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定河山 > 第五百八十六章 被薅了几十年羊毛的朝廷

第五百八十六章 被薅了几十年羊毛的朝廷

听到黄琼,居然向老爷子保荐自己,去襄理朝廷接收海外通商事宜。不仅永王愣住,或是说被吓住了。甚至就连金城公主,也不由得愣住了。两个人竟然是谁没有想到,黄琼居然在此事上会保荐永王主持。哪怕这个主持,只是在前面打冲锋,实则背后真正的人是皇帝。

可这么一份天大权利,历朝历代别说太子了,便是储君都没有一个肯撒手的。黄琼却是就这么轻漂漂,将这个权利拱手让了出来,别说如今的金城公主和永王。便是老爷子前些日子,在听到黄琼保举的这个人时,也被震惊的嘴都有些合不上。这可绝对不是敢于放手的问题。

是为上位者,为君心态是否开阔的问题。要知道,历代的君王在权利分割这种事情上,也许对大臣舍得放手,但是对于自己的兄弟子侄,却是没有一个信的过的。越是血缘关系近的,越是会防备。这其中不仅仅是自己的兄弟、侄儿,就是自己的儿子都是严防死守的对象。

而兄弟之间争夺皇位时,失败者更是基本清一色被斩草除根。哪怕那些人,也曾经是他们的嫡亲侄儿。在天家权利斗争之中,没有罪不及妻儿那么一说。本朝更是为了避免皇家子弟争权夺势,引发国势动荡,甚至危及朝廷的安危。专门定下过所谓的祖宗家法。

皇子除储君可奉旨之外,不得干预或是过问任何政事,如有逾越者以谋逆论处。这种防火、防盗不要紧,最重要是防儿子、防兄弟,防几乎所有血缘关系亲属做法,是历朝历代皇帝,无不奉行的不二信条。从始龙肇基以来,只要不是傀儡,就没有一个皇帝违反或是放弃过。

原本只是防男性亲属,自前唐连续出现女帝临朝,太平、长乐二公主乱政后,便连有血缘关系的女性亲属,也成了提防的对象。权利但凡只要能抓在手中的,便是绝对不能放出去的。别说自己的那些兄弟,便是自己的儿子对皇权,哪怕有一丝一毫的威胁,都会立即下手除掉。

哪怕是没有,但只要皇帝认为也许有,也是一定要除掉的。即便是在以皇子出镇各地,总督各地军政的南朝宋、齐、梁、陈四代,也从来放弃过。甚至宗室之间,残杀的更为惨烈。如今黄琼却主动分权,又那里不会让当初的皇帝,如今的永王与金城公主震惊?

其实面前的这个二位,被黄琼这番举荐,弄得目瞪口呆的二位还不知道。黄琼举荐永王,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老爷子别看帝王心术玩的很溜,但对通商一事却是七窍通了六巧,基本一窍不通。关键老爷子又生性多疑,再加上为君二十余年,养成的异常固执脾气。

看他用的那些更多的只是对他忠心,而不是才干能与职务相配的官员。以及这些年几乎是一团糟,可谓是大齐朝开国以来,能力与水平最糟糕的,总管天下财赋的户部就能看得出。虽说大齐朝自开国以来,相对于其他五部,户部便是六部之中,管理最差的一个部。

但差到老爷子这里,还是第一个。几任尚书、大部分侍郎,都不懂得怎么去理财。国库年年入不敷出,老爷子的责任要占了七成。从这几点上来看,黄琼很清楚自己这位皇帝老子。即不懂得,让内行人去做内行事的道理。又因为自己多疑与固执的性格,未必能听进去劝谏。

而朝中诸位重臣,黄琼也摸了摸底子。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座右铭影响,这些大臣也没有一个懂得通商的。这就出现了一个很尴尬的情况,别说桂林郡王府不可能顺顺当当交出,自己吃了百余年的独食。就算真的全部交出来,朝廷却派不出来多少内行人去接手。

虽说作为市舶司,主要的作用是对来大齐贸易洋船,以及出海贸易本国船只进行管理和收税。可偏偏朝中这群书呆子,一个个做起文章来花团锦簇。可你让他去辨别一船瓷器,究竟该收多少税钱。或是一船上等丝绸,与一船下等丝绸之间的区别,恐怕就是他搞不清楚的了。

原来的市舶司那群,要么每日里面到差之后只知道喝茶、打屁。要么每日里面,根本就见不到人。不是流连于青楼楚馆,便是窝在家里面不知道干些什么。听说市舶司衙门里面,都长了蜘蛛网都无人理会。对于自己每年该收上来的税,是不是都收上来了更是一塌糊涂。

只知道每年年底,将桂林郡王府上缴钱粮,押送京城的糊涂官,黄琼是万万不敢用了。更何况,黄琼也查看了一下桂林郡王府每年上缴的那些钱。发现其中每年低的时候有两到三成,高的时候甚至有四成左右,都是用一些货物抵账的。而这些用来抵扣税钱的东西,千奇百怪。

