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定河山 > 第八百九十一章 静江鼙鼓动地来

定河山 第八百九十一章 静江鼙鼓动地来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0:59

第八百九十一章 静江鼙鼓动地来

在开春之后,黄琼一方面全力督促春耕,一方面在江南全力的准备。尤其从四大营各营,都抽掉了一千骨干换上便装南下。调拨给头一年,陆续南调的各级将领。而去年便已经陆续到任的那些将领,到了五月除便不约而同的接到黄琼密旨,要求他们外松内紧转为备战状态。

同时,黄琼又秘密派人,将工部第一批铸造出来的铁模铜芯火炮,以及第一批培养出来的两千炮手,伪装之后通过水运,分别调拨给赵无妨等将领。而当时间进入到六月,便是傻子都闻到了不寻常的味道。而黄琼更是频繁到,几乎每日都召集于明远进宫,商议一系列军务。

如果不是于明远再三劝说,整个天下诸文武百官之中,不知道有多少人被桂林郡王收买。最好还是后发制人。哪怕最初会有些被动,但也可以让那些潜在水底的鱼主动露出头来。肃清内部那些不稳定人,否则即便是主动进攻,也未必会占到便宜不说,搞不好还会损兵折将。

内部有人通敌,军情无法做到保守机密,这仗根本就没有办法打。更何况,恐怕被桂林郡王府收买官员,绝对不会少数。这些人不揪出来,唯一的结果就只能是失败。再加上,桂林郡王府毕竟是开国第一功臣之后,朝廷主动会于大义上有所理亏,黄琼都一度打算先发制人。

于明远的话,点醒了在此事上多少有些莽撞的黄琼。选择引蛇出洞,虽说未必是什么好办法。但在无法彻查,究竟有多少官员被桂林郡王府,收买的情况之下,这是唯一的办法,也是最好的办法。所以,哪怕黄琼再不喜欢这种被动,但最终还是接受了于明远的这个建议。

相对于让人忧心的广南西路局势,反倒是永王倒是让人放心的很。也许身边多了一头母老虎,这一路巡视永王可谓是老实的很。不仅每到一地,便给黄琼发来当地宗室情况的秘折。而且一路上都老实的很。因为巡视,春节并未能赶回的永王,都是在两淮的淮安府过的。

永王这一路上老老实实,倒是让黄琼很是省了不少的心。心中再一次,对自己将永王派出去,与他一同巡视这个决定,感觉到正确之极。不过自从开春以后,心中不安感越来越强烈的黄琼。在永王抵达江宁府之后,便下了一道钧旨,让他暂时驻跸在江宁府到秋收再说。

当江南再一次秋粮,再一次面临大丰收之前,最后一个月。也就是大齐朝明德二十三年,九月十三日。黄琼接到了调任江南西路节度副使的赵无妨,八百里加急。半个月之前,桂林郡王以保全大齐百年基业,不落入淮阳余孽之手的名义,在广南西路静江府宣布起兵清君侧。

在起兵之前,桂林郡王以庆祝中秋节的名义,邀请广南西路所有文武官员到王府聚宴。酒席上,突然伏兵四起。在已经投靠他的十几名文武官员协助之下,逼迫广南西路文武官员投效他。并调动他王府三卫,在静江府一千二百卫军的配合之下,当日便占领整个静江府城。

赴宴的各级文武官员,不肯投降的广南西路节度使,与广南西路按察使当场遇害。节度副使与静江知府、兵马使,则早就暗中投靠了桂林郡王。因病未去赴宴的广南西路安抚使,在被叛军包围在安抚使衙门之后上吊自尽。其余官员在转运使的带领之下,集体归降桂林郡王。

整个广南西路官员,只有一个安抚使衙门七品官员,化妆成一个挑夫。绕过南岭诸关口,桂林郡王府所属军队设置的封锁线,出来给朝廷报信。而在他写这封奏折的时候,桂林郡王早已经潜藏好的十万大军,已经杀出十万大山,杀向江南西路与广南西路交界的赣州府。

同时,随着桂林郡王正式出兵造反,江南西路的卫军,也出现了不稳的情况。江南西路节度使,自从接到这个消息后便闭门不出。安抚使与江南西路诸有司官员,则是乱成了一团。赣州知府与赣州兵马使,面对桂林郡王的大军,未做任何的抵抗,直接打开了城门投降。

赵无妨在折子上直接告诉黄琼,他已经斩杀不可靠的南昌兵马使。将南昌兵马司所属卫军,直接纳入了自己麾下。连同自己上任之后,黄琼调拨的一千精锐准备南下吉安府救援。接到赵无妨折子,黄琼没有丝毫犹豫的,立即让他接任江南西路节度使,接掌江南西路诸卫军。

将原有节度使衙门官员,一并锁拿押解进京。同时在钧旨上,黄琼直接晋升赵无妨为署理江南西路节度使,统辖江南西路卫军作战。对三品以下官员不分文武,有先斩后奏的权利。不过除了这道钧旨,黄琼还给赵无妨下了一道密旨,让他密切监视江南诸路官员的动向。

