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第662章 大事不妙

明末之席卷天下 第662章 大事不妙

作者:金刀老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0:07

第662章 大事不妙

明末之席卷天下

最近农民军又闹了起来,先是张献忠复反,接着李自成又出山,加上山东失收,别说外来的流民,山东省内都到处都是。

常辉正组织人在煮粥,安民,也知道今天有新任巡抚到。

他带着一波人在城门口附近,看到有兵马过来,赶紧上前。

刘元的旗帐,牌子都很明显,十几个文武官员一涌而上,希希拉拉的声音有气无力。

“拜见都宪。”

刘元现是右副都御史加兵部侍朗衔,可称都宪大人。

很多人都奇怪的看了眼刘元,因为大部份巡抚到任,都会乘桥,骑着马的文官确实少见。

刘元面无表情的跳下马,看了眼边上热气腾腾的大锅。

城门内街两边都有,看起来不少锅,有十几个,两边还有数百灾民,个个衣衫褴褛,面黄饥瘦,有些人都瘦的脸色发黄发黑,随时看起来都会倒地。

他们眼巴巴看着大锅,都在等着下一锅的清粥。

刘元顿时就感觉到常辉等人是在演给他看。

他大步走到一口锅前,看了眼锅后,伸手叫道:“拿根筷子来。”

左右立刻有亲兵上前,递上筷子。

刘元把筷子往里一插,完全立不住,上面满满一层汤水。

他勃然大怒,转身喝叱:“赈灾煮粥要能立筷,现在筷子扔下全是水,这算什么粥,百姓能吃的饱?”

“。。”常辉等目瞪口呆,没听过有这说法啊?

因为煮粥要立筷子并不是这个时代想出来的,只是丁毅要求登莱必须这么做的。

“来人”刘元厉喝,准备叫人把这些狗官先斩了再说。

“咳咳”边上马正富轻咳几声。

马正富是旅顺出来的文职,他是提醒刘元,这是登州的做法。

刘元恍然省悟,特娘的,装清官装过头了。

“开仓放粮。”刘元语气一转,原本想说,来人把他们拿下,改成来人,开仓放粮。

“都宪大人,没粮啦。”对面一个文官哭诉:“都被建奴抢走了,上月朝廷运来一万石,已经用的差不多,每天都在赈济灾民。”

刘元回头看看马正富,马正富点点头,刘元便道,这边赈灾的事,交给别人,你们都不用管了。

便由丁毅的人,全权处理引流和安置。

而刘元,立刻着手重组济南三司,定量田地,安顿流民。

济南府和济南城现在和当年登州一样,富人和官员基本被杀绝了,而且被杀的比登州更严重。

鞑子在丁毅手上吃了败仗,所有的怒火发泻到济南城,加上需要抢掠财富和粮食,凡城中大户,只要没躲没逃的,几被杀绝。

德王府以下,各级官员更被清扫八成。

余下的大部份人被掠走,最后被丁毅转移到济州和大员。

现在刘元一到,先要组建三司衙门,然后丈量土地,统计人口,再引流灾民,安置分配,忙的不得了。

还好登州来的丁毅部下,都是熟手。

做起这种事一轻车熟路。

首要是建三司。

当地官吏几乎被屠被抓一空,只有常辉等十几人余下。

地方三司的重要官员有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

这三个主要部门的主官自然是朝廷任命的,现在人都没到。

左右布政使分别为宜兴人夏尚絅,福建人邵捷春。

这邵捷春也是运气好,现在他正在四川,原历史上五月份四川巡抚傅宗龙要调回京城任兵部尚书,邵捷春补上巡抚,结果打不过张献忠和罗汝才被抓,死在狱中。

这次因为刘元任山东巡抚,朝廷思来想去,把人在四川的邵捷春调了过来。

新任山东按察使为赵光抃。

赵光抃在崇祯十一年为密云巡抚,到职不久,便告发密云监军邓希诏奸谋通敌。朝廷召还希诏,派太监孙茂霖核查,不料茂霖与希诏向有私交,谎报“查无实据”,光拧反坐罪,充军广东。

原本他到崇祯十五年后才会被重起,这次不知怎么崇祯又提前想到他了,把他从广东召回,任山东按察使。

要说这三个人啊,能臣不敢说,都勉强算的上是干吏,所谓干吏,有几个特点,首先是忠于朝廷,忠于崇祯的,然后又比较能吃苦,愿意干事的,这崇祯还是挺会选人的,这么一来,刘元的压力就挺大了。

