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定河山 > 第九百零三章 曹锐的打算

定河山 第九百零三章 曹锐的打算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0:59

第九百零三章 曹锐的打算

那汇集了江南行胜,文风半天下的江宁府,还是人文荟萃之地?江宁府是六朝古都,哪怕南朝已经亡国三代,前后将近四百余年。可张公明也知道,在江南很多人心中,江宁府才是真正都城。至于如今天下首宪京兆府,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一个遥远,不值得一提的乡下罢了。

当初桂林郡王在选定郑通为主将的时候,因为此人在平息夷人叛乱,以及几次统军对抗安南骚扰的时候,不止一次的纵兵劫掠民财的经历,张公明就提出过反对意见。但无奈,如今桂林郡王麾下,擅长统兵的大将真的不多。就那么一两个还算是比较有能力的,他还不放心。

选来选去,最终选定了这个性子最为贪婪,可却实战经验还算是丰富。或多或少,还算是领兵出战过几次。最为关键的是,此人是在桂林郡王府军备司都统任上,任职过多年。被桂林郡王花了天价银子,硬买到这个节度副使位置上。对于桂林郡王可谓是忠心耿耿郑通身上。

而这个时候,张公明才发现,京城那位主在去年,将广南东西路、福建路,所有统军作战过的经验。只要是在广南西路任职过的没有超过五年,正四品以上一个个的全部调离,取而代之的,就地从广南西路提升。而任职超过五年以上,尤其是桂林郡王府军备司做过官员的。

则是一个都没有调离,原地一律没有动,甚至有些还越级提拔。去年这些官员开始调动的时候,桂林郡王虽说因为那些被自己收买官员,被调走而心疼不已。可自己苦心安插的那些官员,一个个都借机提拔起来,甚至做到了节度副使这样的重要位置,心中还是有些高兴的。

现在看,这一手可谓是釜底抽薪。那些带兵打过仗的,几乎全部被调走。留下来的武官,不是品级过低,就是根本就没有打过仗。如今桂林郡王虽说靠着这些年,撒出去的大笔钱财铺垫,几乎是兵不血刃拿下了广南东西路、福建路,但真正有能力独掌一面的却是寥寥无几。

郑通此人,虽说能力也还有一些。但为人骄狂自满不说,居然还如此的不听劝。在宁国府,做出纵兵劫掠民间,甚至是绑架的事情来。这所谓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他这种做法,就算下一步能顺利的拿下江南东路,这王爷又要多付出多少的代价,来安抚这江南的士绅?

到时候,就算杀了他又能如何?他郑通的人头再值钱,又岂能买得回这江南的民心?如今的张公明敢打赌,原本那些有心归顺桂林郡王的州府。在他做出在宁国府这些事情之后,除非王爷亲临。否则,那些人恐怕再不会升起归降的心思。便是有,那些乡绅也不会答应的。

这个郑通这一抢不要紧,王爷在江南,甚至是整个桂林郡王府,在江南百余年苦心布局,彻底的毁于一旦。这官绅的心一伤,非短时日能够弭平的。王爷今后平定江南,不知道又要付出多少代价。这个混蛋真的以为,这两江的那些士绅,就是一群什么都不是的土地主?

自从西晋末年先有八王之乱,后有五胡十六国。晋室衣冠南渡开始,便有多少文士南下避乱,就定居在这江南他也不想想不算其他诸州府,单单就一个宁国府,自从本朝开国以来便出了多少进士?郑通如此做,毁的不单单是一个宁国府,而是彻底失去的是整个江南的民心。

在郑通纵兵大掠宁国府的时候,张公明曾经几度,都生出现在便要除掉他的想法。但问题是,现在杀了他简单。可这集中了桂林郡王麾下,最为精锐的两万军马,至少现在没有人能够统带得了。就算桂林郡王从其他战线抽掉将领,先不说能力与否,便是现在也来不及了。

尽管此时,心中充满了杀机。可对于郑通的所作所为,哪怕在厌恶到了极点,但张公明也只能忍着。而相对于强忍着满腔愤怒的张公明,这群兵大爷总算是走了,这些日子被这些兵给坑苦了。便是自己小妾也抢走,面对着满屋子责骂的士绅,宁国知府与同知肠子都悔青了。

原本当初投降叛军,二人也是无奈之举。宁国府除了三百老军之外,原本没有驻军的。徽宁一向都是一体驻防。徽州府的驻军,一战被打的全军覆灭。二人手中,除了三百平时就连抓捕盗贼,都有些力不从心的老军,根本就无力应战。又担心溃军进城到处洗劫,为祸乡里。

所以二人才对溃军闭门不纳。后来见到叛军势大,在满城官绅之下才被迫开城门投降。如今宁国府遭受如此大劫,虽说不能都怪他们身上,可他们也算始作俑者之一。更何况,大群凶神是走了,还留下一千军马打着搜铺逃兵的旗号,继续不断的在祸害乡里,索要钱帛。