并给在江宁府的永王也下了密旨,除了让他在江宁府做与赵无妨同样的事情之外。还授予他江南便宜行事的权利。如果他在江宁期间,遇到有不稳定的官员,可以直接锁拿进京城。并命他立即在范家,在江南诸分支的配合之下,查抄没收桂林郡王府在江南,所有的财产。

原本在接到赵无妨的奏折之后,黄琼想要在第一时间,便将永王给调回来。除了为了他的安全着想之外,更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黄琼担心,自己这个往往在关键时刻,有些爱犯糊涂的七哥。在此次大变之中站错了队伍。因为他对永王在信任,也是有一定程度的。

他知道,永王并非是一点野心都没有。只不过,在永王心中更重视兄弟情义罢了。而且早年经历,也让他的野心逐步消磨。如今正逢天下大乱的时刻,黄琼也要堤防,他原本已经消失的野心,随着时局变化,再一次死灰复燃起来。乱世出英雄,他永王未必会放过这个机会。

就算他没有,可他身边的某些野心人未必就没有。虽说以永王那点本事,席卷天下是不可能的。但割据一隅,却还是可以的。原本将其调回京城,是最为保险的。毕竟,永王是他在诸多兄弟之中,唯一一个还有兄弟感情的,黄琼不想在这个时候失去,唯一的一份兄弟情义。

但问题是,永王如今驻跸在江宁府,又是如今整个江南,如今唯一的皇子、亲王。永王看似一步孤棋,但如今却是吸引了整个江南,所有还心向朝廷的官员、士绅的目光,担负着稳定民心作用。如果这个时候调他回京,可能引起江南民心动荡,是在短时日之内难以消除的。

成败往往决定在细微之处。胜负未定,皇子、亲王却率先逃跑。接下来会引发的江南人心动荡,让黄琼不敢去赌这个赌。是信任永王,让他在江南做一个名义上的统帅。还是冒着江南民心尽失的乱子,为了一个大致可能的危险,将永王留在江南坐镇,让黄琼也是几经犹豫。

但最终,还是考虑到国运的情况之下。哪怕在不放心,黄琼还是将永王夫妻,都留在了江南坐镇。而为了稳定住永王,黄琼就连永王妃都没有调回来。而黄琼此举,也是等于变相对永王,表明了极大的信任。这在一贯多疑的大齐历代帝王中,如此信任兄弟的可谓是独一份。

不过,黄琼让永王查抄桂林郡王府,在江南诸路的财产,实际上也在变相切断了他的退路。此次查抄过后,永王便是因为时局,生出一丝不该有野心。想要依靠桂林郡王府割据江南一隅,都没有这个可能。更何况,早在永王出京的时候。他就在永王的身边,埋下了几步暗棋。

只是原本黄琼埋下的这几步暗器,是防止永王出京这一路,在搞出什么荒唐事,累得天家名声之外,更要累得自己给他擦屁股。可在这个时候,若是永王真的想要作乱。那几个暗棋,足以在需要的时候,替自己做某些事情。再说了,永王身边还有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刘虎在。

连续发走给永王,以及赵无妨的八百里加急之后,黄琼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桂林郡王府在江南苦心经营了百余年,整个江南属于桂林郡王府的势力,可谓是盘根错节。尤其是他苦心部署已经多年,暗中伏下的棋子,绝对不会单单限制在于广南西路。接下来变数更大。

果然,随着时间的陆续推移,接下来黄琼陆续接到了多道奏折。在广南东路,广南东路节度使,与广南东路水师都统,联手杀害不肯归顺的广南东路转运使,以及督察御史。与安抚使、按察使、学政,宣布归顺桂林郡王。刚上任的广州知府一把火,将自己与家人一同烧死。

整个广南东路十府三直隶州,连同五千地方卫军,下辖一千五百兵力,大小战船八十余艘的广南东路水师,附带二十三个巡检司。除了孤悬海外的琼州府,没有发表归顺檄文,而在知府带领之下闭关自守外。其余的全部州府,不到半个月的时日,全部归顺桂林郡王麾下。

广南东路的所有官员,除了殉节的十几名官员之外。也只有在驻地韶关府知府与兵马使归顺,提前得到消息而逃过一劫的南韶惠潮兵备道,与原本就驻地梅关的韶南巡按一同,带着十几名文官跑到了梅关。收集周边地方团练,依托背后的江南西路,还在试图做着顽抗。

而在福建路,福建安抚使虽然提前下手,斩杀了叛乱的节度使、节度副使。但自己在一同叛乱的福州府兵马使围攻下,以一介书生率三百卫兵力战而亡。其余的转运使、按察使、学政、督察御史,加上福州知府,有的归降了叛军。有的弃职潜逃,一路逃到了北部的建宁府。

接到诸路的奏折,此时的黄琼心中轻叹了一声,该来的终于来了。只是黄琼尽管提前做好了准备,但叛军的来势却是如此气势汹汹。不到两个月的时日,湖广南路长沙府以南地区全部沦陷。江南西路在叛军的猛攻之下,只剩下南昌府、吉安府,以及靠近长江的九江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