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招揽赵云开始 > 第二百二十四章 复武帝之盛!现明章之治!振大

第二百二十四章 复武帝之盛!现明章之治!振大汉雄风!

郑玄竟然跟自己说没有合适的书!

书这种东西,在郑玄看来可能真的是一个大问题,可是对于流平来说难度可没有那么大,至少不是不可以克服的。

没有书,那就编几本书好了,连参考范本都有现成了!

中国有哪些个古典的启蒙读物,就是五岁的孩子都知道吧!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想想办法,提前把这些东西倒腾出来,既有名又有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何乐而不为啊!

主编刘平都想好了,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刘平觉得蔡琰就很合适!

反正也不是修编什么史书一类的东西,再说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种东西刘平自己就背过,就算记不清楚了,可是人之初性本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些东西刘平还是能多少回忆起一点的,这些零星的记忆,给蔡琰来点启发,足够了!

但是,这编书的问题明显只是第一个而已。

“依郑公以及诸公之见,以我幽州现在之力,编纂几本适合幼童启蒙的蒙学读物如何?”

对于刘平想要直接编纂基本蒙学读物的想法,郑玄只是微微一笑,没有直接评述,不过在刘平看来,不反对就行,当然了他就是反对也没用。

然而郑玄并没有等待太久,说出了第二个问题。

“使君想要推广蒙学,还有第二个问题,使君想要推广蒙学,若有百所学校,每所学校数十人,入学幼童总数也接近万人,即便是也需要大量的抄录,仅仅所需竹简的数量就会颇为竟然,抄录过程中所需的人力物力更会超会想象,蒙学推广绝非易事,还请使君做好准备。”

随着郑玄这第二个问题的出口,曾经因为郑玄怕死而对郑玄有些许想法的刘平,此时对郑玄只剩下了佩服的心思了。

当然了,沮授如果在他或许也能开出郑玄说出的问题,可是关键是刘平发布公告的时候,沮授不在,结果就没有一个人想到,仅仅一个教材的问题就会导致如此多的变数。

不从学术角度,也不从操守的角度,仅仅凭借能够准确的指出,最容易导致刘平蒙学推广计划失败的两点问题,刘平就知道,在这个时代,盛名之下,绝无虚士!

至于这个让郑玄以及同时代文人都极为头疼的问题,对刘平来说依然不是太大的问题,因为这本就在他的规划之内,毕竟靠竹简传播文化,这效率明显太低了!

“黄公!平尝闻昔日的中常侍兼尚方令蔡伦,曾经造出了一种被成为蔡侯纸的纸张,不知道是否有此一事。”

“刘使君所言不虚,那蔡伦平行不断,不过对于奇淫巧技却颇有心得,蔡伦确实曾经以树皮、破麻布、旧渔网创造出一种纸张,造价与左伯纸想必,简直是天差地别!”

“不过使君,那蔡侯纸虽然也被称为纸,但与左伯纸相去甚远,用以书写并不太现实,还望使君三思!”

听完黄承彦的话,刘平直接带着笑意开口。

“思路平已经给了黄公了,能不能将蔡伦的造纸术改进,使之可以成为书写用纸,就需要依靠黄公以及黄公的学生们了!”

看到黄承彦略有疑惑和犹豫的神情,刘平没过脑子就说了一句话。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然后说完,刘平就后悔了,这话是没错,可是不好解释啊,果不其然,随着话音落下,整个大厅内百十号人都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己。

看到除了曾经听自己解释过生产力概念的郭嘉,其他人统一的,用看妖怪一样的眼神看自己,用一种通俗的解释,每一个字他们都认识,可是组合起来之后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看着这突然就安静下来的空气,刘平感觉自己的尴尬癌已经到晚期了,装这逼干嘛,说出来就需要给他们解释清楚。

技术可以用奇淫巧技描述,生产力也可以让郭嘉那货替自己解释,反正他大致也明白,可是科学这怎么说明呢,刘平感觉自己的脑袋变得有平时两倍大!

脑子里过了一圈又一圈,刘平也没想出来该怎么说,然后他的思路就转变了,那句话怎么说的来,把自己的烦恼交给比自己聪明的人,然后发恼就变成他的了。

于是,刘平将自己的目光放到了郭嘉的身上,这就是个挺聪明的人!

“奉孝,你来说说,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应当如何理解?”

正在一旁摇头晃脑的郭嘉直接就懵了,刘平看他惊愕的表情就知道,这货肯定在心里骂娘了!

沮授面色沉稳,看似古井无波,实则幸灾乐祸,鬼知道刘平突然蹦出来的这没头没脑的话是什么意思。

只见郭嘉“咳咳咳”稍微清了清嗓子,掩饰了自己的尴尬,然后低头沉思,片刻后开口。

“有云:‘科,条也。’嘉以为主公在这里所说的科即是条理,或者规则,学,即启蒙的场所,嘉以为在这里,主公所想表达的是知识,组合起来,嘉以为主公所说的科学为有条理的知识!”

“技术,嘉以为主公代指的是奇淫巧技也,至于生产力,主公曾给嘉做过解释,具体为……”

“所以,综上所述,嘉以为主公是想通过有条理的知识,不断进步的技术,来提高我幽州的,乃至大汉的生产效率,这是嘉的浅见!”

郭嘉说完后,发现刘平直接就愣住了。

“主公?”郭嘉有些不太自信的问道。

郭嘉的呼唤让微微失神的刘平回过神来,郭嘉这种家伙,实在是太聪明了,通过知识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郭嘉这理解能力太逆天了,锋芒毕露就是为这家伙量身定做的!

