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第608章 科学家

明末之席卷天下 第608章 科学家

作者:金刀老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0:07

第608章 科学家

八月,大员铁锅铸造厂。

赵大山,朱向阳,姚新汉,许尔显,徐治,宋启文等人都在。

去年十一月,宋启文建议赵大山造铁锅,赵大山派人调查过后,果然发现是个赚钱的好行当。

当月就组建铁锅铸造厂,因为大员的匠作局工匠可不少,至少不比济州少,但这边主要是造船,火铳和火炮都不造,只负责维修。

而船匠大部份算是木匠,所以赵大山组织一了一批铁匠打造铁锅。

大员铁锅共五个型号,主要是三种,一斤锅,二斤锅,三斤锅,另有五斤锅,十斤大锅都是看订单,平时打的少。

卖法和后来差不多,按‘连’卖,一‘连’七个,(两个三斤锅,三个两斤锅,两个一斤锅。)

一连为十四斤,大员卖出去七两,平均五钱一斤,相当贵,这一连七个锅的铁矿大概值两钱银子,算上其他材料,人工,成本价合计约五钱,十四倍利润。

开始卖的时候,大伙还都觉的有点贵,会不会没人买。

结果发现,自从西班牙的第一个代理多尔把他们铁锅带到马尼拉之后,好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各国商人纷纷往大员前来抢购铁锅。

连赵大山他们也没想到铁锅会这么受欢迎。

想想历史上到满清雍正年间,外国商船过来都是五百连,上千连的购买,就知道这会欧洲和美洲,非洲还有南洋有多缺锅。

多尔做为第一个代理,和赵大山签定了一年三千五百连的合同,足足两万多个。

第一批五千个运到马尼拉,连欧洲都没机会去,直接在马尼拉被抢一空。

当地土著趋之若鹜,纷纷疯抢。

西班牙人给菲律宾和非洲、美洲带去了熟食和文明,在这大航海的时代,各洲人民都很缺锅啊。

然后赵大山他们又发现,大员也缺锅,生番熟番和大员的百姓都需要啊。

那怕移民过来的女真和蒙古人,都需要铁锅。

现在铁锅已经成为大员最抢手的货物,比糖和盐还抢手。

于是很快,赵大山知道自己牛逼吹大了。

之前他在任务栏上写明,每年产锅二十五万个。

然后发现,工匠还是少了,煤也不够,产能跟不上,关键从挖铁矿到冶铁料还需要人手和时间。

而且大员矿产不多,又不丰富,炼铁最重要的煤都在现在大肚社和往北的地方。

大员煤矿集中在台北基隆,到南投县、嘉义这带。

南投即是鳌拜带兵刚刚灭掉大肚社的地方,刚刚纳入丁毅的统治范围。

但距离台南城太远,宋启文前段时间已经确定了几个煤矿点,正准备组织大肚社和部份不打仗的投降汉军去挖煤,从开始建煤矿到产煤供应台南,估计要到年底才可能产煤。

关键大肚社打掉后,后面往北还有其他生番熟番。

特别历史有名的巴赛族就在基隆以南,接近台中的地方。

巴赛族原本在台北地区,但西班人到那边建堡,把巴塞族往南逼迫了一点。

所以现在赵大山发现,煤有点不够用,需要到福建去买。

然后铁锅产量也来不及。

从去年十二月到现在,八个月时间他们一共才做了十五万个。

主要他前面没算好产能,先吹了牛,最近已经有几个明商和外国商人都在催要铁锅。

这下交不出铁锅,丢脸是小,丁大人的信誉是大啊。

加上大员这边的生番熟番们也需要,逼着赵大山还得优先卖点给他们。

“现在每月能产多少?”赵大山着急的问徐治。

他迫切想证明自己,能让大员也早日赚钱,不用再血亏,不用再让丁大人投入。

“现在咱们加班加点,每月大概两千连。”

两千连就是一万四千个铁锅,平均一天四百多个,产量确定有点慢。

因为铁锅都是用模具做的。

铁水往模具一倒即可,造一个速度很快,所以用工成本也很低。

现在影响赵大山他们速度的,就是煤不够用,铁矿挖的不够快,炼的不够快。

“给人,赵将军你给我们足够的人手,足够的煤,我保证产量。”徐治翻翻白眼。

大员这边人手有限,囤田的囤田,打仗的打仗,造船的造船,建城的建城,每占一块地方,还要建堡建墙,真是狠不能每个人当两个人用。

赵大山刚得到大肚社五千精壮,立马被分到各处干苦力去了,都不够分。

“老赵别慌。”许尔显这时道:“宋飞去福建广东还没回,这次去的时间长,肯定能带回来不少工匠和人口。”

他们现在经常派人去广东福建抢工匠,抢人口,眼下只能指望这个。

“还有四个月,交不出货,我就惨了。”赵大山苦笑。

“大肚社打完可以休息下,抽些大肚社和女真人帮忙挖矿,再给我两千人,保证你四个月能交货。”徐治笑道。

赵大山在考虑可行性。

现在很多大肚社的人被派去做“土牛沟”,是因为赵大山着急巩固新占地盘,同时圈住各番。

赵大山正在考虑。

外面有人跑进来:“宋将军回来了,还有几艘外国大船。”

众人赶紧往码头边去。

宋飞这次带着船出去了五个多月,跑遍了福建和广东沿海各城,还深入到两省内部城县。

没办法,大员缺人,缺工匠,缺物资,什么都缺。

众人赶到码头边时,发现码头有点乱哄哄的,大量拖家带口的人正在下船。

“哈哈哈。”宋飞晒黑了不少,洋洋得意的从船上下来。

“多少?”赵大山激动的先问。

“各类工匠一百六,家属加工人一千二。其他人口八百,还有澳门带过来六门巨炮。”

宋飞出去近半年,弄了两千多人回来。

关键没花多少钱,很多人都连哄带骗,以高价先招过来再说。

“才这么点?”赵大山怪叫。

宋飞顿时瞪起眼睛:“特娘的和打仗的,你以为容易呢。”

福广这边不像大明西北地区,总体还算稳定点,特别沿海地区,没那么多难民流民。

宋飞已经算深入内部,最远还到广州,清远等地。

他主要以找工匠为主,现在大员这边医士和教书先生不缺,就缺工匠。

然后顺带再弄些人口过来。

“精壮都给我,我要人,我要人。”徐治赶紧道。

“都拿去。”赵大山一挥手,赶紧的。

众人正在说话,远处传来怒骂声,厉喝声,全是外语。

几人转头看去,只见一波外夷,也不知是那国人,大概有二十几个,押着近十个捆的五花大绑的外国人,正往船下推。

这些人边走边对骂,然后很快来到码头边的悬赏任务栏前,接着有人发出欢呼。

很快赵大山的翻译官熊定之跑过来。

“赵将军,他们说是来拿悬赏的,带来了我们需要的科学家。”

“。。”赵大山。

什么是科学家?赵大山看着宋飞,宋飞看着朱向阳,朱向阳看着徐治,徐治看着越大山,众人面面相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