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定河山 > 第三百零一章 弹劾

定河山 第三百零一章 弹劾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0:59

第三百零一章 弹劾

良久,黄琼才苦笑摇头:“自己最近这是究竟怎么了,怎么什么女人都不放过。甚至连如此禽兽不如的事情,都能做的出来,自己今后又该如何与那位二嫂相处?还有刘虎的嫂嫂,自己又该怎么去面对,对自己那么信任的刘虎?”

而在他身边的何瑶,看着懊悔不已的黄琼。虽说昨晚被找来的时候,黄琼已经被穿上了内衣,并不知道昨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可同样见到床上那朵梅花的她,有过同样经历的她,又岂能猜不出来? “这都是孽缘”,何瑶在心中暗自叹息了一声。

出了这件事情之后,黄琼的情绪一下子低落了起来。除了与时不时到景王府请示的新任安抚使几个人,商议善后事宜之外,平日里面几乎是足不出府。黄琼还留在郑州府,那位新任安抚使又那里敢走?那天那一百多颗人头,还总在他眼前晃悠呢。

虽说英王命他与郑州府拿出善后章程来,但这个时候他又那里敢擅专?不仅在处置章程上,很是注意听取新任郑州府的建议。自己也往黄琼这里,跑得不是一般勤快。就差没有在黄琼的行辕,与黄琼的侍卫抢地铺了。

除了硬着头皮留下的安抚使之外,那位于大人也出乎所有意料的是,也没有立即赶往汴州上任。一方面,除了尽数参与叛乱的郑州卫军,的确需要重新编制、整顿之外。他之所以留在郑州,却是还在惦记着某人。

只是这位于大人有事没事,打着郑州卫军重新整编请示旗号,来府中商议但却四处观望的眼神,这位英王却权当做没有看到。并不知道那一夜,究竟发生了什么的于大人,也只能暗叹这位英王实在有些不解风情。

并不知道自己看中的女人,被眼前这位英王酒后失德的他,那里知道他的那些眼神黄琼不是不明白?只是黄琼也不知道,这个事情究竟该怎么处理为好。与自己有过***的女人,要嫁给别人,还是自己亲自做媒,这种事情总是让黄琼觉得怪怪的。

当然,黄琼并未打算将刘虎嫂嫂,真正的收入自己房中。刘虎嫂嫂与何瑶不同,自己不可能给她任何名份的。可若是只当一个无名无分的侍妾,或是说当一个情人,黄琼又感觉对不起刘虎,对不起那个女人。只是此事究竟该怎么处理,黄琼此时也是心乱如麻。

所以对这位于大人抛过来的幽怨眼神,黄琼也只能权当做没有看到。每日做什么事情,都有些情绪低落,别说于大人的眼神权当做没有看到。便是传来的汝州城破,瑞王合家一把火自尽的消息,都没有让他提起什么兴趣。

黄琼的情绪低落,不仅来办事的官员,以及他身边几女都感觉到了。便是后院的景王妃也从何氏姐妹口中得知。作为当事人,景王妃自然知道这位英王情绪低落的原因。只是作为那件事情的当事人,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的景王妃,也同样在选择着逃避。

就在黄琼情绪低落,变成了一个足不出户的宅男期间。他在郑州不请旨,一口气杀了一百多文武官员的事情传到京城之后,立即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消息传来的当天,都没有用过夜,攻击他的奏折,便如雪片一样飞入宫中。

从中书省、六部、御史台,再到翰詹科道,几乎所有衙门的官员,都在奋笔疾书写弹劾的折子。甚至就连国子监的监生,都在弹劾英王干预有司、擅开杀戒。一时之间,远在郑州的黄琼,几乎成了众矢之的。而那位儿子被杀的新蔡长公主,则是一日三进宫的闹。

景王妃担心的没错,黄琼此举触碰到了大齐开国百余年来的禁忌。眼下的大齐朝虽说还未到重文轻武的地步,但在历代皇帝刻意调整之下,尤其是在淮阳之乱后,文官已经高于武将,甚至是勋贵。这些文官以同乡、同年、座师为纽带,相互结党形成一个庞大的官僚集团。

虽说在内部,也因为各自的利益相互倾轧,但面对共同的对手时,却是出奇的团结。在这个庞大的官僚体制,刻意的营造之下。有些原本是的陋习,现在已经成了规则。每个触碰这些规则的人,要面对的都是整个文官集团。

在这些文官看来,黄琼在郑州杀多少武官,那是他们管不到的事情。但是杀了那么多的文官、举人,就是天大的错误。未经三司会审便就地正法,在这些文官看来甚至比未请旨,问题还要严重。尤其那些被杀的官员之中,至少有三成是正儿八经进士及第的官员。

这在这些文官看来,这不仅仅是牵扯到他们的利益,还是在蔑视他们的地位和权利。自大齐朝开国百年来,还从来未有郭一次杀这么多进士及第官员的。要知道,便是当年权倾朝野的淮阳郡王也不敢如此做,最多也就是架空了中书省和六部而已。

