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 第409章 其实都是上帝的一场恶作剧

第409章 其实都是上帝的一场恶作剧

作为遗传所第一批“劳务派遣”的成员,方青云觉得最近大半年来的生活很有点如梦似幻的感觉。

已经在遗传所做了三年重体力劳活的他,原本以为被派遣到这家新成立的“铸华基因实验室”之后,依旧还是会按照以往的工作生活轨迹继续——依然是整日里打打下手,管理管理培养皿,搬弄搬弄实验器材;

等到上级领导心情好的时候,才允许自己亲手做上一次植物组织Rna的提取实验或者mRna的分离纯化实验——毕竟无论是纤维素还是高速冷冻离心机,在当下都不是便宜的东西;哪怕是无Rnase双蒸水,当前的价格也贵的离谱。

结果到了这家坐落齐鲁德州城边,预计占地面积达到了600亩的超大实验室里后却发现……这里不但设备齐全,电泳设备、恒温水浴箱,高速冷冻离心机,紫外分光光度计,巴斯德吸管等设备齐全无比,就诸如定量试剂这些保守序列PcR克隆技术需要用到的设备也是应有尽有。

最关键的是,从规章制度上来看,这些设备他们都可以毫无限制地使用,哪怕一天用掉几十份实验材料,也绝对没有人说什么;

出乎意料的是,那几个看起来年纪并不大的行政管理人员专门找他们谈了次话,请求他们务必不要束手束脚,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唯一有一个条件:不允许他们过度操作,以免损害身体健康——毕竟这里面有不少仪器是有强辐射的,而某些试剂和溶液也有着不小的毒性。

除此之外,每一个从遗传所过来的研究员,手底下都有5-10名不等的定向委培生充作助手,帮他们处理各种杂项工作,以求让他们从那些不必要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专心公关手里面的科研项目。

天见可怜,在遗传所里苦熬了足足五年的方青云什么时候享受到这种待遇!?

要知道,华夏的某些单位排资论辈极为严重,任你能耐再大,但要主导一个科研项目,没有十多二十年的资历想都别想!

再加上遗传所委实不能算富裕,能批给你一丢丢实验材料就已经万幸了,还想着手底下给你派几个助手?做梦吧你!

说实话,在保留遗传所档案的前提下,到这种能让自己大展拳脚的单位工作,已经让他喜出望外了;但是真正到了铸华基因实验室开始工作后,他才知道被重视的滋味究竟是什么样的。

首先,根据原来的级别不同,他们的固定工资被调到了1-1.5万元/月——对比起以前在遗传所只有三四百块钱的水平,这个薪资简直可以称得上国内的天花板。

除此之外,他们每人都被分到了一套面积100-150平米不等的商品房和一辆桑塔纳,只要在铸华基因实验室干满十年,这套房子的房产证上,立马就填上他们的名字;

要不说铸投商贸的大Boss壕无人性呢?

似乎担心他们这些科研人员时间长了没激情,铸华基因实验室还有着明确的激励机制:但凡任何项目有一点突破性进展,主管领导进行验收之后,当月立马给项目组发放5-50万不等的现金奖励,在项目出结果后,传说更有一个100万起步的大红包等着他们;而且承诺在未来取得技术专利和可进行商业应用后,科研项目组拥有10%的专利分红——当然,无论是奖金还是专利分红,项目负责人并没有自主分配权,而是行政管理人员根据工作贡献的权重,按比例分配给项目组每一个成员。

这还只是物质上的激励,生活方面,铸华基因实验室一样照顾的丝毫不差。

不但可以把自己的家人接到这里来一起居住,孩子上学、家属工作、医疗卫生方面的林林总总,人家全部包了——而且还是免费,很有些二十年前国企的风格。

除此之外,不管有什么生活上的困难,只要你跟那些行政管理人员一说,人家绝对第一时间把你解决的妥妥当当的,其执行力之强、态度之和善,完全可以媲美英伦管家——可谓是把铸华基因实验室“管理岗服务于技术岗”的宗旨发挥的淋漓尽致。

当然,有些时候那些管理人员服务的太过周到也不是什么好事;

最起码,诸如方青云之流,对于每2周例行一次的体检和每月一次的“未婚青年联谊会”就非常苦恼。

体检也就罢了,毕竟做科研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每2周一次的体检虽然显得有些“关切过度”,但毕竟是一片好心。

但是……那个明摆着就是个相亲会的“未婚青年联谊会”是什么鬼!?

