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定河山 > 第七百三十三章 分化瓦解

定河山 第七百三十三章 分化瓦解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0:59

第七百三十三章 分化瓦解

沉吟了一下,黄琼将折子丢回给郑道远后道:“寡人的意思是,奉恩辅国公、镇国公要能少封就少封,爵位还是主要以将军为主。给他们多一些等级,对朝廷没有坏处。不过有一点郑大人要记住。唃厮啰诸部不设盟,一个盟都不设,各旗由西京兵部尚书直接管理。”

“公的爵位,可以多封一些。也不要只盯着那些可以作为噶伦的人,闲散的贵族老爷们,也要多封一些。在这一点上,朝廷还是尽可能要做到公平的。闲散有爵位的头人越多,那些做噶伦的,做札萨的人才会越有危机感,这样朝廷施政才更方便,也才更能够进退自如。”

“尤其是脱思麻,离着朝廷距离最远,也是最不容易控制的。所以在册封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增加朝廷对其所属诸部的控制。他们内部纷争,朝廷可以不去管。但是在大事上,必须要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离着朝廷远不是理由,更不能因为远,而削弱了朝廷对其的掌控。”

“脱思麻游牧范围,是三部之中最大的,又正处一个关键的位置上。其所部南面与西面,都与吐蕃腹地诸部接壤。东南面,又与川西吐蕃诸部接壤。实力和帐幕数量,虽说不如唃厮啰,但却更为剽悍。脱思麻能不能控制在朝廷手中,直接关系到朝廷与吐蕃实力对比。”

“其稳定与否,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涉及到唃厮啰诸部的稳定,甚至还要牵扯到西川诸部。所以既然已经封爵位了,那就干脆大方一些,不要太抠唆了。除了加奉恩二字的公,还是要严格控制外。不加奉恩的公,可以适当多封一些。一个旗,可以破例封两到三人。

“至于阿柴所部,一个公都不要封,最高的只给一等镇国将军。阿柴诸部那些人若是问起来,让他们自己去考虑、考虑,他们自己曾经做过什么?若不是看在他们这些年,侍朝廷还算是恭敬的份上,别说公爵没有他们的份,便是三等奉恩将军,寡人都不给他们一个。”

“告诉他们,这次寡人念他们身居高原,未必能及时知晓朝中的一些变动,所以这次就暂时放过他们。若是有下次,就不是降等了,面对他们的便是朝廷军马了。到时候,别说寡人不给他们留情面。想要晋等这可以,也没任何问题的,但要他们拿军功和教化之功来换。”

“只要功积累的足够,寡人保证在晋爵方面都一视同仁,绝对不会有任何歧视。但今后,若是在出现之前他们做的事情,在与某些人不清不楚,甚至是暗中勾结,那就别怪寡人心狠手辣。别说他们的爵位了,就是他们全部族的人,脑袋能不能保得住,也在寡人一念之间。”

“朝廷现在虽说无力深入吐蕃腹地,可派出大军到青海湖周边,解决一个阿柴诸部,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一个不受朝廷和寡人控制,甚至与某些势力联起手来,算计朝廷的部族,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既然受了朝廷的封赏,领了朝廷的爵位,那么就要忠心于朝廷和寡人。”

“还有,阿柴与脱思麻诸部,要多设盟、多设旗,这两部至少要设六盟以上。至于旗以下则分设佐领统领各翼,佐领可以封爵,也可以不封爵。但不封爵者,则也给予品级。这个佐领的等级,你作为西京兵部尚书,好好斟酌一下在上奏。不要太高,但也不要太低。”

“除了六谷部,青塘吐蕃诸部设置官职时,就不要弄出什么团练使、兵马使一类的官职了。他们旗下属官,要有游牧民族特色。佐领、参领都可以吗。不要总局限于汉人官称,有些区别更好有些。至于六谷部寡人昨儿想了一夜,还是决定不设盟旗,而是将他们编入军籍。”

“六谷部游牧在祁连山脉,是河西走廊的屏障。本身,又本就设置有地方州县,编为盟旗不太适合。这等于将已经纳入大齐的土地,又变相分出去,今后很可能会引起一些麻烦。更何况,六谷部又盛产良马,也是朝廷陇右诸马场的一个重要的补充,所以六谷部稳定更重要。”

“寡人决定在六谷部设置军户,将所有六谷部人不分男女编为军籍。将其所在游牧地带,设置划分为诸卫。男人世代为军,一旦陇右有战事,由朝廷征召出征,三丁抽一丁。至于平时,该耕种耕种,该游牧游牧。卫下面下设千户所、百户所,大部设千户所,小部设百户所。”

“这些卫所,不归陇右管辖,一律由西京兵部与枢密院统管,千户以下可以世袭。那些世袭官员,只能在战时方能受实权。平日里面,民政还是要当地府道州县管理。六谷部的事情,咱们稍后在商议。待寡人在仔细斟酌一番,拿出一个大致框架后,在商讨具体的细节。”

“其余诸部所有封爵者,由朝廷赐予蟒袍、印信,随从、免税,包括进京座位都要有区别。爵位可以封、可以晋,但也可以除。晋升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军功晋,协助朝廷平叛、作战有功者晋。其二就是教化晋,子弟有科举中举者,按照中举等级不同,以教化之功分晋爵。”

