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第529章 道德败坏

明末之席卷天下 第529章 道德败坏

作者:金刀老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0:07

第529章 道德败坏

八月二十六日,丁毅回到旅顺,召集诸将议事,扶恤伤亡将士,赏赐有功人员。

但这次伤亡一千多,可谓历史最惨重的一次,丁毅大把的银子哗啦啦的流了出去。

连阮文龙也觉的有点吃不消,以前丁毅说养大伙一辈子,当时他们都以为丁毅说说的,没想到丁毅真这么干。

可可以前伤亡较少,每次打完胜仗的战利品都足够支付还有的多。

这次虽然也是得到六十六万两白银,阮文龙战后算算,都有点不够发放。

此战阵亡八百多人,每人安家费就是五十两(最早是十两,后来屡屡增加,因为丁毅发现每次阵亡人不多,没想到这仗阵亡这么多,安家费就达四万多。)

伤员安家费为二十到三十两,又是近三万。

阵亡人员中,原本有家属的,每家每月二两银,并按人口每人每月每石粮。

还好丁毅后来又改了次,最早在徐大堡,是说这样养到大伙老死。

后来在旅顺分田,有战兵的家庭,每户先分五亩,再让他们选,是选田还是养到老死。

选田的,平时交两成税,阵亡后,家里不用交税,另外每年由丁毅按每户人口,每人五两银。

选养到老死的,平时和阵亡后,都交两成税,阵亡后每月二两银,按人口发粮到家属(妻子老死)。

当时很多战兵想着自己战死了,家里如果还要交税,田没人种怎么办?必竟现在旅顺的战兵,在农忙时(主要是收割和播种)有时会被放回家帮忙的,特殊情况,比如在外打仗时没办法,由不打仗的囤兵来帮忙。

所以最后很多战兵选则第二种,不需要丁毅养老,且可以免税。

这样丁毅的开支就少了很多,至少以前是每月都给,现在是每年给一次。

包括伤员也是差不多,有些轻伤是需要丁毅安排轻松的活干,这样这次一千七百多的伤亡,每年丁毅给付现银近四万。

加上杀伤清兵的赏赐,人头赏钱,六十六万白银发完后,阮文龙说最后余下的银子,只能再发七年。

阮文龙又说,从崇祯二年到现在,历年累计起来的伤亡抚恤发放,现在已经达到每年九万。

这个数字肯定每年还会增加,也是笔不小的开支。

现场有人欲言又止,大概觉的丁大人抚恤的太多了,大明朝那会养阵亡军士的家属的,更别说还免税。

丁毅想了想,缓缓道:“咱们东江镇有现在这副模样,除了你们在座的兄弟一起努力之外,更有成千上万的兄弟,拼死血战。”

“咱们以前这么缺钱都熬过来了,别说现在不缺钱,就算缺钱,我们也得挤出来。”

众人纷纷动容,阮文龙也不再说什么。

阮文龙这个提议也提醒了丁毅,他不能经受上万人以上的伤亡,如果在一场战役中死伤上万人,那丁毅的付出的银子会是可怕的数字。

这就要让他时刻提醒自己,尽量的聪明点打仗,保持最少的伤亡。

这时张经突然笑道:“丁大人虽然对兄弟们挺大方的,但是那什么学区房,能不能卖偏宜点,俺也吃不消啊。”

众人轰然大叫,纷纷说学区房贵,开始叫苦。

自从上次教育改制,丁毅又建大学,又建中学的,现在大伙们又要买大学学区房,又要买中学学区房。

像张经驻守复州,而只有旅顺和皮岛有中学,大学也只有旅顺有。

他儿子和女儿现在还小,小学能在复州读,中学就要到旅顺,大学只能到旅顺。

皮岛的将士们,子女读到大学,都要来旅顺买房。

虽然丁毅是让学生们住校的,但很多人的母亲会跟随过来,想在学校附近买个学区房陪着。

必竟复州过来还好点,皮岛到旅顺可是比较远的。

这意味着,好多守将都要买几套不同的学区房。

说到钱,丁毅就要板着脸了:“大学中学都是住校的,谁让你们买学区房了,是你们自己的婆娘要过来陪孩儿,炒火了学校附近的房子,特娘的,后勤部还没盖好房子呢,你们都能炒起来,怪我咯?”

众人皆苦笑。

阮文龙想笑不敢笑,这炒房子,还不是你丁大人背后推手。

不然谁知道还有叫学区房的?

