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定河山 > 第九百二十三章 意外相遇

定河山 第九百二十三章 意外相遇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0:59

第九百二十三章 意外相遇

听到几个儿子的想法,傅远山沉思一下之后,开口道:“我这些日子里事情太多,没有闲暇与几个孩子谈。你告诉老大,我可以给他这个机会,但肥差是想都不要想,只能给他一个穷地方。这样,你告诉他,宁夏府现在一个知县的缺,西宁州还缺一个州同,让他选一个。”

对于丈夫选择这两个地点,傅夫人不由得有些迟疑。宁夏府与西宁州,都在什么地方,她虽说不知道。可有丈夫前面的那席话铺垫,傅夫人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好地方。与这个男人做夫妻,快要三十年了。丈夫是什么样人,她心知肚明的。丈夫说不是什么好地方,肯定就是。

看着妻子听完自己的话,脸色多少有些犹豫。知道她是舍不得儿子,去那么艰苦的地方吃苦。傅远山叹了一口气道:“夫人,几个孩子也是我亲骨肉,你心疼、我更心疼。可玉不琢不成器,不好好磨练他们又怎么能出人才?尤其是老大,他是傅家的长子,承担的责任更重。”

“当初,我六部观政后,被外放到黔中路,那儿一样穷的要命。一个三万多人小县,百姓一半是夷人。整日处理最多的事情,就是那些山林中的夷人械斗。一个县衙,就剩下六个衙役。所有属官就剩下一个教谕。那个时候,你又刚生下老大,母亲瘫痪在床,家中无人照顾。”

“我在那个小县三年,每日里面要处理即繁重,又极其复杂的事务,又惦记着一个人在苦撑家的你,累得心力交瘁。但正是那个穷县任上,三年的任职经历,让我着实是受益良多。我能走到今儿的地步,除了今上与太子的器重之外,更多的就是得益于那三年的磨练经历。”

“如果没有那三年,处理繁琐又复杂事物的经验。我如今又岂会如此受到皇上父子的器重?这才几年,从四品燕山府知府,转京兆府尹,随即出任山西路制置使。便又调回京城,任大学士兼参知政事。这位太子爷接掌政务后,又简拔为平章政事。还成了本朝第一个一品宰相。”

“没有那三年磨练打熬下来的底子,我那里会走到今儿的地步。皇上惯于采取中庸之道,可这位太子爷的眼睛里面,却是一点沙子都不揉。能者上、庸者下。站着茅坑不拉屎的人,他就算不打发回家,就给一个空职去养老。在这位太子爷手中,和稀泥、辉光韬略是不行的。”

“你看这京城之中,诸多的世家子弟,又有几个真正成器的?如果不是靠着祖辈,用命打下来的爵位,现在恐怕都要饿死了。男孩子不能娇惯,那样只能会害了他。尤其是老大,将来我们若是都不在了,他要撑起整个家族的未来。不好好磨练一下他,他能担起这个重担吗?”

“咱们家这几个孩子,尽管没有经历过什么大富大贵。可老大诞下来的时候,我便已经进士及第。尽管多年我出仕在外,家中全靠你一个人支持。可不管怎么说,家中也不愁吃穿了,也有了几个丫鬟、婆子。虽说我从来贪赃枉法,但不管怎么说,一路仕途还算是顺利。”

“有些东西,我也不可能完全的免俗。要想在这个大染缸一样的官场上坚持,要想真心为百姓做些事情,有些东西就无法完全避免的。因为别人都漆黑的,如果单独就你一个是白的,你根本就无法在官场上立足。所以,这些年来我虽说没有刻意捞钱,可这家境也算是可以的。”

“几个孩子自幼,虽说也不算大富大贵,可也都没有经历过什么磨难。尤其是这个大儿子,在学业上随了我。年纪轻轻便进士及第,也算是少年得志。虽说有兄长的担当,可这性子也是有些傲气。他想外放,获取一些资本想要往上走,我作为父亲的不拦着,也会鼓励他的。”

“可该走的经历,却是一步都不能少。况且越是富庶的州县,越是不好做。反倒是那些穷乡僻壤,缺乏教化的地方,倒是越容易出政绩。我没闲暇与他谈,你和他说要想外放,就按照我说的去做,选一个艰苦的地方好好的磨练自己。而且,他上任后,我不会给他任何帮助。”

“究竟该怎么做,一切都要靠他自己。要么就老实的,在大理寺继续给我熬着。还有,若是选择了外放,我不指望他做出什么惊天动地大事。但若是贪赃枉法、盘剥百姓,我活剥了他的皮。我傅家虽说不是什么名门大户,但一向都是以诗书传家。决不能出现祸害百姓之人。”

傅远山的话音落下,知道了丈夫心思的傅夫人,却是叹道:“这事,我会与他说起的。其实,你说的道理,我又那里不懂。只是去了那等苦地方,他身子骨怎么受得了?再说,他若是去了那种地方。儿媳妇怎么办?这小孙子才满月,难道也跟着他一同去?孩子受得了吗?”

