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第700章 一路烧过去

明末之席卷天下 第700章 一路烧过去

作者:金刀老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0:07

第700章 一路烧过去

“王朴的人呢?”刘肇基这时沉声道:“他还有五千兵马,徐总兵,你不能独吞啊。”

原来刘肇基也看上了王朴的人,吴三桂说的对,手上一定要有兵马才行。

王朴所在的大同镇,其实条件比山海关,宁远还好,那边有钱有粮,还能和关外蒙古人偷偷做生意,晋商运出关的东西,基本有一大半从那边走,王朴这几年不知赚了多少钱。

所以他养了两千家丁精锐,兵马也比较强,但是他自己废物,弄的下面的兵也不敢打。

徐敷奏不动声色看了他一眼:“我们刚点验,大同镇还有五千两百余人,四千多匹战马。”

“你们要人还要马?只能选一样。”

吴三桂和刘肇基几乎异口同声:“我要马。”

他们当然是先想要人,但如果只能二选一,肯定要选马,明末这个时期,战马可太贵,太难得了。

此时大明举国之力发动松锦大战,先带出关四万多马骡,陈新甲后来又为洪承畴增兵三万,又带出数千马骡,总计带出五万左右。

被满清大败后,让满清抢了一万多匹。

死在海里和路上的,加上受伤不以用的,有上万。

他们两万多人,带回来近两万匹马,十万大军皆没,基本是有马的才能跑回来,没马的肯定死在外面了。

所以他们当然知道马的重要。

徐敷奏嘿嘿一笑,当下决定,把四千匹马,给两人各一千五,自己拿一千左右。

这样王朴的兵马的器甲全归刘肇基和吴三桂平分,又给他们各一千五匹马。

五千兵马皆归徐敷奏。

徐敷奏把大同镇的五千兵马,先分给曹变蛟二千人,另三千被徐敷奏先收编,带回蓟镇后,再统一训练,最后再重新分配。

接着三人同时上奏朝廷,先把王朴战前先跑的事报了出来,然后又说回到宁远后,有败兵生乱,怒叱王朴害人,伏兵埋伏,在混乱中杀了王朴,他们三人拼死镇压,终于平息大乱。

数天之后就是九月二日,也是东江镇旅顺兵马发饷的日子。

徐敷奏给原大同兵马发饷,所有人拿到实饷,军心立马稳定了很多。

此时他们已经越过了山海关,进入蓟镇范围。

松山大败消息传到明廷时,崇祯怒不可遏,又气又怕,但却无力支援。

松山一役打完,过去十几年剿匪锻炼出来的将领和部队,损失大半,余下的大明兵马也被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牵制,根本无力驰援。

为了解救洪承畴,崇祯命令顺天巡抚杨绳武、兵部侍郎范志完率军赴松山解围,可是,“皆敛兵不敢出”。

又令山东总兵王卫国急赴松山,但王卫国正在剿灭李青山,他再召登莱总兵丁毅,却得到消息,丁毅去打盖州了。

崇祯又羞又气,发现全大明都没人听他的话,此时唯一的期盼,是希望丁毅能打下盖州,促使皇太极退兵。

而困守在松山的洪承畴组织了几次突围,都被清军的壕沟所阻,死伤惨重,清军不但挖了壕沟,还在上面放木桩并系上铃铛,安排训练过的战犬蹲守。

不知道清兵用狗,是不是学自丁毅,丁毅要是知道,估计也要吐血了,他在大员用狗,满清也用狗。

皇太极也不想再有伤亡,围而不攻,没多久,城内的明军饿得已经开始竞相吃人肉,重现大凌河惨案。

一直围到次年(崇祯十五年1642年)2月21日夜,事先与清军联系好的松山副将夏成德之子夏舒主动开城迎接清军,清兵蜂拥进城,一举占领了松山城,并俘虏了洪承畴、王廷臣、祖大乐等人。