其中固然,也有一些价值不菲的,如来自波斯,甚至是极西各国的玻璃器皿、金币,来自东瀛的东珠,来自南洋诸国的珍贵药材,还有大批的价格名贵的龙涎香、紫檀一类的东西。但更多的东西,压根就一文不值。来自南洋诸国的,因为保管不当,而受了潮胡椒、豆蔻。

还有几乎论捆的在东瀛那里,恐怕根本就不值几个钱的折扇和漆器。还有来自高丽的高丽参和高丽布。更还有一些黄琼也认不出来的,稀奇古怪的东西。当然,管库的官员也不认识。只是其中一样,却是被范剑看到后一脸猥琐的笑了半天,花了一点小钱买来了进献给了黄琼。

刚开始,黄琼也莫名其妙这玩意是什么鬼东西。直到范剑告诉他,这个东西叫做缅铃。是闺房之中难得的助兴之物。王爷身边如今妻妾日多,这个东西献给王爷正是适当其时。看着范剑交给自己这些东西的时候,一脸说不出的猥琐,黄琼才知道这几盒子东西是什么东西。

最关键的是,这些桂林郡王府用来折抵税钱的东西,普遍都比市价高二到三成不说。而且结合本朝的史书来看,往往折抵的比例越高年代,越是灾荒年月。黄琼心中猜测恐怕这些东西,几乎都是当年桂林郡王府没有卖出去,积攒下来的库存。到了年底便直接用来折抵税钱。

当黄琼看到那本广州市舶司,上缴的账薄时候饶是心再大,也差一点没有被气晕。这个账本,直接证实了他之前的猜想。就那几对叫做什么缅铃的破玩意,居然定了两万贯的税钱。户部这边负责接收的官员,则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鬼玩意,他的真实价值是多少。

范剑则告诉黄琼,缅铃虽说稀少了一些,可市面上最多也就是几百贯一对,还得是那种品相好的,制作特别精良的。至于国库里面库存的这些,都是品相一般的。外面包裹的都是铜,而不是上等品外面包裹的黄金。在市面上的价格,最多也就是几十贯制钱。

因为这东西,没有那么多老婆的寻常百姓是用不到的。能用的都是妻妾如云富贵人家或是宗室,而且因为这东西是金铜打造的,也算是相对坚固耐用,一对便能使用数年。虽说稀奇了一些,但因为不是消耗品,所以市场却很狭小。用来折抵两万贯,朝廷这是摆明了被坑了。

除了缅铃之外,更让黄琼恼火的还有许多。不说别的,单就满大街上都是的,只有几贯制钱,国内已经有作坊开始大量仿制的东瀛折扇。那怕是东瀛名家所制的,也不过只有几十余贯钱。而到了朝廷这里,一看就是不值钱的大路货一类东西。一柄,便要顶上十五贯制钱。

看着国库里面堆积如山,可以说成捆论。很多保管不善,已经或是扇面霉变,或是已经被老鼠啃得残缺不全,足足抵扣了三十五万贯的东瀛折扇。还有那些同样也不知道,是在海上运输时便受了潮,还是入库后因为保管不善受的潮。几乎已经全部报废,根本已经无法使用。

甚至相当一部分,还因为储存年代过久,都已经板结了的香料。黄琼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克制怒火,没有当场一脚踹死那个管理库房的官员。用这些自己卖不出去的破烂货,以次充好的折抵税钱。这桂林郡王府,简直把朝廷当成了傻子一样在糊弄。

若是多几个懂行的官员,朝廷这么多年来,也不至于被薅了这么多的羊毛。这百余年可想而知,桂林郡王府用这些破烂货,冲抵原本就一直都没有上涨过的税钱。当然,黄琼也猜测若是真的派懂行官员去,恐怕桂林郡王府也会暗中做一些手脚,或是收买或是刺杀。

反正不能让那些真正懂行的官员,去做市舶司。桂林郡王府,这种以次充好逃避上缴朝廷钱粮的行为,并非是近几年的行为。从记录上来看,早在理宗朝他们便已经开始施为。不过最开始还算谨慎,一般只是冲抵一二成。而且也不是每年都冲抵,只是每隔一两年冲抵一回。

而到了世宗朝,因为世宗皇帝性喜奢华,厌倦了原有的皇宫。为了修建新宫,曾经强制桂林郡王府报效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外加百余根楠木,大量的紫檀木,还有三十万匹绢。要知道那是一百五十万两银子,而不是市面上广为流通的制钱。

即便是按照当时银子与制钱比价,也几乎等于三百万贯制钱。也就等于说,那座金碧辉煌的新宫,几乎是桂林郡王替世宗皇帝修建的。虽说这些钱,对桂林郡王府来说,也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但不管怎么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更别提还一下子拿了那么多。

也许是为了补偿桂林郡王府,不仅同意时任桂林郡王府废嫡立庶,废掉原有的作为世子的嫡长子,改立当今这位桂林郡王。还对于桂林郡王府以此充好,用大量积压货物,折抵原本上缴的税钱行为,更是睁一眼闭一眼,才使得桂林郡王府这种行为,越发猖狂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