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第620章 追魂夺命剑

明末之席卷天下 第620章 追魂夺命剑

作者:金刀老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0:07

第620章 追魂夺命剑

明末之席卷天下

因为全军都有马,当天晚上,丁毅就到了莱州城外五里处。

莱州城门紧闭,看到丁毅兵马到了,才有人出来。

丁毅把大军驻守在莱州城外五里,他也没进城,派人去了莱州城,得知莱州兵马被调走七百到了济南,还有王卫忠派来的两个信使骑兵在等丁毅。

原来10月26日,山东巡抚颜继祖奉兵部尚书杨嗣昌之命,移驻德州。他带领一标人马仅3000名,在50天内被调防3次,兵疲马乏,最后才令其专防德州,原防地济南由此空虚。颜继祖鉴于前沿兵力少、战线长,数次请求增援,而刘泽清、倪宠诸将都逗留不进。

巡安御吏宋学朱正在外出巡,听到消息快马赶到济南,因为这次建奴四处掠夺,他怕建奴会深入到山东境内

他到了济南后,发现城里居然只有五百兵马,不由大急,说,这是省防重地,且有藩王,守卫这么弱,先后上七条奏条上报求援,但都被按住不报,无人理会。

他一面从莱州调去七百人马,一面向登莱总兵徐敷奏、青州总兵王卫忠求兵。

徐敷奏现在也是老油条了,自从任登莱总兵以来,他一门心思跟着丁毅,因为也没犯过错,加上立过功朝廷也没找过他麻烦。

收到求救后,他第一反应是看看丁毅怎么说。

他是打定主意跟着丁毅走。

而且这时朝廷并没有调令让他入卫京师。

莱州的兵马都才被调到济南,自然用不到他的兵马,实际上徐敷奏自己兵马也不多,就三千人。

后来丁毅告诉他,你就要用要守登州为借口。

徐敷奏果然以要守登州为借口,直接拒绝宋学朱。

宋学朱当时心里肯定大骂徐敷奏的,建奴入关还能打到你登州?能到济南就不得了了。

要不然他怎么会把莱州的兵马调走。

但徐敷奏不出兵,朝廷也没调令,他也拿徐没办法。

青州总兵王卫忠收到命令后,当然也先问丁毅。

王卫忠让两个亲兵带了信过来,王卫忠距离丁毅远,他的信使刚到莱州,正好遇到丁毅。

丁毅拿到信后,看了看后,再信上写了自己的名字:“我就不写信了,这上面写了我的名字,王卫忠一看就明白了。”丁毅这时把信写了两个字后交给王卫忠亲兵:“你们回去,告诉王卫忠,可以出兵,但要带上足够的粮食,路上要稳扎稳打,不要着急,小心鞑子的埋伏,小心友军。”

“你们复述一遍我说的话。”

“诺,大人。”两信使记下丁毅的话,又复述几遍,很快转身而去。

王卫忠要去支援济南,从青州到济南差不多有三百里,他全是步兵,也带着大车,估计最少十天才能到。

丁毅全是骑马的,是可以追上王卫忠。

但丁毅不打算和王卫忠合兵。

“清兵不知现在在哪啊?”丁毅皱着眉头道。

这是他不太愿意和清兵野战的原因之一,这个时代第一时间的信息获取难度太大,就算在大明朝主场,他的信息也很闭后。

明军友军全躲在城里,没人会告诉他,更不知道清兵轨迹,全得靠他自己打听和自己的哨骑。

他带着这么多大车,最怕被人伏击。

若清兵知道他的行军路线,提前在某条路上放上大炮,和上次鳌拜一样炮击他,那他肯定要损失惨重。

大凌河之战最后时刻,皇太极就是在明军路过的地方,摆好四十门大炮,一字排开,当头就轰,炸的明军四万多援军到处逃窜。

“大人?”毛信他们纷纷道:“得多派点哨骑。”

大家都怕被伏击,张经的骑兵成队成队的派出去,最远放到距离前锋五里以外。

“让我想想?”丁毅试图回忆,记忆中这次入关,清兵打那了?

可他那能记下明朝发生的一切事情,思来想去,都迷迷糊糊的,只记得,好像有个名人死了。

除了孙承宗还有谁来着?

谷蔷

我去,卢象升?丁毅终于想起来了。

卢象升好像就是死在这次入关的,他和孙承宗,孙传庭等是明末少有几个能让丁毅尊重的人物。

孙承宗已经死了,卢象升得看看有没有机会去救下。

但他记得卢象升死,却完全不记得卢象升战死在那的。

那么,此时的卢象升在哪呢?