此时城中大概还有四千多人。

清军诛杀了王廷臣等一百多军官和三千多士兵,留下一千多降兵,又送祖大乐回锦州劝降。

3月10日,被包围了两年多的祖大寿看到没有脱困希望,只能率部出城投降。

此战过后,清兵从松山缴获红夷炮5门,发熕炮2门,大将军炮146门,二将军炮737门,三将军炮1237门,行营炮200门,佛郎机33门。

锦州缴获红夷炮7门,发熕炮1门,子母炮3门,大将军炮18门,二将军炮147门,三将军炮176门,行营炮33门,佛郎机12门。

塔山缴获红夷炮1门,发熕炮2门,大小将军炮409门,佛郎机37门。杏山缴获红夷炮2门,大将军炮6门,二将军炮122门,行营炮182门,佛郎机65门。

一战得到三千多门大炮,加上其他物资,仅运回盛京就花了二个多月。

-

时间回到八月中旬。

清兵正与明军在松锦相持时,丁毅三路大军从旅顺,皮岛同时出发。

西路军丁毅亲自指挥,率张经骑兵1营三千,马跃步兵1营三千,许必成步兵3营三千,12营向怀来两千,另带辅兵两千共计一万三千人,一万五千匹马骡,五百两大车,从北沟城往北,直取盖州。

不料刚出北沟城丁毅就要吐血了。

丁毅当初选择北沟建城,就是因为这条路满清南下,唯一能走火炮的大路。

丁毅往这里建城,满清要没有打下北沟城之前,重炮是很难进入复州以南。

所以当年皇太极逼不得已和丁毅展开了北沟大战。

战败之后,皇太极痛定思痛,眼下打下北沟城很难,但却要防着明军出来打他。

所以他立马组织人手,在北沟城北十里开始,大量的挖坑。

同时在北沟十里以内,常年派驻哨骑,阻止明军哨骑出城。

丁毅的兵马现在守北沟城的是尚可喜。

他以稳为主,很少派哨骑出去,只是让哨骑让附近山区地形刻画清楚就好。

往前十里都算清兵地盘,他的哨骑很少能过去。

之后双方就基本维持在北沟一线,清兵不过来,丁毅也不过去。

这一晃几年过去了,这次丁毅想出兵,特娘的,突然发现外面全是坑。

大军到老帽山下时,前面地区崎岖不平,无数坑洞,皇太极把丁毅的本事学的青出于蓝,直接把大路都几乎挖烂了。

看他这样子,基本是不打算主动打丁毅,就想把丁毅困在北沟城。

丁毅的一万多兵马,又带着大车,边走边填坑,从北沟走到老帽山,一百里路,走了半个月。

这还是他比较聪明,前面派先遣队先走,相当于工兵在前面铺路,一队燧发枪手保护。

后队走的比较顺利。

旅顺诸将是边走边骂,终于感觉到清兵每次攻打丁毅兵马的痛苦了。

“皇太极疯啦?”张经每天都在骂:“被丁大人你打疯了是吧?”

