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定河山 > 第六百九十九章 初心不变就好

定河山 第六百九十九章 初心不变就好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0:59

第六百九十九章 初心不变就好

这话,好像一般都是皇帝教育自己儿子说的。自己就是一群普通的文臣武将,那里有资格谈什么帝王家的事情?说浅了,这位翻脸跟翻书似的太子爷面前过不去。可说多了,或是说过头了,这是真的容易掉脑袋的。面对黄琼看过来的目光,群臣一个个低着头谁也不敢吱声。

也只有一个七品官,略微沉思一下后道:“回太子,臣以为前唐之事,也不能一概而论。虽说前唐出现了玄武门之变、女帝临朝、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弄朝。但正像是太子所言,前唐也出现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大中之治、会昌中兴,这些也应该一并教给子孙。”

“尤其是宪宗、武宗、宣宗这三位帝王,又是如何励精图治,从权宦手中夺回权利,并虚心纳谏,对诸臣唯才是举,才使得原本日颓的国势复振的。太子,臣以为凡是都要两面看。正是唐懿宗、唐僖宗的不孝,嬉戏无度、纵情声乐,才使得前人的励精图治白白被浪费掉。”

对于这个七品小官,在这里反驳自己,黄琼只淡淡一笑,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不过在众人散去之后,这个七品小官也正想随大流一同离开时,却被一个太监给喊住。这个太监见到他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说太子爷有请,便将人带到了充做黄琼书房的万春殿。

待这个一头雾水的七品官,被带到万春殿后,却见到黄琼正拿着一本书在看着。待到他跪下要磕头的时候,黄琼却是放下书,走到他面前抬了抬手制止了他磕头的举动:“起来罢,不用装模作样。心中有君、有朝廷,这个头不磕也罢。若是没有,这个头磕一百个也没意思。”

“你们这些官,若是都能办实事,心中想着朝廷、想着百姓,能对寡人讲实话,就是一个头不磕,寡人也是高兴的很。若是只知道糊弄上意,就算是磕一万个头,也是在糊弄君父,那才是真正欺君。侍君的心诚不诚,不在磕头多少上。少磕头、多做事,才是寡人喜欢的。”

对于黄琼的这番话,这个七品官却是笑道:“太子爷,不管这心诚不诚,这头该磕还是要磕的。不仅要磕,还要磕足。朝中有一个升官秘方,便是多磕头、少说话,多磕头,便是面上要显示足够侍君之心。少说话,便是要管住自己的嘴巴。管好自己嘴巴,自然就不会惹事。”

“不惹事、不找事的官员,对待君王又是恭顺无比,那个上司不喜欢,那个皇帝不喜欢?这样无论朝局不管如何风云变化,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理宗朝的田静田中书,不就是磕了一辈子头,升了一辈子的官。除了一句皇上圣明之外,闭了半辈子的嘴,才做到相位的吗。”

听到这个官员回答很是有趣,黄琼也没有生气,反倒微微一笑:“你倒是个促狭鬼,这个回答倒也现实。不过这般回答若是传出去,这朝中某些官员还不得恨死你?按照你这个说法,在本朝若是想升官,只要口喊皇上圣明头磕的震天响,什么事都不用做,就能坐等着升官?”

黄琼的回答,这个官员却是严肃的道:“回太子爷,这也要当朝皇帝的性格。若是天子能够虚怀纳谏,听得进不同意见、听得起批评,下官说的那种只知道磕头的官员,自然是不受待见。若是皇帝太讲究无为而治,只想着听好话、不愿意听实话,那这种官员就会大行其道。”

“这满天下的官员,又有几个不想升官的?七品的官员,想要做到六品。六品的官员想要做五品,瘦缺的官员,想捞一个肥缺。穷县的官员,想要调到富裕的地方。知县想要做知州,知州想要做知府。知府想做的便多了,六部侍郎、左右参政、转运使、按察使,那个都想做。”

“若是管不住自己的嘴,惹得皇帝与上司生厌,到时候别说升官了,现在的官职能不能保住都两说。所以,有时候多磕头、少说话,便是一种不二的升官秘诀。只要比自己官大的,下跪磕头就没有错。因为就算真有那种油盐不进的强项令,可没有几个上司愿意用的。”

这个七品官的话,黄琼微微一皱眉,但却是点了点头道:“有道理,有道理。看来你的年纪虽说不大,可这官场上的道道,还是精通的不少。看来,寡人倒是还有些小看你这个七品官了。说了这么半天的话,除了知道你是一个七品之外,还不知道你在这西京那个衙门任职。”

黄琼这番话音落下,这个七品官看着听到自己那番话后,并未发火的黄琼。突然咬了咬牙,跪倒在地道:“下官,现任西京大理寺正七品评事,明德十一年三甲进士刘昌,叩见太子殿下。请太子殿下,恕下官不恭之罪。下官之前的话虽是实话,但却过于偏激,还请太子恕罪。”

