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定河山 > 第八百八十七章 亡羊补牢?

定河山 第八百八十七章 亡羊补牢?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0:59

第八百八十七章 亡羊补牢?

黄琼提起外出带着家中悍妻,一同外出巡视的事情,永王一下子又蔫了。他死死的盯着黄琼,可怜兮兮的道:“太子爷,这事儿真的就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除外巡视,带着一个娘们像是什么话?差事我接,而且保证给你办好行不行?能不能别让我带着那头母老虎?”

对于永王的垂死挣扎,黄琼理会都没有理会。直接告诉他,这事一点商量都没有。而且此时,自己的太子手谕应该已经送到了永王府了。所以,他也不要想着还有侥幸的可能。黄琼还郑重其事的告诉永王,以自己那位七嫂的性格,若是不带她去,极有可能她会偷着跟随。

那样,就真的太危险了。何家毕竟不是武林世家,自己那位七嫂虽说有一些拳脚功夫,可她那点功夫在真正江湖人眼中,就跟杂耍没有什么两样。一旦七嫂有什么危险,让自己这个太子爷怎么与何家交待?自己之所以让他带上老婆,除了担心他那点毛病之外,就是这一点。

黄琼这番话说罢,永王在一琢磨之后,不由得浑身一激灵。永王也知道,黄琼身上的武功极高,在这种事情的判断上,是绝对不会出问题的。自己那位老婆那点拳脚功夫,揍自己当然没有问题,可也就到此为止。要是在这个九弟面前,就真跟耍杂耍的,还就没有什么区别。

毕竟是女人,又是官宦世家的女子,又那里真能学到高深的武艺?何家是武将世家,更擅长的是马上格斗功夫。而更知道自己老婆性子的永王,现在清醒过来想一想,还真的觉得黄琼的话没有错。若是自己不带她去,对自己就没有放心过的老婆,没准真的会暗中跟着去。

只是想归这么想,可一想到难得放松的机会,还要带着那头母老虎,永王什么兴致都没有了。而看着永王离去时,垂头丧气的背影,黄琼也是淡淡一笑。将心思,又转回了政务上。于明远选调去南方接任的将领,名单已经呈送到自己这里,自己并没有太多闲暇管这事。

黄琼看这种折子,一向不单单只是要看人名,更要看他们的履历。所以在打开于明远的奏折之后,黄琼看得异常仔细。大部分人选,黄琼都很满意。只有一个人,让黄琼有些犹豫。于明远调如今虎牢关都统赵无妨,南下出任江南西路节度副使,让黄琼有些举棋不定。

于明远在折子上,将调赵无妨的意图说的很清楚。如果某人真的不臣,江南西路是其进军北上进军江南的必经之路。虽说南昌府可以调集得力人手,但在背后没有一个强力的人策应不行。而江南西路那位彭节度,虽说不算昏聩,可能力也算不上强,又多年未带过兵上战场。

将赵无妨调任节度副使,虽说有些简拔的性子,可赵无妨的能力还是可以的。看着于明远折子上的话,黄琼却是放下了手中的折子。任正四品都统才两年多一些赵无妨,一下子简拔为江南西路节度副使,的确是有些越级提拔的意味。但这一点,在黄琼的眼中并不重要。

只要这个人的确德才兼备,黄琼是不在乎这一点的。就像是傅远山,调中书省接任平章政事,也多少有些越级提拔。可自己不是一样,照提拔不误?自己之所以有些犹豫,是因为虎牢关对京城一样重要。这种战略要地,不交给自己人,在眼下这个时候黄琼实在有些不放心。

但在准备划去赵无妨名字的时候,黄琼思索良久,却最终还是放下了笔。虎牢关距离京城近在咫尺,若是其他地方都丢了,只留一个虎牢关又有什么用?想到这里,黄琼还是在于明远的折子上,批了一个准字。放下手中的笔后,黄琼站起身来,走到温德殿前想要透透气。

此时的夕阳,已经布满了天空,将半个天空映得犹如染上血一般鲜红。看着今儿天边,格外通红,甚至红得有些诡异的夕阳,黄琼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心中升起一股微微不安感觉。自己那位名义上的岳父,到底究竟还能在忍耐多久。如果再能给自己两年时间,又该有多好?

想到这里,黄琼转身几步回到温德殿内。拿起于明远的折子,又仔细看了一遍后,在折子上批了一句各级调动武官,不必进京述职。接到调令之后,要以最快的速度到任,正肃卫军。批完了这道折子之后,黄琼绕过了通政司,直接打发李海亲自跑一趟,将折子送到于府。

在打发人,将折子送出去后。黄琼沉吟了一下,拿起一道钧旨提笔写了起来。他督促户部,今年秋税要保证足额进京。尤其是江南的秋税,要督促江南诸路转运司、诸粮道,要尽快的起运。户部在江南的几个粮仓之内的存粮,也要将其中至少六成转运进京,以备朝廷使用。

两年之内,江南诸路粮仓之内,以去年的存粮为基准,不得抱有超过四成。多出来的存粮,全部接送进京。对向广南东西二路转运铁,要督察诸路转运司。同样以去年为基准,两年之内一律不准许超过去年运量三成。这道钧旨写完之后放下笔,黄琼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

再一次,看了看密旨上的内容后,黄琼没有丝毫犹豫的,立即派人送到户部尚书府邸。待人走后,黄琼看着桌面上的折子。心中暗自摇头,自己现在能做的,不能做的。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在想尽一切法子在做了。只是这些看似亡羊补牢的东西,现在还能够来得及吗?