众将每次听到都要笑。

皇太极实在没出息,居然把自己的路挖成这个样了了,摆明了不想来打丁毅,就把丁毅困在旅顺,复州和北沟一带。

南路军尚可喜差不多,他从白云城往北,一路横扫辽东各堡。

这些堡都被皇太极又挖又建碉堡,换成以前是非常难打。

尚可喜打的第一个城是旋城,旋城清兵不到三百,碉堡建了十几个,团团围在旋城上面,用火炮都很难打掉这些碉堡。

城前到处是坑,五百米之内皆是,比当初丁毅挖金州还要夸张。

必竟双方几年没在这里打过仗了,清兵没事就挖坑。

尚可喜也不急,先把大军把旋城围起来,然后稍微填下坑,填到三百米内,然后以抛石机,扔汽油弹。

这个世界最厉害的武器终于展现出他的锋芒。

出征前,很多军将们还想靠火炮和火铳取胜,现在看到挖坑成这样的城堡加碉堡,就明白那怕拥有这世上最强的火炮,如果想强攻一个墩堡,都要付出惨重的伤亡。

要是没有汽油弹,丁毅每打一个墩堡,最少要几天时间,并付出大量的伤亡,还不定打的下。

现在有汽油弹就好说了,尚可喜围住就开抛,二十几个汽油弹一扔,旋城顿时花成一片火海。

明军在外面看着,不一会儿,里面陆续有清兵自己跑出来。

里面的火根本灭不掉,加上这个年代房子都是木头材料具多,简直是焚烧一切。

最后除了跑出来的八十多人外,里面两百多清兵被烧成焦炭。

明军进去收拾残局时,很多人看的都吐了,比当年火烧金州还要可怕。

东路军沈世魁和尚可喜一样,两人都是一路烧过去,清兵在辽东的墩堡无一幸存,全部化为灰烬。

九月时,松山已经大败,丁毅好不容易来到盖州城下。

他们一路填坑过来,连丁毅也是又气又无奈。

为加快速度,很多24磅火炮也被运回了北沟城,反正丁毅觉的,现在基本用不到24磅火炮了,满清去打松锦,红夷大炮就威胁不到他。

就算真有,丁毅现在也有把握能把红夷大炮打掉。

到了盖州城外五里后,丁毅也不急,先以大军把盖州包围,然后筑营,休息两天再说。

盖州是个大城,最早是洪武五年,指挥吴玉创建。

洪武九年,靖边侯开广南面,砌砖。方五里八十八步,高一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阔一丈八尺,周围五里一百二十七步,有三个门:东顺清,南广恩,西宁海,俱有楼。嘉靖甲子,管屯指挥卢沛,筑敌台于城垣之四角。

当年被丁毅曾经攻破一次,一把火烧的精光,后来皇太极重建盖州,连续干了数年,盖州又扩大,增高,留两个门。

现在的盖州城,周长为七里三百米,高三丈,有西宁海门,南广恩门,东门被封了。

城外五百米之内皆是坑,护城河六米宽,五米深。

城头每五十米建一个碉堡,安排一门炮。

整个盖州城上有近一百门炮,当然,大部份都是将军炮,佛朗机,红夷大炮只有南侧有五门。

盖州守将是丁毅的老对手,李率泰。

其中汉军五千,蒙古军一千,满军一牛录,另有百姓一万五,共计两万人在。

这边的百姓基本都是剃发很多年的老明人,上次丁毅想带他们回去,几乎无人愿意。

距离上次已经七八年,可以说现在城中二十岁左右的青壮,几乎全是从小在满清统治下长大,把自己当成满人。

这座城,可以说是彻底的满清城池。

丁毅把盖州城围住之后,李率泰也不急。

他在两天前就已经派哨骑往盛京报信。

这些年他一直驻守这里,挖坑,建堡,城内还有内城,自信已经和丁毅学了九成,当年他们五万大军攻金州不下,丁毅要是没有十万大军过来,肯定是拿他没办法。

但他也不骄傲,同时征发民夫,征调城中百姓青壮,一天之内,征召了五千二十岁左右青壮为辅兵。

先把南西两个城门用巨石泥砖堵住,保证丁毅用红夷大炮顶在城门口轰都没有用。

做好了这一切之后,李率泰带人走上城墙,远远的看向明军大营。

不知为什么,虽然他心里有底,但仍然有点不舒服。

当年徐大堡才几百兵马的丁毅,一晃十几年过去,如今已经能提兵上万,来攻打大清了。

“梅勒章京,这丁老鼠真会选时间啊,每次都是落井下石,混水摸鱼,所见明军将领,就他最为下作了。”满人牛录章京都阿博笑道。

都阿博是正白旗人,这次没随多尔衮去松锦之战,跟随李率泰守盖州,主要就是防着丁毅。

皇太极太了解丁毅了,这伙最会背后捅人屁鼓。

当年他们第一入关,丁毅就打了金州,第二次入关,丁毅又来打复州。

第三次入关,丁毅又去打义州。

皇太极真是对丁毅无语,只能叫人严防死守。

这次他们去打松锦之战,丁毅果然又来了。

李率泰一脸担忧:“听说这几年丁毅兵威越盛,兵马精良,还有大量的骑兵,以前咱们若是被破城,还能骑着马逃走。”

“这次若是城破,只有死战一条路。”

蒙古人三等甲喇章京苏班岱沉声道:“我看丁毅的大营也就一万多人,以咱们这城固若金汤,他就是有十万人也不可能攻下。”

历史上苏班岱这会正跟着多尔衮在松锦战场,这次被派在盖州,也是员勇将的原因,他是蒙古八旗的镶黄旗人。

两黄旗在满清是属于最强的,自然证明他的兵马比较厉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