女人有什么好的,只会整天烦自己,耽误自己的科研进度好不好!?

总之,这半年来除了部分地方有些许的不自在外,包括方青云在内的所有科研人员都觉得自己到了天堂,恨不得永远在这方科研净土里待上一辈子。

而眼下马上就要临近春节,除了每人一个大大的红包和一大堆过节福利之外,试验所还请了一大堆明星演员过来,打算来一个热热闹闹的年会。

本来方青云对这种铺张浪费的行为是很不以为然的,有请那些戏子的钱,还不如多买一点实验材料,而浪费整整一晚上的时间去看那些无聊的表演,还不如钻进实验室里多做几组mRna差别显示观察——实验室有严格规定,重大节假日,除非特别审批,否则严禁研究人员加班。

但是,听到这次堪称奢华的年会是铸投商贸的大Boss特别交代举办的,并且那位神秘的Boss也即将莅临现场,方青云顿时没有了任何废话——要知道,江湖传言,那位身家亿万的大Boss可是连铸投商贸的年会都从来没有露过面的,眼下竟然跑到实验室这里来,可见对自己这些科研人员的重视程度。

在这个一言难尽的年代,一个超级Boss如此重视他们这些社会地位还比不过服务员的科研人员,他除了感动,还能说什么呢?

………………

而此刻,杨铸正笑眯眯地坐在铸华基因实验室的会客室里,与几名骨干闲聊着。

“杨总,这是过去半年来,我们实验室各项科研工作的进展情况。”铸华基因实验室的总经理方晓一脸恭敬地把一份文件递了过去。

杨铸接过来随便翻了翻,然后放在一旁,摆摆手:“大过节的,就不要聊工作了,基因研究工作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我不急于求成,而你们这些管理人员也需要戒骄戒躁……方经理,这个道理,可懂?”

被杨铸那意味深长的眼神一扫,方晓顿时背上出了一身汗,知道这是这位大Boss在告诫自己——不过也难怪,基因作为世界最前沿的科研工作,哪里有那么容易出结果?而自己递工作进展报告的行为,的确很像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胡编乱造些莫须有的成绩;

只不过……

虽然觉得有些委屈,但见到杨铸隐隐有些不悦的表情,方晓还是没那个胆子辩解,只是苦笑道:“是,杨总,您放心,我们一直记着您的教诲;在铸华基因实验室,我们管理人员绝对不插手和干预研究人员的研究工作,专心做好保姆工作!”

听到到方晓的保证,杨铸满意地笑了笑,然后大手一挥:“说起来你们这段时间也辛苦了,刚好,林总监送给我一饼古董普洱茶,我就借花献佛,给诸位尝尝鲜!”

说完,打开盒子,剥开同庆号上的那层薄膜和绵纸,然后小心翼翼地从那饼破破烂烂的茶饼上撬了一块下来,放在眼前那套似乎压根底就没用过的普通茶具里。

屁股还没坐热的林可染有些肉痛地看着那饼缺了一角的古董茶,心说你还真不见外,我刚把这饼价值30万的古董茶送到你手里面,你立马就挡着我的面撬了——不过,你确定这票子理科男欣赏得来这玩意?

果不其然,方晓旁边坐着的另外五名科研组组长见到那饼年龄超过70年的古董茶,表情并没有任何惊喜,反而是用一种怀疑的眼神打量着面前那块颜色已经变成褐棕色,表层还略微泛着枯黄的可疑物体;

估计要不是面前坐着的是杨铸,而他们好歹勉强懂些人情世故,只怕当场就要摸出仪器来,检测检测这饼茶究竟有没有有害微生物超标了!

