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定河山 > 第六百三十四章 自己看错了人

定河山 第六百三十四章 自己看错了人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0:59

第六百三十四章 自己看错了人

黄琼这番说得很重的话,与其是劝说实则却是直接告诉贺元锋。朝廷现在很穷,所以此次平叛不仅要速战速决,而且要彻底干净歼灭叛军,绝对不能留下一丝死角和隐患。所以,我这个制置大使,在这件事情上是支持杜涉的。怀远州那里必须要派出人马,封锁住黄河沿岸。

我之前没有直接下决定,是因为你是我的副职,更是他们的主将。当着你部下的面,你的颜面我会维护。因为此次平叛需要的是上下一心,更需要的是将相和。若是官军内部起了纷争,恐怕累死也无功。我现在与你谈的,是我的决定和想法。所以,你作为副手要执行。

说到这里,黄琼看了看贺元锋的脸色,轻轻的叹息了一声:“该说的,不该说的,本王都与你说了。再多的,本王也不想再说什么了。你要记住,你是此次平叛的制置副使,实际上的主将,而不是一个先锋官。所以决心下的时候,一定要细致在细致,绝对不能粗心大意。”

“方案制定的越是严密,意外情况考虑的越多。朝廷还有你麾下的将士,将来在战场之上,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小,平叛的进展也就越快。有些东西你这个主将,不单单要考虑自己所要做,不单单要考虑自己该怎么做。还站在你的对手角度。考虑你的对手,此时心中再想什么?

“或是干脆的说,他面对根据形势的变化,而怎么做才会更加有利于自己?这样,你看待问题的眼光,才会不一样。在决策上,才会考虑的更加全面。本王今儿与说了这些,着实有些累了,下面的事情本王就不参加了,你自己看着安排便是。本王,要的只是一个结果。”

话音落下,黄琼没有理会贺元锋此刻心中在想着什么。直接离开了这间会客厅,返回了自己的卧室。而回到卧室后,黄琼起刚刚与贺元锋说的那些话,却有些烦躁的站起身来,在卧室之内来回的踱步。自己选择这个贺元锋,看来当初有些看错人了。此人,不适合作为主将。

性格多少有些不容人,缺乏为上位者该有的雅量。最关键的是眼皮子还有些窄,眼光实在有些短浅。在关键的时候,有些拎不清轻重。大局观,更是有些不足。别说不如杜涉,比冯舟山都有些不如。也许他就是一个做前锋的料,作为主将现在看起来,实在有些不太适合。

只是事已至此,现在换人却是已经来不及了。临阵换将,实在是兵家大忌。这一点,哪怕黄琼对兵法所知不多,可也清楚的知道。现在想起来,自己早在决定接下差事时,就应该当机立断调于明远的。以于明远能力,绝对不会让自己如此煞费苦心,更不会让自己如此头疼。

将希望放在敌人身上,一向都不是黄琼的作风。以黄琼的为人,自然不会乞求对手连续犯错,给自己战机。只是这个主将的能力,确实让黄琼有些不放心。就在黄琼心中有些烦躁的时候,突然见到前面应该已经散会的杜涉,正脸色有些阴沉的与冯舟山,正准备离开行辕。

见到二人,黄琼连忙让身边的侍卫,将二人请了过来。在二人抵达自己这里后,黄琼转了转手中的念珠,心中的焦躁没有半分表现出来,而是很平静的看着二人:“此次进剿宁夏府,你们二人该做些什么,贺副使应该布置下去了吧。与本王说说,他都是怎么部署的?”

听到黄琼询问,杜涉站起身来道:“回英王的话,按照贺大人安排。末将统带陇右卫军为左路军,冯将军统带所部为右路军,贺大人亲率其余人马为中路。周志远与欧阳善二人,统带所部今夜出发直插怀远州。力争抢在党项人之前,封锁住叛军经怀远州退入贺兰山的退路。”

看着杜涉说这番话的时候,脸色有些阴沉,黄琼微微皱了皱眉头,倒也直接道:“这个部署,基本可以说是按照杜节度的原本计划来的?怎么本王看杜节度,神色有些愁眉不展,难道是对贺副使的部署有些不满?或是在执行的时候,会有什么困难,无法完成这个部署?”

对于黄琼的反问,杜涉神色很是犹豫的欲言又止。面对有些吞吞吐吐的杜涉,在一边的冯舟山却是有些看不过的道:“老杜,当着英王的面有什么不能说的?犹豫什么?大不了,扒了这身官衣回家。可你要是不说,到时候战败的屎盆子都扣到你脑袋上,你岂不是要冤枉死?”

“况且,你我自身战死是小,此战却是关系到朝廷的大计。就按照他的那个部署,除了他的中军,你我二人都他奶奶的成了软包子。我这一路还好一些,都是骑兵不管怎么说,腿长一些。可你那一路,若是按着他的那个部署来,与自己送上门找死有什么区别?”

