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招揽赵云开始 > 第二百四十三章 如果不顺利呢

第二百四十三章 如果不顺利呢

“这贾文和真的不简单啊!”

不简单么,何止是不简单啊,刘平觉得一句不简单根本就不足以形容贾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灭国,贾诩这千古第一毒士实至名归!

更可气的是,贾诩这厮明明本事不小可是偏偏低调的要命,一切都以自保为要,都说千年王八,万年龟,刘平觉得如果条件允许,就贾诩这风格,绝对能活一万年。

刘平在感叹,沮授在赞叹,沮俊则继续讲述关中的情况。

当沮俊将一切讲述完毕,刘平和沮授两人也已经彻底理顺清楚整件事情的脉络,可是对于下一步如何行事,沮授和刘平则难以下定决心,这才有了千里迢迢的将郭嘉等人召集而来的事情,至于田豫和刘和只是适逢其会而已。

几天前沮俊给沮授和刘平带来了震撼,现在沮授的话同样带给了眼前的众人震撼,短短几十息的议论远远不能缓解众人的惊讶,不过众人的注意力很快被一个突如其来的声音吸引了。

“公与,这消息是从何而来?”

刘平发现,自己的老丈人带着极其复杂的神情问出了问题。

“舍弟沮俊,一直在长安跟随保护陛下的安全,如今奉陛下之命,携带陛下的密诏返回由周,向主公求援!”

“关中局势到底如何?”这次询问的是郭嘉。

“一个月之前,樊稠突然被李傕诱杀,然后李傕、郭汜爆发大战,随后张济引军抵达长安,陛下与百官在张济的接应下趁机逃离长安,后来忠于陛下的的护军在弘农,将张济击溃并顺势占据弘农,沮俊奉陛下之命离开关中的时候,陛下正在弘农短暂停留,而李傕、郭汜、张济的西凉军已经逼近。”

郭嘉还想再继续询问的时候,被沮授伸手制止了。

“奉孝稍等,授还没有说完,根据沮俊所言,集合主公与授收到的其他信息,可以做出这样一个判断:在多方力量的综合作用下,陛下还都洛阳的旅途很可能会历尽艰辛,但是即便主公不出兵,陛下最终可以返回洛阳的可能性极大,主公出兵与否只是一个返回洛阳早晚的时间问题。”

郭嘉刚刚舒展开的眉头再次皱起,刘协能够还都的可能性极大?这还是自己这边不出兵的情况下,沮授是根据什么做出的判断?但是看到沮授的眼神,郭嘉犹豫再三还是没开口。

“在座的各位都知道,为了最大程度的恢复冀州和幽州的民生、恢复生产、积攒人才、积蓄力量,此次主公出兵河内之前,就已经决定大大规模抽调幽州、冀州的民力和资源,为防备曹操的偷袭,确保冀州南部安全主公又专门在赵国留下的一五千骑军。”

“建义将军麾下的河内军虽然有接近两万兵马,不过是以步卒为主,且需要守卫河内的战略要地不可轻动,不过就算上正在从魏郡向河内赶来的五千兵马,此时此刻,我们在河内所能投入的战兵也不过三万骑,而且我军的粮草并不充足,现有粮草能支撑三万骑作战最多两个月而已!”

“主公之所以要紧急召见诸位聚齐于此,就是为了商议我们军现在应当如何应对现在的局面,第一,是否要接受陛下的命令,出兵关中迎接陛下还都?”

“第二,如果出兵,在迎接到陛下并顺利还都之后,我军应当如何自处,主公应当如何处理与陛下的关系,主公应当以何种身份面对如今大汉的乱局?”

“第三,如果我们不出兵关中,那么我们此时屯兵河内应当做什么?进军洛阳、扫荡三河等待陛下还都?回师冀州,拿下威胁我军后路的最大隐患邺城?”

“或者干脆按兵不动,同时缓缓的向河内集中兵马,囤积粮草屯兵河内隔岸观火、待诸雄争锋之后人困马乏之时异军突起,坐收渔利?”

