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定河山 > 第七十六章 天家无私事

定河山 第七十六章 天家无私事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0:59

第七十六章 天家无私事

皇帝其心可诛的话都说出来了,黄琼知道自己要是不赶快平息皇帝的怒火,搞不好自己真的要倒霉了。而且看着皇帝已经黑如墨的脸色,自己这个霉估计倒的还不会太小。眼下人在屋檐下,自己的生死都掌握在这位皇帝老子手中,该低头的时候还是低点头为好。

想到这里,黄琼连忙跪下道:“父皇,儿臣这些话只是良药苦口利于病而已,并未将您比作桓灵二帝那样的昏君,更没有其他任何含沙射影的想法。况且儿臣说这番话的初衷是因为,父皇是唐太宗那样虚怀纳谏的明君,而绝非隋炀帝那样的昏君。”

只是黄琼明显高估了自己这位皇帝老子的心胸,黄琼解释的话音刚落下,皇帝便以冷的吓人声音道:“哦,按照你的意思,朕听从你这番谏言就是唐太宗那样的明君。听不进去就是桓灵二帝、隋炀帝那样的昏君。你这番话,反倒成了我朝犯颜谏言的魏征?”

皇帝的这番回答,让黄琼眉头不由的微微一皱。知道这个时候自己绝对不能退缩,要是不退缩可能还有机会改变皇帝眼下的心思。若是一旦退缩,恐怕会在眼下正在没茬找茬的皇帝心中,坐实了其心可诛这四个字。

想明白这一点的黄琼,却是梗着脖子道:“儿臣没有这么说过。儿臣只是进到了一个儿子,该有对父亲的劝说。也是进到了一个臣子,对帝王该有的谏言。古语有云:君有诤臣、君不亡其国,父有诤子、不亡其家。”

“作为儿子,如果不敢对自己父亲说实话,便是不孝。作为臣子,如果不能对帝王说实话,便是不忠。作为即是儿子,但更是臣子的儿臣,不想做那不忠不孝之人。而且父皇不想做唐懿宗,儿臣更不想做那些被人沉江皇子。”

“忠言是逆耳,可他是出于忠心。良药是苦口,可他能够治病。父皇是天下人的共主,不是某一家某一姓的帝王。心怀的应该是天下,而非一家一姓。今天的事情父皇已经亲眼所见,若还是熟视无睹的话,虽不能说是隋炀帝那样的昏君,但与唐懿宗却并无二样。”

黄琼这番话,明显触碰到了他这位皇帝老子的痛处。还没有等他将话说完,就见皇帝怒气冲冲的抓起御案上的一把精美镇纸,劈头盖脸的直接砸过来。虽说没有命中,只是摔在地上砸的粉碎,但也把黄琼吓了一大跳。

就在心多少有些过大,虽说也有些害怕,但并未太将自己这位皇帝老子怒火当回事的黄琼,还在为这个已经粉身碎骨的精美镇纸,感觉到惋惜的时候。却没有想到后边什么砚台、毛笔、宣纸,甚至是皇帝御案上摆放的奏折,连同背后书架上的花瓶不断的飞了过来。

被黄琼今儿的话,外加今儿遇到的事情,接二连三刺激得不轻的皇帝,甚至不顾自己的帝王之尊,对着跪在地上正手忙脚乱,躲着自己砸过去物品的儿子,不断的破口大骂。只可惜自幼受到的教育让这位皇帝骂词有限的很,翻来覆去只有混蛋两个字。

看皇帝那个愤怒的架势,如果不是力气有限,实在举不起来他那张黄花梨的御案,恐怕御案这个超级大杀物也一样会朝着黄琼飞过来。也幸好这间温德殿没有刀剑一类的,估计谁也保不准被气得昏头涨脑的皇帝,也会毫不犹豫的拔出来向着这个儿子劈过来。

此刻正跪在地上的黄琼,面对不断飞过来的凶器却是傻了眼。尽管不断的试图躲闪,可跪在地上的他躲闪的余地还是有限的。又不敢使用身上功夫的黄琼,也只能无奈的选择对某些不太具备杀伤力的物品硬扛下来。

虽说没有被花瓶和砚台一类的大杀器砸中,但却也被砚台洒下的墨汁,外加皇帝批阅奏折用的朱砂,从头到脚给淋了一身。浑身上下端是黑一块、红一块,就好像戏台上的大花脸一样。身上白色的书生装,更是早就已经看不出本色来。

而那边丢的兴起,已经将身边东西丢到无物可丢,自己也着实骂累了。很少做这么大运动量的皇帝,累的坐在自己那张黄花梨座椅上气喘吁吁的皇帝,才总算停住了手,放过了被自己砸得一身五颜六色的黄琼。

而这间皇帝专门用来批阅奏折,即便是太子非奉召也不得入内,因为皇帝整天在这里批阅奏折,一向以干净整洁著称的温德殿,此刻就像遭受了洗劫一样。金砖铺就的地面上,到处都是奏折和瓷器的碎片,两张上好的端砚也被砸成了几段。

温德殿内此刻乱入战场,外边围在外面的大群太监、宫女,虽说听里面的响动听的心惊胆战。但没有得到召唤命令之前,却是打死也不敢进来打扫。这些太监宫女都在暗暗猜测,那位河间郡王究竟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会让皇帝如此的愤怒与咆哮?

