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第710章 横扫天下的准备

明末之席卷天下 第710章 横扫天下的准备

作者:金刀老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0:07

第710章 横扫天下的准备

明末之席卷天下

历史上的洪承畴降清后,就被皇太极弃用,等于软禁,,一直到多尔衮上台才得到重用。

在劝说多尔衮入关时:“我兵之强,流寇可一战而除,今宜先遣官宣布王令,示以此行特期于灭贼,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谅财物之意。”

洪承畴还真没说错,后面李自成也好,张献忠也好,纷纷被清兵一击就溃,前期农民军没和他们打过,真不适应他们的战术,后期才慢慢适应起来。

满清入关没多久,尔衮派遣洪承畴督办江南军务,替换无恶不作的豫亲王多铎。洪承畴抵达江南之后,除了招抚郑芝龙等中间派之外,他对待自己曾经的同僚和抗击清朝之义军可谓是痛下杀手,例如,原明朝左佥都御史金声、大学士黄道周、明宗室长乐王朱谊石、瑞安王朱谊防、金华王朱由产、高安王朱常淇、瑞昌王朱谊贵等尽数被杀害,豪不留情,尽心尽力的为主子效命。

当然了,现在的历史上他可能再也没机会这么干了。

但因为海州,盖州被破,赫图阿拉被破,皇太极也明显感觉到来自明国丁毅的压力。

以前是丁毅每天要防着他会不会去攻打丁毅,现在是他要防着丁毅,会不会来攻打他。

皇太极思索再三,想到以前李永芳说过的一句话,对付汉人,还得用汉人。

六月,皇太极召来洪承畴,祖大寿,询问如何应对丁毅之计。

说来也好笑,洪承畴和祖大寿这两位明末名将,到现在为止,还没见过另一个名将丁毅一面。

两人都只听说过丁毅的战绩,但在大明朝,所有人都会下意识认为,这战绩有夸大的成份,必竟他们自己也是这么干的。

可现在听皇太极一说,才知道丁毅这十年间,在辽东打的翻天覆地,打的皇太极头痛欲裂,现在连盖州和海州也丢了。

两人听的脸色大变,不敢相信。

洪承畴和祖大寿更是相互看了几眼,那表情好像在说,早知丁毅这么能打,调动他的兵马参加松锦,说不定咱们不用降了?

可现在想这些已经无用,降都降了。

皇太极这时说,盖州海州一丢,我大清生存的空间进一步被压缩,现在只有辽阳和盛京能算大城,刚刚被他们加固修整的锦州和义州也能算一个半。

关键从义州到辽阳一带,原本有大量的囤田,大清这几年粮食紧缺,种田不力,一大半粮食靠晋商走私,原本历史上,还有朝鲜人供粮,现在连朝鲜人也不供,所以别看同样和历史上一样获得松锦大战的胜利,现在的皇太极和满清,比原历史上难过多了。

不但粮食不够,而且连辽阳和义州四周的粮田也在丁毅兵锋之下。

以后他们将更缺粮。

同时在这战之后,他们的人口也大幅减少。

松锦之战他们得到两三万降兵,可连失盖州和海州,加上所有墩堡和牛毛寨,赫图阿拉等失地,满清人口一下子减少了六万多。

一进一去,少了三四万。

关键多的两三万兵马是要吃粮的,而少的三四万都是能种田收粮的,这来去就更大了。

皇太极私底下,用危在旦夕来形容现在的大清。

这也是他力排众议,一定要和明国议和的原因。

听皇太极说完,洪承畴沉默片刻,看了眼祖大寿,缓缓道:“听圣上说来,这丁毅似乎不急于攻打我朝,他采用步步压缩,稳扎稳打,恐怕他还有自己的私心?”

“养敌自重?”祖大寿毫不犹豫道,丁毅根本不想灭了皇太极,按皇太极的说法,现在满清似乎打不过丁毅。

“其心可诛。”洪承畴率先大怒,简直是乱臣贼子,他表情有点激动,脸涨的通红,不知道是恨丁毅不出兵救自己,还是恨丁毅养敌自重。

边上祖大寿和皇太极则奇怪的看着他,洪承畴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不是明臣了,是清臣了。

他尴尬一笑,赶紧道:“依圣上言,我朝可否与丁毅一决胜负?”

皇太极想了想:“打也不是不能打,朕如果尽起举国之兵,动员十万以上,以雷霆之势碾压而上,必能与丁毅一决雌雄。”

“但是,这样打下来,就算胜了,也毫无意义。”

皇太极这时对自己还是挺有信心的,觉的只要带上十万以上,还是能和丁毅打一打。

当然,他是指野战情况下,不是准备攻坚城。

“如果朕举国之兵包围盖州,丁毅必定来救,朕可以逼他与我朝野战。”

“可是,无论胜负如何,我朝必然元气大伤。”

皇极太认为,如果十万兵马和丁毅野战,就算打赢了,八旗精锐最少要死一半以上。

十万兵马能有五万活下来都算不错。

他这想法要让丁毅知道,丁毅上去一个大嘴巴子,老子现在让你一只手,五万打你十万,能把你打全灭了你信不?