“在座诸君有什么想法,请畅所欲言,无需顾虑!”

事实上,沮授所说的推断来源是来最优沮俊所转述的贾诩的安排,贾诩的能力应该说是得到了沮授的认可,可是沮授怎么可能会把别人的推测当成自己判断的依据呢?

所以,不需要管汉献帝刘协的的死活!

这是沮授从一开始给出的建议,沮授这货可是两次给自己献计,“挟天子以令诸侯”啊,结果现在刘协最需要自己支持的时候,沮授竟然让自己直接无视刘协,沮授这个建议可算是惊掉的了刘平的下巴。

关键是沮授这么建议理由看起来还挺充分,虽然刘协已经离开长安了,可是他途径的地方是关中,是三河,刘协的死活跟刘平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毕竟谁也不能因为刘协死在司隶去怪罪幽州牧刘平吧!

沮授说的轻巧,可是刘平心中亚历山大。

河北的大局因为自己的介入而变了,可是历史强大的惯性依然让汉献帝踏上了东归之路,问题是刘平依稀记得在原本的历史上张杨好像是参与了汉献帝东归的,而且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可以说如果没有张杨的介入,汉献帝能不能活着走到洛阳都是个问题,现在张杨出人意料的归附了自己,就等于是自己取代了张杨应该处于的位置,如果先自己不出兵,万一缺乏接应之下,汉献帝万一过不来怎么办?

这些东西刘平自己知道,可是这话也没法跟沮授说不是么。

原本刘平是希望郭嘉到了之后跟郭嘉好好沟通一下的,虽然沮授的能力、眼界、经验、谋略都不必郭嘉差,甚至处事的老练程度远非郭嘉可比,可是在刘平的内心深处,对于郭嘉那种信赖是无法替代的。

然而郭嘉在匆匆赶到怀县之后第一时间没来找自己报道,反而让刘熊给他找地方睡觉去了,差点把刘平气的七窍生烟!谷

好不容易开始议事,郭嘉在经过最初的认真,在听完沮授的讲解之后干脆就闭上了眼睛,刘平看到郭嘉闭目那副闭目养神的死样子就知道他在装死,从装死就可以判断出郭嘉早就有了主意。

只是这货实在懒得跟别人争论,于是就准备在决定之前再开口从而一锤定音,郭嘉不想说话的时候逼他开口比登天还难,刘平是怒从胸中起,但是对于郭嘉是无可奈何!

结论就是郭嘉这货现在那是指望不上的,郭嘉指望不上,那就只能看看其他人了。

事实上,董昭在说自己看法的时候,刘平一点都没闲着,一边听董昭的话,一边用眼睛扫视麾下的文武,以期能够获得一点启示,但是看了一圈也没有什么收获。

闭眼装死的郭嘉,刘平为了不生气干脆就没看。

至于沮授,从沮授这个老狐狸脸上肯定是什么都看不出来的,再说如果能跟他解释清楚刘平也就不用发愁了,所以问也白问。

吕布这货从来就没拿汉献帝当过一回事,汉献帝的死活跟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这不董昭说话的功夫吕布已经快睡着了,对于自己这个极品岳父,刘平也是无语了。

赵云、高顺、张郃、高览这四个军中楷模一样家伙的更不用指望,不是说他们没有独立判断的能力,而是这几个家伙在有郭嘉、沮授在场的时候根本就不会想着动脑子,就算动脑子也是用在请战上。

至于田豫,从田豫脸上的神情来看田豫是很赞同董昭的判断的,再说了田豫更擅长的是兵法和军略,对于这种阴谋诡异的花花肠子,田豫明显还嫩了点。

郭嘉无声的闭上了眼睛,从他手指有规律敲动的敲击,田豫知道郭嘉显然还没有考虑好,现在依旧在思索之中,既然郭嘉没想好,那田豫就准言了,然而让田豫没想到的是有人比他的速度更快。

