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第570章 亚洲无敌战舰

明末之席卷天下 第570章 亚洲无敌战舰

作者:金刀老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0:07

第570章 亚洲无敌战舰

丁毅听完愣了一下,但这个标准是当时大伙一起讨论过的。

就算要破例,也要找到合适的借口。

当然了,丁毅最善长寻找借口。

“虚心学习是好事,你会识字就行。”丁毅笑道。

“我识字的,我从小就学了识字。”徐巍道:“只要让我在学校好好学下,必然能考上工匠。”

“好,我考一考你。”丁毅让他炼钢,看他炼钢有多快。

徐巍很高兴,很快找了个地方炼给丁毅看。

他手法熟炼,必竟炼了好几年,一块七八斤铁生熟铁,经过他的两次淬炼,半小时不到就变成团钢。

“这技术可以啊,可以破例吗?”丁毅对四周道。

大伙纷纷叫好,都说可以,这把徐巍兴奋的。

有了徐巍的事,丁毅感觉学校规则要改改,只要愿意学习,不论年纪,这样才能更快的提高工匠和工人数量。

丁毅接着又看了百姓,所谓百姓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工人,在旅顺和皮岛做的是力气活,比如铁矿来了,从船上运下来,再运到岛上各炉处,铁钢成品再运到匠作局,或仓库储存起来。

这些百姓有部份是工人家属,有部份是迁移过来的辽民,甚至各地流民。

能在这里工作的百姓,绝大部份都带着家属,他们第一年没有工钱,只保证他们全家吃穿能活下去。

第二年开始,丁毅除了包吃,每月每户支粮五斗,保证他们一年可以存下六石,他们可以卖钱,也可以易物。

第三年开始,除了包吃,每月每户按劳动力人口,每人支五斗。

比如这家里有两夫妻带个小孩子,第二年按户支粮五斗,第三年夫妻都能干活,就支一石,等小孩长大也能干活,可能支一石五。

五年后,丁毅不再包吃,只发粮或银。

总体下来,只要肯干能干,住在旅顺三年后,他们一年下来,只要不乱花钱,每户存个十几两银子还是可以的当然了,他们遇到丁毅这个奸商,发出的银子必然想办法赚回来。

长生岛上什么澡室,酒楼,商场等都是是必备,无论工匠工人还是百姓,有钱都会消费,这样丁毅就能把发出去的银子,收回来一大半。

总体来说,旅顺这边工匠条件是最好的,收入高,还分田,基本想吃什么就买什么,想穿什么,就卖什么。

工人其次,也能满足大部份。

新来的辽民也好,移民也好,都想家里有工人和工匠。

而普通百姓,做工干活都能养活自己和家人,比起前是好多了。

以前有人虽然有田种,但如果欠收,加上上面派饷,往往上交之后,连自己一家都养不活。

这边无论如何,丁大人总能保证他们能吃饱,估计也是这个时代大部份普通百姓唯一的心愿。

看过炼铁后,丁毅也对自己产能有了进一步了解。

接着又看了长生岛制铳的火器分部。

眼下燧发枪为高度机密,全在猪岛制造,每月产短管簧轮枪(骑兵和军官用)三百支,燧发枪(步兵,水师用)一千支。

长生岛则专注鲁密铳和鸟铳制造。

这边每月产鲁密铳三千支,鸟铳两千支。

鸟铳主要卖给日本和朝鲜,另在金州复州也制作鸟铳,两地产量加起来大概一千支。

李忠义最后道,再用三年全军可以替换燧发枪,然后可以逐步淘汰鲁密铳。

但考虑到燧发枪的损耗和替换,还有丁毅兵马的扩增,大概要到五年后,也就是崇祯十五年(1942)左右,才能完全放弃鲁密铳的制造。

可丁毅又说,如果咱们军队扩大了,燧发枪需求也会多。

李忠义苦笑:“这五年我们的工匠也会越来越多,产量会越来越多,总之这次我向大人你保证,五年后,尽量放弃鲁密铳。”

丁毅无所谓放弃,反正算算时间,五年后大明也要亡了,用鲁密铳还是燧发枪都不重要。

中午丁毅在长生岛吃饭,与长生岛守将们一起。

吃过完后,又去看了长生岛的船厂。

长生岛船厂在崇祯六年(1633)年12月开建,到崇祯七年(1634年)年底完成,足足建了一年,然后又用了半年时间,建好各配套厂部。

以前主要是建一千料战船和两千料商船。

而旅顺的船厂主要建五百料战船,和一千料战船。

崇祯八年十一月丁毅得到荷兰三级风帆战列舰图纸,经过李织等各大船匠师傅,潜心研究后,于去年一月在长生岛开建,当时很多配套厂部还没造好,但他们有荷兰的台南号开回来给他们观摩了一个月才走。