洪祖两人听了皇太极的话,知道皇太极不想和丁毅死拼,但又不能被丁毅咄咄逼人,步步进逼。

这次打海州,下次打辽阳就更近了。

洪承畴心念一动:“现在只有讲和,和大明先讲和,一边讲和,一边攻下宁远,尽占关外之地。”

“有了关外之地,等于用空间换空间,咱们大清的主要精力移到松锦这块来。”

“这边比海州盖州,更好防守。”

明军在松锦经营多年,到处墩堡,锦州,义州,宁远等,都是易守难攻。

关键是更接近关内,土地更肥,气候也略好。

“讲和成功,可迫使明廷向丁毅下令,让其不敢动弹。”

“丁毅狼子野心,崇祯岂会不知,我相信丁毅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对抗朝廷旨意。”

只要丁毅后继不打辽阳,他们就能休生养息,慢慢恢复元气。

但他们恢复元气是小,只要满清不打明朝,崇祯能缓过气来,肯定要收拾丁毅这种不听话的军头,最终达到,让汉人对付汉人,让崇祯对付丁毅的目的。

而他们则可以坐山观虎斗,等待时机。

皇太极听完深以为然,他原本的想法就是想借崇祯之手来对付丁毅。

丁毅现在势力已成,但必竟还是大明臣子,除非他公然造反,不然肯定不敢乱来。

只要满清不再给崇祯压力,崇祯或许可以缓过气来。

皇太极这时已经有点后悔发动松锦战役,但不发动吧,又不知道丁毅能攻坚城。

现在刚打胜就要讲和,国内反对的声音确实很大。

但这些人鼠目寸光,那里能看到大清眼下的危机。

现在大清已经需要和明朝联手,一起对付丁毅了,不然迟早被丁毅所灭。

和洪承畴聊过之后,皇太极更加坚定了要和明朝谈和的决定。

他想法是很美好的,也想给崇祯缓缓气。

可是,天下所有美好的事,大部份都是事与愿违。

崇祯十五年四月下旬,鲍承先乔装打扮来到大明京城,拜见了兵部尚书陈新甲,说出来意之后,陈新甲大惊失色。

他在府中考虑了很久,终于决定前往见崇祯帝。

-

满清和明朝议和时,丁毅已经在旅顺决定再增兵。

此次增兵,他已经要为统一全国来准备。

当天开会,丁毅让人把沙盘做在大厅中间,巨大的大明地图挂在墙上,毫不避忌的道:“建奴已经被咱们打残了。”

“我们在盛京的细作传来消息,这几年建奴年年失收,粮食大半全靠明朝奸商走私,普通百姓生存艰难,而盖州海州一丢,辽东各堡再失,这一仗至少打的他们失去五十万亩田。”

“并且辽阳一带的粮田,都在咱们的兵锋之下。”

“我要没猜错,皇太极肯定要和明朝谈和,再不谈和,他国内的人口养不起了,除非他和老奴一样,大开杀戒。”

努尔哈赤当年对应粮食不够就一个字“杀”,先杀汉民,减少吃粮的人。

这些野蛮人,不好好想着如何种好田,却想办法解决吃粮的人口,和畜牲无疑。

“这五十万亩田到咱们手上,那可是大把的银子啊。”毛信在场中率先喃喃起来。

四周一片大笑,同样是田,建奴那群野蛮人,就不会种,到了丁大人手上,就能种起来。

“建奴已经不足为惧,只要我们愿意,随时可以提兵五万,一举荡平他们。”丁毅傲然道。

现在他已经很有信心,只需五万大军,就能横扫满清。

因为满清建奴这时满打满算也就十万左右兵力,其中八旗女真被丁毅打败多次,现在最多三四万人,另六万就是汉军和蒙古军,完全不堪一击。

众人纷纷点头,有人已经激动的要哭。

当年被建奴逼的逃离家乡,没想到也有今天。

但这些人跟了丁毅多年,已经不是当年的热血青年,这要放五年前,必定有人要大声喊,打到盛京去,灭了狗鞑子。

但现在大伙都看着丁毅,静静的等他述说。

“再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从前年打下吕宋到去年底彻底平定当地,许尔显从当地,一共押运过来七百万白银。”

“嘶”现场齐齐倒吸冷气,大伙忍不住再次惊叹,原来打仗真是这么赚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