听到妻子心疼的语气,傅远山多少有些摇头。他也知道,妻子虽说不是那种慈母多败儿的人,可毕竟儿子是他身上掉下来的肉。去那等穷州县做官,又有哪个做母亲不心疼。更何况,还有刚满月小孙子。只是心疼归心疼,可傅远山知道自己不能在这个事上,有任何的心软。

尤其是这个长子,自己也报以很大的希望,盼望着他将来,能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能为弟妹撑起一片天的人。想到这里,傅远山咬牙道:“儿媳妇与小孙子,就留在京城。咱们家还是养得起他们母子。我那几年,一个人孤身在外,不也是熬过来了吗?怎么到他就不行?”

“一任不过三年而已,难道就连三年都坚持不下来?这事让他自己去决定。告诉他,若是还坚持外放,我这个做爹的会很欣慰。如果舍不得妻儿,那就老实的给我在京城待着。反正他们兄弟五个,我也不会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他的身上。吃得苦中苦的,才方为人上人。”

“还有,告诉老二、老三,就眼下的时局来看,在江南平叛结束之前,明年的恩科未必会开。朝廷现在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平叛上,未必有这个闲暇去开恩科。况且,恩科的路子太窄了,中举的仕途也窄。所以就算开了,也不要去参加,因为那玩意没有什么太大的意思。”

“若是真想通过科举出头,那就好好准备下一次的大比。不要总想着走捷径,要学会沉下心来去书本之中专研。在国子监在多读两年书,对他们有好处。还有老五,不要整日里躲着舞枪弄棒的,满脑子总想着上战场杀敌。我虽说是一个读书人,可也不反对家中出一个武人。”

“我的心思,还没有那么的狭窄。文武两途,是朝廷的两条支柱,都是缺一不可。如果他实在想去,我可以将他推荐到何家铲那里。不过,他也不要想着一蹴而就,也要一样从下面做起。上了战场是生是死,那就是各安天命了。不要想着,我会在他上战场前,将他调出来。”

说到这里,傅远山看了看老妻,轻声的道:“如今朝廷内焦外困,新君对我又是如此的器重。作为宰相,我又岂敢不鞠躬尽瘁?接下来的日子,我会更加繁忙的。这个家,我就只能完全交给你了。这些年你跟着我,福没有享多少,反倒是吃了不少的苦头。是我对不起你。”

听到傅远山的话,傅夫人却是靠在丈夫的肩膀上,轻声的道:“你我夫妻,又说什么见外的话?这些年,你从来都没有让我失望过。更让我知道,我当年没有选错认。不过,政务在繁忙,也要注意休息。你不单单是朝廷的顶梁柱,还是这个家的天,有你在,才真正有家。”

搂着妻子,傅远山满心的知足。两夫妻从最困难的时候,一起相互扶持走到今儿,不知道吃了多少的苦。原来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自从嫁给自己之后,洗衣烧饭纺线养家,已一己之力养家,以让自己安心读书。相夫教子,自己能走到今儿,妻子是当之无愧应居首功。

这些年,傅远山对妻子不仅有夫妻之情,还有很大一部分的感恩之情。也正是因为如此,傅远山便是做了一品大员,也在女色方面一向都洁身自好。即没有像这满朝达官显贵,一个个的三妻四妾,便是就连一个通房丫鬟都没有一个。外面的女人,更是一样都从来不沾边。

这对恩爱几十年如一日的夫妻,享受着难得的空闲,就这么静静的依偎在一起,一直到很晚。而从傅府离开之后,一直满怀心思的黄琼却没有回宫。而是抬头看了看天色,算计了一下几个孩子,都应该就寝了之后,便抬腿去了张巧儿那里。好些时候,没有在一起幽会了。

到了张巧儿那里,黄琼却是很意外的见到南宫媚。前次一别,已经有足足两年没见到南宫媚,心中很是想念的黄琼,不由得欣喜的一把将佳人抱在怀中道:“媚儿,你怎么进京了?什么时候进京的,怎么不与寡人说一下。这次是自己一个人来的?孩子有没有带过来?”

见到黄琼一脸欣喜是发自内心,而并非是作假的南宫媚,最终还是放下了推拒的手。而是靠在他的怀中,轻声的道:“你不是要登基了吗?范家这个时候,势必要进京恭贺的。只是临行之前,公公与范剑被一件事情拖住了身,要稍微晚些日子才能到,便打发我先进京了。”

“我是一个人进京的,孩子还留在襄阳没有带过来。他的年纪还太小了,不适合长途奔波。前次进京与巧儿一直相处的不错,再加上范家在京城的分支太过于明显,也实在太过于嘈杂。我便在她这里暂时借住几日,待公公与范剑进京,便搬去范家分舵,却没有想到遇到了你。”

听到怀中的佳人,居然是单身入宫的,欣喜的黄琼早就将某些事情,彻底的丢在了脑后。不顾南宫媚的反对,直接吻住了怀中的佳人。一边吻,一边附在南宫媚的耳边,轻声的道:“媚儿好狠的心,一别两年都不肯进京见寡人一面,实在是想死寡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