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定河山 > 第九百一十四章 就这么定了

定河山 第九百一十四章 就这么定了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0:59

第九百一十四章 就这么定了

唐如是这番话,虽说表面是对黄琼讥讽。可她话中意思,却是侧面的回答了黄琼最为担心的是。而她这番话的意思,黄琼又岂会真的听不出来?唐如是表面看犹自死鸭子在嘴硬,实则在告诉他。你的背景最硬,手中又有军权,朝中到处都是你的人,又何必有什么可担心的?

这个成熟风韵,在整个宗室诸妇之外,是除了景王妃与司徒唤霜之外,其余诸王妃之之中最为漂亮,甚至在艳丽上还要超过二人的妇人。看起来在自己这里,一张嘴七个不服、八个不忿,不是怼天就是怼地的。但实则心中对自己已经动情。否则也不会说出这番话来的。

听出唐如是话中的意思,黄琼却是微微一笑,很是轻浮的在某处狠狠捏了一把后,才笑道:“担心寡人,就说担心寡人。在这里,大家都是一根藤上的蚂蚱,如今都是你的姐妹,没有人会笑话你的。如是又何必如此死鸭子嘴硬?不过,如是这番话倒是解了寡人最后的心疑。”

说罢,也不管唐如是反抗,直接将妇人的脑袋向下一按。而唐如是却挣扎的抬起头,语气之中恨恨的道:“谁担心你?你又有什么可让我担心的。她们是她们,她们愿意做你的情人与姬妾,那是她们的事,我可是被你们给强迫的。要想让我担心,那你就等着下辈子吧。”

说归说,面对黄琼的气昂昂,最终还是老实的张开了嘴。只是两个人的这番对话,却是将在她身边的纪王妃王雪梅给吓坏了。林含烟、唐如是,还有林含烟的两个侍婢,早在桂林郡王刚一造反,就被黄琼以保护的名义接进了宫。至于她,则是在纪王跑了之后就被接进宫。

如今在宫中不得出宫半步,也被编入黄琼侍寝序列的她,就连纪王父子两个跑掉被抓回来都不知道。更别提黄琼,以及司徒唤霜几个人都会武的事情。她更没有想到,唐如是居然还敢与这位爷顶嘴。而这位在自己眼中,向来都是翻脸无情的主,这次居然罕见的也没有发火。

只是还没有等她想明白,却是一样被黄琼将脑袋向下按去。胆子实在不大的她,无奈之下也只能与唐如是一样。不过从来都没有做过这种事情的她,明显远不如早就熟能生巧的唐如是那般熟练。而看着床榻上几个妇人,还有老实低着头服侍自己的唐如是,以及王雪梅。

黄琼也只能苦笑,除了段锦与林含烟的那两个侍女外,其余的三个都是亲王妃。如果加上滕王妃,被自己占有的就是四个了。自己怎么会走到如此荒唐地步?只是随着屋子内的温度不断上升,向来都是**苦短的黄琼,随即便将这个想法抛在了脑后,先将段锦抱在了怀中。

大半夜的折腾,总算是平静下来之后。黄琼看着几个疲惫不堪,如今沉沉睡去的妇人,黄琼淡淡一笑。心中告诉自己,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个地步,就算是为了她们,自己也要坚持下去。老爷子既然如此,那自己就是顺手推舟为好。至于可能会引发的反应,又有什么好怕的?

第二天清晨,黄琼早上一起来,却看到高无庸,就在温德殿外等着自己。而且看起来,等着自己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见到一直在服侍老爷子的高无庸,来到温德殿等着自己。已经猜出作为老爷子贴身太监来意的黄琼,在心中暗叹一声后。转过身,与高无庸一同去了听雪轩。

到了听雪轩,等待他的是母亲与老爷子两个人。而见到黄琼之后,老爷子直接开口道::“朕让钦天监算过了,下个月便有黄道吉日,将事情办了吧。这事就这么定了,不要在商议了。这段日子,朕在听雪轩再住上一段时日。等到事办完了,朕就与你母亲就搬到永福宫去。”

老爷子说完这番话后,便转身离开了。等到老爷子走后,一直都没有说话的母亲,站起身来走到门口处,看着院子内的假山,沉吟良久道:“昨儿,我考虑了整整一夜。既然已经到了现在的地步,那就这么定了吧。尽管我从来都没有想过,也更不想你,去坐到这个位置。”

“因为我不想你的儿女,我的那些孙子,走到你那些兄弟自相残杀的后路。天家之争,向来都是血腥和残酷的。可既然已经如此,我也没有什么可选的了。我只能说,今后你自己好自为之吧,毕竟这条路是你自己选的。好好教育你的子女,别再走上你那些兄弟们的老路。”

“不过有一点,我这个做母亲的还是要提醒你。你有没有能力撑起这个大局,我这个做母亲的还是相信的。但除了能力之外,你却是满身的毛病。你不好酒,这一点我很欣慰。可在美色上,我还是希望你能收敛一些。好好珍惜你的子民,好好的珍惜你的江山,你的家人。”