不过饶是如此,杨铸洗涮三遍后,亲自为几人倒上茶汤,这五名科研组组长也并没有立即拿起杯子喝下去,而是用一种审视的眼神看着那带着浓重锈红色的茶汤,面面相觑起来。

杨铸见状,哈哈一笑,也不生气,只是拿起自己面前的茶杯,嗅了嗅那有些明显的樟香味后,一口闷下;

仔细感受了下口舌里的那股淡淡的苦涩味和猛地蹿上来的生津感,杨铸满意地点了点头。

严格来讲,其实这种已经完全生转熟的古董茶,韵味和口感其实已经消散了大半;而由于以前都是混采的原因,这饼茶的原料也算不上顶级,因此喝到嘴里的口感其实还比不过那些10-15年的纯料古树老茶;

但是,这玩意不就图的是稀罕么?

再说了,陈化70年,那种专属于岁月的沧桑感和平淡中偶见惊喜的特殊韵味,也绝对不是一般茶能够比拟的。

只不过,就从刚才几人的反应来看,这几位只怕对普洱茶没什么研究;因此,这饼茶也算是媚眼抛给瞎子看了。

闭着眼睛闷下面前的茶汤,发现虽然不喜欢,但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喝后,三名科研组组长长长长舒了一口气;

然后仿佛怕杨铸继续给自己劝茶似的,一名名叫谢琦的科研组长开了口:“杨总,其实您刚才错怪方经理了。”

杨铸有些诧异地看了看这名很有些消瘦的科研人员:“哦?”

谢琦壮着胆子说道:“杨总,目前来讲,基因研究工作难就难在基因测序、各基因片段的性状表达确定、各种蛋白质和酶之间的相互关系、蛋白质折叠与层次结构、基因调控网络取限、百万分之二的基因转录-异变规则这些方面;”

“但是,由于遗传所之前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外加目前铸华基因实验室的主要科研项目其实更加侧重于植物杂交育种和基因剪辑研究这一块……所以其实难度没有您想象中的那么大。”

杨铸听出了他的言下之意,挑了挑眉,兴致盎然的说道:“意思是……这才大半年,我们研究室就真的研究出点什么东西来了?”

谢琦见到杨铸态度和蔼,心里的紧张消散了几分,笑着说道:“虽然说没有最终出结果,而且由于需要几年时间的试种观察,有些事不敢打包票……但要说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嘛,肯定是有,不然方经理也不敢给您提报告。”

杨铸来了兴趣:“哦?有哪些突破?”

谈及到专业,谢琦明显自信了起来:“据我所知,目前有重大突破的项目一共有两个;”

“第一个,就是我下面一个实验小组负责的项目;”

“这种专门设计用来应用于饲料生产的新型高粱于上个月已经培植出了第三代子本,虽然抗病虫害、抗倒伏等实验还没做,但从其母本的性状特征和基因片段表达推测来看,应该不会存在着太多问题,可以马上着手进行试种观察;”

“这种巨型甜高粱,从育种设计之初,就朝着大植株、高蛋白、抗倒伏、抗盐碱四合一的方向去的;”

“其中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大植株!预测植株高度可以超过6米,是寻常高粱的2倍;预测植株直径可以达到5厘米,是寻常高粱的2-3倍——也就是说,一旦巨型甜高粱真的可以进入实种阶段,其单株生物量可以超过目前主流原料的3倍!”

“而且这种巨型高粱在渡过幼苗期后,生长速度极为迅速,在条件合适的地区,甚至可以做到一年收割三次以上,其年产量超过了当下国内任何一款饲料牧草品种;”

“当然,如果光有量,没有质,那也是白搭——由于这一款巨型高粱含有甜杆玉米的基因,因此主杆中的含糖量极高,因此用于饲料制作的话,不但营养和能量密度更高,诸如猪牛羊等牲畜也更喜欢吃,贴膘速度更快,算得上是经济价值极高的牧草品种!”