“在俸禄上,规定吐蕃诸部奉恩镇国公,俸禄为钱两千贯,另俸缎二十匹。奉恩辅国公俸禄钱一千七百贯,缎十五匹。未加奉恩二字镇国公、辅国公,分别钱一千二百、一千贯,缎十三匹、十匹。将军起为钱八百贯、缎八匹。爵位每降低一级,钱就降低一百贯、缎减一匹。”

“到最低奉恩中尉,钱五十贯、缎一匹。若有国公有晋郡王者,俸禄钱三千贯,俸缎四十匹。若是有晋升亲王者,俸钱三千五百贯、俸缎、绸、锦各二十匹,另赐予九蟒袍、玉带,随从加倍。诸旗噶伦虽说由本旗公、将军、中尉推选,但必须由朝廷颁发印信后方可到任。”

“放心,这些人都是大奴隶主、贵族,这身家可比朝廷那些官有钱的多。朝廷的俸禄,对于他们也就是聊胜于无。他们一年晋奉给那些佛爷的财物,恐怕朝廷一个二品官俸禄都比不上。别看你为官这么多年,恐怕你的身家加在一起,还比不上个那边一个小奴隶主。”

“实际划分盟旗的时候,你也不要只听那些吐蕃头人的忽悠,要多考虑朝廷的利益。记住,就是一句话分化瓦解,鼓励施舍寺庙,使其拧不成一股绳,便是造反也掀不起大风浪来。寡人已经准备上折子,准备在陇右的西宁州设置兵部侍郎一人,专门负责青塘吐蕃诸部事宜。”

“今后,整个内附吐蕃诸部,除了六谷部继续由陇右参政管辖之外。青塘吐蕃诸部管辖权,则会从陇右分出来,交给西京兵部、礼部共同负责,其中由兵部主管。先以内附青塘吐蕃诸部为先导,慢慢在向吐蕃腹地渗透。所以此次盟旗推广能不能做好,直接关系到朝廷大计。”

“万事开头难,你这个负责此事的兵部尚书,可谓是责任重大。所以,寡人在挑选负责此事的人时,也是琢磨了良久,才定下来由你全权处理此事。因为寡人担心,若是换了别人去处理此事,恐怕心思都放在怎么捞钱上,反而将朝廷的利益抛在脑后,将事情弄得一塌糊涂。”

说到这里,黄琼顿了顿,又看了听到自己这番话之后,陷入若有所思的郑道远。虽说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开口道:“郑大人,有些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人不能总活在回忆之中不是?所以,寡人以为有些事情,尤其是感情上的事情,往往永远埋在肚子里面会更好一些。”

黄琼后面这番话说完,郑道远心中不由得大吃一惊。他原本以为此事隐秘之极,除了那孩子的母亲之外,并无外人知道。却没有想到,此事居然根本就没有瞒过这位太子。只是不知道,他是怎么知道此事的?是皇帝与他说的,还是她与他说的,或是他自己猜测出来的?

只是现在谁说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解决问题不是吗?不想给爱人和儿子带来麻烦的他,抬起头看着面前这位储君,良久才苦笑摇头道:“不思量、自难忘,一个情字蹉跎了多少人?太子交给下官这个重担,除了刚刚说的那些原因外,恐怕心中还有另外一个打算吧。”

“无论是皇上还是太子,恐怕都不希望下官这个时候在京。此刻太子爷心中,也未必没有借着此事,让下官死在那些吐蕃人手中,以彻底除去一个后患的想法。因为无论是皇上,还是太子爷心中都清楚,此事一旦掀开,将会在勋贵之中,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甚至是裂痕。”

“为了断绝他母亲的念想,下官这个人彻底消失是最好的。那些吐蕃人野性难驯,这些年又在那位李节度手中,受尽了屈辱。这次封爵、划分盟旗,稍微有一点不到位的,下官搞不好就成了那些吐蕃人,这些年对朝廷不满的第一个发泄对方。到时候,下官求个全尸都未必。”

“的确,早在与高怀远见第一面的时候,下官便猜出来,他是下官的亲生骨肉。无他,这孩子无论是性子还是长相,与下官年轻的时候实在太像了。不过她母亲的身份,是下官与他一次长谈之后才知道。下官从来都不知道,下官一直念念不忘的人,居然是当朝的大公主。”

“当初,下官与她定情的时候,只不过以为她是一个普通官宦人家小姐。虽说下官被贬到陇右期间,也曾怀疑过她的身份。因为她给下官送过来的那些东西,都不是什么普通的东西,一席貂裘便是价值千金。但也没有想太多,最多也就将她当成了,那个王公贵族的眷属。”

“其实在知道,她已经嫁人了后,下官一直都没有再去打搅过她。下官被贬陇右期间,她给下官送过不少的东西,下官也从来没有收过。因为无路她当初嫁人是情愿的也好,是被迫的也罢,都已经是人家的妻子了。尤其是从她送过来的东西开看,恐怕她所嫁之人也是名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