面对着举朝的激愤,每天送到宫中的弹劾奏折,堆的比人都高。尤其是一日三闹的新蔡长公主,便是就连皇帝都有些坐不住了。尤其是这些弹劾奏折,几乎涉及到了除了殿前司和京兆府之外,京城几乎所有大大小小的衙门,几乎所有的官员都卷入了进去。

尽管在下决心大开杀戒的前一天,黄琼便将这些官员的供词,连同杀人的原因,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但这边京城还没有拿出处置方案,那边却是已经人头落地。而且文武官员加在一起,足足杀了近百名官员。要是加上师爷、举人、读书人在内,数量则更多。

黄琼在郑州做出的这一幕,让满朝上下不禁目瞪口呆。不仅朝中群情激奋,便是就连一向以皇帝的意思,便是自己意思,大多数时间都是做点头先生的几位相爷,私下都说:“英王在郑州,不经请旨、不经三司会审便大开杀戒。”

“此举虽说证据确凿,这些人也的确该死,但也开就地正法的恶劣先例。此举视《大齐律》为何地,视祖宗家法为何地?置三司于何地?这么胡乱搞,这岂不是乱了套吗?若是后来人效仿,动辄便杀人,那还要三法司干嘛?”

而面对举朝的气势汹汹,以及自己的那位姐姐一天三闹,饶是皇帝在镇静也不禁有些头大,心中也不禁暗自埋怨,自己这个九儿子太过于鲁莽了。这些人不是不该杀,可你就算要杀,至少也要走一个过场吧。一个奏折上来,这边自己还没有批复,那边已经人头落地。

就算事情在紧急,你那边有骁骑营上万精兵在手,又有何担心的?独自一人,坐在温德殿御案后的皇帝,看着自己御案上摆着的,黄琼自虎牢关之战后,连续发来的几道秘折,以及几道八百里加急的明折,有些疲惫的捏了捏自己鼻梁。

难道郑州局面,真的糜烂到了如此地步?逼得自己这个表面上看有些冒失,实则心中极有城府,绝非莽撞之辈的儿子,做出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来?皇帝知道以自己这个九儿子之才干,如此做会引发的后果,他绝对是清楚的。

可他却依然如此做了,这其中的原因,难道真的像是他在密折里面说的,此次二王叛乱是别有隐情?思及此处,皇帝的眼光看向了自己御案上,一道几乎被鲜血沁透了的秘折。尽管他不愿意相信,但想起那个至今仍躺在太医院的年轻人。

那个送秘折的年轻人,光天化日之下就在太医院门外,甚至可以说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被追杀。而这道秘折上说的,与这道秘折几乎前后脚,送出来的另外一道秘折,上折子的人自己现在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一切,却又让皇帝却是不敢不相信。

如果这道秘折上说的那些东西,都不是真实的,某些人狗急跳墙什么?为了不让这道秘折到自己手中,甚至不惜在自己这个帝王眼皮子底下杀人。看着这封秘折,皇帝可以想象得到,眼下郑州局势复杂的程度。可汝州那边呢?

在看看蜀王上的,除了为瑞王灭门在推脱之外,几乎是歌舞升平的折子,皇帝摇了摇头。英王的密折上有些东西,虽说写的很是隐晦。但以这位皇帝的精明,黄琼刻意隐晦的那些东西,那里又猜不出来?

叹息良久,皇帝将那封被鲜血沁透的折子拿起,在烛火上点燃,并亲眼看着它化为灰烬之后。才松了一口气,将等候在门外的高无庸唤了进来:“你看看郭太医在何处,亲自跑一趟将郭太医请来。”

只是就在高无庸诺了一声,准备出去请人的时候。却又被皇帝给叫住:“算了,这么晚了就别折腾他了。你去查一查郭太医是回府了,还是在太医院。找几个侍卫,换身衣服,咱们去他那里。”

刚从太医院回来的郭太医,没有想到皇帝会这么晚了还来自己府邸。不过以他与皇帝交往之深,也知道能让皇帝这么晚还来打搅自己,肯定是遇到了什么为难的事情。果然在见到皇帝略微有些憔悴的面孔,在联想到英王之前的那封密折,郭太医心中已经有些明了。

“先生,那个年轻人的伤势怎么样了?现在清醒过来没有?”出乎郭太医的预料,见面后皇帝居然没有提起密折之事,而是直接开口询问,眼下还在太医院躺着,昏迷不醒的那个送信年轻人的伤势。

闻言,郭太医略微摇头道:“此子还没有清醒,那一箭射的太深。虽说因为稍微偏了少许,而没有射中心口之上。但那一箭,却几乎将此子的肺都射烂了。不过好在抢救及时,虽说还没有清醒过来,但性命已经基本无大碍了。不过此子,今后恐怕离不开药罐子了。”

“臣有些想不明白,这些人为何如此大胆,居然敢在距离宫门近在咫尺的太医院门口,光天化日之下便敢杀人,甚至还敢抢尸。若不是太医院的侍卫,都是您精挑细选的,再加上御林军赶到及时,这后果不堪想象。他们是在杀人灭口,还是在向您示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