“除此之外,这一款巨型高粱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亮点——抗盐碱!”

“我们都知道,华夏境内无法用于耕种的盐碱化土地面积约为14.8亿亩,其中现代盐碱土面积为5.5亿亩,残余盐碱土约6.7亿亩,这还没有算上约2.6亿亩的潜在盐碱土——可以说,盐碱地的面积都快赶得上国内的耕地面积了!”

“别的不说,光你们齐鲁鲁西北平原,就有一半的土地是盐碱地,这么一大块土地白白放在那无法利用,简直是可惜之极!”

“但是我们的巨型甜高粱采用了部分滩涂草本植物做母本,因此从理论上来说,抗盐碱是没问题的。”

“杨总您是商界精英,对种植业也非常了解,自然知道,一旦这款巨型甜高粱被验证有着出色的抗盐碱性后,其推广价值和经济价值有多大——可以说,这是一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饲料牧草品种!”

杨铸听完,倒吸一口凉气——这何止是一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饲料牧草品种?说它是功在当代也完全不为过!

要知道,后世国内的耕地面积一度逼近18亿亩的警戒红线;而要想养活14亿人口,这些耕地就必然要主要用于主粮和蔬菜的种植;

但是华夏又不是阿三国,国民们不可能每顿只吃主粮和蔬菜就够了;因此,除了食用油之外,肉蛋奶也缺一不可。

这时候,国内人口过多,但耕地不足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大部分耕地都用于保障主粮和蔬菜了,那么用于牲畜养殖的饲料,尤其是高蛋白、高糖份的饲料从哪里来?

国际上之所以小麦、玉米、豆粕成为饲料主原料,其根本原因就是这三种原料的能量密度高;如果有可能的话,国家巴不得能找到一种饲料原料替代品来顶替这三样东西,以便解放更多的耕地——事实上,从2005年开始起,国家就已经把饲料牧草作为农业战略项目来进行技术公关了,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拜托饲料原料对外进口的依赖度。

而这款巨型甜高粱,可谓是在完美不过的饲料原料了——不但产量高、而且还可能在盐碱地上种植。

想想看,足足将近15亿亩的盐碱地,能提供多少饲料原料!?又能将饲料的成本降下来多少!?

就算是这些巨型甜高粱属于青贮饲料,能量密度可能比玉米小麦等种食类饲料稍逊一筹,但不管怎么说,只要能把饲料配方优化一下,总归是能大大降低饲料原料地对外依赖度的!

想到这,杨铸毫不犹豫,一脸严肃地看着方晓:“方经理,立即上调巨型甜高粱的项目等级,将其列为a类项目,所有资源和人力优先向其侧重!”

“此外,以我的个人名义,向谢主任所在的巨型甜高粱项目组奖励现金500万元,今天晚上的年会上当场发放!”

啊!??

谢琦被吓的一哆嗦,手抖颤抖了起来。

500万!?

我滴个乖乖,他这一辈子别说500万了,在进入铸华基因实验室之前,连5万块都没见过。

咽了咽口水,谢琦说道:“杨、杨总,巨型甜高粱项目的研究阶段还只停留在实验室中,按照规定,科研项目没有出落地结果前,是不能进行二次奖励的……而且,您这奖励金额有、有些太高了!”

杨铸笑了笑:“谢主任,我说了,这是我的个人奖励,与实验室的奖励制度并不冲突;”

“而且,或许你作为一个单纯的科研人员,不太清楚这个项目的战略意义;”

“但我可以这么给你说,如果你的这个巨型甜高粱项目真的成功了;而未来某一天,华夏在保证家家户户都能毫无顾忌地吃肉的同时,彻底不再依赖国外的进口饲料原料了,那么……那枚看不见的勋章上,有你、以及你的组员们的一半!”

