资中心这一年来名气不小,人人都说你们的眼光精准的很……怎么样,你觉得我这想法好不好?”

杨铸微微一笑,点燃了手上的那支七匹狼:“谢总,如果我是你的话,就绝对不会投农家乐……至少不会直接投!”

谢邀诧异地看着杨铸,不是说铸投商贸在当“凯子”这一块向来是奋勇向前么?

这么这个年轻人到了城口后,对着一众帮扶项目兴致缺缺的不说,眼下自己难得想要做点好事,这人竟然也并不赞同?

如果不是因为这次的活动是政府牵头的,他差点以为眼前这货是假冒的了!

看着谢邀隐隐怀疑和鄙夷的眼神,杨铸笑眯眯地看着他:“谢总,你大概误会了,我并不是反对你做好事,为复兴村的村民们做点贡献;我只是不赞同你就这么傻愣愣地直接投农家乐而已!”

谢邀哈哈一笑:“我又没打算靠这农家乐赚什么钱,贡不贡献的什么的无所谓啦,只是想着这边风景这么好,弄块地方给自己在休假的时候落落脚罢了!”

杨铸耸了耸肩:“我当然知道谢总家大业大的,不会把这么一个农家乐的钱放在眼里……现在投这玩意顶天了也就几十万罢了。”

“我之所以不建议你直接投农家乐,无非是担心你好事变坏事,万一到时候发生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惹得你自己不开心!”

谢邀显然对这方面没什么经验,有些讶异地看着他:“乱七八糟的事情?”

杨铸瞅着这货一头雾水的样子,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看了看不远处一边被蜜蜂吓到哭喊,一边拿刀子在割蜂蜜的花花同学;想着闲着也是闲着,于是乎,也不嫌脏,径直坐在了草地上:“这么着吧,谢总,我先给你讲一个故事,听完后你就懂了。”

听到杨铸要讲故事,谢邀顿时来了精神,提了提裤脚,竟然也就这么一屁股坐在了杨铸身旁——自打到了双庆开始,他旁边就没什么唠嗑的人,几天下来,闲都闲疯了。

见到他这副做派,杨铸咳了咳,笑眯眯地说道:“我有一个朋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