济南不像登州,他在登州当巡抚,下面就是知府张应求,也能算半个自己人,其他官员和小吏可以直接无视。

可这边有山东三司在,这三大巨头若到齐,且一心向着崇祯的话,刘元这日子肯定不好过。

刘元一来就听到三司人选,心里顿时一个咯噔,这是来者不善呀。

“都指使又是谁?那边来的?”张其栋这时问常辉。

“赵百河,京城来的。”

刘元的脸色更不好看了。

赵百河亦是丁毅的熟人,当年丁毅登州平乱时,时任锦衣卫千户赵百河就想带锦衣卫亲军过来捉拿丁毅,然后差点被丁毅反杀,吓的落荒而逃。

没想到,几年过去了,锦衣卫千户赵百河,居然摇身一变,变成山东都司指挥使,这算不算来针对路超和丁毅的。

谷逤

但此时三司主官都没到任,像距离远的赵光抃、邵捷春等,要么朝廷的命令还在路上,要么他们刚刚上路,等到山东济南,估计也是一两个月后的事。

最近的是赵百河,从京城来的,常辉说,要么明后天,肯定要到了。

他说话的时候,一脸不甘。

这次清兵在济南大开杀戒,所有被抓到的中高层官员,能杀的全杀了。

他好不容易活下来,原以为自己最少也能升一级,搞个都指挥同知吧,没想到还是原地踏步。

刘元不着痕迹了看了看他,担心的道:“都离这么远,那还有些日子才会到,眼下民匪遍地,到处混乱,希望他们能安全到任呀。”

张其栋冷笑连连。

这还是三司主官,三司下面,还有少量的官员。

一般来说,朝廷会任命一部份,主官会推荐一部份。

但现在主官都不在,刘元以巡抚之职,开始推荐。

明朝的官员其实并不多,以布政司为例,下面另有左右参政,左右参议,然后参政参义分司诸道:督粮道,督册道,分守道。

这三道加左右参政参议也就十几人左右,有的大点的省可能会多点,也有每道只有一两人的。

看看,这就是明朝一个省级单位的在编人员,一共二十人不到。

另一个省级单位提刑按察使司在编人员也是少,除了按察使,副使两人外,就是下面各司、所、局:

经历司,经历一人,都事一人,共两人。

照磨所,照磨一人,校检一人,共两人。

理问所,理问一人,副理问一人,提控案牍一人,共三人。

司狱司,司狱一人。

库大使一人,副使一人,共两人。

仓大使一人,副使一人,共两人。

杂造局、军器局、宝泉局、织染局大使各一人,副使各一人,共八人。

七七八八加起来,按察使司也二十多人。

加上市级在编人员济南知府衙门,估计不会超过八十人。

现场也就十几个还活着的官员,刘元统统举荐了先,基本都是往比原职高的举荐。

众官皆是大喜,纷纷表示感谢。

但官员还是不够,朝廷肯定会慢慢补充进来。

可下面还有大量的吏是不入编,是自己聘请的。

于是三天不到,三司主官还没到,刘元已经挑选了一千名吏员充进各部各局各司。

各级官员直接目瞪口呆。

以前济南没被屠之前,所有吏员连衙役捕快加起来,也才一百多人。

所以历史上济南被清兵围攻时,兵马才上千人,而且是捕快衙役们全上。

现在刘元到来,一来就安排了一千人。

这么多人的薪水支出,是要布政司承担的啊。

现在左右布政使都没到,皆由刘元负责,当然钱也由他来解决。

只要你能发的出工资,那怕有两千吏员,下面的官员都没意见,人越多,事就越好办。

不过很快他们就会发现,这边的吏员,只听刘元话,其他无论什么官员,说的都不管用。

因为大量官员欠缺,很多部门直接由吏员来负责,且刘元一直不添加官员,这导致整个济南府,慢慢的被刘元控制在手上。

除了他的命令,任何官员的命令,都没有用。

刘元到后,三司巨头还没到,刘元便匆匆布置起来。

巡抚衙门新成立税务课,仅吏员就有两百人。

济南府捕快五百人,另有三百人负责重新量田,套路完全和胶州等地一模一样。

然后因为当地没有吏员,所有吏员还在济州府各部门有兼职。

刘元和张其栋前前后后忙了半年才前期的工作都做好。

这时有人才发现,怎么三司头头还没到?

朝廷新调的其他官员大部份都到了,也有少部份还到。

这时距离清兵屠城已经快一年,山东三司还没重组完成,效率奇慢。

但这时刘元和张其栋又开始征招吏员。

从当地百姓和新来的流民中,挑选一千人。

这样济南城中的吏员达到惊人的两千人。

而济南的官员不到三十人。

官吏比例严重失调,所有官员目瞪口呆,却没办法。

此时聪明的人已经想到,这三司头头到现在还没到,恐怕有点大事不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