郭嘉说完之后刘平也有了思路,这恐怕是继医学讲座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的科普讲座了,刘平边想边无奈的摇头,就在郭嘉以为自己理解不对的时候,刘平开口了。

“奉孝之言,正合我意!”谷

郭嘉猛的松了一口气,然后就听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科学即是人、天、地、道、自然中总结出的规律!”

“奉孝将技术称之为奇淫巧技,平以为对于技术的作用看的有些轻了!”说到这,刘平的声调开始提升。

“更好的农具可以开垦、耕种更多的土地,产出更多的粮食!”

田畴、孙瑾这些政务官,以及一名来自汝南,叫做孟建的年轻文士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

“更好的冶炼技术可以打造更好的兵器!”

以吕布、田豫为首的军方人士,以及已经被提升为校尉负责军中器械的马均,都颇为赞同的点头。

“更好的医疗技术,可以挽救更多生命!”

华佗以及他的徒弟们都颇为认同,处于调养状态的程绪更是深有感触。

“科学与技术互为表里,以科学为依据,以技术为方略,如此一来才可以提升生产效率,使我幽州,使我大汉国力日盛!”

“诸君,昔日,‘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是何等的豪迈,而今前路漫漫,我辈身兼重任,诸君可愿与平共勉,复武帝之盛,现明章之治、重振我大汉雄风,布武于四方!”

属于血脉中的激情在一瞬间就彻底点燃,武帝之盛!明章之治!大汉雄风!此起彼伏。

就连刘平自己的情绪也被这慷慨激扬的氛围深深影响了,激动之下,刘平干脆高歌一曲,在眼前的情况下,最合适的好像就只有那一首了,于是……

“狼烟起,江山北往……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当最后一声来贺落下,气氛再次被提升了一个等级,不过沮授、郭嘉、田豫、田畴、吕布、张辽、赵云这几个人的眼中却若有所思,在没有任何交流的情况下,他们同事将目光转向北方。

其实在幽州军内部,关于未来,更准备说是明年幽州军再次出兵的时候的首要方向是有分歧的。

严格意义上沮授、赵云、张郃、高览是北进派,而郭嘉、田豫、吕布、张辽以及归化的乌桓将领,都属于南下派,刘平虽然知道,但是很难做出最后的决定。

然而刘平不知道的是,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他这江山北往一出,却在无意中统一了整个军方的思路,先漠北,后中原的思路就此形成。

看着气氛差不多了,刘平伸出双手示意众人安静,然后他再次将目光投向这个问题发端的黄承彦,躬身一拜,然后说道。

“黄公曾经询问平,为何对黄公,对于幽州高等技师学院如此的重视,今天平就在这里给黄公一个明确的答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黄公以及黄公未来的学生们,那些未来的能工巧匠,将成为成为我汉军布武四方的保障,我大汉国力日盛的基石,不知道对这个答复,黄公可满意否?”

黄承彦老先生顿时就老泪纵横,整个人在激动的颤抖,“融,愿为使君,为大汉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刘平熟练的上前几步,面带笑容的将黄承彦扶起。

“平以为,黄公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蔡公纸改良。”

见黄承彦马上要领命,刘平赶紧拉住黄承彦,补充道。

“黄公先不要着急,要推广蒙学,没有合适的书籍可以编纂,纸张可以改良,可是如果全凭手工抄录,未免会成为推广蒙学的桎梏。”

“黄公何不带领幽州的能工巧匠,以及学院中的学生,集思广益,研发出一种,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大量文字印刻在纸张上的方法呢?平姑且称之为印刷术。”

说实话,印刷术这东西倒腾出来并不难,雕版印刻而已,就算是活字印刷术也不过是把雕版换成了单字雕版而已,但刘平仅仅提出了一个方向,并没有具体提及如何去做。

在刘平看来,中国古代的能工巧匠们根本就不需要自己的去指导,有一个方向就够了,至于剩下的自然有黄承彦,以及未来的马均,黄月英这帮人去解决。

黄承彦若有所思,嘴里开始不停的念叨“印刷术”,人家开始思考了,刘平没有去打断黄承彦的思维,重新回到了这个问题最初的发端上。

“郑公,若有了新的合适的书籍,有了合用的纸张,有了可以印刻文字的印刷术,推广蒙学是否还有其他阻碍?”

郑玄这一次笑了,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笑容,干瘦的老脸笑的如同秋日的菊花一样灿烂。

“若由此,其他一切都不是问题,至于蒙学先生,使君不必担心,有玄在,莫说百人,就是千人万人也绝对不在话下,玄可以向使君保证,推广蒙学需要多少人,玄就为使君提供多少读书人!”

“如果不够呢?”刘平开玩笑道。

“如果不够,那玄就带着德操,召集所有弟子亲自去授课,使君以为然否?”

刘平放声大笑,关于推广蒙学的问题到此为止。

费了九牛二虎,使尽浑身解数,才把一切都料理妥当,虽然最后的结果看起来不错,可是刘平却吸取了教训,打死他也不敢再随便说话了,而且还提醒了他,三字经自己还是别参与了,有些东西好像是三国之后才有的,现在自己蹦出来,自己可怎么圆场。

众人集思广益,从每一个困难点开始剖析,然后一个一个问题的解决,到最后形成完整的一套方案,刘平这蒙学推广计划,仅仅是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却形成了一个合理的程序。

仿照着这个程序,与会的一百多人,用了接近半个月的时间,将刘平在内政、外交、军事、教育等诸多领域的施政目标进行了解析。

会议所带来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人才这个东西不论在哪个年代都是最宝贵的财富!

然而在会议的最后,旁听了十来天的刘平却惊愕的发现,自己手下的臣子们,竟然快要打起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