殿外的太监和宫女,在那里胡乱猜测。而此时殿内的皇帝,也许是满腔的怒火已经发完。见到被自己砸过去的朱砂与墨汁,弄的浑身上下红一块黑一块,狼狈不堪的黄琼,却是不由的扑哧一乐。被黄琼搞出来的满腔怒火,暂时算是烟消云散了。

听到皇帝乐出了声,心中一直高悬的心总算放了下来黄琼,自然也识趣的闭上了自己的嘴。开什么玩笑,刚刚只不过说了一些实话而已,皇帝就连砚台和花瓶这样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都丢了过来。

自己要是在说出一些所谓大逆不道的话,皇帝还不得将那张屁股底下的座椅丢出来?御案抬不起来,可那张椅子皇帝还是有力气能扔出来的。要是那张明显黄花梨制成分量十足的椅子砸到自己身上,死是不一定,可重伤是肯定的了。

只是黄琼闭口不言,那边的皇帝却并未打算就此放过他。对于皇帝来说,怒火是发散了,可出了问题总归还是要解决的。毕竟黄琼这位皇帝老子,虽说有些气量不足,但却并非那些昏聩的君主。他虽然被黄琼气得不轻,可也并未认为黄琼的话是错了。

看着狼狈不堪的黄琼,皇帝静了静累的也着实不轻,而显得有些心浮气躁的心神后道:“既然事情已经出了,那就要想办法解决。朕绝非掩耳盗铃,看到问题只想着掩盖,却不想着解决之君。你说的没错,此事如果解决不好,势必会酿成大祸。”

“这种事情,恐怕非单纯为瑞王和景王封地所独有。要说这大齐朝的所有宗室都这个样子,朕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可哪怕有三成的宗室如此为祸地方,恐怕就已经很了不得了。可这天下的官员那么多,居然没有一个如实上报的,这其中的问题只能更大。”

“这么多的宗室,朕现在也有些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处理,更不知道朕设置这么多的官员,还有几个能够相信的。你也知道这些宗室,都是朕的兄弟子侄,更是祖宗留下的血脉,朕不可能将这些人都杀光。此事既然是你掀开的,那么今天你就给朕出一个主意。”

听到皇帝这个态度,黄琼却是在心中撇了撇嘴,总觉得皇帝让自己出主意,多少有些祸水东移的嫌疑。只是皇帝已经开口问了,黄琼却又不能不回答。犹豫了一下之后,黄琼才道:“父皇若是问儿臣该怎么做,儿臣的建议还是派出能员干吏,好好调查一下。”

“大齐开国已经百余年,宗室繁衍也百余年,早已经不是一般的枝繁叶茂。除了身为我朝税赋重地的江南之外,大齐朝的宗室几乎遍布整个天下。这其中究竟有多少人,在封地胡作非为鱼肉百姓的,要仔细查一下才能调查清楚。”

“二哥和三哥的做法,并不一定代表宗室,但也未必别的宗室没有如此做的。所以儿臣以为,还是派出能员干吏,仔细调查一下,这样才有助于父皇决策。最关键的是,还要查明各地方有司身负重任,为何对此隐匿不报。”

“父皇,儿臣以为出了问题不可怕。但是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您在朝中却一无所知。满朝这么多的官员,却无一人上报才是最可怕的。是什么原因才是让这些官员,几乎是不约而同的自上而下欺瞒朝廷,也一样是必须要查清楚的。”

“儿臣以为,这个事情比查清楚究竟有多少宗室,在鱼肉百姓还要重要。而且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不查清楚问题根本所在,真正解决问题就只能望梅止渴。至于其他的,儿臣自幼生长在冷宫之中,出宫就府尚且不足一月。”

“别说对天下大势,各宗藩封地,便是连这京兆府都还糊里糊涂的。在没有调查清楚之前,儿臣不敢妄言是非。况且儿臣也是皇子,按照皇子非奉旨不得干政的祖制,儿臣不敢有任何的逾越。”

黄琼的回答,让皇帝很是有些不满意。内心中的第一想法,就是这个家伙又在耍滑头。在瞪了黄琼一眼之后,皇帝倒也干脆的道:“此事关系到的都是宗室,现在更是牵扯到两个皇子。只能说是家事而非朝政,所以你尽管大胆的但说无妨。”

只是皇帝不依不饶,死活不打算接招的黄琼,倒也干脆利落的回答道:“父皇,宗室无论血脉再远,但还是天家的亲人,其所作所为在民间更是直接代表天家。而天家的一举一动,则直接关系到天下的安危,社稷的稳定,所以天家无私事。”

“更何况此事不单单涉及到宗室,更涉及到那些宗藩封地内的百姓。亚圣有云: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普天之下的百姓,是我朝的根基。宗室鱼肉百姓,便是动摇我朝根基。儿臣以为凡是牵扯到我朝国运之事,都不能说是小事,更不能说是家事。”

本书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