其实郑通没有时日寻找,那两千人的下落。可这二位,对那两千人中的至少一半下落,心中还是清楚的。叛军有三股军马,在洗劫宁国府时抢顺手了,进入广德直隶州境内。明显打算连广德州一并洗劫一遍。可广德州那位新任知州,却不是什么善茬,更不似他们这般软弱。

而广德州地处江南东路与浙西交界之地,素来为江南东路民风最为彪悍之地。当年开国初年,齐军经略江南的时候,也曾经在广德州吃过大亏。当年百战余生的精锐都吃过亏,这些叛军又岂是对手。一声号令,调集青壮在三百团练,外加收拢的徽州一百余溃军的配合之下。

趁着这群家伙,分散开来卖力打劫时。一顿锄头扁担外加钢刀猎叉下去,跑到广德州的那一千叛军,没有几个活下来。他留在宁国府的那一千军马,又半步不肯出宁国府治。整日只是坐在城里面,又去哪里去寻人?而且他在宁国府的所作所为,这一千军马好日子也到头了。

至于郑通,对于如今已经一片狼藉的宁国府,士绅与百姓怎么想的根本就不在意。正带着人马,想着秣陵关疾进的他,却不知道正是他纵兵四处劫掠的这七天,给了曹锐时日。让曹锐可以完成布防。以及又从周边州府,调集了三千卫军与团练,赶到秣陵关增援。

而这七天的停顿,让已经赶到**的两大营军马。尤其是曹锐的老部下,在曹锐的催促之下,从容的完成了渡江。不过,如今受命节制两大营军马。在两大营五万军马抵达之后,底气已经不是一般足的曹锐,并未让这两大营立即赶到秣陵关增援,甚至连江宁城都没让进。

如今的他,打算一鼓作气,将这两万叛军全歼在秣陵关,而绝对不是击溃。因为他知道,这两万叛军若是溃散,会给地方带来多大的危害。溃兵不如寇,流兵即为贼。这些溃军一旦散开,今后不知道有多少地方要遭殃。更不知道,这些兵一旦溃散,又要花多大代价弭平。

所以,在两大营渡江之后,曹锐命其绕过江宁府城。夜行晓宿,全部秘密分别隐藏在方山,以及溧水境内的东庐山之中。在未得到他的将命之前,就算秣陵关这边打的血流成河,也不得出击作战。曹锐在四大营做过都指挥使,受命增援两大营将士之中,不少人是他的老部下。

他的将令一出,倒也无人不敢不服从。而郑通在宁国府纵兵劫掠的事,让原本心中还偏内桂林郡王的地方官员以及士绅,如今都已经寒心无比。他们是想着做新朝的从龙之臣,可这个从龙若是要搭上自己,以及自己家人的身家性命,还有苦心积累的财产,那就还是算了吧。、

郑通在宁国府的做法,让那些官绅生怕将这股子丘八引导自己辖区,下一个倒霉的便是自己。所以便是有人发现了官军的异动,也没有人敢给郑通通风报信。富裕的江南,果真不是贫瘠的广南西路可以相比的。在宁国府很是发了一笔的郑通,对曹锐的部署却是一无所知。

当他率军抵达秣陵关的时候,却是遇到了曹锐的顽强抵抗。原本他想着,会一触即溃的秣陵关守军,出乎他意料的是,居然守得如此的坚决。他更没有想到的是,秣陵关守军之中,居然有如此多的大炮。他连续发起的多波攻击,就连城头都没有看到,就被阻止在土垒之前。

在他在宁国府大发横财期间,知道单守秣陵关恐怕难以阻挡叛军。因为上百年的承平,到他上任的时候整个江南东路,武备已经不是一般的颓废。秣陵关虽说是江宁府外,一个及其重要的防护要地,可也坍塌和荒废的异常厉害。再加上江南多雨水,整个秣陵关只剩下一半。

其余的城墙,已经是大半的坍塌。这座本朝初年,平定江南时为了护卫江宁府修建的军事重镇,如今变成了收税的关口。原有的防御功能,早就已经丧失殆尽。他上任之后,虽说请了一笔钱粮,想着重新整修这座关口。可等到钱粮拨付下来的时候,却是已经根本来不及了。

依靠这样的关隘,想要阻挡住两万叛军,几乎无任何的可能。在带兵抵达秣陵关之后,曹锐干脆利落的,放弃了依靠秣陵关防御的想法。他以秣陵关为依托,修建了大量的土垒以及壕沟。并砍伐了周边的所有树木,修建了坚固的壁垒。郑通耽误的七天,给了他足够的时日。

当郑通带兵抵达秣陵关的时候,他所有的防御工事,已经全部完成。而对于江南东路卫军战力,此时已经彻底不放在眼里的郑通,对于曹锐苦心构筑的工事,却是毫不在意。上来,就集中了五千军马,发起轮番的冲击。因为他知道,只要拿下这里,江宁府就在自己眼前了。

若是对手真正依靠江宁府城,作为固守的依托。这一路因为疾进,并未携带什么攻城器械的他,还多少有些担心。可对手只修建了壕沟与土垒,对于郑通来说倒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所以,在其前锋进抵秣陵关之后,连最基本的休整都没有做,便集结兵力发起猛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