在说了吞吞吐吐,不想说实话的杜涉之后,冯舟山拱手对着黄琼道:“王爷,贺副使的这个部署看起来,的确没有什么毛病。可仔细一品,贺副使这个部署,明摆着就是在坑老杜。前李节度就带了那几千卫军,而且其中骑兵不过三百人,剩下的几乎清一色都是步军。”

“按照他的部署,左路军要先转入平凉府,在从平凉进入宁夏。即要跟上中军行军速度,还要沿途分兵警戒沿途的山口,更还要面对拓跋继迁可能突袭。就他那几千人马,抛去分出警戒的兵,还能剩下几个人应对突发情况?更何况,他以步军为主,怎么能跟上中军的速度?”

“贺大人的那个安排,别说本就战斗力薄弱的陇右卫军,便是西京大营精锐也做不到。就算拿老杜做诱饵,也得多少给点肉不是?这不是让老杜拿着肉包子去打狗吗?刚刚老杜与他争辩了几句,就被他扣上了畏战大帽子。周志远与欧阳善劝说了几句,也被他给责骂了一顿。”

“到了末将这里,只是一句话统带原有人马。王爷,我现在手中除了留在庆阳府一千骑兵之外,连续三战下来,现在剩下的军马还不到三千人。虽说都是马军,可就这么一点人马,若是遇到什么意外,末将连一个应对的后手都没有。之前庆阳府之战,末将是胜的侥幸。”

“环州之战,末将是托了王爷福,叛军军心乱了,末将才与欧阳将军联手突袭成功。可接下来便是要进入宁夏府,那里现在是叛军的老巢。到处都是叛军眼线,就这两千多军马,一旦发生什么意外,连一个报信都没有。他手中扣着两万大军,却一兵一卒都没有给末将补充。”

听着冯舟山的抱怨,再看看一直沉默的杜涉。黄琼摆了摆手,制止了还要继续抱怨下去的冯舟山,语气平淡的让人看不出他此时想着什么的。道:“冯将军不要激动,这件事情本王会查清楚的。错就是错了,对不了的。不过现在,本王还要听听杜将军,对这个部署的看法。”

黄琼点到自己的名字,杜涉却是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在微微沉吟了一下,仿佛是在斟酌自己的措辞后,才道:“王爷,贺副使这个部署,是将左路军当成了诱饵。拓跋继迁之前的胜仗,几乎全部是与陇右地方卫军作战取得的。如果卫军单独成为一路,拓跋继迁肯定要打的。”

“就算是为了鼓舞士气,或是干脆说为了稳固自己的位置。在大军进入宁夏府之后,他无论如何都会打这一仗的。否则,他这个原本就是草草建立起来的,只是靠着他苦心经营才勉强维持下来,根本就谈不上稳固的联盟,恐怕在撤入贺兰山之前,就要彻底的散架子。”

“末将自从军吃粮开始,就一直在陇右兜兜转转,从边军调到卫军。虽说除了三年一次去京城述职之外,基本上未离开陇右。可正因为末将在陇右任职的时日很长,对这些部族才很了解。党项人可不是平夏部一家独大,拓跋氏的平夏部,只是实力最强的八家之一。”

“在末将看来,拓跋继迁能建立起来这个联盟,一个是他与诸部头人或是族长联姻的关系。其二,便是他是此次陇右叛乱的领头者。其三,说白了就是他现在控制着整个宁夏府。在强行征发大量汉人从军之后,他的实力才至少在表面上,成为宁夏府党项诸部最强的。”

“再加上灵州党项诸部,实力最强的野利部的支持,他才能勉强组建起这个联盟。但说句实在话,不过月余的时日,便将原本一盘散沙的党项诸部,调理得臂如指使。以末将对党项人了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那些实力,并不比平夏部差的部族,未必真心服他。”

“末将到环州后,听说王爷活剐了拓跋继瑷,又杀了俘获的平夏部蕃官与诸头人。但却释放了折罗部以及其他部族的俘虏。王爷这一手,末将以为用的实在是高。即显示了朝廷对待从逆的党项部族,与罪魁祸首平夏部党项的区别,又引起本就多疑的拓跋继迁怀疑。”

“这种软硬兼施,更有利于从内部瓦解叛军。所以,对于拓跋继迁来说,在他撤离灵州之前,这一仗无论如何都是要打的。贺副使的这个部署,其实就是冲着拓跋继迁来的。按理说,贺副使在调入西京大营之前,一直担任怀远州防御使。怀远州与灵州,只隔了一条黄河。”

“宁夏府,又是怀远州两千边军的后方。所有的粮草、辎重、军械补充,都是要经过宁夏府的。贺副使在怀远州任职多年,不可能对拓跋继迁一点不了解。甚至有可能,他是最了解的一个。所以他利用拓跋继迁,急于求得至少一场胜利的心情,才专门布置了这么一个局。”

“以左路军为诱饵,引诱拓跋继迁上当。只要拓跋继迁盯上末将,他就可以调动手中的主力大军,与之进行决战。这一战胜了,便可以挽回自己的颜面。就整个战略部署上,末将不能说贺副使这么做是错了。可若是在李节度到任之前的陇右卫军,末将还有把握扛到增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