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定河山 > 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心为上

定河山 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心为上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0:59

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心为上

见到黄琼返回书房之后,坐在那里发呆不说话。隐隐猜测出他在担心什么的贾权,却是笑道:“王爷,可是在担心静妃?在下以为王爷是过虑了。皇上今儿既然当着王爷的面说出来,就说明皇上并未查出什么来。”

“既然皇上没有查出什么来,王爷又何必担心?更何况,权以为这个时候出现这个流言,对王爷来说并非全然是坏事。实际上这个流言是不是真的,对王爷来说并不重要。关键的问题是,这个流言出现的时间对王爷却是很有利的。”

“王爷前几天刚与京兆尹发生冲突,马上宫中便出现这股流言。这个流言究竟是谁放出来的,皇上心中还是有数的。实际上皇上今儿来河间郡王府,估计主要目的就是因为这个流言而来的。至于探视刘虎,以及那个条陈都是顺便为之罢了。”

“皇上今儿来府中,就是为了做个姿态给太子,乃至其他的皇子看的。而且权判断,皇上这是要对京兆尹动手了。今儿不请自来,就是对太子的一种变相警告。皇上这是在变相的保护您,让太子在私下采取某些手段的时候有所顾忌。”

“所以王爷,这个时候您不用担心那些流言,是否会在皇上那里起什么作用。太子这个时候搞的那些上不得台面的小手腕,想必只会适得其反。反倒是让皇上,心中对他产生了警惕。至于静妃那里,王爷您觉得以静妃之能,这点小手段能给她带来什么危险吗?”

对于贾权的这个判断,黄琼微微琢磨了一下后道:“你说的这些本王也想过,其他的倒也很在理。不过,要说皇上这就要对京兆尹动手,恐怕还是略微差一些。父皇就算不看在太子的面上,但你不要忘了,那位京兆尹背后还有一个武昌候。”

“太子这个时候,不会出来为那位京兆尹说话。他但凡不蠢到家,也会知道这个时候他出面,非但保不下那位京兆尹,只会让事情适得其反。但那位武昌候出面,恐怕就不一样了。这种老臣,以父皇的性格来说,多少会给一些面子的。”

“尤其是眼下,父皇最不希望朝局有什么动荡,还需要依仗这些老臣的时候。本王以为,父皇会给那个京兆尹一些警告,甚至会削掉他的一些实权,但撤职却是未必。不过其他人,倒是未必会有这个结果了。他在京兆府的那些死党,估计父皇这次未必会放过。”

对于黄琼的这个判断,贾权却是摇了摇头道:“王爷,不知道您仔细听皇上与刘虎之间的对话没有?这个京兆尹贪也好,党附太子也罢,在皇上的心中都不是什么大事。眼下这大齐朝,还有不贪的官吗?要是都处理了,恐怕这大齐朝的官也剩不下几个了。”

“但这个家伙,却是有一点犯了皇上,不,应该说为人臣子的大忌。权记得,王爷曾经说过,前次王爷与皇上去流民区的时候,皇上曾经给京兆府一个口谕。严令京兆府,不得在向流民征收任何苛捐杂税。”

“可这个家伙却置若罔闻,非但没有任何的收敛,却还向流民收取什么抚恤钱。说轻了,这是贪性不改。说重了,这是蔑视圣旨、轻视君父。而这一点,却恰恰是皇上绝对不能允许的。即便是这个家伙后台再硬,背景再深厚又能如何?”

“这大齐朝,毕竟还是皇上的天下。皇上铁了心要动他,谁又能保的住他?别所他那位武昌候的父亲,便是太子也没有用。更何况以权的判断,事发之后恐怕第一个缩起头的,便是咱们的那位太子爷。”

“而且在下说皇上要动京兆尹,抗旨不尊只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便是与太子有关。这位京兆尹谁都知道,是铁杆的太子嫡系。他想尽办法,甚至不惜从蚊子腿上刮肉,捞那么多钱都到哪里去了?您以为皇上真的不会追查这件事情吗?”

“其实便傻子都能猜出来,他捞的钱至少有七成都进了太子的口袋。可太子要这么多钱做什么?他是一国储君,将来整个天下都是他的,他要那些钱究竟有什么用?王爷,皇上一直以前唐太宗皇帝自诩。”

“虽说皇上的作为,比当年的唐太宗差的太远。但当年唐太宗的玄武门之变,恐怕皇上也一样记得甚牢。当年唐太宗敢于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底气是什么?不就是依靠他多年征战,带出的那些班底吗?这一点,饱读史书的皇上不会不明白。”

“再加上本朝太宗皇帝,为何能够在太祖皇帝一心易储的情况之下,依旧是笑到了最后,并坐稳了江山。也不是一样靠的是,当年征战带出来的军中班底支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个道理皇上还是清楚的。”

