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定河山 > 第二百七十四章 往事如烟

定河山 第二百七十四章 往事如烟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0:59

第二百七十四章 往事如烟

说到这里,黄琼顿了一下,看着于都指挥使对于自己的这个打算,有些目瞪口呆的样子:“你也不要想太多,不是本王刻意想要挖骁骑营的墙脚,而是地方卫军眼下实在是糜烂不堪。无论从河南路其他那里抽调官员替补,恐怕都是烂泥一堆。”

“郑州这里,实在容不得折腾了。如果郑州有变,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压下去。骁骑营精兵强将为数众多,若是不想让重组的卫军烂下去,也只能从你这里抽调了。也希望于大人推荐的时候,不要藏着、掖着。精兵虽说未必,但强将一定是要的、”

说罢,黄琼又转过头对苏长史道:“苏大人,本王这次保举你为郑州知府,也是用了身家性命担保的。你到郑州之后,处理政务的时候,一定要秉承着为民之心。本王送你一句话,民不畏我严,而畏我廉。吏不为畏我严,而畏我公。公则明、廉则威。”

“不过,水至清而无鱼的道理,你也一样要记住。要记住与同僚和上下级处理好关系,不要事事过于求全。若是想真心为民办事,你得先把位置坐稳了。若是你这个官当不了几天,就被同僚排挤的做不下去了,你还怎么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你是两榜进士出身,有些道理不用本王多说,你也该明白的。书是要读的,但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是为了明事理,是为了知晓万物,不是为了把自己脑筋给读死了。说实话,您的操守我不是太担心。我担心的是你的性子,很难融入河南的官场。”

“我能与你说的,也只有这些东西。再多,就需要你自己去领会了。不过有句话本王该说还是要说的,你到郑州之后放手大胆的去干,一切有本王给你担着。我与于大人还有些事情商议,你先回去好好琢磨一下,到郑州之后如何去做,也一样要拿出一个章程来。”

黄琼这番话说完,陷入深思的苏长史,看了那边的于都指挥使一眼后,向着黄琼深鞠一躬后转身离开。看着他的背影,于都指挥使摇头叹息道:“英王殿下宅心仁厚,只是推举此人任郑州知府,也不知道是成全了他,还是害了他。”

“您府上的这位苏长史,我在边军的时候便听过他。风骨是有的、也不差,可就这脾气和性格,实在是太让人头疼了。其实做官,尤其是他现在这种一地的主官,除了要学会驾驭身边和下边的人之外,还有一点很关键,就是要学会与同僚打交道。”

“如果不学会与同僚如何相处,说实在的这个官真的当不下去。其实,当年下官初出茅庐的时候,又何尝不是也与他一样。因为年纪轻轻便进士及第,也是满身的傲骨。结果六部观政结束后,别人或是留在六部,或是被分发到各路布政使、按察使、转运使衙门任职。”

“我的那批同年,只有我一个人被发配到了西川路。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脾气太臭,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说是给我外放一个知县实缺,看起来好像是很抬举我一样,可我任所的那个县,男女丁口相加在一起还不到一万人,就这大部分还都是游牧部落。”

“一个县城还不到千人,满城放眼望去,连个稍微大一点的院落都没有。县城就在山沟里面,荒凉到每天早上一开窗子,就能看到城边上,高入云端的大雪山。整个县除了一个县尉之外,便是连吏员和衙役都凑不齐。自己不种菜,连个菜叶子都吃不到。

“我这个知县,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便是处理牧民之间因为争夺草场,产生的仇杀。一任尚未坐满,老婆便受不了那个苦日子,跟着一个来往内地与吐蕃的茶马商人跑了,丢下一双嗷嗷待哺的儿女无人照顾。”

“她是大户人家小姐出身,因为喜欢我这个人上进,所以选择下嫁给我。她娘家其他几个姐妹,嫁的人最少也是一个举人,要么就是大商人。就属我这个人,当时看起来一贫如洗。原本以为我总算进士及第,总算可以摆脱了被娘家人白眼的日子,也算是苦尽甘来。

“却没有想到,我被人排挤到了那么一个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以往在内地,虽说日子苦了一些,可也没有苦成西川那里那个样子。我一个堂堂的七品正堂知县,老婆都让人拐跑了,简直成了官场的一个天大笑话。那段日子里,真的不是一般难熬。”

“若不是还有一对儿女需要照顾,我当时可能连活着的勇气都没有了。可我这个人不服气,你们不是都排挤我吗?我非要在这个穷乡僻壤做出成绩来,让你们看看。可我这个人脾气太差,不会与上司处理好关系。”

“虽将耗尽了几年的心血,那个边陲小县治理的路不拾遗,吏部年年考评都是甲等。却整整坐满了两任,也才给了一个通判的职务。那个通判,还是原任人选生怕去了边地死在那里,死活不去才腾出的一个位置。”