张经喃喃道:“丁大人,俺不能老守复州啊,能不能有换换呀。”

此言一出,全场噤声。

现场也只有张经和丁毅认识最早的一批,敢这么说,其他人那敢这么问。

驻皮岛的都想驻旅顺呢。

但距离旅顺最近的只有一个南关口和守备部队,这么多人,个个都想来,也不可能。

一营马跃守南关口好多年了,这会也吓的不敢哼声,他当然巴不得永远守这边,离家近啊,孩子上学也近啊。

以前大伙没这概念,但丁毅突然造大学,所有人都想离大学近一点。

谷坪 丁毅沉默了片刻,缓缓道:“张经说的有道理,无论什么精锐的兵马,老呆在一个地方总是不好。”

“像尚可喜,当年第一个肯驻守日本,尼娘的,你们都不肯,还是尚可喜先吃了苦,整整两年,没见到婆娘和孩儿。”

尚可喜在边上听的满脸通红,不知是兴奋还是什么。

“这样吧,以后无论日本,济州,皮岛,大员,还是旅顺,都要轮换。”丁毅这么一说,大伙都有点高兴。

“对了岳父大人。”丁毅看向阮文龙:“尚可喜第一个驻守海外,又吃了不少苦,我听说他日本婆娘也生孩了,当替我们东江镇的兄弟,恭喜他,再赏他一千两银。”

“丁大人。”尚可喜脸更红了,表情激动万分,想说什么,又不敢说。

“以后驻守海外的,当重赏。”

丁毅说完,诸人各有所思。

至于怎么轮换,当然会后再详细研究。

没一会,23营的沈世魁突然道:“丁大人,我23营把总吴多谷这次到底升不升?”一脸不满。

会议室气氛一变,大伙奇怪的看向沈世魁。

沈世魁是丁毅岳父,但平时说话还比较尊重丁毅,有时还会当众叫贤婿,丁毅也会笑着答应。

大伙也看丁毅面子上,都叫他一声沈太爷,特别原东江镇一系的,都是这么叫他。

但沈世魁突然用这种语气,还脸露不满是第一次。

丁毅好像一脸慒,他看向训练司高为民。

高为民沉声道:“吴多谷是以前东江镇出身,上次队长升把总时,就没过文化关。”

“当时沈太爷出面,我向丁大人汇报,通融一次,让他晋升把总。”

“他在训练司集训三个月,大字不肯学,考试不过关,同批二十一人,就他不过关,我很难向兄弟们交待的啊。”

“咱们考试要求很低,识得军令就行,这都过不了,我肯定不同意晋升。”高为民板着脸,也不给沈世魁面子。

沈世魁顿时大怒,眼睛瞪着他:“吴多谷阵斩满清牛录章京,杀了十几个鞑子,不如认几个字?”

会议室气氛更沉重了。

很多人看向丁毅,也有人向沈世魁使眼色。

现在丁毅军中阵斩敌军比以前容易了,沈世魁说阵斩,大伙也知道可能是用铳打的,那有什么稀奇的,又不是肉搏。

丁毅脸色也不好看,但沈世魁是他岳父,他也不可能当众发火,当下便道:“大伙先别吵,团结最重要。”

“高司长,我先要说说你,咱们现在都是东江镇的兄弟,没有东江镇和徐大堡之说。”

高为民赶紧道:“丁大人,我错了。”

丁毅军中有东江派,徐大堡派,东江镇官兵加入晚,所以识字也好,队列也好,徐大堡都有优越感,感觉自己比他们强。

而且说实话,东江镇官兵,老兵油子比较多。

看到丁毅批评高为民,沈世魁脸色好看了点,尚可喜抬头看了他一眼,低下头若有所思。

丁毅又道:“兄弟们有的跟我比较早,有的跟我比较晚,但不重要,重要的是大伙都是团结一心,一致对外。”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吴多谷认字有难度,咱们也要体谅,他升为千总后,有了亲兵,一样可以替他读写军令。”

沈世魁脸上露出笑容,高为民一脸不服。

“但是。”丁毅马上又道:“你也要告诉吴多谷,这次是我再通融他一次,以后他若再过不了文化考试,终身只能到千总,不能再升了。”

“好。”沈世魁高兴的道。

高为民也无奈接受。

接着守南关口的马跃又说了一件事,他部下有个千总,今年刚生了个大胖儿子,请属下把总,队长们吃饭,人人都送了银。

千总又拿了五十两来送给他,马跃没收,还训了他一顿,让他把所有收的银都退回去。

并问丁毅,要不要处分。

尚可喜一听这千总名字,就知道认识,这人以前也是他们东江镇的军官。

场中张经大骂,劣性,道德败坏,都是自己兄弟,岂能收兄弟的银,这和对面的军将有什么区别。

他说对面,就是指明军,但下意识的,会议室里徐大堡军将们,纷纷看向东江镇原军将们。

丁毅语重心长道,人非圣贤,熟能无错,批评教育一下就算了,以后大伙记着就行,不要再犯。

这时尚可喜的脸更红了。

会议散后,尚可喜在外面仔细想了想,最后单独找到丁毅,扑通跪下:“丁大人,我错了,不该在日本私卖矿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