“太子没有领军出征过,自然没有当年太宗皇帝的根底。但这样的班底,在现在太平年月,却未必用钱不能买到。如果太子真的用手中大笔钱财,拉拢群臣另组班底,恐怕才是皇上眼下最担心的。”

“说实在的,太子要钱不外说穿了就是一点。大势拉拢群臣,以便与咄咄逼人的端王与景王,乃至德妃与宋王母子抗衡,以保住自己的储君之位。因为他知道,自己一旦失去了储君之位,失去的不单单是一个帝位。更还有自己的一切,包括全家人的性命。”

“但在皇上眼中,却就不一样了。太子的这番其实说穿了,也就是自保的举动,在皇上眼中肯定有不一样的意思。太子如此拉拢群臣,是不是也有心做唐太宗,在积蓄实力以便在适当的时候,也来一场本朝的玄武门之变?”

“说句大不敬的话,今上的性格本就有些多疑,还有些刚愎自用。若是他真的疑心太子,恐怕太子被废也是早晚的事情。而皇上眼下虽说未必真有废太子的心思,但通过其他手段给太子一个严重的警告,却是板上钉钉的。”

“而这个京兆尹,不仅是太子的钱袋子,更是太子派中足铁杆的一个。皇上动他,不仅会给太子一个严厉的警告,更会拿下太子的钱袋子,可谓是一举两得。所以,皇上要动京兆尹是必然的。”

对于贾权的这番分析,黄琼还是相当认可的。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凡是多听一些还是有道理的。况且眼前这个家伙,玩这些阴谋手段,貌似比自己要强一些。只是如果这个京兆尹真的被撤掉,对现在的自己绝非是什么好事。

当年今儿皇帝来自己府中,那个京兆尹若是真的随后被撤,恐怕就连傻子都会知道,肯定是自己背后告状了。而且黄琼断定,下一任京兆尹无论是谁都有可能。但有一点,那就是绝对不可能会是太子的人。

钱袋子被掐断,再加上他安插自己的府中的那些人都被自己赶走,恐怕太子绝对不会放过自己。新仇加上旧恨,太子肯定会动用一切手段对付自己。自己手中虽说握有一定会给太子一定威胁的把柄,可惜苦无证据。

这个时候,多听一些建议,尤其是眼前这个貌似玩阴谋,很有一些心得家伙的建议,对自己只有好处,并无任何的坏处。只是黄琼总感觉,在这些事情之中不仅自己,包括贾权在内都似乎忽略了什么。

他隐隐感觉到,很多事情都不是表面上看的那么简单。只是自己究竟忽略了什么,黄琼却是一时没有想起来。他只是感觉到,自己忽略的这些东西或是某个人,很可能会在关键时刻,给自己带来最致命的威胁。

看着黄琼忽然之间变得有些阴沉的脸色,不知道他此刻心中想着什么,以为他还在为静妃担心的贾权,却是笑了笑道:“王爷,权在这里恭喜王爷了。今儿王爷的表现,可谓是在皇上心目之中大大的增添了一笔。”

“尤其是那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话,简直可谓是神来之笔。王爷,权有一个感觉,皇上这次将宗室事物交给您,应该只是一个开始。下一步,皇上极有可能要着手改变皇子的分藩制度。”

“虽说权还猜不出来,皇上下一步究竟要怎么走。但是有一点权可以保证,皇上现在已经察觉,甚至是看出来事情严重性了,也知道眼下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了。只是皇上,还没有找到一个稳妥,或是他心中相对稳妥一些的办法而已。”

“王爷,其实无论怎么改,都不可能不触动宗室的利益,更不可能不引起宗室的反弹。唯一的区别就是反弹的大小问题,以及大家坐下来,能不能谈一个都能接受的条件而已。王爷,您要有些准备,这恐怕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还有一句话,权不得不说。您同样还要有另外一个准备,那就是无论皇上决定怎么改,都需要一个人来为皇上冲锋陷阵。而这个人,原来倒不一定。但是今儿皇上一行之后,估计在皇上心中您恐怕是不二人选。”

“相对之前皇上让您拿的那个条陈,这个差事恐怕对您来说,更不是一件好办的差事。还有那个京兆尹的事情,王爷您今后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出门的时候还是要尽可能多的带一些侍卫吧。有些事情不怕一个个的来,就怕几方面联手。”

“有些东西明面上来,咱们固然是不怕的。至少在宗室一事上,只要您不出什么太大的差错,皇上就算不满意也会力保您的。因为这件事情本身就是皇上的意思,所以就算全天下的宗室联手弹劾您,您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至于京兆尹那事,以太子的为人,这事他至少在明面上,首先得把自己先摘出来。太子不说话,别人在这件事情上,掀起再大的风浪也没有用。可权担心的是,他们明面上奈何不了您,会找机会背地里面下手。尤其是两方面联起手来,可谓是防不胜防。王爷,还是小心为上一些为好。”(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