见到这个官员不仅自报家门,还突然之间自请罪,黄琼倒是没有什么意外。只是抬起手来道:“起来罢。你只不过说了一些实话而已,又何罪之有?既然你没有罪,又何来这恕罪一说?你之前的话,虽说的确有些偏激,但只要说的是实话,在寡人这里就没有任何的罪。”

黄琼的话音落下,这个官员犹豫了一下,站起身来拱手道:“下官多谢太子无罪之恩。下官自幼受家父教导,见到不公之处总是喜欢多说两句。这个毛病多少年,都一直都没有改掉。而在这官场上混,最忌讳的便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其实,说白了也就是最怕说实话的人。”

“原以为进士及第后,可以一展胸中抱负。却没有想到还是因为这张嘴,无意之中得罪了人。所以在六部观政之后,便被发配到了这西京来,这冷板凳一蹲便是九年。中间外放过一任蓝田知县,结果又因为这张嘴得罪了人。一任署理知县只做了一年,便又被调回了西京。”

“只不过这次,从原来的西京礼部,给挪到了不算太冷的大理寺,以原职做了一个评事。可太子爷,若说好话,下官也不是不会。文章都能做的花团锦簇一般,这恭维的话也是张嘴便来。可这官场上人人都说好话,谁也不说实话、不说真话,那岂不成了闭塞圣听?”

说到这里,这个家伙很是自嘲的道:“家中夫人,常说下官这一辈子,可能就坏在一张嘴上。纯粹是张嘴骡子卖了一个驴价。虽说已经进士及第整整十年了,可依旧在七品职位上打转转。可要说后悔,下官却并不后悔。至少下官没有因为做了官,便出卖了自己的良心。”

对于这个家伙的话,黄琼微微点了点头道:“能保证初心便是好的。人一入官场,又有几个能够住自己的初心?至于其他的,也不要紧。若是真金,虽然也许会蒙尘,但总有一天会发光的。人多摔打一下,对成长还是有好处的。保剑锋从磨砺出吗。你还年轻,机会会有的。”

听到黄琼说到你还你年轻这句话,看着这位面前今年不过才十九,要等过了年才满二十的年轻储君。也是要奔四十人的刘昌,心中这个别扭。这位年纪比自己小上一轮,还带拐弯的太子爷,居然说自己还年轻?当年自己进士及第的时候的确年轻,可现在头上都白发了。

只是人家是当朝太子,自己不过是西京一个小小的七品评事,自己有啥资格跟人家叫板?他是大爷,所以说啥都是对的。自己虽说年纪大一些,可架不住官职太小。人家说啥就是啥吧。而他面前的黄琼,看着这个家伙听罢自己话有些阴晴不定的脸色,只是淡淡一笑。

没有在这方面过多纠结的他,反倒是兴致勃勃的与这个刘昌谈古论今起来。这一谈,黄琼才发现自己倒是真小瞧这个家伙了。这个家伙诸子百家都可谓十分的精通,谈起子义经典来也头头是道。见到这个家伙,肚子里面的确有一些能水,黄琼又将他的思路引到国事上来。

这个家伙谈兴正浓的家伙,浑然忘了与自己谈话人身份,针对时弊侃侃而谈。观点不仅清晰,甚至相当一部分与黄琼不谋而合。而黄琼这些观点,是在秉政期间积累下来的。这个家伙一个七品微末小官,居然也有如此眼光,倒是让人很意外,引起了黄琼越来越大的兴趣。

两个人就在这万春殿之中,一直谈到晚膳时分。等到一个妇人来请示黄琼在那里用膳,这个家伙才想起与他谈话这个人,正是当朝新任储君。想起之前说的那些不是一般过头的,甚至含沙射影说到当今,一个大不敬是逃不掉的话,脑袋不由得翁的一声,不由自主跪倒在地。

看着这个家伙跪倒在地,浑身上下冷汗直冒,黄琼笑了笑将他一把搀扶起来道:“今儿,是你我二人私下里面谈话,虽说你的话有些偏颇,但能在寡人面前说这些,足以说明你是中心为国的。比那些只知道歌功颂德,见到弊端不敢说出来,只知道擦胭抹粉的家伙强多了。”

交待那个在万春殿伺候的妇人,自己与刘大人就在这里用膳后,黄琼淡淡一笑:“刘大人,虽说偏居这西京一隅,可这眼光却是开阔的很。只可惜,我们有些官那,就是听不得别人说真话,更见不得别人说实话。常言道良药苦口,不苦怎么能够治病?说真话就要打入另类。”

黄琼这番话说罢,这个自进士及第以来,一直被冷藏了十年。年纪轻轻便被发配到了,号称大齐朝养老院的西京。在同科进士有的都做到四品知府,六部主事的情况之下,他却依旧还在七品小官职务上打磨。满腔抱负无处伸展,一直都郁郁不得志的刘昌,不由得泪流满面。

再一次跪倒在地拼命的磕头。黄琼黄琼拍了拍他肩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你倒是一个真性情的人,这一点寡人很欣赏你的。希望你永远保持这个真性情,永远不要忘了你做官的初衷。你若是有兴致,就到寡人这里来。正好,寡人还缺一个左中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