此时长生岛专门建造三级战列舰,丁毅把他定名为:“长生级”战船。

第一艘长生1号,已经建了十个多月。

中间多次修改,完善,目前已经接近尾声。

建造速度非常快,让大员来的荷兰船匠克鲁夫目瞪口呆。

他们荷兰人造这么一艘,平时最少也要五年,战时会缩短到二三年。

东方速度彻底把他震惊了。

当然,第一艘长生号,丁毅是当试验品,没打算用多久,估计最多二年左右要完蛋。

谷譓 选用的木头都不是最好的。

丁毅和诸将赶到时,长生1号正在装最后甲板。

大伙站在远处,看着船身巨大,两层甲板的超级炮舰,一个个心神激荡。

这简直可以称之为这个时代最强的战列舰之一。

再配上丁毅特有的引信炸弹,绝对是亚洲当之无愧的无敌战舰。

这么巨大的战舰,连郑芝龙这个海上霸主也不能建造。

郑芝龙手上最大的船也没有这么大。

而丁毅这艘是完全按着荷兰皇家海军图纸一点点复制研究造出的,并且经过各工匠和水师诸将讨论修改后的进化版。

原版荷兰人的战舰是两层甲板,59门火炮,并且全部都是42磅和32磅的大炮,其中42磅炮为20门,32磅炮为39门。

丁毅根据这几年海战的经历(虽然他海战也不多),但是郑芝龙的数千船中,就没有这么多大型战舰。

加上鉴于他还拥有的夸时代的爆破炸弹,丁毅把火炮改为48门。

其中42磅炮18门,32磅炮30门。

而欧洲同等级别的战列舰,一般也是在七十到八十门火炮之间。

此时李织也正站在丁毅身边,他有点骄傲的道:“丁大人,咱们的长生1号出港后,大明附近,没有什么战船是你的对手了。”

丁毅笑道:“荷兰人当时也是这么说的。”

结果先后被郑芝龙和丁毅打败。

李织笑道:“这不一样,咱们的炮更厉害。”

丁毅想了想:“这船能用几年?”

“大概两到三年。”李织沉声道。

“耗费多少银?”丁毅又问。

“十万两不到。”李织道。

四周一片惊叫声。

但同级的欧洲级战舰,造价比丁毅更高一倍。

丁毅这边有几个好处,一是用工价低,二是材料都是现成,这才用了十万两不到。

李织说的耗费,不包括木头,钢铁等材料,只是算人工和伙食。

因为快好了,估计建造这船用了十一个月时间,先后动员一百六十个船匠,一千六百工人,两百民夫,支付薪水八万四千两,伙食一万多两。

“真是花钱啊。”同行陈有时咧着嘴,一脸心痛。

关键还只能用两三年。

“所以一定要回本。”丁毅若有所思,这高的代价造出来,必须得让他创造价值。

为什么丁毅的船用的时间短?

就是因为他用的都是短时间砍下来的木头,没经过长时间的规范处理。

虽然从崇祯二年他第一天到旅顺开始,丁毅已经在囤木,但早些年囤的木不适合造三级战列舰。

眼下崇祯九年底,快八年多时间过去了,最早经过处理的木头还没有用。

丁毅现在先造长生1号试航,寻找弱点和缺点,如果可以,等过两年,会用花了十年时间处理好的木头,建造更完善的长生号,再过几年,还能用朝鲜的大木,做更好的长生号。

丁毅想了想:“同时期的欧洲,还有一种战列舰,称之为一级战列舰。”

众人宁神听着。

“一级战列舰,装甲特别厚,火炮都是上百门,有三层甲板,密密麻麻全是炮。”

众人听的都是脸色微变,没想到外国佬造船技术这么好。

“我们在大员的人打听过了,也正在寻找这样的图纸,原版和咱们这长生一号差不多。”

“船厂的工匠们,可以研究一下,如果改造成三层甲板,提高防御。”

李织听完后,却道:“这么多炮,这么厚的装甲,虽然耐揍了,但是恐怕无法进行远洋航行?”

“没错了,所以欧洲的一级战列舰,基本不可能到我们这里来。”

“我们要造,就是为了打击附近的势力,也不用来远洋。”丁毅笑道:“将来远洋,还是要靠长生号。”

大伙意味深长的对视一眼,这种战列舰当然是用来打日本啊,打朝鲜啊,打郑芝龙啊打明军啊,懂了。

但丁毅又强调,近几年还是以长生号为主,一级战列舰可以研究,几年内丁毅是不可能碰的。

长生岛第一艘长生号的建造成功,也为丁毅的船厂积累了经验。

按李织的说法,如果试航没问题,第二艘长生号大概八个月能建造好,可以缩短一点工期,当然,肯定还是不经用的。

丁毅也不急,先造几艘出来用用,等五六年后,他有更好的大木,更精湛的技术,就可以造真正三级战列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