“其实,那年吐蕃犯境的时候,我已经上任半年了。当时因为我脾气太差、人缘更差,遇事不知道回转一些,看到有不公、不平之事,直接插手干涉。与同僚相处的很僵硬,知州与同知联手排挤我。吐蕃人打过来的时候,他们跑路居然没有一个人告诉我。”

“等我早上一起来到衙门的时候,才发现一众同僚,就剩下我和一个被丢下的钱粮师爷了。我当时也被吓傻了,可吐蕃人已经打到了城外,便是想跑也来不及了。无奈之下,才仓促组织前边溃散下来的军马,以及征集的青壮死守待援。”

“好在川西的吐蕃诸部与青海那边不同,那边的吐蕃部落极为不善于攻城。再加上老天爷照应,连着几天天降大雨,吐蕃人的骑兵施展不开,才守到援军赶到。我在改武职之后,我的恩师,也就是当时简拔我改任武官的川西节度使,曾经与我谈过整整一夜。”

“他告诉我军中同僚之间的关系,虽说比文官简单一些,可更需要去维护。武官未必都是直肠子,相互之间也有倾轧的。当文官你得罪人,最多被排挤的官做不下去。可若是身为武官,你与同僚相处不明白,那耽误的可就是朝廷的大事,是几万人的生死。”

“而且武官一旦倾轧起来,相互之间更是不择手段,战场上想整死你的法子有的是。不用说别的,一个战场之上见死不救就足以要命了。也正是恩师的一席话,才让我真正认识到什么是官场。可即便有恩师不断的提点,我这身毛病也没有改太多。”

“说句不怕英王笑话的话,毕竟几十年了,说梦话都是那个味道了,那里那么容易改变??这些年若不是恩师的一力提携,并在我身后一直给我擦屁股。在加上我大多数时日,都在边军之中,与地方官员打交道的时日少,我恐怕也早就被排挤出官场了。”

“这位苏长史,虽说与我不是同年,可同为官场中人,此人的大名就算我在边军都有耳闻。听说翰林院那帮穷疯了的翰林,若是想要找地方官的敲竹杠,收点孝敬一类的。便传话给某路,说要将这位苏大人,外放到某路做某一府的提学。”

“这种逮到谁,若是有看不顺眼地方,便要上折子参合人的主,那路的官员吃饱了撑的会欢迎他去?于是便出现了,地方官员给翰林院送礼,只求别将这位大神外放。此人让同僚畏惧到如此地步,河南路的官员,又岂会不联手想法子将他排挤出去?”

“那些肮脏官的手段多着呢,可谓是防不胜防。他虽说在官场近二十年,可书生气还是那么的重。若是这河南路大大小小的官员,联手排挤他,就他老兄的那个性格,能不能扛得住还真的难说。搞不好人家给他设套,他都会自己主动钻进去。”

“更何况,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您如此苦口婆心,这个家伙未必会真的领情。所以下官才有那么一说。不过,正如您说的,这个人风骨还是有的。眼下郑州善后,倒还真的需要他这样的强项令。换了那些只知一味迎合上意的官员来,非出大事不可。”

说到这里,看到黄琼看自己的眼光有些怪异,知道今儿话说得有些多的他,也苦笑解释道:“王爷,下官现在虽然改任武职,可毕竟也是两榜进士出身。而且下官当年进士及第,虽然未能高中三元,可也是二甲第三名。”

“若不是因为性格上的这个原因,按道理来说观政之后,应该留在六部行走的。下官任职的那个县,虽说是三等小县,可下官好赖也做过两任地方官。那里又是大雪山以西吐蕃诸部,几乎年年寇边的地方,善后的事情下官几乎每年都要做。”

“眼下郑州的情况,虽说比不上当年的那个川西小县,可若是内部问题只能更加的复杂。与外患相比,内忧才是关键。现在天下诸宗室,无不大势侵占土地。景王如今身死,名下土地几乎成了无主之地。那么大片的膏腴之地,您以为周边宗室不会眼馋?”

“您看着吧,等您到了郑州,这郑州周边的山东路、河北路,甚至山西路、两淮北路诸宗室的拜帖,也就该跟着到了。而郑州善后,最大的问题便是景王名下土地的问题。这个事情处置好了,郑州善后就成功了一大半。”

“至少将被景王霸占的土地发还原主,在豁免一些钱粮。以郑州膏腴之地,只要老天爷照顾,用不了几年的光景就能恢复元气。可在朝的那些官员,除了这位苏长史一类的人之外,又有那个愿意得罪周边那些虎视眈眈的宗室?”

“若是将土地**给那些宗室,他们一不得罪人,二自己收了大笔的银钱,也得到了实惠和油水。可对于郑州来说,基本上是换汤不换药,甚至是火上浇油。所以郑州哪里,还真的需要苏长史这样的,能真正顶住压力,将土地发还于民的强项令。”

“只是过刚易折,他的性格问题太大。对于他来说,其实最大的难题,不是周边的宗室,而是与上司和同僚之间的关系处理。那些宗室对他施压不成,肯定会对河南路其他官员施压的。这么一大笔的好处,他的那些上司很难不动心的。若是大家齐心协力,联手排挤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