无论是在备战之上,还是在某些相互的提防心上。朝廷或是干脆说自己那位老爷子,与自己那个名义上的岳父,相差的实在太远。从范家得来的消息,桂林郡王府从大理国鄯阐候府,采购军械、盔甲、马匹,绝对不止近些年。至少从十年前,就已经开始陆续部分开始采购了。

从这一点上来看,自己那位岳父至少已经准备已经十年了。桂林郡王府地处广南西路,本地多数都是夷人。汉人数量并不多。桂林郡王府虽说富甲天下,但名下却缺乏冶铁工匠。因为这些工匠,一直在朝廷的严密控制之下。而大理国的弯刀与牛皮铠甲,一向以精良著称。

他桂林郡王府,虽说地处与安南接壤的广南西路,境内又有大量的百夷,并不算是太安宁。但广南西路有近万的地方卫军,据说也堪称精锐。他的桂林郡王府内设统军司,在广南西路有事的时候。他桂林郡王府,甚至可以不用先行请旨,便可以调动广南西路境内的卫军。

就算广南西路,那里的情况再复杂。可他手中握着近万的卫军,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就算安南大举入侵,还有朝廷后续的援军。若是没有什么危险,他从大理国买军械、盔甲干什么?而且大理国盛产马匹,尽管短途冲刺不如契丹马与党项马,也更加矮小,但却是耐力极强。

尤其是擅长山地行走,是在山地行动最好的马,也是最适应广南西路使用的马。他若是没有反心,他买那么多造反才用得到的军械、马匹干嘛?而黄琼对大理国的那位鄯阐候,与桂林郡王府之间的关系,消息来源还有一个渠道。那就是曾先后为鄯阐候正夫人的刘氏二女。

按照刘敏的说法,桂林郡王府早在前老王爷时,就与鄯阐候府上一代侯爷交好。而桂林郡王府与鄯阐候府接亲,一直都隐瞒着朝廷。她这个嫡郡主,在桂林郡王府这一代名册上,是根本就不存在的。当初她嫁给那位鄯阐候前,一直都是养在王府外面的,大部分人不知道的。

刘灵的命运,其实也都差不多。为了避开朝廷的指挥,在自己那个名义上的岳父,决定将她嫁给鄯阐候作为继室的时候,更是直接上报朝廷,她是已经暴病而亡。之前,大部分时间,也是寄养在一个姨娘家里面。二人甚至对在王府生活了几年的,司徒唤霜根本就不认识。

二女甚至在黄琼大婚之后,才知道司徒唤霜的身份。只不过,她们压根就不知道,司徒唤霜根本就不是她们父兄的亲生女儿。与她们没有半点血缘的关系。甚至还与桂林郡王,有着杀父辱母之仇。不过,她们倒也没有太在乎。因为这种事情,对她们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了。

桂林郡王府的历代郡王,都有女儿秘密养在外面的。专门就是为了与周边的势力,避开朝廷指婚,而秘密用来通过联姻,来交好周边各方面势力的。养在王府的,那是用来给朝廷看的。哪怕是嫡郡主,也是一样要养在外面至少一个。无论是刘敏与刘灵,都是这个样子的。

自己那位名义上岳父,与他的父亲连续将两个郡主,嫁给鄯阐候府,这其中没有相当巨大,或是说特殊的利益交换啊,他们绝对不会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别看鄯阐候在大理国权倾天下,算得上一号人物。但对于在大齐内部,同样势力庞大的桂林郡王府眼中,还差的实在太多?

从这两点上,黄琼就可以轻松的判断出,桂林郡王府造反的准备,至少已经在十年,甚至还不止十年。十年聚兵,这并不是什么意外。练兵选将不是短时间,就能一触而就的。只要不想失败的太快,带着一支乱七八糟军队去造反,就需要大量的时日,才能好精心的准备。

尤其是在广南西路缺少汉人,而桂林郡王府明显对当地的诸夷并不信任。当年,第一代桂林郡王不仅擅长统军,更擅长的是练兵。陈州之战中,能将一群乌合之众的溃军,如果没有非一般整合能力,根本就做不到。就算桂林郡王府后续子孙,将先祖统军作战能力都丢光了。

可先祖留下的练兵之法,却未必就真的丢光了。自己那位岳父下如此苦心,如此的耐心,是明显打算一旦起兵,势必要一鼓作气成功。以他桂林郡王府百年传承下来的,商人惯性思维来看,他也明显不想元气消耗的太多。因为他也许接下来,还有可能有另外一个对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