就在田豫深吸一口气,准备开口的时候,他耳畔突然传来了那个叫做董昭的家伙的声音。

“昭不知晓主公和公与兄依据什么可以判断出陛下一定可以返回洛阳,不过既然公与兄言辞凿凿,想必是有足够理由的,那昭就权当陛下可以如同公与兄所言的一样顺利还都。”

对于董昭,田豫知道不论是沮授还是郭嘉,对董昭都极为的赞赏,而且田豫也知道董昭是说服张杨归顺的功臣,可是在田豫内心的深处,对于董昭总有一种浓浓的不信任与不屑感。

有些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然而还有些人盛名之下不负其名,然而听到董昭提前做出的假定之后,田豫对于董昭的看法瞬间就被刷新了,一个随时随地都能有自己独立判断的家伙绝对不是什么凡品!

于是田豫干脆沉下心来,不动声色的继续听了下去,他想听听董昭到底会说出什么。

“根据现有的情况汇总,整个河洛地区,如今各方势力云集,白波、黑山、匈奴、曹操、袁术、刘表,再加上很可能会尾随陛下的西凉军,以及陛下的护军,其兵马总数很可能会非常惊人。”

“四十万,”董昭伸出四根手指比划了一下。“这是昭对其兵马总数的保守估计。”

“诸位,四十万兵马,这四十万兵马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是精锐,有些甚至于是乌合之众,可就算他们不是四十万人,而是四十万头猪,也绝对不容易收拾,更何况其中不乏久经沙场的老卒!”

“无论是西凉军,还是流窜于太行山中的黑山军,抑或是纵横淮海的淮南军,或者曹操麾下那些悍不畏死的兖州军那可都不是什么容易相与之辈~!”

“我军两万河内步卒,三万幽州铁骑,虽然不弱,稳守河内,绰绰有余,但是昭以为无论是出兵关中,或者贸然介入必然会发生的混战,都绝非明智之选,不如稳守河内,或坐山观虎斗,或扫清趁机扫出隐患!”

董昭的话其实说的很有技巧,对于沮授所说的汉献帝大概率能回洛阳的判断没有肯定也没有质疑,反而用了一个权当,是不是还有第二层意思刘平听不出来,不过能听到那个权当对于刘平来说就足够了。

随着董昭话音落下,议事厅内瞬间静谧无声,刘平发现所有人都在思索董昭刚刚提出的坐守河内的想法,唯一例外的就是张杨。

张杨正用鼓励的目光看向董昭,而董昭在看到张杨鼓励的目光之后向张杨点头示意,然后向沮授拱手,再之后向田豫施以歉意,坦坦荡荡的田豫果断的给了董昭一个赞赏的目光。

然后董昭看了看,看似闭目沉思实际上闭目装死的郭嘉,又环视了议事厅内来自幽州的那些统兵将校,这时候董昭终于放下心来,躬身向一直在注视自己的刘平施礼。

明知道自己一直在注视着他,董昭他竟然还能如此坦然的对幽州文武重臣示好,刘平明白董昭这厮早就研究透了自己的性格和习惯,知道自己这样绝对不会引起自己的反感。

之前哪怕已经见到了董昭,知道董昭不凡,可是刘平对于董昭也没有直观的印象,但是今天通过董昭这一系列操作,再联想他刚才的构想和建议,感叹之余刘平不得不承认陈寿虽然也是贰臣,但是在写史书的时候还是有点底线的,能在《三国志》里面列传的人果然都不是凡人,田畴、田豫如此,眼前的董昭同样如此。

看着眼前的董昭,刘平不得不感叹,这个人精绝对是个心思缜密程度不亚于郭嘉或者沮授的极品,自己手下的费油灯又要多一盏了!

想到这里,再看着恭敬对自己施礼的董昭,刘平感觉自己的问题让他回答也不错。

“若陛下因为平没有及时出兵,而滞留关中无法返回洛阳,或者干脆在途中遭遇不测,那又当如何应对,公仁可有办法教我?”

“公仁,如果陛下因为平没有及时出兵而无法返回洛阳,或者早途中遭遇不测,那又当如何应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