说到这,杨铸表情愈加肃穆,环视了一圈:“谢主任、以及诸位,你身上的重担重逾千斤,你们的价值也无可估量;如果真的成功了……区区500万,实在不能表彰诸位功绩的万一;”

“在这里,我只能说——我杨某人不会吝啬那些身外之物,但凡有所要求,请尽管提出来!”

“而铸华基因实验室的任务远比你们想的艰巨,其重要性也远非常人所能想象!”

“未来的日子里……诸君,共勉之!!”

说完,杨铸竟是站起身来,朝着几位技术主管微微躬身致意。

这一下,所有人都慌了,连忙站起来,连忙摆手,不敢受礼——开什么玩笑,以杨铸现在的身份地位,又是自己顶头Boss的顶头Boss,他们就算再不通人情事故,也不敢在那继续坐着。

只不过,堂堂一个亿万富翁,又是一个能与部级领导直接对话的大人物如此尊敬和重视他们,惊吓之余,几位技术主管心里的感动难以赘述,差点就要当场哭了出来——要知道,就在两年前,他们是连去馆子吃饭都要被服务员冷嘲热讽鄙视一番的穷酸鬼啊!

………………

一直聊了足足两个多小时,眼见着时间不早,宛如打了鸡血似的几名技术主管和方晓这才告辞离去——明天就要放假了,各个小组和部门该开的年终总结会还是要开的。

见到会客室已经空无一人,一直静静听着的林可染扫了扫又少了一角的古董茶饼,有些疑惑地看着杨铸:“杨铸,你……为什么这么看重这些科研人员?”

跟杨铸认识了三年了,林可染很清楚他的性子,这家伙骨子里傲到没边——不管是铸投商贸/铸投国贸的高管,还是诸如她父亲那样的企业老板,甚至是那些位高权重的领导;杨铸或许表面上客客气气的,但其实都没怎么放在心里;

而杨铸对于茶叶的喜好和悭吝程度,熟悉他的人都非常清楚,能够把这饼堪称孤品的同庆号普洱古董茶毫不犹豫地拿出来给这些技术人员分享,再加上后面的言谈举止,其中间的意味已经不仅仅是重视了……说是尊敬也毫不为过!

因此,她非常好奇,在这个以商业和财富为尊的年代,隐隐一方大佬模样的杨铸为什么会如此对待区区几个理科技术男?——就算对方是隶属于遗传所的,但是这年头华夏科学院的名头根本唬不住人,在稍微有点背景的人眼里,那个所谓的金字招牌一点分量都没有!

杨铸瞅了瞅挂着熊猫眼的林可染,见她一脸认真地看着自己,想起自己当着她面开箱撬茶的动作的确有些不太合适,再加上今天心情不错,于是也没打算糊弄过去;

耸了耸肩:“有句话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

林可染一呆,不明白他为什么扯到这个问题,不过还是点了点头。

杨铸笑了笑:“传说中,这世间上一切看起来可以用理性分析的客观规律,其实都是上帝的一场恶作剧!”

不知道想起了什么,杨铸叹了口气:“不知道你懂不懂欧拉函数?”

诶?

林可染有些傻傻地看着他,只觉得今天的杨铸说不出的古怪……

————————

Ps1:今天过年,在这里给那80余位依旧坚持看本书的读者拜个年,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学业有成,身体棒棒,荷包鼓鼓!

额,没错,从后台数据来看,即便算上机器人,也只有84位读者依旧在看本书,估计是本书委实不太好看——作者菌哭晕在厕所,果然写书这件事,不是一个被逼着天天看网课、写作业的家伙该做的事么?

Ps2:本章提到的巨型甜高粱,的确是中科院与农科院联手推出的新型饲料牧草,只不过立项应该是在05年左右,本书提前了4年;另外,可查的项目成员之一,的确是本书中的谢琦,在此,向这些默默奋战在科研第一线的科研人员们致以真诚的敬意!

毕竟,从最近半年的粮油进口数据和价格波动来看,未来几年内,各种谷物和饲料原料的进口,会有不少麻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