早在十月二日,满清有路铁骑已接近通州,驻守昌平的卢象升为了遏制其势头,决定组织各路将领偷袭敌营,拼死一战。

战前,卢象升召见各路总兵,此时营中除了宣府、大同、山西三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外,另有蓟镇总兵陈国威、密云总兵唐通,前屯卫总兵王廷臣,玉田总兵曹变蛟,山海关总兵马科等。

诸多总兵齐聚一堂,半个大明的军将都在这里,另有太监高起潜随同监军。

卢象升当时看到自己帐下满满一堂总兵,还是有点激动的,他思索了一会后,便说出自己的战略:“本督已经决定,三日之后,兵分四路,夜袭建奴大营,拼死一战。”

此言一出,中军大帐一片哗然,所有总兵纷纷变色。

卢象升又道,通州一过就是京城,这是大明最后的底线,为了保护圣上,诸军必须奋勇往前,刀必见血,人必带伤,马必喘汗,违令者斩。

诸总兵面面相觑,必竟大部分人都不愿与清兵野战,更何况是夜袭。

但卢象升手上有尚方宝剑,这会是没人敢哼声的。

不过营中还有热衷和议的总监高起潜。

高起潜对主战派卢象升早就有一肚子意见,又觉的自己善于用兵,当年平叛孔有德打的就很好,很不服卢象升,当场冷笑道:“咱家只听说有雪夜下蔡州的典故,从未听说月夜奔袭。试问月光皎洁之下何以偷袭?道路遥远何以力战出奇?出奇兵宜少不宜多,若十路齐发,一张皇机密便泄。”

卢象升大怒,却又无可奈何,只能瞪了他几眼。

这就是这个时代文臣武将的悲哀,不敢拿监军问罪,这要换成丁毅,立马拿出尚方宝剑,叫人拿下高起潜,直接一剑给砍了。

战前与主帅唱反调,扰乱军心,这够砍十次脑袋了。

卢象升要是这么干了,后面也不会有分兵的事,也不会被清兵打的全军覆没,就算输了,小命估计也有机会保住的。

他手持尚方宝剑却不敢动高起潜,这让诸总兵也看在眼里,后面王朴他就敢不战而逃。

但高起潜的破坏不止在次。

而卢象升当时没管他,继续分派任务,为各总兵指挥进攻路线,确定人员。

十月五天晚上,老天也助明军,当晚无月,天空黑云遮月,光线很暗。

明军按照上次分配,各路兵马赶往集合地点,准备进攻。

高起潜这斯不但不配合,还自以为是,善自把原本安排在东北方向的蓟镇总兵陈国威的兵马调向东路。

感觉古代的夜盲症也没传说中这么严重,半夜明军突营,先头部队开战奏捷,杀入清兵营中,清兵一度大乱,但因为陈国威的后继兵马被调走,明军攻进去后,和当年后金兵攻进徐大堡一样,没有后继援兵,后继兵马因为少了,被挡在孙堠,明军后继无力,反应过来的清兵稳住阵脚,一个反扑,把这股明军全给杀了,夜袭的事,因为高起潜善自调走陈国威,以致功亏一篑。

原本能胜的一仗,被打成败仗,卢象升这时胆子要大一点,拿出尚方宝剑斩了高起潜就好了。

但古代人愚忠的性子,注定不敢干这种事。

他拿高起潜没办法,为了为了避免高起潜的掣肘和再发生这种事,他便向朝廷提议“分兵待敌”,自己驻昌平,高起潜驻通州。

崇祯皇帝当然同意这种安排,立马把宣大、山西,大同的两万左右的军队划归卢象升指挥,把关宁军队四万划归高起潜指挥。

但不久,朝廷又改变主意,要卢象升赶往通州与高起潜配合,注意,这是让卢象升去通州与高起潜配合,等于是把高起潜当主将。

你崇祯不用能打胜仗的卢象升为主将,让一个太监做主,大明能不亡吗?

你不让他做主,你给他尚方宝剑干什么?

想想大明皇朝到了崇祯手上,尚方宝剑不要钱似的扔出去,毛文龙有,毛文龙死了,袁崇焕有,袁也死了,卢象升有,卢也死了,简直就是追魂夺命剑。更搞笑的时,三人全是等于死在自己人手里。

当时卢象升以为是杨嗣昌在捣鬼,想用高起潜牵制他,而杨嗣昌为了避免误会,同时减少卢象升的兵力,也向崇祯建议仍旧维持分兵态势:卢象升暂驻德胜门外,不宜往通州。

十月十七日,杨嗣昌赶赴前线军营,召开军事会议。由于孙堠之败,卢象升对高起潜十分不满,今日又听京城流言“辽兵通敌”,更加怒不可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