说到这里,母亲看了一眼黄琼道:“现在你可以回去了,做好你该做的事情。不要辜负了你的部下,你的臣民,还有你父皇对你的期望。还有,我们搬到永福宫之后,若是没有什么事情,你就不要过来了。另外,你若是在去招惹某些不该去招惹的女人,当心我废了你。”

听到母亲的话,黄琼几经犹豫,最终还是开口道:“母亲,既然您也答应此事了,儿子也就无话可说。其他的事,儿子倒也没有别的请求,就希望老爷子能抽空,好好的管一下他那些儿子。不管怎么说,那些都是他的儿子。若是等到我这个做兄弟的出手,可就没有退路了。”

对于黄琼的这个要求,母亲只是斜了他一眼,然后让他痛快的滚了。而回到温德殿之后,看着满书案的折子,黄琼却是一直都在发呆。良久,才打发人将傅远山与吕蒙正传来。在小太监飞奔而去后,犹豫了一下又派人将杨继元招来。有些事情,该交待还是要提前交待一下。

在几个人来之后,黄琼先交待了其他的事情。待三人将事情都记下之后,黄琼沉吟了一下之后,才对着三人开口道:“父皇已经决定,下个月将大位传给寡人,自己避位为太上皇。寡人提前跟你们打个招呼,一个是让你们有些心理准备,提前在京城以及诸路做好应变准备。”

“另外一个,便是你们三个商议一下,寡人的登基大典,要尽量办的简单一些。如今国家正处在危难之时,现在到处都在伸手要钱粮。寡人这里省下一文钱,前方将士那里就多一分保障。这个大典究竟该怎么置备,由你们三个商议决定。出结果之后,再给寡人上一个条陈。”

黄琼的话音落下,三个人尽管都是在宦海之中,打熬了多年的老臣,但也都不由得微微一愣。他们谁都没有想到,皇帝会在这个时候就提前传位。按照他们的估计,皇帝虽说如今将政事,全数委于这位太子爷,自己在后宫闭门不出。但真正的传位,还是会在平叛结束之后。

如今却是在这个时候,便要提前将大位交出来,这实在多少还是有些突然。不过要说太过于意外,倒也不及尽然。毕竟如今皇帝,便是连玺宝册都已经提前移交,政务更是悉数出于太子门下。其实也就等于提前将大位,传给了这位太子爷,只不过还没有名正言顺罢了。

不过,对于这位太子爷的登基大典,尽量节省的要求。如今身为大学士兼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身为宰相之首的傅远山,沉吟一下之后却是抬头道:“殿下,臣以为殿下的登基大典,要尽量节省的想法,虽说是为国为民,可在平常的日子里面可以,但眼下却并不适合。”

“殿下以太子身份,提前继承大统,这是在眼下非常时期,皇上为了稳定天下臣民的心,让殿下所有的政令师出有名而为。新皇登基,在眼下这个时候,无疑是一个非常之举,对收拢民心可以起到的作用,远非其他事可以相比。殿下又一心为民,想要尽量的节省民力。”

“这在寻常的太平年月,自然是没有问题。但在如今时局动荡,南有叛王兴兵作乱,北有北辽大举入寇,天下人心浮动的时局之下,殿下这种一心为民的举动,反倒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猜忌。新皇登基大典,历来为国家的头等大事。虽说未必究竟奢华,但一定要庄严。”

“更是要对天下昭显了新皇的权威,以及天子的威严。殿下若是一心节约民力,臣等知道的是殿下心系百姓。但对于那些不知道的官绅,恐怕反倒是会引起人心惶惶。以为朝廷如今极其艰难,在战场上战局不利。就连这种国家头等大事,都搞得异常草率,势必会民心动荡。”

“而无论是对于叛王来说,还是对于北辽来说,殿下的登基大典,都能一再缩减。恐怕对他们来说,其中可做文章的地方会相当的多。仅仅一个朝廷财力已经枯竭,在战场上已经举步维艰,否则新皇登基大典都一再缩减的流言,朝廷要想平息掉就不知道要花费多少代价。”

“殿下,越是要在这个时候,哪怕朝廷真的掏不出钱帛来,殿下的登基大典也不能缩减。就算为了稳定这天下的民心,鼓舞前方将士的士气,殿下的登基大典,也不能有任何的缩减。臣的意思是,殿下的登基大典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历代先皇该怎么办,殿下就怎么办。”

“不仅要办的更加庄严,而且要办的比历代先皇更要隆重。这样才会让这天下的百姓,对殿下有信心,对朝廷有信心。而且殿下如今即将继承大统,这皇后的人选也要提前选定,还有皇太子的人选,殿下也要仔细斟酌一下。另外,臣的意思是,这时候应该将永王召回。”

傅远山的话音落下,吕蒙正与杨继元在分别沉思之后,不约而同的附议。杨继元虽说是进士出身,但现在已经是由文转武,又是起复不久的,对于他的意思,黄琼倒是不算太重视。但吕蒙正对傅远山全力的支持,黄琼却不能不慎重考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